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观察麦粒灸结合莫沙必利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脾胃虚寒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麦粒灸治疗。比较 2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胃动素(MTL)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29/30),对照组为73.3%(22/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MTL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麦粒灸结合莫沙必利治疗脾胃虚寒型FD的临床疗效高于口服莫沙必利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MTL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黄精复方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64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 例。所有患者均采取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精复方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记录2组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0%(28/32),高于对照组的59.37%(19/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BMI、FBG、2hPG、HbA1c、FINS、HOMA-IR、TC、TG、LDL-C、HDL-C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黄精复方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可以缓解患者的中医证候,降低血糖、血脂,改善胰岛功能,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Ⅲ~Ⅳ期糖尿病肾病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 例Ⅲ~Ⅳ期糖尿病肾病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 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及饮食、运动、糖尿病健康宣教;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肾功能相关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42/45),高于对照组的75.56%(3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血糖、血脂、肾功能相关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改善Ⅲ~Ⅳ期糖尿病肾病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中医证候,加快糖、脂代谢,保护肾功能,从而达到延缓病情进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真武汤合附子理中丸加减方对糖尿病肾病(DKD)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 例DKD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真武汤合附子理中丸加减方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肾功能指标[包括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胱抑素 C(Cys-C)]及中医证候积分,评定2组综合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综合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83.33%(50/60)、91.67%(55/60),对照组分别为75.00%(45/60)、78.33%(47/6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治疗后血糖及肾功能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改善程度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有1例患者出现轻微胃肠道反应,后自行缓解。2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等安全性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武汤合附子理中丸加减方可有效缓解DKD脾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糖水平及尿蛋白含量,保护肾脏功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四味健步汤加味联合豨莶通络液足浴治疗阴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93例阴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4例),2组患者在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上基本保持一致,对照组在血糖控制良好的基础上口服羟苯磺酸钙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四味健步汤加味口服联合豨莶通络液足浴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及神经肌电图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FPG、HbA1c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TC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尺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味健步汤加味联合豨莶通络液足浴能明显改善阴虚血瘀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脾虚痰湿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PCOS脾虚痰湿证患者6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主要中医证候(月经周经、痤疮、多毛)积分及总积分,以及体质量(BMI)、腰围/臀围值(WHR),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LH/FSH、游离睾酮(T),卵巢体积、卵泡数。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26/30),高于对照组的60.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主要中医证候积分与中医证候总积分、BMI、FPG、FINS、HOMA-IR、LH、LH/FSH、T、卵巢体积、卵泡数值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主要中医证候积分与总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二甲双胍治疗PCOS脾虚痰湿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健脾消癌方治疗结直肠癌Ⅳ期脾虚瘀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结直肠癌Ⅳ期脾虚瘀毒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mFOLFOX6方案行全身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健脾消癌方口服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评定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25/30),对照组为60.00%(18/3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KPS评分均提高,CEA和CAl99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均升高,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扶正消积法拟定的健脾消癌方可有效提高结直肠癌Ⅳ期脾虚瘀毒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并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味茵陈四逆汤治疗阳虚瘀毒型乙肝相关慢性肝衰竭(CL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阳虚瘀毒型乙肝相关CL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加味茵陈四逆汤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病死率,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26/30),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肝功能、凝血功能、MELD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病死率治疗组为10.00%(3/30),对照组为20.00%(6/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茵陈四逆汤可有效减轻阳虚瘀毒型乙肝相关CLF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增液润肠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功能性便秘阴虚肠燥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功能性便秘阴虚肠燥证患者90 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各30 例。对照1组予以口服增液润肠汤治疗,对照2组予以口服莫沙必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1组的基础上联合穴位敷贴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5-羟色胺(5-HT)及便秘生存质量量表(PAC-QOL)积分的变化,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及中医证候积分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28/30),对照1组为83.3%(25/30),对照2组为70.0%(21/30),治疗组优于对照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中医证候积分、5-HT水平、PAC-QOL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增液润肠汤联合穴位敷贴能明显改善功能性便秘阴虚肠燥证患者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隔药糊悬灸治疗痰瘀互结型原发性高血压病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痰瘀互结型原发性高血压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隔药糊悬灸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压、中医证候积分、血脂[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评定降压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最终完成本研究者治疗组28 例,对照组29 例。降压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7%(24/28),对照组为82.8%(2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5.0%(21/28),对照组为65.5%(1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对照组TC及治疗组TC、TG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G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ngⅡ水平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糊悬灸治疗痰瘀互结型原发性高血压病,可降低血压,改善临床症状、血脂及血管紧张素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督脉灸治疗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 例肺肾气虚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督脉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改良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分级、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CV%)、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FVC],并评定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41.00%(41/100),对照组为21.00%(21/1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2组mMRC分级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mMRC分级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CAT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2组FVC%、FEV1、FEV1/FVC均较治疗前提高(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督脉灸可改善肺肾气虚型AECOPD患者CAT评分及中医证候疗效,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隔药灸合针刺干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 例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 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疗法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隔药灸合针刺干预。干预8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失眠、自汗盗汗)及心律异常性指标[全程正常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全程5 min平均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全程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全程内差值超过50 ms的连续正常R-R间期所占的百分率(PNN50)]。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56/60),高于对照组的71.67%(43/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总分、心率变异性指标均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隔药灸合针刺疗法能够减轻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症状,改善心率变异性,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40例UC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痛泻要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主要肠道菌群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有益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目均明显上升,而有害菌群(大肠埃希菌)数目明显下降,且治疗组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痛泻要方可有效改善UC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中医证候,纠正患者肠道菌群的紊乱,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拟通窍祛瘀汤治疗外伤性气滞血瘀型脑内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外伤性气滞血瘀型脑内血肿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2组均予以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通窍祛瘀汤口服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2组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观察2组血肿吸收、水肿吸收、神经功能缺失(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11%(48/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1%(37/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肿体积、水肿体积、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时间节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外伤性气滞血瘀型脑内血肿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自拟通窍祛瘀汤治疗可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中医证候,促进血肿和水肿吸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火龙灸结合穴位敷贴对阳虚体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阳虚体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予改良火龙灸结合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予普通灸法治疗,每3 d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观察2组阳虚体质证候评分、中医体质辨识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60 d后进行回访。结果:中医体质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10%(27/29),高于对照组的79.30%(2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体质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回访总积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非阳性体质26 例,总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22 例,总有效率为75.86%(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改良火龙灸结合穴位敷贴改善阳虚体质疗效颇佳,且疗效持续性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四妙勇安汤加减方治疗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合并下肢大血管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四妙勇安汤加减方联合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西洛他唑片联合基础治疗。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清蛋白(GSP)变化及血管病变积分变化。结果:愈显率治疗组为50.00%,对照组为2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怕冷、皮温低、间歇跛行及疼痛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2组间歇性跛行及疼痛积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2hPG、GSP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2组GSP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妙勇安汤加减方治疗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疗效较西洛他唑片治疗为优,值得进一步探究其疗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药线点灸联合糖肾宁自拟方治疗脾肾气(阳)虚兼湿热型CKD 2~3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 例脾肾气(阳)虚兼湿热型CKD 2~3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 例。治疗组予药线点灸联合糖肾宁自拟方内服治疗,对照组予氯沙坦钾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与证候疗效、肾功能[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24 h尿蛋白定量(24hpro)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24UMA)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19/20),对照组为25.0%(5/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18/20),对照组为45.0%(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SCr、BUN、24hpro、24UMA和升高GFR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线点灸联合糖肾宁自拟方可以改善脾肾气(阳)虚兼湿热型DN患者的临床证候、肾功能、24hpro及24UMA等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改良督灸结合针刺调治阳虚质亚健康状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 例阳虚质亚健康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 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改良督灸治疗,2组均治疗16周,评价临床疗效以及阳虚质亚量表、疲劳量表-14(FS-14)、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积分。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0.0%(27/30),对照组为62.0%(18/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阳虚质亚量表、FS-14、PSQI积分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或P<0.05)。结论:改良督灸结合针刺可调治阳虚质亚健康状态,以及改变中医体质,能明显地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疲劳状态,调整人体的体质偏颇,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及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2组均连续干预3个月。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以及干预后的降糖疗效、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结果:护理干预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干预前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观察组临床控制率、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护理干预配合常规护理的T2DM患者,其中医证候积分、降糖效果及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滋阴活血解毒方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梗死恢复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滋阴活血解毒方治疗。2组均治疗30d。比较2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DL评分、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滋阴活血解毒方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其治疗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