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9 毫秒
1.
近年来,东北界河乌苏里江我国一侧塌岸地质灾害频发,江岸侵蚀严重,对沿岸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针对这一情况,利用多源、多尺度、多时相遥感数据及研究区地质图、地形图、地貌图,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工作和GIS技术,提取了植被覆盖度、工程地质、地貌特征、护岸类型和剖面地质结构及研究区塌岸地质灾害数据,建立了河岸稳定性评价体系;采用似然比方法对饶河段河岸稳定性进行了定量评价,得到了河岸稳定性分区结果;并对分区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做了评价和验证,发现分区结果与实际情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本研究基于多源地学数据,利用似然比开展河岸稳定性评价,对塌岸地质灾害调查、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
最新出台     
近日,国土资源部、建设部相继颁发施行《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等四项规程和办法。三峡库区滑坡、崩塌、泥石流、塌岸等地质灾害和人工高边坡治理工程有了质量评定标准和竣工验收办法。  相似文献   

3.
宁波抽水蓄能电站上库右岸距坝线80~130m为一滑塌体组成的岸坡,滑塌体的稳定与否将影响发电引水隧洞位置的选择。通过对该滑塌体的变形特征分析和稳定性计算,得出该滑塌体在动水压力作用下将处于不稳定状态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岩溶塌陷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塌陷是塌陷体受到的致塌力超过抗塌力而产生的,各种致塌力可以形成多种力学效应,因而构成了不同的致塌模式。除特殊情况可由一种致塌力产生单一的致塌效应形成塌陷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多种力综合影响或迭加作用,出现两种以上致塌效应导致塌陷的形成。塌陷的形成应该是多机制的。据对全国800多个塌陷点研究,有重力致塌式,潜蚀致塌式、冲爆致塌式、真空吸蚀致塌式,振动致塌式、荷载致塌式、溶蚀致塌式、根蚀致塌式等八种基本的致塌模式。  相似文献   

5.
作者以丙烯酰胺泥浆为例,阐述了聚合物泥浆的井壁防塌机理;对聚合物泥浆井壁防塌效果进行了实验与分析记述,指明了聚合物泥浆井壁防塌的现场处理方法。认为聚合物泥浆有较好的井壁防塌和维护井壁稳定的效果;指出跟聚合物泥浆与CaCl2,KCl,NaCl等无机盐类相结合使用是防止井壁塌坍的良方;使用聚合物泥浆不仅是促进钻井工艺技术进步,且提高了钻井效益。  相似文献   

6.
黄委会三门峡库区测绘大队每年肩负着61个淤积大断面测量任务,上游测区从山西省河津市禹门口到陕西潼关河段,间距134.4km,共34个断面,称小北干流,河道呈游荡性,多股河,河宽约3km。下游测区从陕西潼关段至河南三门峡大坝河段,间距113.2km,共27个断面,河宽约4km,其间弯道多,属槽型河道,河道比较稳定,为窄深、弯曲性河槽,受蓄水排洪影响,冲淤塌岸频繁。  相似文献   

7.
在综合分析区内重力和石油物探等资料基础上,采用浅层地震勘探和钻探等方法对盐城-南洋岸断裂空间展布及第四纪活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盐城-南洋岸断裂由2条断裂组成,其中主断裂倾向NNW,倾角约65°~80°;次级断裂呈弧形发育于新洋北侧一带,倾角约70°~80°;2条断裂均为正断层,上陡下缓。浅地震探测查明盐城-南洋岸断裂及其次级断裂在盐城市主城区东侧的准确位置,重力布格异常解译显示主断裂向SW方向延伸。盐城-南洋岸断裂主断裂明显的断裂位错变动向上可切达地表以下约70 m,断裂控制地层发育的上限层位达地表以下约55~70 m。综合钻孔和浅层地震勘探资料,对比分析周边同构造环境同走向断裂,判断盐城-南洋岸断裂为早中更新世隐伏断裂。对盐城-南洋岸断裂附近中强震资料记录进行收集投影,发现该断裂附近发生过3次中强震,地震活动与断裂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该断裂未来的潜在地震危险性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8.
塔河油田三开井段普遍存在塌现象,因井塌引起径扩大率高(有的高达20%以上),严重影响地质录床(有时捞出的岩屑中掉块高达三分之一),影响井内安全(特别是每起下钻后,井底返出大量掉块),经常电测遇阻,后期的固井质量差等一系列问题,延长了钻井周期、增加泥浆成本、影响油气开发。通过对易坝塌地层段泥岩分析,找到了井塌的主要原因,针对其原因,探索出了相应的泥浆配方。经现场实验,在探井沙72井中井径规则,平均井径扩大率为4.03%,这是该地区探井中三开井径最低的,电测也一效成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为解决该地区井壁塌塌问题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为了使学员熟悉NAVTEX接收机的操作过程,全面理解NAVTEX系统的工作流程,提高实操训练效果,在C#环境下设计并实现了NAVTEX接收机和岸台工作仿真软件。NAVTEX接收机仿真软件仿真度高,能实现电文接收、设置岸台和电文拒收、电文打印、电文显示与管理等主要功能,基于UDP广播模式的岸台工作仿真软件能够模拟不同岸台的工作情况向局域网中广播电文。实验表明,岸台工作仿真软件能以较为合理的方式广播电文,两种仿真软件配合运行,有效地提高了实训效果。  相似文献   

10.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大地震!一瞬间,山崩地陷,美丽的家园成了废墟;房倒屋塌,多少人被埋在了地下;一时间,灾区人民缺水、缺粮、缺药……  相似文献   

11.
下寒武统馒头组下部的一套层比稳定的紫红色、灰黄色白云质砾岩,砾石成分为疏松多孔的白云岩。具棱角状或次棱角状,角砾的粒度分选和磨圆差,填隙物质与砾石成分相同。根据对砾岩的物质组成、沉积特征的分析,其成因可能是组成砾岩的碳酸盐岩含较高的盐类经次生变化形成的溶塌角砾岩。由于溶塌角砾岩具稳定的层位,含盐类高,可能存在盐岩(主要是石膏),故在一定埋深有可能找到膏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空气泡沫钻进工艺在南乡、高龙两矿区的应用及取得的成效。文中详细叙述了采用这一新技术所需的设备、材料,发泡剂、稳泡剂、防塌添加剂的选择及配方,管路系统的连接,钻进参数及金刚石钻头的选择与使用,以及试验中探索的泡沫的防塌护壁和携带岩粉能力、返泡时间掌握、清孔排渣方法、泡沫液的回收再用等工艺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地质科技通报》2016,35(2):108
为探索中粗砂地层水平定向钻穿越成孔性能,对采用密度电法探测水平定向钻钻孔坍塌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对穿越过程中的孔形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同时,通过对比分析法对测试数据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高密度电法能够很好地测量充满泥浆钻孔中发生的坍塌,并能通过断面等值线图推断塌孔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粤东后江湾近岸带垂岸方向上4个测站,同步观测到的波浪数据进行频域统计分析,初步探讨分析了波浪近岸传播过程中波浪统计性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碎波带内波的频谱多峰特征显著,峰频两侧均存在着显著能量峰值,峰频能量发生转移;波浪经过破碎后,约束长波能量被释放出来;波浪向岸过程中谱宽度(ε)变大,同时谱尖度(Qp)减小,显著波陡(Ss)增大,峰值周期(Tp)增大,平均周期(Tm02)减小。  相似文献   

15.
介绍从泥浆处理剂中选择腐植酸钾等三种试剂作防塌添加剂,经实验室防塌试验获一系列实验数据,并在南乡金矿区70°斜孔中破碎、软硬互层复杂地层的不稳定孔段进行空气泡沫钻进应用验证,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搜集并整理武汉主城区地震安全性评价控制性钻孔SPT-N资料,配合武汉市地震动参数小区划成果,采用规范法对各场地土层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液化可能性进行判别。以液化指数作为分区指标并结合各场地坐标,绘制武汉主城区液化潜能分区图。分区图初步预测了罕遇地震发生以后,可能发生液化的区域及其严重性,且表明无论是分布面积还是液化潜能,长江右岸均大于长江左岸。通过与4次历史大震液化资料的对比分析,武汉主城区可能液化场地具有地下水位埋深浅、液化土层分布范围广、埋藏深度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雪峰山冲浪波峰带属于环太地壳波系,位于衡阳波谷带以西,向北西冲滑于沅水波谷带之上,可划分为冲浪波峰区、基底冲浪区、深层冲浪区、浅层冲浪区、浅层荡浪区和浅层塌浪区等六个区段。煤层主要赋存于浅层荡浪区,其次是浅层塌浪区和浅层冲浪区。  相似文献   

18.
2011年3月11日北京时间13时46分,日本本州东海岸发生9.0级特大地震。据路透社报道,这次地震超过了1923年关东大地震,其能量相当于芮氏7.3级的阪神大地震的178倍,从而成为日本140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由于此次地震震级大、  相似文献   

19.
从枣庄市岩溶地面塌陷的基本条件入手,分析了枣庄地区塌陷的影响因素,认为降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水力梯度的大小,而且其导致的地表积水使得上部荷载增加,抗塌力降低;水位降深越大,水力梯度也将增加,潜水与地下水之间的水头差变大,补给造成的渗流场较强,使地下水动力条件增强,塌陷数量也相应增加。该文根据区内塌陷的成因分析了枣庄岩溶地面塌陷的发展趋势,认为目前情况下不会发生塌陷,但若持续过量开采地下水或遇到强干旱年份,塌陷是极易发生的。  相似文献   

20.
李红 《国土资源》2011,(8):54-54
近年来,沈阳市高度重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积极探索矿山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做了大量打基础、利长远的实质性工作,使矿山地质环境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沈阳市加大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力度,由国家、地方和企业共同筹资,先后对康平县东关屯、苏家屯区林盛堡、沈北新区前屯等地面塌(沉)陷区的受灾居民进行了搬迁避让;对小康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