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寿景 《台湾海峡》1991,10(2):105-109
本文根据在台湾海峡西部海域同步观测的风和流的实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本海域表层风海流的流速系数(流速/风速)为0.05左右,流向在风向偏右14.5°,2级以下弱风时余流流向为常流控制,3~4级时风海流控制表层和5m层余流流向,5级以上大风时,风海流能直达底层等结论。  相似文献   

2.
渤海风海流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本文基于浅水方程建立了渤海风海流二维数值模型,并用以模拟了冬季和夏季风形成的平均风海流场和水位场,阐述了渤海风海流的一般性质。冬季风海流系统基本属于气旋型环流,而夏季则同时存在气旋型和反气旋型环流,涡度分析解释了海峡附近大涡旋的产生机制,认为海峡中的涡旋是风应力与底形梯度相互作用的直接结果。  相似文献   

3.
赵保仁 《海洋科学》1982,6(2):41-44
在大洋,不同方向的风产生的风海流的风因子和流偏角接近常值。在近海,由于海岸和海底地形的影响,在垂直海岸的方向上,风海流的发展常常受到海岸的限制。相反,在沿岸或接近沿岸的方向上,由于海水堆积或减少形成倾斜流,从而使海流增大。结果在近海,不同方向的风所产生的海流的流偏角和风因子都不会是定值,这时近岸风海流矢量的矢端连线构成一椭圆,人们称之为风海流椭圆。这一事实已为许多观测所证实。要获得某一海  相似文献   

4.
永暑礁海区潮汐海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将永暑礁水域1992年逐时潮位和1993年5月-2002年5月各航次的海流及2002年海面逐时风等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讨论该岛礁水域潮汐和海流变化特征并对综合极值海流进行初步估算。结果表明,该岛礁水域全日分潮大于半日分潮,潮汐性质属不正规日潮,最大可能潮差较大。春季该岛礁水域实测海流变化较大;最大流速75cm/s。潮流性质为不正规日潮流,随水深的增加日潮流的性质有所减弱;主要日分潮流多作顺时针方向旋转,主要半日潮流则作反时针方向旋转。春季余流较稳定,速度在10cm/s左右,流向多为偏S-SW向。初步探讨了表层不同方位上综合极值海流的分布,不同方位上综合极值海流相差较大,NE、SSW方位上综合极值海流占份量较显著,显示出季风海流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浅海风海流基础理论,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台湾海峡的风海流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讨论了台湾海峡特征季风情况下风海流流场的水平结构及垂直分布。本模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渤海风海流污染输运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验用渤海风海流模型和水质模型,考查了季风对潮扩散浓度场的影响以及平均风海流的污染输运能力。结果表明,潮流在污染扩散中起支配作用,而平均风海流对浓度分布的影响居次要地位。通过纯风海流的污染输运模拟发现,辽东湾的风海流终年有利于该区的污染扩散;而在渤海湾,冬季平均风海流具有比夏季更强的物理自净能力,这种季节性差异,可能是导致渤海冬季水质优于夏季水质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海流计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部分专业术语不规范、译名不统一和归类有差异等问题,促进海洋观测仪器的发展和应用,文章参照相关标准规范、权威专著和专业文献等资料,根据海流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性质,结合业界实践经验,系统梳理各类型海流计的命名、分类、适用范围、特点和发展方向等内容。研究结果表明:海流计可定义为“一种用于测量海水流速和流向的仪器”,根据工作原理主要分为机械式海流计、电磁海流计、声学海流计和其他海流计4个大类,不同类型的海流计各具特性;其中,机械式海流计主要包括厄克曼海流计、印刷海流计、照相型海流计、磁录式海流计、遥测海流计和直读式海流计,电磁海流计主要包括地磁场电磁海流计和人造磁场电磁海流计,声学海流计主要包括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声学多普勒海流单点测量仪、声学多普勒流速仪和时差式声学海流计,其他海流计主要包括激光多普勒测速仪、电阻式海流计、应变片海流计、倾斜式海流计、粒子图像测速仪和海洋湍流剖面仪。  相似文献   

8.
《海洋预报》2021,38(4)
分别利用地转流、风海流和ROMS模式表层海流中的一项或者多项作为自变量,建立了关于表层漂流浮标漂移速度的回归模型,模拟了2017年12月—2018年2月和2019年12月—2020年2月的南海海域表层漂流浮标轨迹。根据回归模型结果对浮标进行72 h的漂移轨迹模拟,对比结果显示:基于地转流、风海流和ROMS模式表层海流3项作为自变量的回归模型(M_EGR)效果最好,其浮标模拟轨迹的72 h平均距离误差为38 km,平均角度误差为35°,平均综合技术得分为0.34。将风海流和地转流作为自变量加入到以ROMS模式表层海流结果为自变量的回归模型中,浮标模拟轨迹的72 h平均距离误差减少10 km,平均角度误差减少5°,平均技术得分提高0.09,特别是在涡旋附近区域的模拟效果得到显著提升。该方法对利用ROMS模式结果进行漂移浮标轨迹预测具有较好的校正效果。此外,风海流叠加地转流数据和ROMS模式数据在南海漂流浮标轨迹的预测方面具有较好的互补性;在南海流速相对稳定的区域,利用M_EGR模型得到的拟合流速可以较为准确地模拟漂移浮标轨迹,在南海涡旋活跃的区域,该模型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9.
本文引入质量输送概念,利用三次实测余流、密度、深度和风的资料,分离出常流质量输送和风海流质量输送两部分的六个要素,归纳了过去的风海流圆和椭圆分离法。以东海北部近岸的A站为例,提出了根据风速、风向查对和计算各层风海流的表格形式,供预报余流之用。实测余流与预报值比较,结果较好,量值正确率平均为78%,方向误差为31°。  相似文献   

10.
北部湾台风风海流三维数值后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Liu and Leendertse (1978) 的三维有限差分格式,对在1949-1987年期间对北部湾海区有较大影响的41场热带气旋作了风海流数值后报,后报的风暴潮与实测符合良好。为满足海洋工程的需要,本文还对涠洲岛西南海域某站的后报海流结果进行了分析,将该站各次台风的最大流速与极值分布拟合,给出各重现期海流值,同时对8303号台风的流场分布也作了分析。 要获得由台风引起的风海流及对应各重现期的极值作出推断,目前只能采取对台风风海流的数值后报方法,本模式计算范围西面以越南东岸为界,东面到雷州半岛、海南岛的西岸及109°30′E子午线,南至17°N(图1)。网格点的水平距离为13.8375km,垂直方向从海平面起算分为3层(0-10m,10-30m,30m-海底)。本文重点研究的站位位于涠洲岛西南(图1中A点所示),其水深为42m、所给出的风海流可代表5m、20m、36m处的数值。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海流研究中广泛地采用了Fourier方法,本文尝试用位势理论及象方法,从所解决的问题来看,后者有较广的应用范围,而且求解过程简捷、严密。 文中简捷地给出了无限深度的风海流的解,而且首次求出了有限深度情况中的普遍解。本文还研究了近岸处的风海流。对任意风胁强的情况给出了无限深度与有限深度时所述问题的解。在K.Hidaka的带状风系假定下,解的形式比K.Hidaka的解简单得  相似文献   

12.
河口海岸测流仪器比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直读式海流计、ENDECO海流计和ADP测流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ENDECO所测流速比直读式海流计偏小约4.2%,流向偏小2.4%;ADP测得的流速比直读式海流计偏大6.1%,流向偏大3.6%,但ADP测量数据更稳定;由三种仪器测得的涨落潮平均流速相对偏差均在10%左右。三种仪器的观测数据可比性强,同时使用时完全能够相互对比分析。流速小于30 cm/s时,由于仪器的摩擦阻力作用,直读式海流计精度变低;流速大于30 cm/s时,三种仪器测得的结果相差较小。与直读式海流计和ADP相比,ENDECO海流计对流向变化较敏感。  相似文献   

13.
夏季北黄海南部定点高分辨率实测海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夏季北黄海南部一定点高分辨率连续ADCP(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海流实测资料,使用调和分析方法分解成3部分:不随时间变化的定常余流,周期性潮流和剩余流,再将潮流分解为正压潮流和斜压潮流。通过对实测海流中各组分的分析,结合同时期卫星反演海面风场资料,温度、盐度断面调查资料,得到以下结论:夏季该站点上层定常余流的主导动力控制因素是风应力,上层表现出明显的Ekman风海流特征,中、下层流速方向与表层流向基本成反向,体现出"上进下出"的垂向空间结构,定常流速最大位于近表层,可以达到5cm/s以上;各层的潮流类型均为正规半日潮流,主要半日潮潮流椭圆长轴的方向基本上呈东南-西北方向,其椭率在近底层达到最大值,中、上层较小;从能量角度分析该站点各海流组分,潮流与剩余流所占能量较大,平均起来看,潮流能量占测量海流能量的77%,而定常余流仅占0.6%,该点的斜压潮流较弱,平均斜压潮流能量仅占正压潮流能量的5%。  相似文献   

14.
针对舰船在漂航状态(停航不抛锚)时,海流计实测数据不准问题,基于天气海况条件良好的试验海区,分析海流计数据误差原因,提出流速矢量修正海流计实测数据的方法,将修正后结果与《T-D值表》潮流推算值对比发现:13:20时刻的流向误差为0.6%,流速误差为3%;14:20时刻流向误差为1.6%,流速误差为0%,修正效果理想,误差较低,所以此方法对于漂航状态海流测量数据的修正是有效的;由此可知在浅海、近岸海域,漂航状态的舰船在海面风较小时,海流计的测量数据经流速矢量修正后精度较高,可用性较强,可以解决漂航状态海流数据不准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夏季台湾海峡海流的计算Ⅰ.三维诊断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σ坐标下建立了一个三维非线性诊断模式,并用于台湾海峡夏季海流的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夏季通过台湾海峡北上的流量为0.83×106m3/s,其中在海峡南边界上,通过东西两半边界的流量分别为0.58×106m3/s与0.25×106m3/s;海峡内水平速度分布东侧最大,西次侧之;上升流普遍发生在福建沿岸;夏季台湾海峡的海流特性,主要是密度流,风海流是其次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辽东湾西侧高岭电厂附近海域海流调查资料,进行了数据处理和分析。对8月份,8个测点三个航次的实测海流资料,进行了调和分析。利用调和常数和实测海流记录推算了流速和流向的标准偏差。两种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调和分析精度较高,结果可靠。调查区实际海流中,以潮流为主,余流次之。本海域最大可能潮流的分布,与离岸距离及水深有关,其分布趋势与等深线相类似。潮流性质为正规半日潮。由于受秦皇岛外M_2分潮无潮点的影响,潮汐性质有明显的日潮特性。流型为往复流。对潮流的垂向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埕岛油田潮流、风海流预报系统中应用了整体潮流预报法,结合对本海域潮流实测资料,研究编制成操作简便、功能强大的潮流预报应用软件,实现了对埕岛海域潮流和风海流的即时预报,用于指导油田生产管理,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西北太平洋浪流相互作用对有效波高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太平洋强流区会对海浪的特征和分布产生显著的影响,尤其是研究台风过程中海流与海浪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以ROMS海洋模式和SWAN海浪模式为基础,构建了浪流耦合模式系统,对2013年10月6-17日间的台风“丹娜丝”、“百合”、“韦帕”过程中西北太平洋浪流相互作用中海流对有效波高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模式模拟有效波高与浮标观测资料,发现耦合后的有效波高比非耦合结果更接近观测值,耦合模式中海流的存在对有效波高的分布有明显的影响。研究表明,特别是在有效波高峰值处,海流引起的有效波高增大最大可达1 m。海浪浪向及流向的空间分布以及中国近海浮标处浪向与流向的时间序列表明,流向与浪向反向时,海流的影响造成有效波高增大;二者同向时,有效波高减小。海流对有效波高的调整会沿着海浪传播的方向传播相当一段距离。在西北太平洋的海浪场计算中,引入海流的耦合模式计算结果对改善强流区海浪预报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海流的模拟精度对于高精度的海浪预报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芷锚湾附近海域潮流及余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彦龙 《海洋通报》1997,16(1):92-96
根据芷锚湾附近海域的实测海流资料,对测区潮流及余流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区潮流属正规浅海半日潮流性质,并呈往复流运动形式,与潮流相比,余流流速较小,并且各站余流流向均为东向。  相似文献   

20.
对南海东部海域 1 997- 1 998年实测海流资料进行了分析。统计得出潮流各方向的出现频率、平均流速及最大流速、各月平均流速和最大涨落潮流速及流速和流向的联合分布 ;经调和分析 ,给出了各主要分潮流的调和常数和潮流椭圆要素 ;确定该区域属于正规全日潮流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