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立荣 《地理教学》2011,(14):12+50-12,50
今年4月1日,我在本校执教了一节人教版“俄罗斯”公开课并荣获一等奖。这节课受到了许多听课领导和教师的好评,我也收到了很好的建议和批评。为了分析总结和提高,也为了与同事交流分享教学体会,我认真地进行了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2.
汪小慧 《地理教学》2011,(14):11+57-11,57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前,循环播放自制铁路运输景观的PPT。(分发上海一杭州的列车时刻表)  相似文献   

3.
朱爱华  相炜 《地理教学》2010,(8):50-51,25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学生不是“学教材”,而是“用教材学”。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局限在教材的范围内组织教学,而是要以课标为准绳,以学生的特点为出发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即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的“增”“补”“换”“调”。下面就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为例,谈谈实际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4.
明海凤 《地理教学》2013,(24):35-36
在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地图的阅读”的重难点目标,以生活中的地理事象为教学资源,重点运用案例法、小组合作法开展教学。教学过程中以谜语导入新课,以合作学习方式学习重点内容,运用案例化解难点,紧扣学校平面图联系生活,用实践模拟方式巩固和检验效果。最终证明教学过程及其调整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实现了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有效作业既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查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效的作业是指通过做作业的“过程与方法”,学生能达到掌握知识与技能,形成相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效果。一般而言,有效的作业需要具有以下十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熊国权 《地理教学》2012,(23):17-19
“结构”一词的涵义是指某个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状态。在地理教学中有很多关于“结构”的内容,如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人口年龄结构(构成)、城市的地域结构、区域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等等,这些内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此类内容到底如何教学,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7.
通过“同课异构”的活动让不同的教师充分展示自己对教材的处理,在课堂教学中更直观、形象地让听课教师和教研员比较,并领略不同设计与处理所达到的不同效果,为集体研讨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其目的是不断优化课堂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后我们所有的听课教师从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效果分析等方面对如何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展开了深入的交流。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三位老师“同题异构”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与评价,从中探究我们究竟应当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8.
“四步五环”教学模式的四步为:分析——细分——定标——设计。五环为:学案设问诱导——学生自学——小组探究、实验、讨论解疑、总结——小组代表反馈问题、评价——释疑、点拔、拓展。“四步五环”教学模式在我校各个学科新课程教学中,得到了很好地应用,在地理学科内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陈红  丁尧清 《地理教学》2012,(14):15-17
一、课程标准对“气候”的要求2011年12月公布的最新修订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气候”部分的具体要求共有12条内容标准,见下表。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导入 哥伦布从欧洲去美洲时,走了下图中A、B两条不同的路线。有趣的是走距离较短的A路线用了37天,而走距离较长的B路线却只用了22天。为什么哥伦布两次航行的时间会有这么大的差异。试解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1.
胡锋光 《地理教学》2012,(14):31-33
区域地理是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地理高考命题中,往往只作为系统地理的基础或背景被涉及。教学中,如何合理把握区域地理的广度和深度,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如果仍按部就班地进行传统式的教学,从区域的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12.
成继龙 《地理教学》2012,(23):28-31
问题对于学习动机的激发、知识的建构以及技能的培养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这已经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可。但在问题的生成上,目前的课堂多为教师包办,且大多采用“一问一答”式,这样的课堂看似热闹,却容易使学生形成“答案意识”,即学生仅仅根据教师的提问去寻找答案,长此以往便扼杀了学生的“问题生成”。人教版必修2“人口的数量变化”一节,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和良好的问题意识,笔者通过课前的网上搜索中生成问题,并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在解决乡土“准案例”的问题中,拓展生成新问题;利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取学习材料,引发了比较中的问题生成;最后通过设计开放式乡土作业,引领学生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  相似文献   

13.
肖萍 《地理教学》2011,(14):36-37
一、缘起 最近拜读了李希贵老师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其中一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李希贵老师与鲍里奇教授几个人一起分析国内的一堂小学数学课的录像,教学内容是“分类别”。  相似文献   

14.
吴金财 《地理教学》2012,(14):28-30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意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所以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课程的必要目标是其它目标要求所不能替代的。  相似文献   

15.
网络信息技术提供的资源和信息种类多、数量大,可满足不同人群对资源和信息的多样化需求,同时也大大推进了教育大众化和教育现代化的实现。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进入教学领域。地理教学论网络资源平台的构建为师范生深入学爿地理教学论课程群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侧重探讨网络资源“互动平台”的有效利用及利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热力环流因其较强的逻辑性,是高中生学习地理的一大难点,但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故也是一大教学重点。为突破该教学的重难点,众多地理教师也是费尽心血,但很多时候是“枉费心机”,教学效果不明显。研读了江苏两位老师“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地理难点突破策略”(2010年05期,本文简称“难点突破策略”)后,深有启发,对课堂教学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潘月斌 《地理教学》2012,(13):F0002-F0002,F0003
位于黑龙江东南部的牡丹江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以高山堰塞湖镜泊湖和地下森林而闻名。镜泊湖是中国最大的高山堰塞湖。湖水南浅北深,蜿蜓曲折,呈S型,湖面海拔350米,湖岸多港湾,湖中大小岛屿星罗棋布。  相似文献   

18.
【课例说明】“水圈和水循环”是本市一位青年教师在“扬州市高中地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时上的比赛课。这次扬州市教研室组织的地理教学竞赛对参赛选手要求非常高,参赛教师不得带自己的电脑,不允许上网,也不得带手机,只能带文本性的教材、课标。由组委会现场指定课题,教师可用学校配备的电脑,在规定的四小时内完成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  相似文献   

19.
戴敖锁 《地理教学》2013,(24):32-34
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课程基本理念”的解读为例,从文本内涵、彰显思想、实践指导等三个梯度对“课程基本理念”进行了解读。首先揭示其文本内涵及其内在关系,发现“有用”和“开放”是其两大内涵,两者互为“以生为本”核心思想的表里,两者是目标和途径的关系;其次在教育思想层面解读,发现其映照着“生活教育”与“生命教育”、“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价值;最后指向教育实践解读,发现其蕴含着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导向、以基于“问题”的生活化、乡土化地理案例为主要载体、以“自主+合作式探究”为主要教学方式的地理教育教学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20.
李梅 《地理教学》2010,(8):45-47
对于本活动主题,部分学生已具备一定知识基础,但存在差异性。比如,很多学生知道魏格纳,但对于他提出的证据是否确凿没思考过。专题5板块运动包括:板块运动,地震和火山。板块运动的内容从大陆漂移说开始,到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全球构造理论作为《板块运动》这一专题的学习活动,以“体验解释板块运动的理论如何形成的过程”为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