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理教学》2010,(10):61-62
我们还没从青海玉树的地震中回过神来,4月17日8时58分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聂荣县发生5.2级地震,4月18日7时15分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生6.1级地震。  相似文献   

2.
据统计,世界上平均每年约发生66万次地震,其中毁灭性地震(震级大于8级)1.1次;最强烈地震(7至7.9级)18次;破坏性地震(6至6.9级)120次;中等地震(5至5.9级)1000次;弱损坏性地震(4至4.9级)6000次;有感地震49000次无;感觉微震60多万次。我国自1901年至1969年,发生的大于等于5级地震共1600多次,  相似文献   

3.
《地理教学》2011,(7):63-64
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22日遭遇里氏6.3级地震,大量建筑物坍塌,多人丧生。这座南岛最大城市半年前遭遇强震,却未致人员死亡,被总理称为“奇迹”。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名》2009,(5):70-73
1、中国 汶川 地震时间:2008年5月12日 震级:8级 汶川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是自1950年8月15日西藏墨脱地震(8.5级)和2001年昆仑山大地震(8.1级)后的第三大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千米。  相似文献   

5.
《地理教学》2011,(9):62-63
震级测定为何中美有别?此次地震震级的测定,美国地质勘测局一开始发布的是7.9级,随后修正至8.9级,中国地震台网发布的则是8.6级。上海市地震局地震灾害防御中心主任尹京苑研究员表示,震级测定的差别,主要是由于计算方法不同。  相似文献   

6.
2003年2月24日发生在新疆巴楚的6.8级地震造成268人死亡。地震发生在塔里木盆地的西北部,靠近南天山西段山区的边缘部分。简单来说,这次地震仍然是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导致的结果,尽管板块碰撞的边界线还在远离震区的南面近千公里处。在过去的十年中,这次地震所在的伽师地区已经发生过一系列导致伤亡的地震,包括1996年3月19日的6.7级、1997年1月21日到4月16日发生的7个6级地震、1998年3月19日6.0级、8月2日6.1级和8月27日6.4级地震,共造成48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5亿元人民币。印度板块相对欧亚板块以每年45mm的速率持续向北运动,造成了包括喜马拉雅山在内的雄伟山峰,并导致了整个育藏高原的隆升,地壳应力通过刚性和不变形的塔里木盆地向北传递,形成了天山山系并引发了类似这次地震的许多地震。虽然我们目前还不能确定这次地震发生在那条断裂上,但是在这一带确有许多类似的断裂存在。  相似文献   

7.
《地理教学》2008,(6):46-46
一、土耳其地震 1999年8月17日土耳其伊兹米特地区发生7.8级地震。地震造成59280人伤亡,其中死亡17890人、伤41390人,损失达200亿美元。 二、台湾集集地震  相似文献   

8.
从美国国家地震信息中心(NEIC)地震目录网站获取2000年1月1日至2005年5月31日全球7级以上地震和6级以上深源地震的震中经纬度数据,运用MapInfo软件将震中位置标注在世界地图上,并与公认的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的空间分布区进行比对,以验证"世界地震大多数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其次分布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深源地震几乎全部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地震分布规律。结果显示,数据年段内7级以上地震、6级以上深源地震分布符合上述规律,从而在案例层面实证了地震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云南省地震资料的搜集与研判,结合历史灾害损失分析,云南省地震灾害具有如下特征:空间上主要集中分布于滇东滇中地震区、滇西地震区和滇西南地震区;时间上有5个明显的地震活跃期,分别是1913~1925,1936~1955,1970~1976,1988~1996和2011年至今;人员损失每百年近万人。利用泊松统计分析地震活动频率结果表明:云南省MS6. 5级以上地震泊松分布参数为0. 215 4,其年发生概率为19. 3%,即每5年发生一次; MS7. 0级以上地震泊松分布参数为0. 106 1,年发生概率为9. 5%,具有每10年发生1次的特点。自1996年丽江发生MS7. 0级地震以来,云南省MS7. 0级以上地震一直处于平静期,需要加强MS7. 0级大震风险应对,以正在组建的应急管理厅为契机,加强即时灾情信息获取与处理、雷达装备建设、空中救援力量组建、统一调度指挥平台建设、加强自救互救培训、加强大灾救援训练、集中救援力量于滇东-滇中区域等。  相似文献   

10.
《地理教学》2010,(9):64-64
智利全国紧急事务办公室13日证实,当地时间当日7时34分,位于该国南部的地震重灾区比奥比奥再度发生里氏5.7级余震。截至记者发稿时,智利各地13日发生6起余震。  相似文献   

11.
谭文岳 《地理教学》1994,(2):25-25,31
众所周知,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遭受地震灾害的威胁,每年全球大约发生20起严重地震,特别是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带是世界上地震最频繁的两大“热点”。如1960年智利南部发生本世纪以来最大的地震,震级达8.5级,1978年7月中国唐山发生的7.8级大地震等,都发生在这两大“热点”地区。然而,地处太平洋南端的南极大陆情况却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2.
《地理教学》2011,(9):60-61
大范围多处断层错动日本东北地区太平洋海域11日发生该国有地震观测记录以来最高震级地震。日本专家认为,震中区域发生连锁反应,出现大范围多处断层错动,是此次巨震成因。此次地震的能量相当于1995年里氏7.3级阪神大地震的约180倍。日本气象厅说,此次地震属逆断层型地震,在从岩手县到茨城县南北约400公里、东西约200公里的范围内出现了断层错动。  相似文献   

13.
川西南滇北接壤带(北纬26°—29°,东经101°—104°)位于中国南北地震带的中段,是古今地震活动较为频繁的地区之一。据地震目录统计,自公元625年以来,其发生5级以上的中强地震43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15次,7级以上大震4次。由于  相似文献   

14.
2000年11月14日东昆仑8.1级地震的构造背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01年11月14日的8.1级地震发生在东昆仑断裂带西段的一条北西西向走滑断裂上,从卫星影像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该断裂。断裂沿北西西向的河谷北岸发育,是阿尔喀山的南缘断裂,断裂构造地貌非常清楚,是一条可以发生8级以上地震的活动断裂。从运动学背景看,本次地震的主动盘为断裂的南缘,且地震破裂自西向东发展,震源深度较浅,所以位于断裂北盘和西侧的新疆且末、若羌等距离震中较近的地区,地震的震感反映并不明显;而震中东侧的格尔木和南侧地区的震感反映较强。从青藏高原活动构造、运动学背景和现有的地震参数分析,这次东昆仑8.1级地震发生在巨大的东昆仑断裂西段,由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块体向东逃逸和旋转运动,造成断裂左旋扭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地理教学》2011,(9):63-63
13日中午,日本气象厅召开记者会宣布,11日下午发生的日本东北地区的大地震的震级由此前的里氏8.8级调整为里氏9.0级,为世界观测史上最高级别,令世界对这次地震的关注度再次上升。日本气象厅称,气象部门是在对本次大地震的各种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后做出的震级调整。此次地震的震源区域位于北起岩手县近海南至茨城县近海的长约500公里、宽200公里的地域,地震是由大范围的连续断层现象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地震区和地震带应为两种不同的划分方案,前者是以活动块体为对象进行分区的,后者是以活动断裂带为对象进行分带的,它们的划分目的和依据是不同的。以板块和断块运动学机制,以台湾大纵谷和福建滨海断裂为边界把台湾海峡及其两岸划分为台湾东部滨海地震区、台湾地震区和福建地震区。结果显示该地区地震特征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三个地震区和区内(台湾和福建地震区)均有自东向西地震活动强度逐渐减弱,区内活动幕持续时问趋于同步增长的特点。研究显示福建地震区M≥7.0级地震本区频度是最高的,认为该地震区受菲律宾海板块NW向运动影响的同时,受华南地块SE向运动的影响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7.
《地理教学》2008,(11):48-48
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主任马宗晋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初步认定汶川地震的强余震可能还要活动一段时间,但震区再发生6.5级以上强余震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18.
在讲“地震”一节内容时,我这样开头;前两年,咱们运城地区发生了一敬地震,当时我正在家里备课,突然感觉桌凳摇晃,但墙壁无损,我不由得脱口而出:4级地震。约过了半个小时,地区电视台告知刚才发生了4级地震。同学们听了喷喷称奇,又感到有点儿神秘莫测。我则告诉他们,今天咱们学习了“地震”这节课后.你也能做出这种予报。同学们情绪高涨,跃跃欲试。然后组织同学认真学习,当讲完后,  相似文献   

19.
地震是最具毁灭性的地质灾害,许多大地震今天说来仍令人心碎和胆寒.1755年11月1日葡萄牙里斯本地震,六分钟之内全城倾覆.1906年4月18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地震,使旧金山市遭灭顶之灾.1960年5月21日至25日智利地震使智利的地形貌几乎完全改观,海面上出现4.5m高的巨浪,远达美国、新西兰、菲律宾、日本等地.1976年7月28日我国唐山地震,24万生命殁于瓦砾,16万人顿成伤残.  相似文献   

20.
贾国强 《极地研究》1990,2(2):81-85
1986年3月30日至12月25日为期271天的冬季地震观测中,中国南极长城站地震台共记录到各种震动3000余次,其中大部分为长城湾冰层破裂产生的微震,4次为南设得兰群岛邻近海域中的浅源地震以及5月7日阿留申群岛发生的8.1级地震和4月14日南桑韦奇群岛发生的6.4级地震。冰震与构造地震具有明显的差异。1986年11月16日的地震记录为分析冰震与构造地震的区别提供了很好的例证。冰震具有初动尖锐、频率高和衰减快的特征。根据初动和波型很容易将冰震与构造地震区分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