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
2003年2月24日发生在新疆巴楚的6.8级地震造成268人死亡。地震发生在塔里木盆地的西北部,靠近南天山西段山区的边缘部分。简单来说,这次地震仍然是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导致的结果,尽管板块碰撞的边界线还在远离震区的南面近千公里处。在过去的十年中,这次地震所在的伽师地区已经发生过一系列导致伤亡的地震,包括1996年3月19日的6.7级、1997年1月21日到4月16日发生的7个6级地震、1998年3月19日6.0级、8月2日6.1级和8月27日6.4级地震,共造成48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5亿元人民币。印度板块相对欧亚板块以每年45mm的速率持续向北运动,造成了包括喜马拉雅山在内的雄伟山峰,并导致了整个育藏高原的隆升,地壳应力通过刚性和不变形的塔里木盆地向北传递,形成了天山山系并引发了类似这次地震的许多地震。虽然我们目前还不能确定这次地震发生在那条断裂上,但是在这一带确有许多类似的断裂存在。  相似文献   

2.
利用NOAA/AVHRR资料,通过遥感图象处理、地表温度反演、空间统计分析等技术方法。分析姚安6.5级地震震前的热红外温度变化。对计算结果的单点采样比较和面域剖面分析表明,2000年1月15日姚安6.5级地震前,震区出现了明显的热红外持续增温;震前两天热红外温度与地震平静时段的同期同区域温度相比出现了大面积的3℃0℃的正值区域;与同期温度背景场相比,在断裂附近震区增温仍较明显。研究还表明,将卫星热红外辐射技术用于实际地震预报还需要解决两个重要问题:一是资料的时间连续性问题;二是热红外异常与地震的孕育、发生的定量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3.
《地理教学》2010,(10):61-62
我们还没从青海玉树的地震中回过神来,4月17日8时58分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聂荣县发生5.2级地震,4月18日7时15分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生6.1级地震。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云南省地震资料的搜集与研判,结合历史灾害损失分析,云南省地震灾害具有如下特征:空间上主要集中分布于滇东滇中地震区、滇西地震区和滇西南地震区;时间上有5个明显的地震活跃期,分别是1913~1925,1936~1955,1970~1976,1988~1996和2011年至今;人员损失每百年近万人。利用泊松统计分析地震活动频率结果表明:云南省MS6. 5级以上地震泊松分布参数为0. 215 4,其年发生概率为19. 3%,即每5年发生一次; MS7. 0级以上地震泊松分布参数为0. 106 1,年发生概率为9. 5%,具有每10年发生1次的特点。自1996年丽江发生MS7. 0级地震以来,云南省MS7. 0级以上地震一直处于平静期,需要加强MS7. 0级大震风险应对,以正在组建的应急管理厅为契机,加强即时灾情信息获取与处理、雷达装备建设、空中救援力量组建、统一调度指挥平台建设、加强自救互救培训、加强大灾救援训练、集中救援力量于滇东-滇中区域等。  相似文献   

5.
2000年11月14日东昆仑8.1级地震的构造背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01年11月14日的8.1级地震发生在东昆仑断裂带西段的一条北西西向走滑断裂上,从卫星影像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该断裂。断裂沿北西西向的河谷北岸发育,是阿尔喀山的南缘断裂,断裂构造地貌非常清楚,是一条可以发生8级以上地震的活动断裂。从运动学背景看,本次地震的主动盘为断裂的南缘,且地震破裂自西向东发展,震源深度较浅,所以位于断裂北盘和西侧的新疆且末、若羌等距离震中较近的地区,地震的震感反映并不明显;而震中东侧的格尔木和南侧地区的震感反映较强。从青藏高原活动构造、运动学背景和现有的地震参数分析,这次东昆仑8.1级地震发生在巨大的东昆仑断裂西段,由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块体向东逃逸和旋转运动,造成断裂左旋扭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地理教学》2008,(11):48-48
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主任马宗晋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初步认定汶川地震的强余震可能还要活动一段时间,但震区再发生6.5级以上强余震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名》2009,(5):70-73
1、中国 汶川 地震时间:2008年5月12日 震级:8级 汶川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是自1950年8月15日西藏墨脱地震(8.5级)和2001年昆仑山大地震(8.1级)后的第三大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千米。  相似文献   

8.
从美国国家地震信息中心(NEIC)地震目录网站获取2000年1月1日至2005年5月31日全球7级以上地震和6级以上深源地震的震中经纬度数据,运用MapInfo软件将震中位置标注在世界地图上,并与公认的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的空间分布区进行比对,以验证"世界地震大多数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其次分布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深源地震几乎全部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地震分布规律。结果显示,数据年段内7级以上地震、6级以上深源地震分布符合上述规律,从而在案例层面实证了地震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
川西南滇北接壤带(北纬26°—29°,东经101°—104°)位于中国南北地震带的中段,是古今地震活动较为频繁的地区之一。据地震目录统计,自公元625年以来,其发生5级以上的中强地震43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15次,7级以上大震4次。由于  相似文献   

10.
河北文安地震异常增温图像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7月4日11时56分河北文安(38.9°N,116.3°E)发生Ms 5.1级地震,这是华北地区自1999年以来,继张北、大同、滦县5.0级地震后的第2个5级以上地震,造成震区部分房屋出现裂缝和一定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1.
《地理教学》2010,(9):64-64
智利全国紧急事务办公室13日证实,当地时间当日7时34分,位于该国南部的地震重灾区比奥比奥再度发生里氏5.7级余震。截至记者发稿时,智利各地13日发生6起余震。  相似文献   

12.
利用黔西南州59个防雹炮点资料,对黔西南近10年(2006年至2015年)冰雹的变化特征、持续时间、降雹密度、直径等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近10年黔西南州炮点共出现冰雹380次,春季为冰雹发生的主要季节;大冰雹主要发生在4~5月。(2)冰雹出现时间主要在15时至21时,其中17时出现的次数最多;大冰雹出现的时间主要在15时至19时之间,其中19时出现的大冰雹次数最多。(3)兴义西北部、兴仁西南部至县城为冰雹多发区域。(4)冰雹的直径范围为0~50 mm,其中5~9 mm冰雹发生次数最多;大冰雹发生次数占总次数的9%。(5)冰雹密度在1~9粒/m2的最多,密度达100粒/m2以上次数少,仅占8%。(6)82%的冰雹持续时间不足5分钟。  相似文献   

13.
DFW-ⅠⅢ型泥石流次声警报器完整地记录了5·12汶川8.0级地震及以后多次>3.0级余震的地震次声波资料.分析表明,此地震次声波为一确定性信号,卓越频率为2~3 Hz,其声压随地震震级而变,5·12地震时的声压>40 Pa.记录的5·12强震时间较之公布的地震发生时间提前约1 min.希望地震次声波能引起相关研究者的兴趣和重视,并进一步探索相关的机理.  相似文献   

14.
《地理教学》2011,(9):62-63
震级测定为何中美有别?此次地震震级的测定,美国地质勘测局一开始发布的是7.9级,随后修正至8.9级,中国地震台网发布的则是8.6级。上海市地震局地震灾害防御中心主任尹京苑研究员表示,震级测定的差别,主要是由于计算方法不同。  相似文献   

15.
认清灾害事件对游客动机的影响是灾后旅游市场恢复第一步。根据“5.12”汶川地震发生前(2008年4月27~5月5日)与发生后(2009年5月5~10日)两个时段游客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定量研究地震对灾区旅游地国内游客旅游动机的影响。研究发现,地震对游客大部分动机影响显著,震后拉力动机重要性下降,推力动...  相似文献   

16.
《地理教学》2008,(6):46-46
一、土耳其地震 1999年8月17日土耳其伊兹米特地区发生7.8级地震。地震造成59280人伤亡,其中死亡17890人、伤41390人,损失达200亿美元。 二、台湾集集地震  相似文献   

17.
针对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地震可能引发更多泥石流灾害及其防治的问题,基于2018年6月25日四川九寨沟县西番沟泥石流灾害的现场调查和物源特征分析获得泥石流的性质及其发育成因,并提出防治对策。研究发现2018年6月25日西番沟泥石流为50年一遇的中等规模低频稀性泥石流,其流量为80 m~3/s,一次泥石流总量约1. 5万~2万m~3,流速约5. 5~6 m/s;其发育的成因之一是2017年8月8日四川省九寨沟县发生7. 0级地震引发高山区松散固体物质增加所致。调查显示地震引发可能参与泥石流运动的物源数量和动储量分别为78. 81×10~4m~3、23. 64×10~4m~3。由于流域内还存在大量的松散物源,泥石流还可能在进一步的降水作用下发生,今后的防灾减灾宜采用工程措施和群测群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全新世气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中国全新世气温集成序列为资料,分析中国全新世气温变化特征,研究发现:全新世气温变化可以分为早全新世(11.5~8.8kaBP)波动升温期、中全新世(8.8~4.2kaBP)大暖期和晚全新世(4.2kaBP以来)转冷期3个阶段。8.0~6.2kaBP是暖期盛期,气温较现代高1℃多。全新世期间发生多次冷暖事件,有11.0kaBP、9.8kaBP、9.2kaBP、8.9kaBP、8.2kaBP、6.2kaBP、4.0kaBP、2.8kaBP、1.5kaBP和0.4kaBP等10次冷事件,有8次可以北大西洋相互对应;其中4.0kaBP和0.4kaBP是全新世最显著的冷事件;暖事件主要发生在8.6kaBP、4.7kaBP和3.5kaBP前后。全新世冷暖事件变化分别具有显著的1000a、700a的周期。  相似文献   

19.
对可可托海——二台活断层(简称二台活断层)陡坎剖面形态学及年代学的研究表明,该断层发生过两次以上8级左右古地震,古地震复现期平均为150多年。第四系断层陡坎的平均剥蚀速率为0.083°/α。  相似文献   

20.
谭文岳 《地理教学》1994,(2):25-25,31
众所周知,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遭受地震灾害的威胁,每年全球大约发生20起严重地震,特别是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带是世界上地震最频繁的两大“热点”。如1960年智利南部发生本世纪以来最大的地震,震级达8.5级,1978年7月中国唐山发生的7.8级大地震等,都发生在这两大“热点”地区。然而,地处太平洋南端的南极大陆情况却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