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会(ESC)的网络建设,将克松社区活动中心的设计理念和建设模式推广到长江流域,香格里拉学会、上海长江水学校区域协调中心、上海市华坪小学于2009年11月签定合作协议,携手打造上海地区水教育活动基地以及可持续发展教育展示窗口和学习型中心。  相似文献   

2.
《地理教学》2010,(6):29-31
200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德国波恩召开了“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作为全球25个示范项目之一,“长江水学校”项目应邀在会上展示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在中国的实践。在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即将来临之际,本刊与香格里拉学会合作,推介“长江水学校”这一创新性中小学水教育项目,与读者分享参与学校的成果和心得。  相似文献   

3.
戴剑 《地理教学》2012,(20):29-30
2011年3月,上海市普陀区青少年中心作为一所校外教育机构有幸成为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施华洛世奇和香格里拉可持续社区学会共同发起的"长江水学校"大家庭中的一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围绕保护水资源的教育主题,共开展了九大主题活动,吸引了近万名师生参与"长江水学校"项目活动。2012年6月,上海市普陀区青少年中心少儿活动区域的改造工程在  相似文献   

4.
《地理教学》2010,(18):29-29
在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区域,“长江水学校”项目于2008年3月正式启动。两年多来,迪庆州先后有10所中小学参与了项目活动。具体包括迪庆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区域协调中心)、迪庆州藏文中学、香格里拉县第五中学、  相似文献   

5.
《地理教学》2010,(18):32-33
在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西南隅,距县城七公里处,神奇的石卡雪山脚下,群山环抱的草甸中,“长江水学校”香格里拉区域的一所项目学校,就座落在此。这就是香格里拉建塘镇尼史完小。  相似文献   

6.
《地理教学》2010,(8):29-31
本期的“长江之窗”栏目将带领大家探访长江上游的三江并流奇观,并推荐长江水学校在三江并流腹地的香格里拉地区开展的一个新行动——建成“长江水学校”纳帕海社区学习中心。  相似文献   

7.
大香格里拉地区是我国典型的冰冻圈旅游区,冰冻圈资源丰富,且旅游开发较好。以大香格里拉地区为例,运用熵值法、综合指数评价模型与地理探测器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2008—2017年大香格里拉旅游经济区的发展水平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结果表明:(1)2008—2017年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但受冰冻圈资源变化影响较大;(2)该地区以中等偏下发展水平为主,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发展水平差异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3)冰川面积、冰川面积覆盖率、人均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旅行社数量和城镇化率是影响大香格里拉地区发展水平的关键因子,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迅速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冰冻圈资源萎缩的负面影响。基于此,应严格遵循生态保护红线,从实际出发,支持各地区发挥比较优势,利用当前冰冻圈资源优势,重点培育冰雪旅游产业,以促进大香格里拉地区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8.
<正>李松梧的水事论文集《思水·忧水·论水》近期已由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李松梧是山东省沂水县水土保持局的一名基层水务科技工作者,高级工程师,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会员,先后荣获"全国水土保持愚公奖""沂水县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他40年如一日,潜心研究,利用业余时间撰写水务、生态、环保等方面的论文和科普文章,其中有400余篇刊发  相似文献   

9.
《地理教学》2010,(6):35-36
在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城的两南隅,有一座被藏人称作“独克宗”的古城:这是昔日茶马古道上的一所重镇,至今已经流转过1300余年的光阴。小镇街巷蜿蜒,古朴悠远,“长江水学校”云南区域的一所项目学校就坐落在这美丽的独克宗古城深处。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水的温度为374.2℃.压力为221×105Pa时,它变成一种即非液体又非气体的流体,该点称为水的临界点,温度和压力高于此点的水作为超临界水,超临界水有许多与普通水截然不同的性质,由此导致了超临界水的多种用途。SCWO(超临界水氧化)即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1.
新疆1999-2009年水足迹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统计资料,结合水足迹模型和区域水足迹评价方法,对新疆1999-2009年的水足迹及相关指标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表明:(1)新疆1999-2004年总水足迹呈上升趋势,2004- 2009年略有下降趋势。水资源集约利用度呈增长趋势,说明新疆水资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2)新疆居民对粮食、肉类等虚拟水含量较大的农产品需求较大,适当减少虚拟水含量较高的产品消费,提倡虚拟水含量较低的产品消费,可减少虚拟水量的消耗;(3)新疆在虚拟水贸易中是水资源输出地,且输出量在不断增大,给新疆本地的水资源利用带来巨大的压力;(4)新疆水资源压力逐年增加,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不能局限于本地实体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还可通过虚拟水贸易从水源丰富地区购买高耗水的本地发展所需的相关消费品,实现水资源总体可持续利用。改变消费模式,调整虚拟水战略结构成为缓解新疆水资源短缺的一种可能途径,由于数据限制,水足迹研究有待进一步细化,但是一种可用于探讨干旱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地球生命力报告》的第三个度量指标——水足迹 自1998年以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开始发布显示自然世界状况及人类活动对其影响的《地球生命力报告》(Living Planet Report)(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中采用“地球生命力指数”及“生态足迹”二个指标来衡量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地球生命力指数”是衡量世界生物多样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宁夏水贫困地域分异的WPI-Geodetector测度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贫困是长期以来备受西北地区关注的焦点问题。以宁夏为典型案例,通过建立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WPI模型计算2011-2015年区域水贫困水平,并运用地理探测器诊断出水贫困分异的主导因素,揭示水贫困动力机制,总结出水贫困地域类型。结果表明:(1)水贫困指数时空分异显著。宁夏WPI值由2011年的0.393上升到2015年的0.404,水贫困呈现缓慢改善态势,但地区差距在扩大。(2)水贫困主导因素时空变化明显。从目标层看,资源系统对宁夏水贫困影响最大,但其决定力在变小;环境系统的决定力在增大;使用系统的决定力最小。从指标层看,年降水量等10个指标q值始终在0.8以上,而年径流深等7个指标对宁夏水贫困决定力在下降。从分地区看,银川市水贫困指数分异决定力q值>0.5的有6个指标,需要提高用水效率、降低用水压力和合理配置生态用水;石嘴山市水贫困指数分异决定力q值>0.5的有11个指标,客观表明作为资源型地区发展转型过程中的矛盾所在;吴忠市水贫困指数分异决定力q值>0.5的有13个指标,今后着力要加强用水效率、用水管理和水资源高效利用水平等的统筹协调;固原市水贫困指数分异决定力q值>0.5的有4个指标,重点要提高设施水平和污染治理能力;中卫市水贫困指数分异决定力q值>0.5的有15个指标,要突出提高用水效率和设施水平。(3)水贫困地域类型划分。在水资源共同约束背景下将研究区划分为途径(设施水平)约束型区域、能力-使用(用水管理-用水效率)约束型区域、环境(用水压力-生态环境)约束型区域等3 种水贫困地域类型。  相似文献   

14.
西藏地区天然水的水化学性质和元素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调查西藏的水质和水资源特色,2013 年在西藏拉萨、那曲地区、阿里地区、日喀则地区36 个县乡镇采集了60 个水样(地下水35 个,地表水22 个,温泉水3 个),对其水化学性质与元素含量进行分析测定,并与周边的青海西南部、新疆南部、四川西部与西藏东部等地水的水化学类型进行了对比,讨论了不同地区内水化学类型的差异。总体上看西藏大部地区水质较好,能够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样pH 处于6.75~8.21 范围内;总溶解性固体(TDS) 均值为225.54 mg/L;阿里地区水中砷元素含量超标(超过10 μg/L),双湖地区水中氟含量超标(超过1 mg/L);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a-HCO3型;由南向北水中阳离子由以Ca2+ 为主逐渐过渡到以Na+ 为主,阴离子HCO3- 逐渐减少,Cl- 与SO42- 逐渐增多;河流水与冰川融水的成因类型主要为岩石风化型,地下水成因受多种因素控制;构造分区控制水中主要元素进而影响水化学类型。  相似文献   

15.
南京市汉江路小学位于扬子江畔,秦淮河边,是六朝古都南京一所普通的学校。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厚的历史底蕴浸润着这所年轻的学校(2006年建校),促成她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即从中国传统水文化汲取营养,并赋予其教育的解渎。学校自2008年起就以“水文化”为主线进行文化构建,努力培植水的情怀。汲取水的力量,砥砺水的智慧,开展了一系列关于水的主题教育活动,受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6.
京津冀城市群虚拟水贸易的近远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思奥  郑翔益  刘海猛 《地理学报》2019,74(12):2631-2645
虚拟水贸易能重新分配区域间的水资源。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厘清京津冀城市群与外部的虚拟水贸易及城市群内部的虚拟水流动,有助于深入理解该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现状及问题,为制定虚拟水贸易相关策略、实现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保障区域水资源安全提供决策支持。本文基于2010年全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测算了京津冀城市群各省(市)水足迹及与全国各省域单元的虚拟水贸易量。从近远程视角定量评估城市群地区对内、外部水资源的依赖程度,并分析虚拟水贸易的距离特征。研究发现:① 京津冀城市群各省(市)各部门用水系数显现出差异性,农业部门用水强度最高,直接用水与完全用水系数分别超过300 m 3/万元和400 m 3/万元;② 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各省(市)人均消费水足迹差异大,北京、天津、河北的人均水足迹分别为405 m 3、565 m 3、191 m 3;③ 京津冀城市群的消费水足迹遍布全国各省域单元,近程水足迹与远程水足迹分别为91.4亿m 3、198.5亿m 3,其中,近程水足迹主要来源于本省(市),西部地区对远程水足迹的贡献最大;④ 京津冀城市群的虚拟水输入总体偏向来源于距离较近的省域单元,北京、天津、河北水足迹距离来源地的平均距离分别为1049 km、1297 km、688 km;⑤ 北京和天津为虚拟水贸易的净流入区,对外部水资源的依赖性强;河北为虚拟水贸易的净流出区,为京津冀城市群及其他地区供给水资源,虚拟水净流出进一步加剧了河北的水资源短缺。未来,受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京津冀城市群的水资源压力将进一步加剧,提高用水效率、升级产业结构、提倡低水足迹消费模式、实行虚拟水战略是实现京津冀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学校德育共性要求的前提下,如何建立以长江水知识为载体,以长江水文化为浸润,以保护水生态为指向的"水教育"德育校本课程成为我校课题研究的一项重要目标。为此,我校以"让绿色希望在孩子们心中成长"为主线,依托"长江水学校"项目资源,开展了构建德育校本课程的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18.
郭振宇  鲁爱华 《地理教学》2011,(18):40-44,5
一、课标解读 1.学习内容 (1)水是地理环境组成要素之一。地球上的水主要包括大气水、陆地水和海洋水三部分,其中可以被人们开发利用的水称之为水资源。陆地水体类型有很多,主要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河流水、冰川水、湖泊水、沼泽水等都是典型的地表水。地表水这部分知识重点要抓住各种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以及河流水的特征这两个核心知识点。地下水包括潜水和承压水,第一个隔水层是潜水和承压水的分界线,潜水位线、承压水位线、承压水补给区是这部分的重要知识点。  相似文献   

19.
周侃  殷悦  陈妤凡 《地理学报》2022,77(9):2219-2235
揭示水污染物排放的驱动因素及尺度效应是研究城市群演化环境效应的重要议题,也是实现城市群水污染物协同减排和水环境协同治理的重要前提。以长三角城市群的305个县域为例,选取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3-N)两项特征污染物指标,在2011—2016年水污染物排放时空格局分析基础上,采用空间滞后模型(SLM)和空间误差模型(SEM)评估城市群水污染物排放的驱动因素,构建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诊断驱动力的尺度效应及空间异质性。结果显示:常住人口规模、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对水污染物排放呈现全域层面的正向驱动,而工业化水平、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地方财政分权程度以局部的微观作用为主;固定资产投资在杭嘉湖及沿海地区对COD和NH3-N排放均呈较强正向驱动,工业化水平在太湖流域及浙江全域对COD排放呈正向驱动;外商直接投资对NH3-N排放呈局部抑制作用,外资投入的“污染光环”效应在苏北、皖北、浙南等城市群边缘区较为突出;地方财政分权在城市群中心区对COD排放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反映出地方环保意识提升和多层级环境规制强约束的积极影响。建议引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以降低水污染物排放基数,在工业生产、资本投入和财政收支等领域嵌入环境倒逼机制,系统构建与水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20.
2005~2014年中国农村水贫困与农业现代化的时空耦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水贫困与农业现代化问题是影响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问题,研究二者的耦合关系有助于促进中国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以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单元(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建立农村水贫困和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估农村水贫困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协调性,并利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2005~2014年农村水贫困、农业现代化及二者耦合协调关系的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① 2005~2014年中国农村水贫困程度降低14.68%,西部降幅高于东、中部,且农村水贫困程度一直保持“中-西-东”递减态势;② 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5.50%,西部地区增幅高达26.88%,但始终保持着“东-中-西”阶梯式递减态势;③ 农村水贫困与农业现代化水平协调度的区域差异趋于减小,基尼系数降低31.62%,但协调度一直保持着“东-中-西”阶梯式递减趋势;④ 农村水贫困与农业现代化水平协调度的冷点区呈收缩态势,热点区呈扩张态势。最后,提出了降低农村水贫困、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及二者协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