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从塔里木盆地看中国海相地层生油问题(摘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正> 塔里木盆地是迄今我国唯一找到海相成因工业性油藏(而不仅是气藏)的盆地,而同属于古生代海相克拉通的四川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则只有海相成因的天然气藏,没有工业性油藏。这是由塔里木古生代盆地演化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从塔里木盆地看中国海相生油问题   总被引:175,自引:3,他引:172  
梁狄刚 《地学前缘》2000,7(4):534-547
塔里木盆地厚达 5~ 7km的海相寒武、奥陶系 ,可划分出下、中寒武统和中、上奥陶统两套工业性烃源岩。油源对比证实 :盆地目前保存下来的海相成因工业性油藏 ,主要来源于中上奥陶统泥灰岩。正是因为塔里木盆地比四川、鄂尔多斯盆地多了一套中等成熟的中上奥陶统油源岩 ,所以能够找到海相油田。笔者认为 :海相工业性烃源岩不必很厚 ,但w (TOC)应≥0 .5% ,碳酸盐岩要含泥质 ;海相源岩往往并不发育在凹陷中心 ,而发育在 4种有利沉积相带上 ;碳酸盐岩具有“双重母质”的特点 ,浮游藻类偏油 ,底栖藻类偏气。海相源岩的形成模式有“保存模式”和“生产力模式”两种 ,分别对应于塔里木寒武系和中上奥陶统烃源岩。塔里木古生代克拉通早期活动、晚期稳定、持续降温的演化史 ,有利于海相油气的多期成藏和晚期保存。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三大海相盆地在古生界均不程度地发育古油藏,古油藏中储层沥青是藉以恢复和重建油藏成藏过程的重要中间产物。在对四川盆地海相层系油气成藏分类的基础上,对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储层沥青特征开展了详细的产出形态分析,总结了储层沥青产出形态与油气成藏过程的关系。四川盆地海相天然气藏储层岩类页岩、致密砂岩、碳酸盐岩均有分布,多期生烃、多期构造调整导致天然气与古油藏耦合关系复杂。总体上讲,四川盆地海相天然气气藏构建了一个原生与次生兼备、原油裂解气藏占主导、页岩气藏和致密砂岩气藏为辅的复式成藏系统。储层沥青分布特征可揭示古油藏和气藏成藏调整过程。  相似文献   

4.
<正>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唯一的既有陆相成因又有海相成因工业性油气藏的盆地,这是由该盆地演化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主要表现为:相对活动的克拉通加中国式的“再生”前陆  相似文献   

5.
从地壳的深部地质作用,讨论了扬子地区主要中、新生代原型盆地生成与发展的深部过程。认为扬子地区中、新生代盆地对古生代盆地的叠加方式各有所不同,对盆地下伏古生界海相烃源岩所产生的叠加效果也因古生代盆地改造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现今四川、江汉、苏北三个中、新生代盆地在三种不同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背景下的沉降机制,制约了对下伏古生代盆地的叠加,依此出现了有利于或不利于古生代海相油气生成聚集的各种条件。提出了开展扬子地区海相领域油气地质工作的关键,是要研究推覆构造,评价海相油气成藏条件,分析海相古生界的破坏程度与保存条件,寻找仍被保留下来的“残留盆地”。  相似文献   

6.
地处滇黔桂三省边境的右江盆地,以广泛发育Au、Sb、Hg、As等低温热液矿床,尤其是大量微细浸染型(卡林型)金矿床为重要特色,是著名的扬子地台西南缘低温成矿域的主体部位.同时,该区以分布众多的古油藏和残余油气藏而备受石油地质学家们的关注,盆地内从泥盆纪至中三叠世海相地层中有多套生-储-盖组合,原始成油条件优越,因而是我国南方海相油气勘探的重要战略区块(周明辉,1999).金属矿床与古油藏在空间上的密切依存关系,暗示了二者成因上的有机联系.本文从右江盆地晚古生代以来的多阶段演化特征和含油气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出发,探讨盆地流体活动与金成矿和油气成藏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正> 塔里木是目前我国唯一既有海相,又有陆相成因工业性气田的盆地。其天然气资源量为8.4×10~(12)m~3,占该盆地油气总资源量的43%,占全国  相似文献   

8.
在古生代克拉通盆地找气工作中,除了注意在克拉通内浅水滨海沼泽相和陆棚相盆地继续寻找和勘探天然气外,应当特别重视在克拉通内或边缘深水拗陷型盆地找气。塔里木盆地满加尔拗陷早古生代盆地即属于这种类型。烃源岩裂解后生气潜力要比浅水拗陷大得多。根据目前获得的资料分析,该拗陷具备有生成大量石油和天然气的物质基础。在邻近拗陷的塔北隆起上已发现的雅克拉凝析气藏表明,这是一个很有希望找到大型油藏和气藏的地区。成藏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沉积体系演化与煤成气藏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在研究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沉积体系的基础上,对晚古生代生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形成与展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沉积体系对煤成气藏的控制作用;并认为盆地内部晚古生代煤成气藏是地层封闭的岩性气藏,储集体的分布主要受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控制,特别是山2期和盒9期的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控制,它们是盆内晚古生代煤成气藏的主力气层。  相似文献   

10.
论渤海湾盆地深层油气勘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渤海湾盆地近年来在古近系及以下层系发现并探明31个深层油气藏。分析表明,盆地深层以油藏为主,气藏为辅,盆地西部蕴藏较多的石油,向东部则天然气产量增多,这种分布现象与盆地深层烃源岩干酪根类型和高地温作用有关。讨论了古近系原生油气藏、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二次生烃的油气藏、下古生界原生油气藏的成藏机制。认为古近系含油气层系仍是近期深层勘探的主要目标,但应加大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层和下古生界海相深层油气的勘探。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大陆的地质构造演化、盆地性质和盆山转换过程以及资源分布,决定了我国油气勘探战略方针应为两个并举:海域区勘探和陆上区勘探同时并举;陆上区应为古生代海相盆地和陆相盆地同时并举。中国陆地上的海相油气盆地主要分布在特提斯构造域中,具克拉通基底的塔里木、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三大海相盆地是当前我国油气资源重要勘探开发区,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中国古大陆发育有两个构造层次的海相盆地,早古生代海相盆地沉积了海侵和海退序列两套烃源岩。晚古生代一早印支期的早期海侵序列以储集层为主、烃源岩次之;海平面下降期的盆地具生储双重性。油气勘探开发的实践证明,三大海相盆地在生烃、储集、成藏上具有三个共性:(1)原型盆地演化和沉积序列相同,具五个层系的烃源岩;(2)加里东构造运动形成夭折前陆盆地,造就了古隆起和构造掀斜,形成浅海深水盆和古暴露面;(3)古岩溶碳酸盐岩与上覆晚古生代海侵地层组成了储集成藏体系。  相似文献   

12.
<正> 十万大山盆地属中—新生代陆相地层和下伏中—古生代海相地层上下叠置的残留型盆地。下伏的古生代海相地层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厚度大(250~2850m)、面积广、烃源岩发育。海相烃源岩由灰、深灰色细晶碳酸盐岩和深灰色泥质岩组成。其沉积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海相盆地油气资源战略选区的思路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中国古大陆的地质构造演化、盆地性质和盆山转换过程以及资源分布,决定了我国油气勘探战略方针应为两个并举:海域区勘探和陆上区勘探同时并举;陆上区应为古生代海相盆地和陆相盆地同时并举。中国陆地上的海相油气盆地主要分布在特提斯构造域中,具克拉通基底的塔里木、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三大海相盆地是当前我国油气资源重要勘探开发区,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中国古大陆发育有两个构造层次的海相盆地,早古生代海相盆地沉积了海侵和海退序列两套烃源岩。晚古生代一早印支期的早期海侵序列以储集层为主、烃源岩次之;海平面下降期的盆地具生储双重性。油气勘探开发的实践证明,三大海相盆地在生烃、储集、成藏上具有三个共性:(1)原型盆地演化和沉积序列相同,具五个层系的烃源岩;(2)加里东构造运动形成夭折前陆盆地,造就了古隆起和构造掀斜,形成浅海深水盆和古暴露面;(3)古岩溶碳酸盐岩与上覆晚古生代海侵地层组成了储集成藏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陆频繁而又强烈的构造活动,既有对古老海相含油气盆地进行强烈改造导致油气大量散失并使油气藏分布复杂化而增加勘探难度这不利的一面,又有形成多旋回沉积建造和多期含油气盆地发育这有利的一面。在古生代海相盆地发育过程中,挤压抬升作用使古隆起顶部地层遭受侵蚀,造成早期聚集油气的大量散失,而古陆块活动性大,地壳变形强烈,多期沉降的陆缘坳陷和陆内坳陷又有利于优质烃源岩堆积。挤压抬升所形成的古隆起伴生有溶蚀孔洞和构造裂缝,可以改善储层物性,使古隆起成为晚期生成油气的有利聚集场所。中一新生代,中国大陆受到相邻板块的强烈作用,古老的海相盆地受到强烈改造和破坏,缩小了海相地层的有利勘探范围;中—新生代构造和盆地叠加作用,则使古生界变形强烈、埋藏深度加大并且造成复杂的地貌,增加了海相油气藏的勘探难度。但同时,中—新生代地层的覆盖也是海相地层深埋生烃和古油藏保存的必要条件,在海相油气封盖层未受到严重破坏的地区,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盆地的古生代(包括震旦系,下同)沉积广泛,厚度大,海相碳酸岩发育.八十年代以前,在盆地内所进行的油气普查勘探工作目的层是中新生界,以后逐渐认识到,对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的生、储油气研究应予重视.因此,1978年提出了:石炭一二叠系和寒武一奥陶系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生、储油岩系,注意了在盆地内的古隆起  相似文献   

16.
阿尔及利亚438 区块位于阿尔及利亚Oued Mya 盆地北部。利用石油地质理论和测试、测井解释资料,解析阿尔及利亚438 区块古生代地层和油藏特征。分析表明,438 区块所属的Oued Mya 盆地古生代属于克拉通盆地,沉积了奥陶系、志留系和泥盆系多套海相地层,发育有志留系泥页岩和奥陶系页岩两套烃源岩,具备良好的生储盖条件。根据NGS-P1 井的实探资料,裂缝在奥陶系的Hamra 石英砂岩的成藏中起主导作用,应为裂缝型圈闭; 构造和岩性在Dale de M'Kratta 砂岩和泥盆系砂岩的成藏中起主导作用,应为构造--岩性圈闭,推断本区古生代油气成藏模式为断层输导型。  相似文献   

17.
陈英富 《地质与勘探》2016,52(2):357-362
四川盆地位于亚洲大陆中南部,是我国最大的外流盆地。油气资源评价结果(2008)表明,四川盆地海相地层待发现资源量约为50111.84×108m~3,资源勘探潜力巨大。本文从地层的划分、层序格架及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等方面,对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条件做了进一步研究。认为研究区烃源岩包括下志留统、中二叠统、上二叠统龙潭组和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等4套岩石,及局部发育的上二叠统大隆组。储集层粉为构造成因类和沉积成因类,构造成因主要包括裂缝性储层;沉积成因类储层主要是礁滩储层、内幕白云岩储层和风化壳岩溶储层。中二叠统气藏主要为自生自储的裂缝性气藏和台内滩相气藏;茅口组顶部和雷口坡组顶部发育风化壳型气藏;吴家坪组、长兴组及飞仙关组地层含礁滩型气藏;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地层含内幕白云岩型气藏。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古老超深层天然气藏的充注模式,探讨寒武纪早期海相烃源岩的质量、规模和寿命,笔者等选取高石梯—磨溪地区龙王庙组气藏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史和烃源岩生烃史,应用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与储集层埋藏史温度对比的方法,建立了充注模式,并追踪其烃源岩层位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从寒武纪早期古气候、古环境和古生物等的角度,分析了该时期形成海相烃源岩的有机生产力和保存条件。研究显示,四川盆地超深层气藏的形成经历了古油藏、古裂解气藏和晚期干气的多期充注阶段,气藏充注来源于古油藏裂解气和超晚期源岩释放的天然气。这一事实指示了,早寒武纪的全球背景为高质量、大规模和长寿命的优质烃源岩发育提供了基础,对于四川盆地超级气盆地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源控论”再认识——以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烃源作为成藏的首要条件,没有陆相、海相之分、没有地域之别,也没有油藏、气藏的不同。在海相过成熟碳酸盐岩干气区由系烃源层、煤系烃源层形成的烃源,制约着气藏的形成与展布。  相似文献   

20.
北祁连山早古生代洋脊—洋岛和弧后盆地火山作用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夏林圻  夏祖春 《地质学报》1998,72(4):301-312
北祁连山系内,分布着一套类型十分齐全的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海相火山岩系。它包括有大陆裂谷火山岩、洋脊-洋岛火山岩、岛弧火山岩、弧后盆地火山岩和陆缘被动裂谷火山岩。本文重点介绍北祁连山早古生代洋脊-洋岛火山岩和弧后盆地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点,并从地幔动力学角度探讨它们的岩石成因。这无疑对于深入了解地质历史古老增生板块边缘的火山作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