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是地灾防治保民安。落实了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责任人,进一步夯实了群测群防体系;完善了“汛期值班、险情巡查和灾情速报”三项制度,落实了责任领导和人员;强化了技术支撑,会同省地灾防治专家对地灾隐患点进行定期巡查,灾害性天气时,邀请专家共同值班。今年以来,已开展台汛期地质灾害巡查46次,  相似文献   

2.
今年以来丽水市多阴雨天气,截至3月9日全市降雨量近400毫米,位居历史同期前列,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连续降雨在全市引发多起地质灾害,据统计。全市已发生较大地质灾害灾险情11起,由于预防措施到位,未造成人员伤亡。其主要做法是:一是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将地质灾害作为头等大事。主要领导到岗到位.分管领导抓好落实,值班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坚守工作岗位。二是全市国土资源系统齐心协力,全面动员,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防灾效果。全市已监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没有发生一起地质灾害灾情,成功避让地质灾害1起,避免了31户73人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了人民群众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携风裹雨席卷浙江,全省多地出现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截至8月11日16时,浙江省自然资源系统共收到灾(险)情报告116起,其中灾情55起,险情61起;成功避险3起,共避免12人伤亡。台风"利奇马"风力超强、雨量超大、范围超广、破坏力超大。为迎战"利奇马",浙江省自然资源系统严阵以待、迅速行动,全力  相似文献   

4.
1-3月,我国共发生地质灾害413起,成功预报地质灾害14起,没有发生特大型地质灾害。第一季度发生的413起地质灾害中,小型地质灾害占401起,其中210起发生在农村。地灾主要分布在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和华北19个省(区、市),因灾死亡25人,其中农村地区发生地质灾害造成20人死亡。有关人士称,与去年同期相比,地灾发生数量和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都有较大增加。  相似文献   

5.
近日,杭州市滨江区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服务中心正式成立,标志着滨江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从此迈入专业化轨道,将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专业化保障.一是实现地灾隐患"早发现".落实每日巡查制度,建立全区地灾隐患区域巡查常态化机制,实时反馈、上传巡查情况.二是实现地灾险情"早处置".由地灾防治专家常驻滨江区,在台风、雨雪天气等极端天气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获知现场情况,如遇险情可第一时间赶至现场.三是实现地灾知识"早更新".除承担日常性的地灾防治技术指导外,应急服务中心还承担地灾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和业务培训职能,确保全区群测群防员地灾防治知识及时更新、及早应用.  相似文献   

6.
4月11日至12日,广西柳州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的120人集中学习今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有关知识,并落实任务,将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到各村(街道)各户,加强汛期地灾巡查调查工作,编制实施地质灾害防治预案。目前,柳州市已建立了防灾领导体系、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系统、汛期值班制度、险情巡查和灾情速报制度,形成了覆盖全市的汛期值班网络。柳州市国土资源局与气象部门正在筹划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工作。预计今年6月份老百姓在电台、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中除了收听、收看到…  相似文献   

7.
在广西的地质灾害防治历程中,2006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广西各地突发地质灾害频繁、加剧,我们经历了一场抵御地质灾害前所未有的艰巨斗争.据初步统计,2006年1~9月广西共发生地质灾害2032起,按引发因素分:属自然因素1550起,人为因素482起;按地灾种类分:滑坡871起,崩塌1040起,泥石流77起,地面塌陷32起,地裂缝12起.地灾造成71人死亡,1人失踪,11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12906万元.  相似文献   

8.
4月25日,2014年度全省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召开。会上,余姚市常务副市长潘银浩就余姚市地质灾害基本情况以及抗击“菲特”强台风的经验作了介绍。去年10月,“菲特”强台风在余姚引发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全市18个乡镇、街道发生地灾险情和灾情,但通过周密部署、连续作战。该市经受住了严峻考验。最终实现了“零伤亡”,得到省厅领导的高度肯定,《中国国土资源报》在头版头条作了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9.
《浙江国土资源》2013,(10):11-12
受强台风“菲特”影响,绍兴市从10月5日起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截至10月8日14时,全市面雨量270毫米,其中上虞市最大,为432毫米;有6个自动站降雨超过500毫米。最大达623毫米。面对极其严峻的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全市国土资源系统迅速行动,日夜奋战,全力防灾,尽最大努力减少台风造成的损失。“菲特”期间,全市共接报灾(险)情46起,死亡4人,直接经济损失162.5万元,毁房3问,毁路40米,毁田50亩。  相似文献   

10.
数字     
正12起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共发生地灾165起,共成功预报地灾12起,涉及可能伤亡人员100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630万元。与前5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地质灾害发生数量、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减少19.9%、69.6%和37.3%。  相似文献   

11.
数字     
正445起2015年12月10日,2015年全国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截至11月底,全国共发生地灾8108起,造成226人死亡、58人失踪、13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4.3亿元。此外,全国共成功预报地灾445起,避免人员伤亡19745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4.9亿元,地灾应急能力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2.
市县之窗     
《华北国土资源》2013,(4):17-19
北京市房山国土三所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近日,房山区连续出现降雨天气,地质灾害发生风险增大,给地灾防治工作带来了极大压力。对此,国土三所以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有力的防灾措施,扎实开展了各项地灾防治工作,实现了土地资源的良性循环,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一、高频率巡查,发现新增隐患点,有效防止险情发生。该所成立汛期地灾防治小组,联合韩村河镇政府对其乡镇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拉网式排查,并实现两天一小查、五天  相似文献   

13.
国内瞭望     
湖北:加强春雨季节地质灾害防治湖北省大冶市国土资源局近日召开春雨季节地灾防治会议,并向各基层国土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以乡镇为单位召开协管员雨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据了解,大冶市矿产资源开采勘查活动频繁,全市共  相似文献   

14.
本报讯年初以来,鸡西市国土资源局针对全市地质灾害严峻形势,结合实际,采取强有力的防治措施,建立完善了地质灾害预报、速报、巡查制度,加强地灾巡查,实行多方位监控,明确防范责任人,确保全市汛期安全。  相似文献   

15.
信息在线     
2004年我国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明显减少 2004年全国共发生造成人员伤亡或较大经济损失的地质灾害976起,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58亿元,与2003年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8.65亿元相比,明显减少。 去年,我国发生的重大地质灾害事件主要集中在汛期(6月至9月),与降雨等气象因素密切相关。从地域看,主要分布在川东鄂西地区、湘西和云贵高原区、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高山峡谷区。发生地质灾害数量较多的省份为:重庆308起、四川156起、湖北75起、贵州48起、云南46起、湖南37起;造成人员伤亡较严重的省份为:云南、四川、贵州、重庆、湖南、广西、山西;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较大的省份为:云南10.79亿元、重庆4.2亿元、湖北1.42亿元、四川0.96亿元、贵州0.79亿元。  相似文献   

16.
信息视点     
正自然资源部发布下半年地灾趋势预测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下半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指出下半年防灾减灾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极端气象事件诱发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很大,必须时刻绷紧防灾这根弦,扎实做好下半年地灾防治工作。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共发生地灾1747起,造成46人死亡、8人失踪、3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地灾发生数量、造成的死亡失  相似文献   

17.
市州县传真     
正西宁市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5月底以来,西宁市对全市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一次拉网式排查,查找隐患、堵塞漏洞。其中,大通县排查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110个,涉及威胁群众1779户;湟源县排查61处,涉及群众849户、4696人,并与61处隐患点所在乡(镇)、村组签订了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900余份;湟中县设立地灾隐患点"监测人"和"预警信号发布人"417名,速报员20名,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1650  相似文献   

18.
济南是山东省省会城市,地貌类型南部为低山丘陵区,北部为平原区。济南市地质灾害发育,类型齐全,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5类。据地质灾害调查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型地质灾害点257处,其中近80%分布在南部山区,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以崩塌、滑坡和泥石流为主,威胁当地村镇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为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发生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增强南部山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力度和成效,在总结多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验及他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提出济南南部村镇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性识别内容,在此基础上,根据崩塌、滑坡和泥石流不同类型地质灾害特点提出南部山区村镇地质灾害防治措施。2016年,济南南部山区村镇共发生地质灾害11起,由于临灾识别和防治措施到位,未出现一例人员伤亡,为济南南部山区村镇地质灾害有效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临海市国土资源局把地质灾害防治摆在国土资源工作的首位,近日,下发了《关于开展2012年防汛大检查的通知》,并会同全市各镇街道认真调查、严密监测全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确保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地处浙东沿海的临海市,地处七山二田一分水的环境里,今年来雨水较多,在4月-10月问易受强降雨、台风、潮汛的引响,为了抓住汛期到来之前的有利时机,抓紧抓实地质灾防治的各项工作;一是会同全市各镇街道认真调查全市地灾易发区域,确定重点防控区,提出防灾的建议与措施,各镇街道设立警示标志,向有关街道(镇)、村责任人和村民发放防灾明白卡;二是暴雨、台风、潮汛期间,组织力量加强巡查;三是落实防灾责任人和监测责任人;四是确定领导带班进行双人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通信畅通、信息传递及时准确;五是动员各镇街道村级协管员协助做好农村地质灾害监测和速报;六是积极协同地灾隐患点的街道(镇)、村完善群防群测网络。  相似文献   

20.
<正>5月5日,江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地质矿产管理的相关人员和技术支撑单位的专家一起冒雨奔赴碗窑、石门、新塘边等乡镇进行地灾点巡查并指导地灾防治工作,这是该局深化落实群测群防措施、严防地质灾害的一个缩影。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江山市共划定203处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威胁495户1854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