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庆节长假期间,我去了乡下的外婆家做客。 一跨进院门,惊奇地发现,院子里的一株红心李树,竟然盛开着一树的花,远远看去,特别招眼。红心李树开花的时间应该是5月.果子成熟的季节在8月。按常理,这时应该既没有李花,也没有李子的。  相似文献   

2.
逆光     
肖以 《气象知识》2010,(4):64-64
天气预报说,明天将有暴风雨。心,一下就凉了。捧在手里的手机,依然在不停地振动,但我没有兴致再去看朋友们发来鼓励的短信。天气差了,跑道上再怎么用劲,都跑不快吧……就好比摄影的人选取了最美的风景,却逆光拍摄,效果将大打折扣。明天体育考试。我在跑道上,和别人相比从来没有任何的胜算,分数也总是少得可怜。何况,明天会有暴风雨的“眷顾”,湿湿的跑道只会给我更多的压力吧。随意翻看祝福的短信,本来心中还有一丝浅浅的温暖,可该死的天气预报将一切都搅乱了。  相似文献   

3.
长期天气预告的物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长望 《气象学报》1936,12(10):545-559
“云掩中秋月,雨打上元灯。”“重阳无雨一冬晴。”这两句天气俚谚,很明显的告诉我们,长期天气预告并不是十分时髦的问题。千年前的农民和诗人对於这个问题早就有了深切的注意和相当的认识了。他们凭著经验的提示,诗兴的焕发,作了许多关於这类的俚谚,为的是要诱掖後人们注意天气的前後相互关系。这些天气俚谚是否能够兑现呢?这个问题恐怕是许多人要问的。严格的讲,这类的俚谚大都没有兑现的可能,他们的普遍流行,只不过是表示一个农业国家的  相似文献   

4.
紧扣水土保持工作特点,分析了实现水土保持产业化的基本条件,指出历史赋予了水土保持产业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发展水土保持产业。水土保持是一个费省效宏、回报率极高的产业,现在的小流域经济为其产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文中还就实现水土保持产业化的有效途径提出:第一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继续壮大水保产业的实力,第二要以科技为依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三要以市场为导向,实现水土保持产业化。在市场经济中一切经济行为都必须按市场规律办事。首先要务实第一产业,在满足人们基本需要的基础上发展拳头产品,抓特色种养业,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其次壮大第二产业,抓龙头企业,抓名牌产品,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最后是发展第三产业,要抓规模经营和规范化服务,为前两个产业创造条件。只要有了成熟的水土保持产业体系,才能称得上实现水土保持产业化。  相似文献   

5.
平度,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胶东半岛的西大门,北倚渤海,南近黄海,西接内陆,东通海外,自古为海岱望郡。平度,山川秀丽,景色壮观。背靠干座翠山,怀拥万顷良田。境内大泽群峰雄峙其北,姑胶二水环绕东西。尹府、黄同、黄山、大泽山、淄阳、双山、双庙水库七星连珠,山水交映,变幻出无尽的人间美景。  相似文献   

6.
所谓空气湿度,是指空气干湿的程度,气象上通常用相对湿度来表示,它的范围为0~100%,数值越大,空气越潮湿。它的大小取决于空气中含水量的多少。一般来说,秋冬季节空气湿度较小,春夏季节湿度较大,上午和早晚的空气湿度较大,下午湿度较小。下雨时和下雨前后,空气湿度大;而久晴不雨的时候,空气湿度较小。科学研究表明,空气湿度跟人体的健康关系极为密切。  相似文献   

7.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认为,受气候变化影响,许多生物种及生态系统已经发生显著变化,未来这些变化还将继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将对21世纪的陆地生态系统和内陆水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大部分陆地和淡水物种灭绝的风险都将增加,部分地区可能会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未来仅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适应能力将不足以应对这些变化,需要辅以适应措施帮助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海岸带系统和低洼地区除了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还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并且影响的方式和结果因地而异。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将上升0.28~0.98 m,相对海平面上升差异较大。到2100年,数以亿计的人将受到沿海洪水的影响。未来海岸带地区适应的相对成本会有很大的区域差异。在全球尺度上,采取防御措施取得的效益仍要高于不作为而付出的社会经济成本。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具有更强的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可持续发展的气候恢复力也更大。  相似文献   

8.
青岛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南邻黄海,属温带季风气候。受海洋的影响,夏季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点。气候温和湿润,雨最较为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青岛本地的气候变化足与全球气候增暖的背景和青岛城市的快速发展过程密切桐关的。青岛的城市发展是从清末开始的,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青岛步入快速城市化进程中。  相似文献   

9.
曹雪芹著《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描写了通灵宝玉化身为人落入凡尘富贵之家,演出悲欢离合的故事。书中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盛衰暗喻清王朝的兴亡。无独有偶,科学家们也凭借着对钟乳石和石笋的研究“撰写”着另一部“石头记”。通过对钟乳石和石笋的研究,科学家可以获得古气候模型,据此反演气候变化之过程。当前,它更需要的是有识之士去深入解读,探索气候变化的奥秘。  相似文献   

10.
感恩陕西     
著名哲学家、古罗马帝国皇帝奥勒留近两千年前在《沉思录》中写道:一个人退到任何地方都不如退入自已的心灵更为宁静。确实,一旦退人自已的心灵,就有原先意想不到的宁静。宁静之中,回味走过的路,会使心底里有些情感变得更炽热。退休之后,我对第二故乡——陕西的回味就是如此。它使我的陕西情节变得更强烈。于是,总想找一个适当机会表达对陕西的感恩之情。  相似文献   

11.
1引言 森林火灾是失去人为控制的森林燃烧现象,森林火灾不仅烧毁森林,降低林分密度,而且破坏森林结构,降低森林的利用价值。严重影响林内人们的生产、生活,动植物资源及林副产品的利用。2黑龙江省的气候特点及森林火灾特点黑龙江省是森林大省,省内的大小兴安岭是中国主要的林区之一,共有森林面积2 007万hm2。从地理和气候条件上看,黑龙江省地处亚欧大陆的东部,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的降水集中在夏季,而其它季节降水偏少。  相似文献   

12.
采用VIP(Vegetation Interface Processes)模型和HIMS(Hydro-Informatic Modeling System)模型,模拟分析了1957-2012年澜沧江和怒江流域(简称两江流域)水资源量的演变。根据CMIP5 RCP2.6,RCP4.5和RCP8.5情景预测,模拟了2030年代和2050年代流域水资源的变化。研究发现,过去50年间,两江流域的气温都呈升高趋势,但海拔较高的上游地区升幅大于下游。年总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不明显,但春季降水增加趋势明显。两江流域年总水资源量为650亿~ 850亿m3,水资源总量长期变化趋势不明显,其中澜沧江的波动性(1.884,最大与最小之比)大于怒江。空间上水资源量呈现北低-南高的格局。在未来,两江流域气温仍呈增加趋势,降水呈增加趋势,径流呈增加趋势,空间变异性趋小,但较强的季节性变化对水资源安全仍具有较大的挑战性。  相似文献   

13.
中山市处于北回归线以南,热带北缘,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气候温暖。太阳辐射角度大,终年气温较高。全年太阳总辐射量最强为7月,最弱为2月。光照时数较为充足,有高产的光能利用潜力。气候温暖,四季宜种。年际问平均温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4.
《西游记》里有一个故事:天竺国凤仙郡郡侯在祭拜天神时,因一时疏忽,惹恼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一生气,就让那个地方3年没有下雨,持续的干旱使得人们无法生存。后来唐僧师徒取经路过,孙悟空上天找玉皇大帝论理,玉皇大帝自知理亏,才下令降下了大雨。下雨,难道真的是玉皇大帝的专利吗?神话传说当然不可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咱们人类早就掌握了“呼风唤雨”的奥秘。下面,咱们一起去看看气象工作者是如何实施人工增雨的。  相似文献   

15.
涓流细语     
《气象科学进展》2019,(1):78-78
“我们开始将山火视为非季节性事件,它可以在一年里的任何时间发生,我们必须有所准备。”——2018年山火在全球蔓延,从瑞典北部到美国加州。这一常常与炎热、干燥的夏季联系在一起的事件,似乎已经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淡季”,WMO气候数据主任OmarBaddour如是说。“不能期待他能以有效方式给这位总统提出建议,这位总统看起来不会征求意见。科学顾问在历史上,就对主要政策的影响甚微,奥巴马政府时期的John Holdren,以及之前的其他人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16.
梦回沈阳     
张郁 《气象知识》2020,(1):44-48
“沈阳啊沈阳啊我的故乡,马路上灯火辉煌,大街小巷是人来人往,披上了节日的盛装。社会主义的高楼大厦,耸立在古老的沈阳,那是我常年居住的地方,自力更生重建家乡。亲人啊朋友啊慈样的母亲,愿你在平安的路上,生活的道路是多么的漫长,这是我向往的地方。有朝一日我重返沈阳,回到我久别的故乡,我和那亲人就欢聚在一堂,共度那美好的时光。”  相似文献   

17.
1引言随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业务网络的安全也越加重视。尤其最近暴发的“红色代码”、“蓝色代码”及“尼姆达”等病毒,加深了认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网络的生命在于其安全性。因此,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搞好网络的安全,成了网络管理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结合对WINDOWS NT网络管理的一点经验与体会,在技术方面提出对业务网安全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根据历史和实测资料的统计分析,得到义乌市的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丰水期义乌市的涝年偏多,旱年偏少,而枯水期则旱年偏多,涝年偏少。厄尔尼诺事件的当年或翌年,义乌市的降水显著偏多,而拉尼娜事件的当年或翌年,义乌市的降水则显著偏少。丰水期平均入梅日偏早,平均出梅日偏晚,平均梅雨日数偏长,平均梅雨量偏多,而在枯水期则反之。义乌市6月6—15日入梅的可能性最大,出梅日期的时间分布相对比较分散,其集中期的发生规律不如入梅集中期明显。厄尔尼诺事件的当年或翌年,义乌市的出梅日偏晚,而拉尼娜事件的当年或翌年,义乌市的出梅日偏早。研究结果可为水库源区雨季的人工增雨作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1引言2002年末,中央电视台联合省、市电视台进行了每5a一次的《全国电视受众抽样调查》。天气预报节目荣登榜首,而在受众满意度调查中排名第七。《天气预报》节目满意度与收视率的不对称,反映出了《天气预报》强劲的社会需求与《天气预报》节目形式及制作技术上的差距,对于电视气象编导来说,这种需求与差距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提供了改进节目的空间。随着社会的发展,获取气象信息的途径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报纸、广播和电视,许多人开始选择网络和手机短信。  相似文献   

20.
利用济源市2001年1月—2010年12月的地面自动观测资料,统计了该市能见度日变化和月、季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济源市能见度日变化曲线表现为一峰一谷,峰值出现在午后,低值主要出现在清晨。能见度的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春季最好,冬秋次之,夏季最差,且夏季、冬季低能见度天气频发。对济源市能见度变化特征影响最大的气象因素是风场。三面环山东部开口的马蹄型地形,导致济源市吹偏东风时空气受阻抬升,相对湿度增大,有利于雾的形成,使能见度降低。由于济源市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盛行偏东风,因而在温度最高、大气湍流最为旺盛的夏季,能见度反而最差。地形作用和人类活动等非气象因素对济源市能见度变化的影响也占一定比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