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均值-标准差的K均值初始聚类中心选取算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遥感图像分类是遥感图像处理中长期存在的一个难题,针对不同的传感器图像,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分类算法非常重要。在分类中不仅要考虑分类的精度,而且要考虑分类效率。本文研究了K均值算法的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对算法本身聚类精度及效率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高效高精度的初始聚类中心选取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算法进行地表分类,效率比ENVI的K-Means(K均值)模块高。  相似文献   

2.
自组织神经网络在遥感影像分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竞争学习网络与Kohonen神经网络相比,由于不考虑邻域神经元,其网络结构相对简单。采用这种简化的网络结构,并对其学习算法进行改进,用最大、最小距离法设置的初始聚类中心来代替随机初始中心。实验结果表明,用改进的竞争学习网络对遥感影像进行非监督分类,在分类精度和效率上都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基于资源限制性人工免疫系统的多光谱遥感影像分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资源限制性人工免疫系统(resouree limited artificial immune systems, RLAIS )的多光谱遥感影像分类方法。该方法采用RLAIS对遥感影像分类中选取的感兴趣样区进行样本训练,得到全局聚类中心,利用聚类中心对遥感影像进行分类。实验证明,该方法在分类精度上优于传统方法,其总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达到了91%和0.88,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超谱遥感图像快速聚类无损压缩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朝晖  周佩玲 《遥感学报》2003,7(5):400-406
K-means聚类要求每个像素要和所有聚类中心求欧氏距离,当聚类数很多时,这是一个相当耗时的工作。改进的K—meam聚类算法根据历史聚类结果进行初始类分割,即节约初始聚类时间,又能使历史聚类过程中形成的类间稳定关系得以保持;类内像素只和相邻的聚类中心计算距离进行聚类,随着算法的迭代进行,大量类的状态基本固定,使得聚类速度不断加快。基于改进K-means聚类的无损压缩算法具有充分利用历史聚类成果和收敛速度快的特点,通过提高类内像素冗余度,最大限度消除谱间冗余和空间冗余。采用多次聚类压缩的结果预测最佳聚类数的方法,可实现最小熵无损压缩。通过和DPCM算法概率模型的熵值比较及实验数据的分析,验证了基于聚类无损压缩效率比不聚类无损压缩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5.
基于粗糙集的K--均值聚类算法在遥感影像分割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粗糙集理论和K——均值聚类算法,提出一种遥感影像的粗糙聚类分割方法。根据遥感影像中特征属性的相互依赖关系,应用粗糙集理论的等价关系。求出K——均值聚类所需要的初始类的个数和均值。然后采用聚类算法对图像进行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随机选取聚类的中心点和个数减少了运算量.提高了分类精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遥感影像分类精度,本文提出基于混沌遗传算法(Chaos Genetic Algorithm)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首先应用混沌遗传算法对样本进行自学习得到全局最优的聚类中心,然后通过得到的聚类中心对整幅影像进行分类.该方法利用混沌变量的遍历性,进行粗粒搜索,优化遗传算法的初始种群,从而提高收敛速度;对经过选择算子、...  相似文献   

7.
粗糙集理论在遥感影像分割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粗糙集理论和K—均值聚类算法,提出一种遥感影像的粗糙聚类分割方法。根据遥感影像中特征属性的相互依赖关系,应用粗糙集理论的等价关系,求出K—均值聚类所需要的初始类的个数和均值,然后采用聚类算法对图像进行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随机选取聚类的中心点和个数减少了运算量,提高了分类精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耿宏  何卫东  冯晓 《测绘》2020,43(1):15-19
针对传统K-means聚类算法存在初始聚类中心和聚类数目随机性问题,使得分类不准确,结果为局部最优解,本文提出通过利用数据特性构建参数筛选初始聚类中心,选择改进后的聚类评价函数,使得聚类结果全局最优。实验表明,改进后的K-means算法应用于WiFi指纹定位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定位精度和定位效率。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初始种子选取原则及其基于这个原则的“单连通最短路径图”的初始种子选择方法,能自动发现数据集种密度相对较大的区域,并根据预先设定的聚类数目自动获寥最优的初始种子集合。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正确性,有效提高了空间聚类效率。  相似文献   

10.
多光谱遥感图像土地利用分类问题中"同物异谱"现象对提高分类精度影响较大。在对分类问题建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最小距离自适应调整实现聚类中心分裂的方法,解决分类方法中识别范围相交导致分类精度难以提高的问题。通过试验与传统分类方法作比较,能够提高分类精度1.06%左右,结果证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经典移动曲面滤波算法由于算法简练,适用范围广泛且滤波效果较好,适用于多种地形。但是传统移动曲面滤波方法存在较多缺陷,如计算阈值参数难以确定、各个格网间阈值参数缺少相关性、分类主要依据高差阈值及水平距离相关性较小等缺点。文中提出层次聚类算法,将三维地形转换为二维平面,利用相邻点水平距离和高差构建数据集,进行聚类判断点云的属性,采用ISPRS提供的15组样本,定性和定量分析本算法的滤波精度。为验证本聚类算法的优越性和科学性,同时与改进型移动曲面和PTD滤波算法进行精度对比,充分说明本算法相较于其他算法的优越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2.
测量机器人变形监测系统软件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介绍了测量机器人的外部组成,测量原理及发展应用,并设计了基于测量机器人的变形监测系统和数据库的结构,讨论了计算机与测量机器人之间的串行控制,在数据处理中加入了距离和高差差分处理技术。试验表明,基于测量机器人的变形监测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强,高效,准确,实时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介绍了集成基于对象的影像分析与最小距离分类方法的原理,采用中卫市World ViewⅡ影像进行土地覆盖分类研究,并将分类结果与传统的基于像元的最小距离分类结果进行对比。目视解译与定量评价均表明:基于对象方法的各项指标更优越,总体精度由0.85提高到0.87,Kappa系数由0.81提高到0.84。因此,对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集成最小距离分类器,基于对象的信息提取方法要优于基于像元方法,分类结果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4.
赵天天 《地理空间信息》2021,19(1):116-118,121
校车站点布局问题是一种典型的设施选址问题.大多数设施选址问题均属于区域选址,将设施选址限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其方法并不适用于需要将位置固定在道路上的校车站点布局问题.因此,为保证生成的站点分布在路网上,且学生到站点的步行距离较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以一定范围内密度最大的点为初始类中心,在逐次迭代中...  相似文献   

15.
基于地物空间信息的浮动先验概率最大似然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利用遥感影像对地物进行分类识别时,既需要考虑地物波谱信息,也需要考虑其空间信息。现有遥感分类方法主要集中在利用像素的波谱信息,对各个像素进行独立分类,忽略了地物空间信息。考虑到传统最大似然分类(MLC)方法包括先验概率和条件概率密度函数两个核心环节,提出基于空间信息的浮动先验概率MLC方法,融合空间信息和波谱信息,以提高分类精度。在分析地物空间信息的基础上,总结了基于空间信息的浮动先验概率确定原则和依据,包括地物几何空间特征、情景特征、临近像素空间自相关定律、景观参数等,并设计了基于地物空间特征和临近像素空间自相关定律的浮动先验概率确定算法和分类流程。通过分类试验和误差矩阵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空间特征和临近像素空间自相关定律的浮动先验概率MLC方法,能够融合地物的波谱信息和空间信息,克服最小距离、MLC等基于像素波谱信息的分类方法的缺点,显著提高地物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目前遥感影像分类的常用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的信息提取的遥感影像模糊分类方法。采用GIS数据辅助进行遥感影像模糊法分类,从GIS数据库中提取一定数量的样本信息或挖掘知识形成规则,进行样本的训练学习或辅助进行分类判定。提高了分类的效率和精度,是对模糊分类方法一次有效改进。  相似文献   

17.
空间点群目标相似度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顾及到视觉认知的Gestalt原则,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到点群的空间关系、空间分布和几何特征,注重空间点群的整体描述的相似度计算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相似度计算结果与直观认知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多属性决策的统计数据分级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南  白小双  孙娟娟 《测绘学报》2007,36(2):198-202
通过对已有的专题数据分级评价模型进行分析研究,运用数理统计和决策理论,提出一种新的统计数据分级评价模型——多属性决策分级评价模型,即首先,以常用的分级数学模型作为决策方案;然后,选取分级精度、信息量、分级间隔作为方案的属性,用熵法确定各个属性的权重;最后,提出多属性决策分级评价模型,并通过建立的试验系统,进行数据实验。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多属性决策分级评价模型具有很好的评价效果,为用户快速选择分级数学模型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高光谱遥感图像联合加权随机分类器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前祥  敬忠良 《测绘学报》2004,33(3):254-257
应用随机过程理论,提出一种针对决策融合的高光谱遥感图像自适应最小距离和K-means聚类的加权联合随机分类器设计方法.在ENVI/IDL平台上对上海市某地区的OMIS图像进行分类处理,与经典的聚类法相比,从目视判断还是从定量评价分析,它可提高约10%的总体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20.
朱琳  孙林  杨磊  徐菲菲  徐青山 《遥感学报》2016,20(4):528-539
结构函数法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精度受像元间隔设置影响很大,且并非所有像元都能获得较好的反演结果,因而研究像元间隔的设置能够提高反演精度,研究反演误差小的像元能够提高算法效率。为了获得最佳的像元间隔设置,本文以胶州湾地区为例,利用250 m和500 m两种分辨率数据计算了不同像元间隔时的结构函数值,分别利用单一像元间隔法、均值法、坡高法以及线性区域均值法获得待反演像元最终的结构函数值反演550 nm处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并依据CE318观测数据进行精度验证,通过分析点对点反演结果和光学厚度的空间分布,确定反演误差小、受分辨率影响小的像元间隔设置。实验发现线性区域均值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反演精度和稳定性。此外,通过对反演结果可接受像元的地表反射率结构函数值的统计和分析,发现500 m分辨率时可接受像元比例优于250 m,当地表反射率结构函数值大于0.02时反演结果较好,而这些像元往往分布在山麓、山涧、海岸线、河流、城乡结合部等地理要素的突然改变的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