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前言对地震司空见惯的日本人也不喜欢地震,因为他们太了解地震的突发性、破坏性和悲惨性了。一听说地震谁都会感到不安,预测将发生地震地区的居民当然就更不安了。不安和恐惧是引起人们形形色色特殊忙乱行为的原因。了解哪些特殊地区的人们最不安,对防灾是必要的。另外...  相似文献   

2.
唐山地震给人类造成的损失是极其惨重的。唐山人民以巨大的血的代价,为人类换取了地震防灾和救灾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在唐山地震前和地震发生过程中,曾出现过很多奇异而且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现象,这些现象为地震科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素材。作为亲身经历唐山地震的地震工作者,调查震时现象,收集地震经历者的感受,责无旁贷。所以,在地震发生后,我们从几个方面对几百名从死亡线上逃脱出来的地震幸存者、震时现象的目睹者进行了调查和访问。现将调查结果简单作以介绍。1.断裂带两侧居民的反映唐山地震发生后,由于地下岩层的破裂或错动,地表土层产生了大量裂缝。这些裂缝在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日本静冈县把东海地震对策作为县政府的重要措施以来,已10年有余。为在预想的大灾害中确保生命财产安全而制定的各项对策,虽然还不能说很充分,却已有很大进展。可是,到目前为止,尚未观测到与发生大地震有关的明显异常,已有人指出,静冈县居民的地震意识越来越淡薄。从1988年静冈县进行的有关东海地震的意识调查来看,对东海地震的关心程度比两三年前淡薄了的人(23.1%)超过了比两三年前更关心东海地震的人(22.1%)。这表明在静冈县部分居民中出现了地震意识松懈的情况。由  相似文献   

4.
已经平静了的伊豆半岛东部海域的震群活动从1984年9月8日晨开始重新活跃起来。从凌晨1时7分到上午10时48分(当地时间)之间曾四次在大岛,网代一带观测到烈度为1度(日本气象厅烈度标准,下同)的微震。10时33分前后,发生了估计震级为4.5的地震,大岛、馆山烈度为3度(弱震),网代、石廊崎、新岛等地烈度为2度(轻震)。人体感觉不到的微小地震也急剧增加,同一天到10时为止的30分钟之内共发生了68次。把微小地震也计算在内的地震次数迄今已超过三千次。伊豆地区居民担心地震的不安感正在逐渐升级。地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西拉内华达山东坡上,地质学家正在利用一个隐藏的岩浆池进行猫捉老鼠的地震游戏。在1983年1月6日晚,朗瓦利(Long Valley)发生了一系列地震,其中两次分别达到里氏5.5级和5.6级,随后还发生了群发性小地震。从1975年起一直在朗瓦利破火山口进行地震监测的美国地质调查局的专家和其他科学家很快赶到现场。为了弄清破山口内一个起始穹地是否在不断隆起,科学家利用地震仪器进行了观测。如果人们从这里的地震得到错误的情报,那么当  相似文献   

6.
这座地处北高加索的城市的很多居民几天来不断向报社和电台的编辑部提出一个惊恐的问题:市内要发生地震的流言是否有根据?引起居民不安的原因是有家报纸报道了本市发现地面隆起的消息。这则消息和一些地震学家们的各种不同意见登载在一起,这些科学家中,有些曾对不久前的亚美尼亚地震作过评论。苏联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索波列夫教授在接受塔斯社记者采访时对斯塔夫罗波尔震情作了评论。他指出:发布地震危险区内任何地球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2004年7月14日9时33分33秒在山西省盂县南娄镇(φN38°02′,λE113°25′)发生ML3.4地震,震源深度7 km.这次地震震感强烈,有感范围较大,东起盂县清城村,西到盂县王子台村,北起盂县县城,南到寿阳县温家庄村.地震发生后,阳泉市地震局的单台测震仪记录到这次地震.震后对震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大约235 km2的范围内,完成了23个村的调查,调查建筑物28栋.  相似文献   

8.
1999年11月1日在山西省大同县和阳高县间发生Ms5.6地震,通过野外调查,对这次地震灾害损失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这次地震受灾面积达324km^2,主要受灾村56个,重伤10人,轻伤60人,总经济损失为14023万元。指出灾区所有房屋经历了1989年、1991年1次或2次中强地震的破坏,抗震能力明显降低是这次震害较生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次震害的特征,提出防御与减轻震害的经验、教训及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50年来群发性高温事件的识别及统计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一种简化的识别群发性气候事件方法,对近50多年来全国群发性高温事件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物理意义明确,客观有效,符合实际.通过对近50年来群发性高温事件统计发现,不论是从发生频数、持续时间、影响站数还是综合强度来看,2000年以后的群发性高温事件都是5个年代中最显著的.与此同时,群发性高温事件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长江以南地区发生频率最高,其次为黄河下游华北地区,以新疆为主的西北地区亦是多发区,各个区域群发性高温事件在不同月份的分布差异体现了我国季风雨带移动及下垫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湖北农村民居抗震性能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农村民居由于严重缺乏抗震设防技术,村民缺乏抗震防灾意识以及缺乏抗震设防政策的监管,地震发生时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小震致灾"、"大震大灾"是我国农村地震灾害的显著特点。汶川地震的教训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本文通过对湖北农村民居建筑结构、抗震性能以及居民抗震意识的调查,揭示了湖北农村民居的结构特点和抗震性能现状,对当前湖北农村建筑抗震设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1997年发生在新疆伽师的强震群迄今仍在持续活动,从1997年1月21日震群发生至1997年10月18日,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15次.震群发生前,该地区几乎没有地震活动.根据伽师震群地震的精确定位结果及震源机制解,我们设定该震群的发震构造是一组NNW(北北西)向的雁形右旋走滑断层和一组NE(北东)向雁形正倾滑断层.并以此作为模拟该区域理论地震活动的力学模型,开展震群区域理论地震活动的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证实了断层间的相互作用或应力传递能产生震群活动的猜测,并对伽师震群中为何部分地震的震源机制是正断层进行了合理解释.进一步推测伽师位于地壳厚度的陡变带也可能是引起该地区地震活动丛集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016年1月14日西藏谢通门震群所在区域的地质构造背景、历史震例、震源机制和震情序列等参数分析,对该震群发震构造和震群序列类型进行判定.认为该震群发生在历史地震相同走向的构造断层上,为前兆性震群,该地区周边发生中强地震发震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3.
地震和降雨是滑坡产生的两大诱因。一般认为二者的耦合作用概率小,在现实中也较少发现有此种实例。岷县漳县6.6级地震中黄土地震滑坡广泛发生,本文通过现场调查,在相关降雨量数据、航空影像空间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两个地点(永光村滑坡和堡子村滑坡)的典型地震黄土滑坡的空间展布特征和发生、发展过程,分析了诱发机制。结果发现:(1)地震滑坡呈带状分布与地震发震构造走向一致;(2)位于极震区范围的永光村黄土滑坡具有泥流特征,土体含水量可达塑限以上,是由于过量降水和强地震动耦合作用下发生;(3)堡子村黄土地震滑坡则主要为强地震动所诱发,滑距较短,并具滞后发生特性。本结果对未来地震中滑坡的预防与防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 0 0年 ,三宅岛火山喷发导致新岛、神津岛近海发生群发地震 ,灾情较重。许多人担心 ,伊豆诸岛的这些地震活动会牵连与其邻接的首都圈 ,也许东京直下型地震已迫在眉睫。沟上惠所著《东京直下型大地震》一书 ,是为使人们能正确理解这样的地震信息而撰写的。作者身为东海地震防灾对策强化地区判定会会长 ,他的见解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同。在第 1章“警钟——蠕动的伊豆诸岛”中 ,论述了包括伊豆诸岛在内的钱州海岭的地震活动与日本西部地区的地震活动 ,尤其是南海海槽的巨大地震极具相关性 ( 2 8页 )。但这一观点与第 3 3页中“气象厅认为 ,从现…  相似文献   

15.
2015年河北滦县震群发震机理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震群发震机理研究是近年来地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基于观测现象对不同发震机理模型的分析和讨论是研究焦点.本文以2015年河北滦县震群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模板匹配方法检测震群活动期间目录遗漏地震事件,得到更为完整的地震目录.再通过波形互相关震相检测技术标定地震事件在记录台站的震相到时,依据标定的震相到时,利用双差定位方法对震群进行精定位,基于地震精定位结果分析震群的震中扩展特征.最后通过波形互相关系数和破裂面重合程度检测震群中是否存在重复地震活动.通过计算共检测到目录遗漏地震事件103个.地震精定位结果显示发震构造为北东向断层,震中扩展表现出迁移速率先快后慢的两阶段线性扩展特征.震群活动期间共检测到两组重复地震活动,其中第一组发生在震中扩展的第一阶段,第二组发生在震中扩展的第二阶段.在三种常见的震群发震机理模型——级联触发模型、断层慢滑动模型和流体侵入模型中,断层慢滑动模型能够解释我们观测到的重复地震活动和震中线性扩展现象,因此认为此次滦县震群活动可能伴随断层的慢滑动,断层慢滑动可能对滦县震群的触发和持续活动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震惊中外的唐山大地震,人们至今记忆犹新.在展览大厅里,一组触目惊心的唐山劫难照片映入眼帘,令观者驻足.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地区地裂山崩,墙倒屋塌,数秒之中,百年唐山夷为墟土,24万余居民殁于瓦砾,直接经济损失达54亿元.这次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400颗在日本广岛爆炸的原子弹释放能量总和,它惊动了我国1/3国土面积上的居民.人们会问:唐山地震为什么未能作出正确预报?国家地震局的科研人员说,人类目前还未能科学地认识地震的孕育和发生规律.7级以上的地震,世界上每年平均仅10几次,大部分发生在海沟或人烟稀少地区.同时,不同构造环境下发生的地  相似文献   

17.
详实介绍了厦门市在地震宣传及救援方面取得的一些经验成果,包括采用多种手段对城市居民进行防震减灾常识教育,使居民具备应有的防震知识,使人们懂得避震的时机、方法,并在城市地震安全区设置避难场所,使居民能够在有组织、有目的的情况下进行自救互救,在对居民进行地震常识教育的同时,还注重对骨干的培训和组织演练,确保在破坏性地震发生时,使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8.
1987年寻乌震群和震前区域地震活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明富 《华南地震》1989,9(4):27-33
本文提供了寻乌震群三次大于5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同时指出震群发生前区域地震活动呈现出某些特征并对地震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华北地区近年来小震群活动频繁, 在有数字波形记录的中强地震相对缺乏的背景下, 小震群发震构造精细研究可为华北地区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趋势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利用匹配滤波技术对2013年8月22—25日河北蔚县小震群遗漏地震事件进行检测, 并通过地震精定位和震源机制求解分析此次震群的发震构造. 计算结果显示, 通过互相关扫描检测到18次被地震台网常规分析遗漏的地震, 约为地震目录给出的13次地震事件的1.38倍. 该震群发震构造有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断裂, 震群活动前期以北东向构造活动为主, 后期地震主要发生在北西向构造, 北西向构造在此次震群活动中地震频度和强度均高于北东向构造. 震源机制计算结果显示北西向构造发震机制以正断拉张为主.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据观场调查资料及近几年来地震地质工作成果,讨论了德都地震的影响场特征.并分析了发生地震的地震地质条件德都地震从宏观上看基本上是原地重复发生的.因此影响场表现出统一的机制.即以北北东向破裂为主又有东西向因而具双向破裂的特点:地震发生在差异性活动的两大块体的过渡地带,受东西向讷漠尔河深断裂和北东向孙吴地堑共同控制而发生文中还给出了四次地震的宏观地震参数最后还就应力场火山与地震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