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级金银铜铜锌矿床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已探明的资源总量,计金19.3万吨,银174万吨,铜15亿2千万吨,铅3亿4千9百万吨,锌7亿1千3百万吨。马上述所探明的每种金属堆积成立方体、则金,边长为22m的立方体;银,边长为55m的立方体;铜,边长为550m的立方体;铅,边长为310m的立方体;锌,边长为460m的立方体。  相似文献   

2.
柿竹园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形成的几个异常因素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柿竹园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形成的几个异常因素刍议毛景文,裴荣富,李红艳,王平安(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所,北京100037)关键词超大型矿床、钨多金属矿床、花岗岩、柿竹园柿竹园矿床钨储量80万吨,锡40万吨,钼20万吨,铋10万吨,铍、铅、锌、银也有相...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卢氏县八宝山岩体属晚侏罗世中酸性浅成小岩体。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通过研究该矿区地质特征和物化探成果,结合本次普查中对成矿理论的实地钻探工程验证,研究认为八宝山矿床类型为斑岩-矽卡岩型矿床,且矿床由内向外具有明显的高中低温分带性,矿床三种分带围绕岩体呈环状分布。成矿模式为以岩体中心相为中心至外侧边缘相,依次为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型三条环带模式。研究区最新提交备案成果(普查):铁矿石量2389.10万吨,硫铁矿石量334.00万吨,铜金属量108962,提交一中型铜矿床。通过研究该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为研究区资源储量提升找到工作靶区,也为寻找相同类型矿床或者附近隐伏矿床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4.
吴良士 《矿床地质》2013,32(3):653-656
铜矿资源在《矿床地质》2012年第6期中"周边国家矿产资源简介"刊登的《菲律宾有色金属矿产概况》,已阐述了铜矿资源的区域成矿规律及其各种类型矿床的产出分布特征,现将其典型(主要)的矿床实例介绍如下。阿特拉斯(Atlas)铜矿床位于菲律宾中部宿务岛的Toledo,是菲律宾生成最早的白垩纪斑岩型铜矿床。该矿床于1955年开始规模生产,至1982年己产出铜金属170万吨,金29吨,银169吨,辉钼矿70吨,  相似文献   

5.
永平水泄铜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峰  黄敦义 《云南地质》1994,13(4):341-349
水泄铜矿床受构造和地层岩性控制,热液成矿标志明显。根据矿化分布、矿石结构构造、围岩蚀变、地层中微量元素特征、矿床的同位素组成及流体包裹体等的研究,论证了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兰坪盆地内的沉积岩;成矿流体具热卤水性质;矿床在成因上与喜马拉雅早期古地热活动有关,为一种新的改造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6.
含铜黄铁矿型矿床包括块状硫化物型铜矿床及别子型矿床。一般认为其形成与海底火山喷气-沉积作用有关。但对这类矿床的认识却存在很多争议。 1.对含铜黄铁矿型矿床的新认识。过去很多人都把这类矿床与块状硫化物矿床联系在一起。近年来作者研究表明,很多这类矿床不仅有块状硫化物矿石,而且还含有浸染状、细脉状、网脉状以及条带状矿石。且这些矿石往往是属同一成因的,因此将这类矿床统统以块状硫化物矿床命名是不符合实际的。比如加拿大Gold-Stream地区与基性火山岩有关的铜锌矿床;其中包含两种矿石,一种是产于绿色和暗色钙质千枚岩中薄层浸染状硫化物矿石,另一种为产于绿岩带地层间隙中的块状硫化物矿石,其间含有磁黄铁矿和黄铜矿的薄层紧密混合  相似文献   

7.
中国黄铁矿资源丰富,按元素和矿物组合的不同,其矿床类型可分为:黄铁矿矿床;黄铁矿型铜矿床;含锌、铜黄铁矿型矿床;黄铁矿型多金属矿床;含钨黄铁矿型铜矿床;含锡黄铁矿型矿床;含金黄铁矿型矿床。最主要的成因类型是海底喷气沉积矿床,它广泛分布于不同时期的造山带及早前寒武纪克拉通。黄铁矿形成的构造环境可分为5种,即:边缘浅海或优地槽环境;上叠的断裂坳陷带;洋中脊;岛弧地带;陆相火山盆地。  相似文献   

8.
新疆昆仑式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铜矿床及成矿地质环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疆西昆仑奥依塔克-恰尔隆拗陷带内阿克塔什-萨落依成矿带发现多处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铜矿床。这些矿床产在石炭系双峰式火山岩系之内,沿着下石炭统基性火山岩和上石炭统酸性火山岩两个层位产出,分别以玄武岩和流纹岩为容矿主岩,可以明显地分成基性火山岩型和酸性火山岩型两种类型。矿石主成矿元素均以铜为主,含少量的锌,几乎不含铅,矿床类型属于铜型。这些基性火山岩型和酸性火山岩型矿床被统称为昆仑式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铜矿床。根据矿床产出地质环境、双峰式火山岩系、沉积建造以及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推断昆仑式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铜矿床最可能形成于泥盆纪-石炭纪弧后拉张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9.
玻莉维亚波托西省里科山矿床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大的脉状银矿床(银金属储量为195600t),它位于波托西市附近的里科山。该矿床主要生产银和锡,但也产有一定量的锌和金,铅的含量不太高。自1545年开始开采以来,有记载的银产量超过3万吨,实际可能远超过6万吨。  相似文献   

10.
中国黄铁矿资源丰富,按元素和矿物组合的不同,其矿床类型可分为:黄铁矿矿床,黄铁矿型铜矿床;含锌、铜黄铁矿型矿床;黄铁矿型多金属矿床;内铁矿型铜矿床;含锡黄铁矿型矿床;含金黄铁矿型矿床。最主要的成因素类型是海底喷气沉积矿床,它广泛分布于不同时期的造山带及早前寒武纪克拉通。黄铁矿形成的构造环境可分为5种,即:边缘浅海或优地槽环境;上叠的断裂坳陷带;洋中脊;岛弧地带,陆相火山盆地。  相似文献   

11.
马振东  单光祥 《矿床地质》1997,16(3):225-234,242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铜(金),铁资源的重要基地,其中多位一体铜矿床是环太平洋成矿带内特有的一类大型,超大型矿床,研究表明;多位一体大型,超大型铜矿床与中生代岩浆作用有着密切的时空关系和成因联系,也是该类矿床的主地控矿因素,而基底类型及赋矿围岩的物理化学性质是矿床形成的特定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2.
五子骑龙矿床——被改造的斑岩铜矿上部带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五子骑龙矿床产于紫金山矿田的一个早白垩世火山管道旁侧。火山管道中充填的英安斑岩向深部逐渐相变为花岗闪长斑岩。由于后期断裂的破坏,该花岗闪长斑岩及其矿化系统被上冲到与五子骑龙矿床相邻的中寮矿床近地表位置,从而形成斑岩型铜矿床-中寮矿床。五子骑龙矿床中,环绕英安斑岩发育明矾石化、迪开石化、埃洛石化和红柱石化蚀变,这些蚀变是改造并叠加早期绢英岩化蚀变的结果。其铜矿石中的铜蓝、硫砷铜矿和蓝辉铜矿,也经常交  相似文献   

13.
新西兰怀特岛的火山热水系统与形成强硫化Cu-Au矿床的化学条件非常接近。据计算,1万多年间火山活动带出的Cu和Au(主要来自岩浆脱气)分别为1百万吨和45吨。从近期喷口中喷出的蚀变安山岩块含有明矾石、硬石膏和黄铁矿。其硫同位素组成表明,矿脉充填温度约为380℃。在此温度下,Cu、Au在酸性溶液中易于溶解。这可以解释喷发物中Cu亏损、Au缺失的原因。然而,质量平衡计算表明,Cu、Au在酸性溶液释放到  相似文献   

14.
冀东高板河锌、硫铁矿矿床中的微生物蔗与矿床成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夏学惠 《矿床地质》1996,15(2):165-170
冀东高板河锌、硫铁矿矿床容矿岩石具有热水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特点,而沿特定层位、一定的岩性分布的层状矿体,也证明该矿床具有热水沉积成因。作者在近年的工作中,于高板河矿床的硫铁矿层,发现呈席状产出的黄矿细球菌。丰富多彩的生物结构从一个侧面证实了该矿床中存在生物成矿作用。因此,高板河锌、硫铁矿床是海底热水沉积和微生物成矿双重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位于冈底斯火山-岩浆弧中东段,平行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展布。冈底斯成矿带铜的找矿远景有望达到世界级铜矿带规模,夕卡岩型铜矿床是冈底斯铜矿带的一个重要矿床类型,克鲁铜矿床则是该地区夕卡岩型铜矿床的典型代表之一。本文通过对克鲁铜矿床的地质特征、矿床特征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其控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南召县水洞岭铜锌矿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南召县水洞岭铜锌矿床位于秦岭褶皱带东段的南召-刘山岩铜锌多金属成矿带内,该矿床产于早古生界二郎坪群酸性火山岩(Pz1er)内,并受水洞岭复向斜东北翼控制.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物理化学环境及成矿时代等方面的研究,认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深部物源区,成矿热液则是大气降水和岩浆水组成的混合水.矿床成因属海相火山喷流沉积-弱改造块状黄铁矿型铜锌矿床.  相似文献   

17.
青海德尔尼铜矿床成因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尔尼铜矿床位于青海省玛沁县积石山中段德尔尼山南坡,是一个以铜为主,钴、锌等多元素可以综合利用的大型矿床。矿床成因存在较大分歧,因此,笔者运用宏观观察、矿相学研究及电子探针测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对该矿床金属矿物矿相学、矿石矿物组合及矿床成因进行了系统研究,首次在德尔尼铜矿床中发现重晶石和石膏。石英-碳酸盐-重晶石-石膏为海底热液矿床的典型低温矿物组合。通过构造成矿环境、成矿物质来源研究,结合草莓状结构、矿体顶部的硅质岩、重晶石和石膏的发现等,种种迹象表明该矿床为海底热液喷流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18.
华北陆块北缘西段狼山-白云鄂博裂谷系中元古代形成的大型多金属矿床,是我国重要的铁、稀土、铜、铅、锌矿产地。矿床为产于沉积岩中热水沉积型多金属矿床。其形成受地层、构造控制,与裂谷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裂谷系内外分支的地质环境及矿床矿种不同,导致矿床特征及成因具有一定差异。白云鄂博铁、稀土矿床为钾、钠、磷等含量较高的热水沉积型,霍各乞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为与中基性火山岩有关的过渡热水沉积型,东升庙和甲生盘等铅、锌多金属矿床为热水沉积型。文中将对上述矿床分别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勃里登公司在瑞典中部加潘贝里矿区发现一个欧洲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银矿床.该矿床矿石储量至少有500万吨,银品位为200克/吨(6.4盎司/吨),如果采用较低的边界品位,总储量可达1000至1500万吨,银品位则为130克/吨(3.2~4.2盎司/吨).矿石还伴生有锌、铅、铜和金. 该公司在这一矿区还经营另外两  相似文献   

20.
莲花山铜银矿床综合找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光海  白大明 《矿床地质》1994,13(2):163-171
本文论述了莲花山铜银矿床的地质,物化探综合找矿模式,该铜银矿床为一受断裂,裂隙控制的热液脉状矿床。重磁异常资料是圈定岩体,研究铜多金属成矿地质环境的重要依据。电法,化探是寻找该矿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