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四叉树的LOD地形模型及其数据组织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大规模地形可视化中地形数据的组织方法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线性四叉树结构的静态LOD地形模型,采用重采样、分层分块的方法来组织任意格网大小的海量地形数据。在此基础上,对数据动态调度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地形块的快速索引、边界裂缝消除等方法的运用,提高了地形漫游的效率与可视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研究成果可以满足大规模地形数据的实时可视化操作要求。  相似文献   

2.
面向地形特征的DEM与影像纹理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纹理分析方法在宏观地形特征分析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与潜力,但当前缺少对DEM与影像数据纹理特征差异的系统分析研究.本文采用灰度共生矩阵为纹理量化模型,选取了8个不同地貌单元的样本数据,对DEM和遥感影像2类数据的纹理进行了特征值对比分析,纹理特征稳定性分析,纹理特征组间差异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所测试的二阶角矩,对比度,方差,熵4个纹理指标中,DEM和影像的对比度特征值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通过不同地貌样区纹理特征值对比分析发现,DEM数据在地形起伏较大区域纹理特征更为明显,遥感影像数据则受地表覆盖物影响较大;从地形特征的稳定性角度分析,DEM数据在丘陵和山地分析有优势,影像数据则在平原和台地分析表现更好;从地形特征差异性角度分析,DEM数据要优于影像数据.进一步采用光照模拟和坡度数据以增加DEM纹理信息,研究结果表明,DEM派生的2类数据在地形量化差异性方面改进明显,并大大优于影像数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研发虚拟林相三维可视化系统的技术流程与实现方法,该系统研发基于目前较流行的以Visual Studio C 开发组件调用OpenGL三维图形库的方法,自主研发出虚拟林相三维可视化系统.该系统按三角带组织DEM数据并读入VC,采用LOD、四叉树技术自主研发了标准真实DEM数据构建三维地形的导入引擎,实现了地形可视化以及一些基本功能.为还原真实的地形地貌,应用OpenGL中的纹理映射、光照、场景分割、反走样、八叉树、雾化等三维可视化特性,增强了三维可视化效果.  相似文献   

4.
一种面向现代GPU的大规模地形渲染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地形数据均匀地划分为分页,通过基于视点的预加载方法和分页缓冲池管理技术实现海量地形数据的实时调度.沿用LOD算法基本思想,将已加载的分页再划分为若干个分块,以分块为单位进行批量渲染,并把不同细节等级分块之间的裂缝处理提前至预处理阶段进行,减少CPU的实时运算量.实验表明,该算法能使CPU与GPU之间更协调的工作,实现了大规模三维地形的高效渲染.  相似文献   

5.
高分辨率正射影像不仅是1∶50 000地形数据库更新的数据源,也是1∶50 000数据库更新工程的重要数据产品。本文针对国家1∶50 000更新工程DOM数据库建设目标和要求,提出了建库总体思路、技术方法和海量多源正射影像数据库的技术设计,面向正射影像数据库管理与分发服务需求研制开发了影像库集成管理与数据服务系统软件,实现影像成果数据集成管理和分发服务一体化。  相似文献   

6.
高分辨率正射影像不仅是1∶50 000地形数据库更新的数据源,也是1∶50 000数据库更新工程的重要数据产品.本文针对国家1∶50 000更新工程DOM数据库建设目标和要求,提出了建库总体思路、技术方法和海量多源正射影像数据库的技术设计,面向正射影像数据库管理与分发服务需求研制开发了影像库集成管理与数据服务系统软件,实现影像成果数据集成管理和分发服务一体化.  相似文献   

7.
列车运行仿真已成为轨道交通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国内大量的仿真运行研究侧重于提高目视效果和仿真效率,在仿真系统(尤其是以真实地形、卫星影像等空间数据为场景的仿真系统)数据管理能力上缺乏深入研究和探索。本文将GIS技术应用到列车运行仿真系统的构建中,尝试借助GIS强大的数据组织与管理功能提高运行仿真系统数据管理能力。同时,通过数据分块、外存和层次细节(LOD)模型策略等性能优化策略提高仿真系统中海量场景数据的调度和显示效率。本文基于ArcGIS engine和ArcGISGlobe实现了列车运行仿真试验系统的开发和运行,结果表明,上述思路应用于列车运行仿真系统中可兼顾数据管理能力和高速仿真效率。  相似文献   

8.
基于Geoway CIPS集群式影像处理系统架构,通过实际项目探讨了集群快速处理海量影像数据的关键技术流程,总结了系统数据处理的优劣势,验证了基于集群系统快速处理海量数据的可靠性与高效性。  相似文献   

9.
三维数据场可视化中的体绘制技术是科学计算可视化领域最重要的一项技术。由于体绘制技术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十分庞大,生成图像算法又比较复杂,常常需要使用高端图形工作站和特殊硬件来实现。近年来计算机性能的大幅提高,特别是可编程GPU的顶点和片段处理器的快速发展,为普通Pc机上实现实时体绘制技术提供了硬件加速的支持。介绍了科学计算可视化和可编程GPU的概况,在普通PC机上实现了基于GPU的三维纹理映射的体绘制算法,实验表明,在不损失图像绘制质量的情况下,加快了绘制的速度。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现有3维地形环境的LOD分块方法和矢量地图的多比例尺结构的比较分析,提出了一种按照地形数据的经纬度差异与矢量地图各比例尺的经纬度差异进行比较结合的方法。该方法不仅有利于对影像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的调度,而且还为两种数据同时叠加在地形上打下了基础。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这种方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地理信息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应用,地理信息计算呈现出计算速度快、运行效率高、应用多样化的发展特征。而随着计算机硬件性能飞速提升,传统的GIS数据处理方式并不能与之匹配,各种缺陷与弊端逐渐显现,亟待更高效的数据处理方式。目前,以并行集群计算技术和分布式网络技术为代表的高性能计算的出现,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新思路,并逐渐发展形成了新一代的多核并行高性能计算系统。当前,如何利用新型硬件体系结构带来的计算能力,研究新一代高性能GIS计算系统,解决现在所面临的时空数据密集和计算密集问题成为重要挑战。高性能计算是基于一组或几组计算机系统组成的集群,通过网络连接组成超级计算系统以加强数据处理、分析计算性能的一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逐渐形成Hadoop,Spark和Storm 3大主流分布式高性能计算系统,它们三者各具优缺点。本文从高性能GIS算法、并行GIS计算、内存计算和众核计算4个方面梳理、归纳总结了高性能GIS的技术体系,分析了每类高性能GIS技术特征,综合分析、评述了近年来高性能GIS的研究进展,并对高性能GIS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为更完备、高效的高性能GIS体系的建立、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今后,并行GIS计算、高性能计算模式和分布式存储仍然是GIS技术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高性能GIS系统可有效地解决时空数据密集、计算密集和网络通讯密集等问题,大大提升GIS地理分析效率。  相似文献   

12.
地形是自然界的复杂形体,地形三维显示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重要研究领域及其组成部分。同时,地形的三维实时显示也是虚拟现实(VR)的一项关键技术,而虚拟地形环境面临的是巨量地形数据和地面特征数据。利用这些地理空间数据建立一个逼真、实时、可交互的地形环境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本文介绍了OpenGL的特点及OpenGL图形绘制的基本技术在OpenGL环境下,三维地形实时绘制显示的机制及一般过程。探讨了OpenGL立体图形动态显示的两种主要方式,即:视点固定目标移动和目标固定视点移动。同时给出了具体的绘制实例。  相似文献   

13.
优化栅格细化算法的线状地物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栅格细化算法是处理栅格矢量数据相互转换的常用算法。本文对该算法进行了优化处理,实现了栅格矢量化半自动跟踪和面状地物中心线提取。两种功能的实现都采用人机交互的策略,可以实时、有选择性地提取结果。在栅格转矢量过程中对栅格底图的颜色和质量要求不高,转换速度快、精度高、实用性强,不受内存等硬件限制,可用于GIS数据处理软件,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4.
GIS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设计与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21世纪课程教材《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的教学需要,以及该学科面向社会普及的发展趋势,南京大学在Authorware开发环境下完成了GIS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通过ActiveX插件的形式将Authorware课件与前期建立的GIS教学网站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面向网络的GIS多媒体教学系统。该系统将学生置于网络交互状态下,在仿真环境中了解并掌握GIS系统的基础知识、基本操作以及应用特色,最终实现GIS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达到提高GIS科技普及程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The computer simulation is an important method for hydrokinetic hammer design. Various kinds of simulation measures with their technical characters and applications being taken during the computer aided design are enumerated. Computer simulation supports plenty of valuable references to the designer. Each type of simulation process is used to explore the exact aspect of the performance of hydrokinetic hammer and each type of simulation method has its own excellences and deficiencies. Thus the integrative simulation methods based on modern computational technology are brought forward to obtain the perfect capability of the whole produ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hardware and software, various kinds of platforms have been provided to different simulation methods that can be carried out with distinct working flows. The jet flow element is the core part of the hydrokinetic hammer. We can build the ideal simulation model of it by means of CF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technology. On the other hand, to set up the digital model of piston and hammer, the best way is to build the virtual prototype using automatic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 As a result of the argumentation, we think the technique of Virtual Prototype and CFD are the prime way to process the combined computer simulation for hydrokinetic hammer.  相似文献   

16.
格网技术对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与发展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格网技术作为新一代的 Web技术 ,必将深刻影响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格网计算为数据密集型空间分析提供了计算资源支持。数据格网为海量空间数据分布式存储、管理、传输、分析提供了一体化的解决方法。格网技术为 VRGIS实时场景渲染和海量场景数据存储以及 GIS互操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利用格网中的智能体组件动态组装应用软件将对 GIS应用开发方式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建立空间信息格网可以实现我国地理信息系统产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The computer simulation is an important method for hydrokinetic hammer design. Various kinds of simulation measures with their technical characters and applications being taken during the computer aided design are enumerated. Computer simulation supports plenty of valuable references to the designer. Each type of simulation process is used to explore the exact aspect of the performance of hydrokinetic hammer and each type of simulation method has its own excellences and deficiencies. Thus the integrative simulation methods based on modern computational technology are brought forward to obtain the perfect capability of the whole produ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hardware and software, various kinds of platforms have been provided to different simulation methods that can be carried out with distinct working flows. The jet flow element is the core part of the hydrokinetic hammer. We can build the ideal simulation model of it by means of CF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technology. On the other hand, to set up the digital model of piston and hammer, the best way is to build the virtual prototype using automatic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 As a result of the argumentation, we think the technique of Virtual Prototype and CFD are the prime way to process the combined computer simulation for hydrokinetic hammer.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服务的模式正在发生改变,志愿者地理信息时代悄然而来。文章以志愿者地理信息的产生为索引,从数据的采集、处理、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就国内外志愿者地理信息的研究与应用情况进行了回顾,讨论了目前志愿者地理信息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本文系统阐述了《军官地图集》电子版的设计和研制中的若干问题,包括《军官地图集》电子版的总体设计、数据库设计、自动分幅设计以及专题图设计等。总体设计主要包括系统的结构设计、地理数据库设计、各功能模块设计等几部分。在地图集系统中,多比例尺海量地理数据的应用必然要求有强大的数据库支持,系统中采用了易于存储、便于管理的数据结构,并对数据库的各类数据描述表进行了详细说明。自动分幅设计是电子地图集的一个新功能,本文提出了电子地图集的分幅方式:经纬线分幅、矩形分幅、名称分幅和区域分幅,并阐述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军官地图集》电子版中的专题地图在设计上突出了图集的系统性和军事特色,本文提出了该电子版中专题地图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根据该电子版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同时提出了电子地图集制作的步骤,并阐明了电子地图集设计中的不足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普及,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也使地质科技档案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发生了深刻的变革.1998年浙江省地质资料馆根据原地质矿产部的统一部署实施了"地质图文资料数据化工程",该工程是在地质科技档案工作中系统运用计算机技术的一次尝试.本文着重从实施该工程中所引发的几点启示提出浅见,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