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巨民 《云南地质》1992,11(1):32-35
恩洪煤矿区位于云南省东部曲靖、富源县境内,矿区面积约620km~2。区内分布上二叠统龙潭组、长兴组含煤地层,煤炭储量丰富,为云南省焦煤基地之一。多年的地质勘探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本文根据矿区的地质构造特征,结合区域应力场演化以及遥感、重力资料等分析,对矿区的构造体系作番探讨。 (一)矿区构造特征 1.恩洪矿区处于滇东多种构造体系复合部位,夹持于新华夏构造带南部的北北东向断裂  相似文献   

2.
晚二叠、晚三叠世是云南省主要成煤时期,含煤建造广泛分布在滇东地区和滇中的一平浪华坪等地,含煤性好,煤种齐全、矿床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现已建井的煤矿9个,其中晚二叠世有来宾,羊场、田坝、恩洪、后所、陆东、富源矿厂,圭山煤矿;晚三叠世的有一平浪煤矿。 晚二叠世,晚三叠世煤田矿床水文地质条件较为简单,直接充水含水层富水性较弱,断层导水性差,勘探中预测矿井涌水量均较小。但在整理生产矿井涌  相似文献   

3.
黔西滇东典型矿区含煤地层热演化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研究黔西滇东地区构造特征、含煤地层发育及受热背景等基础上,运用BasinMod盆地模拟技术,探讨了格目底向斜及恩洪盆地含煤地层的埋藏史、热演化史,揭示出含煤地层成熟演化的阶段性。研究表明:黔西滇东地区煤变质作用主要受该区的沉积埋藏、岩浆热液和构造运动等多种因素控制,煤变质作用很不均匀;含煤地层被分割于众多独立次级向斜单元,总体上具有向斜控气的构造特征;格目底向斜晚二叠世煤现今处于焦煤—瘦煤阶段,镜质体反射率达1.7%左右,恩洪盆地则为气煤—肥煤阶段,镜质体反射率约1.0%。   相似文献   

4.
圣宝勘探区位于滇东恩洪矿区南段,由于同时受到成煤期古构造和后期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使得研究区地质构造别具特色。通过综合区内含煤建造的特征,对研究区内的同沉积构造进行了分析,为今后矿山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圣宝勘探区位于滇东恩洪矿区南段,由于同时受到成煤期古构造和后期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使得研究区地质构造别具特色。通过综合区内含煤建造的特征,对研究区内的同沉积构造进行了分析,为今后矿山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黄光普  范连云 《云南地质》1992,11(3):215-225
滇东地区晚二叠世煤田是云南省主要焦煤产地。含煤岩系可分为恩洪型、老厂型和镇雄型。煤层对比经多年实践探索,以高岭石泥岩夹矸作为标志层最为有效,结合特殊岩性层、动物化石、煤层煤质等综合运用,至今,全区各煤田主要煤层的对比已获得众所公认的结果,主要煤层编号得到了统一。M_7煤层顶面可作为长兴阶(P_2 c)与龙潭阶(P_2 l)的界面,M_9煤层是滇东、黔西、川南区域上的主煤层,其分布之广、煤质之好、储量之大为各煤层之冠。  相似文献   

7.
易同生 《矿物学报》2007,27(3):493-498
恩洪矿区是云南省重要产煤基地,晚古生界的上二叠统宣威组是主要含煤岩系,其煤层镜质组含量较高,变质程度中等,蕴藏着丰富的煤层气资源。综合研究表明:该区煤层气富集的控制因素主要为煤层厚度、煤岩组分、煤级、吸附性能和良好的保存条件。  相似文献   

8.
刘红梅 《中国煤田地质》2001,13(3):10-11,19
宣威组中段上部(13^#煤顶板至7^#煤)是恩洪-富源地区晚二叠世含煤地层含煤性最好的层段,研究表明该层段为网结河沉积。河道沉积为多层叠置的砂体,湿地沉积主要有菱铁质泥岩,粉砂岩和煤,并夹有大量的薄层席状砂岩(决口扇沉积)。网结河的发育可能主要受控于海平面的变化。全区分布的稳定厚煤层形成于河道大规模废弃之后。  相似文献   

9.
采矿活动对煤矿区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评价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矿活动对煤矿区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评价原则成春奇,徐龙,徐强(淮南矿业学院)(合肥煤矿设计院)1引言与地表水相比,地下水资源具有分布广泛、温度变化小和抗污染能力强等特点。因此,人类对地下水的需求日趋增加。目前,地下水已和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及材料...  相似文献   

10.
在对滇东富源县恩洪煤田构造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将煤田古构造应力场分为加里东期、华力西期、印支—燕山早期及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四个期次,对各构造阶段的地壳应力状态及其产生的构造形迹进行扼要的论述,为该煤田构造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恩洪矿区是云南省重要产煤基地,晚古生界的上二叠统宣威组是主要含煤岩系,其煤层镜质组含量较高,变质程度中等,蕴藏着丰富的煤层气资源.综合研究表明:该区煤层气富集的控制因素主要为煤层厚度、煤岩组分、煤级、吸附性能和良好的保存条件.  相似文献   

12.
恩洪煤田南部煤层气勘探是云南省煤田地质局与中联煤层气有限公司合作项目,本文总结项目勘探成果。通过项目实施的初步勘探,明确了恩洪煤田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地位。  相似文献   

13.
地应力贯穿于煤层气生产整个过程,对煤层气的勘探选区和工程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研究滇东地应力特征,收集了滇东地区15口井(35层煤)注入/压降试井数据。研究发现:滇东煤层埋深介于497.12~1 234.31m(平均780.44m),破裂压裂介于10.26~22.31MPa(平均16.55MPa),闭合压力介于9.75~21.44MPa(平均15.52 MPa)。煤层的破裂压力与埋深、闭合压力均表现正相关性。滇东地区垂向地应力场可划分3部分,分别是走滑断层应力场(<700m)、过渡应力场(700~1 000m)和正断层应力场(>1 000m)。滇东地区煤储层渗透率为0.004 5~1.86mD(平均0.187 9mD),随着埋深的增加,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与地应力场转化位置基本一致。煤储层天然裂缝的发育规律与现代地应力场垂直分布特征,共同控制滇东地区煤储层的渗透率。  相似文献   

14.
滇东煤田煤炭资源丰富,主要含煤地层为龙潭组,煤层厚度适中,埋藏适宜,煤层气含量高。从沉积、构造、煤层煤质、煤储层特征等方面对滇东煤田煤炭资源较好的老厂煤矿煤层气赋存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老厂矿区龙潭组第三段是多层叠置含煤层气独立系统,是沉积—水文—构造条件耦合控气作用的产物。含煤地层的层序格架特点奠定了多层叠置独立含煤层气系统的地质基础,每套独立含煤层气系统分别被限定在对应的二级层序格架内;含煤地层与上覆、下伏含水层之间缺乏水力联系,含煤地层内部不同岩层(组合)之间相互封闭,这些条件构成了多层叠置含气系统的水文地质基础。老厂煤矿煤层气由四个含煤层气系统组成,各系统间相互独立,其岩性分段具备完整的生储盖层,形成了一多层叠置独立含煤层气系统。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滇东地区二叠与三叠系的分界。根据统一原则,含Palaeofusulina的长兴组是华南二叠系的最高地层单位,而以出现Claraia Wangi的岩层作为三叠系的开始。滇东的二叠与三叠系为连续沉积,界线位置不易划定,问题集中在卡以头组的时代问题和是否存在长兴组。根据富源老厂矿区的化石资料,上二叠统宣威组(煤系地层)上段包含了长兴组,说明长兴组与上复的卡以头组是上下关系,卡以头组属下三叠统。曲靖恩洪煤矿区也是如此,宣威组上段普遍含有海相成份的化石。问题集中在本区长兴组与卡以头组之间的分界何在?根据滇东、黔西各处对比,认为分界线划在顶煤层以上数米至十余米(一般不超过15米)处为宜,两者接触关系为整合(连续沉积)。  相似文献   

16.
基于滇东上二叠统赋煤区煤层的煤岩学特征、瓦斯含量、瓦斯涌出量及煤矿瓦斯事故统计分析,对研究区煤层的煤岩组成、煤体结构、煤炭筛分试验成果、煤层瓦斯含量和煤矿瓦斯涌出量进行了比对研究。研究表明:煤变质程度、显微煤岩组分、筛分粒级煤及煤的孔隙率等煤岩学特征控制了瓦斯的分布特征,并造成煤矿瓦斯涌出呈现区域性的差异;滇东上二叠统赋煤区瓦斯涌出类型可分为低煤阶均匀涌出型、中煤阶均匀涌出型、中煤阶非均匀突出型、高煤阶均匀涌出型和高煤阶非均匀突出型,且以中煤阶均匀涌出型为主。   相似文献   

17.
桂宝林 《云南地质》2004,23(4):421-433
煤层气盆地、煤层气系统、煤层气区带的存在及发育程度是煤层气藏形成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恩洪盆地和老厂一圭山盆地老厂煤矿区具备了形成煤层气藏的条件。研究其形成煤层气藏的特定条件,总结其煤层气藏模式,是煤层气勘探目标评价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江苏南部地区煤层气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青 《江苏地质》2002,26(4):200-202
根据江苏南部地区二叠系龙潭组煤系的分布和规模、煤矿瓦斯涌出特征、煤的产气能力、煤层的储集条件等煤层气地质条件综合研究工作,认为该区煤层气资源存在一定的勘探开发前景,对各典型含煤区块煤层气综合评价出有远景区(A类)、较有远景区(B类)和远景差区(C类)。  相似文献   

19.
华北石炭二叠系煤矿区和南方上二叠统煤矿区是我国重要的煤产地,煤矿水害最为严重,影响着这些地区煤炭工业的迅速发展。著名的大水矿区就有焦作、开滦、淄博、峰峰、新汶、肥城、恩口、斗笠山、煤炭坝等。例如焦作矿区,11对生产井,年产能力5220000t,采深200~400m,总涌水量453m3/mim(1987年5月),含水系数54m3/t 煤,排水费用颇高。   相似文献   

20.
聊城盆地主要受聊(城)—(兰)考断裂、齐(河)—广(饶)断裂、牛角店断裂(刘集断裂)和汶泗断裂(颜村铺断裂)的控制,盆地赋煤构造的大小、范围及形态,决定了聊城煤田的规模、含煤建造、煤层时空分布及其勘查开发前景。聊城煤田为全掩盖式华北型含煤岩系,为华北型煤矿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煤期为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石类型以碎屑岩为主,其次为碳酸盐岩、可燃有机岩(煤)。粗碎屑含量由南向北、自西向东逐渐增加,石灰岩南厚北薄,煤层层位北低南高,成煤期北早南晚,且呈现东西成带、南北分异之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