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刘建清  谢渊  赵瞻  林家善  杨平 《地球学报》2012,33(5):740-744
首次在湘西新化震旦系留茶坡组厚层块状硅质岩中发现个体大小达厘米级的管状宏体化石,内部结构清晰,从其个体大小、结构特征分析,并与相同层位的陕西宁强高家山生物群、峡东地区灯影组管状化石对比,认为是目前这一地区发现的最可靠的后生动物化石,可能系一新的种属。文中同时结合埃迪卡拉生物群及其上下层位生物群研究现状,简要探讨了其在生命早期演化研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华南留茶坡组与灯影组的地层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硅质岩为特征的留茶坡组广泛地分布于湘、黔、渝等华南地区。在留茶坡组中普遍夹有厚度不一的白云岩层或泥质粉砂岩和其上0~10 cm厚的紫红色黏土岩。在湘西桃源,以宏体藻类为主的"武陵山生物群"产自于此白云岩层之下的硅质岩所夹黑色页岩中。该宏体生物群在化石的形态类型、组合面貌以及埋藏和保存特征等方面与产自于陡山沱组顶部的鄂西"庙河生物群"和黔东北"瓮会生物群"较为相似。但与后两个生物群相比较,"武陵山生物群"中藻体分枝的宏体藻类贫乏,且宏体生物的结构构造相对简单、演化水平相对较低,时代应为伊迪卡拉(震旦)纪陡山沱期晚期。而留茶坡组中所夹的白云岩层或泥质粉砂岩可能系灯影峡期的海平面下降、地壳上升在相对深水相地区的反映。湘黔一带留茶坡组的时代应为伊迪卡拉(震旦)纪至早寒武世早期。  相似文献   

3.
阎春波  李姜丽  赵璧  程龙 《地质论评》2022,68(1):233-244
本文系统总结了湖北宜昌地区省级及省级以上地质遗迹资源,认为该地区地质遗迹分布规律主要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受控于地形和河流的综合作用,以各类地貌景观遗迹为特点;二是各个地质时代地层剖面齐全,古生物化石产地聚集.其中可归类为世界级地质遗迹点为5个,均以"古生物化石"为核心,分别为三峡地区埃迪卡拉生物群、长阳寒武纪清江生物...  相似文献   

4.
华南地区众多埃迪卡拉纪—寒武纪特异埋藏化石库为解读生命和生态系统的演化提供了重要化石证据,其中宏体藻类产出数量多、分布广、形态多样,是该时期生态系统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过去对华南宏体藻类的研究多集中于形态、分类和古生态方面,对于其不同时期的地理分布和多样性变化较少涉及。文中对华南埃迪卡拉纪—寒武纪特异埋藏化石库中的宏体藻类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发现:(1)至晚埃迪卡拉世,宏体藻类的古地理分布范围和属、种级多样性明显扩大和提高,在晚埃迪卡拉世第五期达到顶峰;(2)寒武纪纽芬兰世宏体藻类的地理分布范围和属、种级多样性均较低,至第二世则明显扩大和增加;(3)苗岭世之后,宏体藻类古地理分布大幅度缩小,但多样性显著升高并达到第二高峰,直到芙蓉世多样性又急剧下降。推测区域海水含氧量的增加可能是导致华南宏体藻类繁盛(属、种多样性高)的主要原因,适合宏体藻类保存的泥页岩的分布范围或出露面积则可能是影响宏体藻类古地理分布范围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华南埃迪卡拉(震旦)系陡山沱组生物 地层学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介绍华南地区埃迪卡拉(震旦)系陡山沱组生物地层学研究的新进展: (1)贵州江口陡山沱组上部黑色页岩中发现保存完美的八辐射螺旋结构的埃迪卡拉型动物化石——八臂仙母虫, 首次确立陡山沱组上部庙河生物群层位有埃迪卡拉型动物化石的存在, 为该层位与澳大利亚典型埃迪卡拉动物群层位对比提供了重要证据。(2)陡山沱组第二段首次发现有饰天柱山藻, 确立了陡山沱组中下部出现的以Tianzhushania属为特征的具刺疑源类下组合带, 为同期地层的对比提供了新依据。(3)在峡东地区陡山沱组第三段发现以Tanarium属为特征的具刺疑源类上组合带, 它们与断面呈圆形和方形的管状化石共生, 层位稳定, 分布广泛。这些新古生物的发现, 不仅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埃迪卡拉(震旦)系陡山沱组的生物地层序列, 而且为解决全球埃迪卡拉系划分和对比提供了可靠的古生物依据。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东北部江口县桃映震旦纪陡山沱组上部发现的庙河型生物群,包括宏体藻类、可能的后生动物、遗迹化石以及其它生物化石等,进一步证实这类宏体生物群在扬子地区震旦纪陡山沱晚期有较为广泛的分布。通过与鄂西庙河生物群、皖南蓝田植物群的对比,震旦纪陡山沱晚期宏体生物群的生活环境主要为开阔浅海向台缘斜坡相过渡地带。通过对黔东北庙河型生物群的研究,认为陡山沱晚期的宏体生物群为以营固着生活方式为主,生活于透光性较好、具有一定水动力条件和一定含氧量的相对静水贫氧浅海环境;其固着基底为富含水份的未固结的粥性-软质基底。这些宏体生物群多呈半漂浮状竖立于海底,构成初步的“海底草原”,为生物群中依赖一定氧而生活、生长和繁殖的动物提供了必要的支持。生物死亡后,大部分生物躯体倒伏于沉积物表面,在贫氧和较快沉积速率的沉积环境中,生物遗体被较好保存,并很快被沉积物所埋藏。随着沉积物的增厚,生物遗体被完全封闭,导致生物遗体腐烂和分解过程终止,使其得以很好保存。较快的沉积速率、贫氧和相对平静水体的环境是生物群得以很好保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华北克拉通东部新元古代宏体化石生物地层序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华北克拉通东部是中国晚前寒武纪地层出露最为完整、连续的地区,特别是华北克拉通东缘连续出露了新元古代自老至新的全部地层,是对比和衔接中国南、北方晚前寒武纪地层的关键地区。在该地区所发现和建立的宏体化石群——“龙凤山生物群”、“辽南生物群”和“淮南生物群”可能是新元古代“南华大冰期”前后较为独特的生物群落,其中相当部分可能归属于多细胞后生动物和多细胞藻类,是地球早期生命景观的重要代表。因此,对这些新元古代早期生物群的研究将可能揭示比陡山沱期更早的多细胞后生动植物的演化面貌,在演化生物学上意义重大。近年来,在地调项目的资助下,开展了华北克拉通东部地区的新元古代年代地层及生物地层的研究。本文综合现有资料,详细记述了华北克拉通东部(燕山地区和辽南、徐淮地区)含宏体化石的新元古代地层及其宏体化石特征、组合面貌和生物地层序列。同时,依据宏体化石记录,探讨了中国新元古代地层的对比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次报道并描述湖南张家界地区田坪剖面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下部燧石条带中发现的疑源类微体化石,经系统鉴定共5属6种和1个不定属种,包括Appendisphaera grandis,A.tenuis,Cavaspina acuminata,Megasphaera inornata,Mengeosphaera gracilis,Tanarium tuberosum,Acritarcha gen.et sp.indet.。新的化石材料扩大了华南埃迪卡拉纪早期微体生物群的分布范围,这些疑源类属种在分类学上同华南地区及全球其他埃迪卡拉纪微体化石组合相似,为生物地层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古生物数据。虽然所发现的化石属种数量较为有限,同其他地区的精确生物地层对比关系尚不能建立,但由于包含Tanarium tuberosum,故将当前的生物组合与Tanarium tuberosum-Schizofusa zangwenlongii组合带相对比。此外,在Tanarium tuberosum膜壳内发现许多大小一致的球状内含物,可能是其生殖阶段的子细胞,为研究埃迪卡拉纪具刺疑源类的生物亲缘关系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  相似文献   

9.
华南伊迪卡拉纪宏体生物群的古地理分布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伊迪卡拉纪(635—542Ma)是前寒武纪全球大规模末次冰期(Marinoan)结束后至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前一段重要的地质时期,由于受到新元古代气候和环境剧变的影响,真核生物乃至多细胞生物迅速演化、分异,出现显著的适应辐射。中国华南的伊迪卡拉系——震旦系陡山沱组和灯影组及其相当地层代表着这一特殊地史时段的沉积,地层记录完整,岩相环境多样,化石产出丰富,是深入研究伊迪卡拉(震旦)纪(Ediacaran/Sinian)地层划分及全球对比、探讨早期多细胞生物起源和辐射的理想地区之一。其中,扬子台地边缘相地层中出露丰富的宏体化石材料,分异显著,具有较为独特的组合面貌。近年取得的研究成果表明华南宏体化石群中也含有澳洲伊迪卡拉生物群和俄罗斯白海生物群的典型分子。作者总结了前人关于华南伊迪卡拉纪岩相古地理的研究成果;重点展示了近年来开始研究的贵州江口“翁会生物群”、云南“江川生物群”的宏体化石;简要记述了华南伊迪卡拉系中以“庙河生物群”为代表的若干宏体生物群的古地理位置及其宏体化石组合特征,据此提出了华南伊迪卡拉纪丰富多样的宏体生物群基本发育在扬子台地边缘碎屑岩至碳酸盐岩相的过渡带和斜坡带;各生物群宏体化石的组合面貌受沉积微相的制约,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宏体化石记录表明在这一时期,伴随着显著的气候和环境变化,不仅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生物演化事件,比如:多细胞藻类和后生动物普遍开始出现多样化发展,为寒武纪生命的演化辐射奠定了生态基础;而且在华南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浅海生态系统,以浮游和底栖真核藻类为主的海洋初级生产者大量繁盛,尤其是丰富的多细胞藻类可能成为前寒武纪末期至寒武纪早期主要的生烃植物类群。  相似文献   

10.
陈知  陈波 《地层学杂志》2022,(2):109-117
本文系统地统计并评估了扬子板块三峡地区埃迪卡拉纪海相碳酸盐岩的Ce/Ce^(*)比值,并依据能够反映原始海水信息的Ce/Ce^(*)数据探讨了三峡地区埃迪卡拉纪浅海海水的氧化还原性质。数据表明,埃迪卡拉纪早期陡山沱组底部盖帽碳酸盐岩没有明显的Ce异常,结合Fe组分特征,盖帽碳酸盐岩沉积期间水体主要处于铁化环境,并有间歇性的硫化,晚期有向锰化带转变的趋势。埃迪卡拉纪中期,600—590 Ma海水可能具有弱氧化特征,590—580 Ma海水氧化还原条件波动较大,575—570 Ma(Shuram/DOUNCE开始阶段)Ce负异常显著,海水处于氧化环境。埃迪卡拉纪晚期,灯影组Ce负异常明显,表明该时期水体为氧化环境,可能促进了这一时期宏体多细胞动物的繁盛。海相碳酸盐岩的Ce/Ce^(*)比值是判别古海水氧化还原状态的重要指标,目前埃迪卡拉纪可靠的碳酸盐岩Ce/Ce^(*)数据还不够丰富,更多此类研究工作有待开展。  相似文献   

11.
华南伊迪卡拉系陡山沱组保存的磷酸盐化球状化石中有一部分被认为是最早的后生动物胚胎化石, 但由于缺乏成年或幼年过渡期的化石证据, 对这些最早微化石的动物属性还一直存在争议。最近在贵州江口县翁会地区伊迪卡拉(震旦)系陡山沱组的页岩中发现一个与“庙河生物群”相似的宏体碳质压膜化石群, 其中包含一个盘状的宏体化石新类型——八臂仙母虫(Eoandromeda octobrachiata, Tang et al. 2008), 具有八条螺旋状辐射的旋臂, 封闭在一个包膜内。这种八辐射结构在八射珊瑚和栉水母动物中都可见到, 但同时具有的螺旋特性与现生的所有类群都无法对比。在贵州陡山沱组的“瓮安生物群”中发现的球状胚胎化石同样具有螺旋性状, 尽管还没有直接的个体发育证据, 但我们认为新属种可能代表这些螺旋状胚胎化石的成年实体化石。最新报道的南澳大利亚Rawnsley石英岩层中也发现相似的印痕化石, 被归为同一类别, 表明华南的“庙河生物群”与澳大利亚的“伊迪卡拉生物群”时代相当。翁会化石库中少量出露的三辐射化石与俄罗斯“白海生物群”的典型分子—Albumares和Anfesta可以对比。新发现的倾斜保存的八臂仙母虫化石和碳质条带呈子午线状排列的核桃状化石, 可能是该类化石归属栉水母类的有力证据, 这一发现推测可将栉水母类的最早化石记录从“澄江生物群”的早寒武世推前大约3千万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鄂宜页1井”高产气井的突破,寒武系水井沱组(第2统第3阶)已成为中扬子区页岩气勘查开发新的主力层系。本文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水井沱组中主要生物类型、古生物组合面貌及其时空分布的简要总结,为鄂西地区的页岩气勘探提供对比借鉴。宜昌地区寒武纪地层发育完整,广泛出露于宜昌、秭归、长阳、兴山等地,古生物化石较为丰富,是开展寒武纪地层及古生物研究的经典地区之一。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过渡时期的地质记录中保存了寒武纪大爆发和后生动物多样化事件的化石证据,从寒武系纽芬兰统到第二统,自下而上发现了岩家河生物群、水井沱生物群(包括清江生物群)、石牌生物群和京山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等,它们化石类群多样,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丰富,而在长阳发现的清江生物群更是具有典型布尔吉斯页岩型动物群特异埋藏化石库的特点,出现了大量高保真度的软躯体类群,代表了远离海岸的较深水环境,为寒武纪大爆发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从岩性、生物类型以及构造运动来看,宜昌地区水井沱组发育一套以黑色页岩或钙质页岩夹碳质灰岩为主的黑色岩系,其中海绵化石在黑色岩系中呈现出较高的丰度和多样性,显示当时深水低氧的沉积环境。同时繁盛的微体...  相似文献   

13.
李玉兰  尹海鉴  王约  毛铁 《贵州地质》2012,29(4):295-300
南沱冰期后的伊迪卡拉纪陡山沱期,全球海平面逐渐上升,宏体生物群(包括蓝田生物群、瓮会生物和庙河生物群等)广泛出现在扬子地区,使扬子地区陡山沱期的古地理研究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在黔东北江口一铜仁地区的陡山沱组中产有丰富的宏体生物(“瓮会生物群”)和圆柱状叠层石,同时通过对遵义一铜仁陡山沱组多剖面岩性及岩性组合特征的分析和研究,认为在江口德旺地区可能存在有隆起的大陆边缘,其东侧为大陆边缘前缓斜坡相,西侧为半封闭台地相。  相似文献   

14.
湘西震旦纪武陵山生物群的化石形态学特征和归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孝红  汪啸风 《地质通报》2002,21(10):638-645
湘西桃源理公港震旦系留茶坡组中部黑色页岩中的炭质压膜化石,为研究末前寒武纪晚期生物学提供了一个稀有的布吉斯页岩型分类学窗口。根据已知属种和新获材料的研究,确定了17个明显的形态类型,讨论了每种形态类型特征及其可能的生物学属性,指出除个别化石可能为两侧对称动物外,其余绝大多数化石可以解释为原核生物或多细胞藻类,系统发育上与绿藻、褐藻、蓝藻细菌等相关。具固着器、叶状体为球状或具同心纹构造的Apsidiumsphaericus的发现,进一步证明典型埃迪卡拉动物群(或白海生物群)中简单的圆盘状化石可能为多细胞藻类,而不是水母。武陵山生物群中具同心纹结构的大型圆盘状化石的出现及其共生生物特点,指示该生物群是埃迪卡拉期生物分异发展阶段的产物,是末前寒武纪晚期一个以多细胞藻类发育为特色的新型生物群。  相似文献   

15.
黔东北伊迪卡拉纪陡山沱组的宏体藻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约  王训练  黄禹铭 《地球科学》2007,32(6):828-844
宏体生物广泛地生活于扬子地区伊迪卡拉纪陡山沱期的海洋中,它们为后生动物的快速发展和演化奠定了一个崭新的环境和一个新生态链的基础.产自于黔东北伊迪卡拉系陡山沱组的瓮会生物群生活环境应在贫氧的、透光性良好的浅海低能环境,以宏体藻类为主,共描述15属18种(其中包括3个新属、5个新种、2个修定属和4个修定种)和1个未命名藻以及不明藻类固着器,另包含有宏体后生动物,可能的后生动物以及遗迹化石.瓮会生物群不但含有鄂西庙河生物群和皖南蓝田植物群的分子,也有南澳大利亚Ediacara生物群和俄罗斯WhiteSea生物群的分子,而且具有自已的特征而有别于其他伊迪卡拉期的生物群.其宏体藻类形态变化较大,组织器官和功能已出现明显的分化,并与高等植物之间存在一定的演化关系.宏体藻类多为直立固着于海底,提高了光合作用的效率,增加了水体中的含氧量.同时,宏体藻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成为一种新的食物,改变了后生动物的食谱.因此,陡山沱期的宏体植物不仅改善了环境,为依赖一定氧而生活、生长和繁殖的后生动物给予了必要的支持,而且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必要基础,为宏体后生动物的快速发展和演化提供了一个新的食物源.另外,宏体生物群的繁盛不仅提高了有机质的生产率,而且促进了富有机碳的沉积和保存.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重点通过研究峡东地区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碳同位素的变化规律, 来探讨其全球地层对比意义。峡东地区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经历了三次比较显著的碳同位素负漂移(EN1~EN3)和两次正漂移(EP1、EP2)。第一次碳同位素负漂移(EN1)发生在南沱冰期之后陡山沱组底部“盖帽碳酸盐岩”层位及其上部的白云岩, 与世界其他地区Marinoan冰期之后“盖帽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负漂移可进行对比; 第二次碳同位素负漂移(EN2)发生在陡山沱组中部; 第三次负漂移(EN3)发生在陡山沱组顶部, 是该地质历史时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期碳同位素负漂移, 同澳大利亚、阿曼、纳米比亚、加里福尼亚、西伯利亚、苏格兰等地碳同位素异常均可进行对比。两次正漂移(EP1、EP2)分别位于第二段中部和第三段的下部, 分别与陡山沱组所含的两个疑源类组合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而EN3则与陡山沱组上部所含的宏体化石组合(庙河生物群)相对应; 表明碳同位素的变化与生物演化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 利用碳同位素变化特征进行埃迪卡拉纪地层洲际对比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中国晚前寒武纪的宏体化石概观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孟莪 《地质科学》1989,62(3):244-255
本文综述了目前中国晚前寒武纪地层中所发现的宏体化石,从18亿年起直到6亿年左右。蓟县剖面高于庄组(14亿年)中发现Grypanta等大化石,再次证明生物演化大阶段的世界性。包括后生动物实体化石在内的淮南生物群可能是前冰期的,也就是先伊迪卡拉期的。震旦纪晚期的西陵峡生物群,现有伊迪卡拉期的典型分子,又有丰富的蠕虫管和高级的红藻、绿藻类。蠕虫管的大量出现预告了带硬部动物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8.
华南的新元古代地层(780~542 Ma)保存有许多经典的地层剖面和丰富的宏体化石记录, 一直是我国新元古代, 特别是南华系和震旦(伊迪卡拉)系地层对比的标准区域。本项研究重新考察了部分重要的标准剖面和化石点, 重点采集了近年来开始研究的云南“江川生物群”, 贵州江口“翁会生物群”的宏体化石, 在总结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集成了最新的研究进展, 综合记录了华南晚新元古代地层中的宏体化石特征, 组合面貌, 据此提出了华南晚新元古代生物地层序列。宏体化石的记录表明在这一时期伴随着显著的气候和环境变化, 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生物演化事件, 多细胞的宏观后生动、植物普遍出现了组织分化, 器官形成和发育创新, 以及生物结构和功能的进一步复杂多样化。这种多样化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分别以震旦(伊迪卡拉)纪的三个宏体化石组合为代表: (1) Anhuiphyton—Thallophyca—Paramecia 宏体藻类化石组合, (2) Enteromorphites—Doushantuophyton—Eoandromeda—Sinospongia 宏体化石组合, (3) Paracharnia—Gaojiashania—Cloudina—Longfengshania 宏体化石组合。由于华南震旦纪宏体化石具有较为独特的组合面貌, 与国外末次冰期后大量出现的伊迪卡拉型生物群(阿瓦隆生物群, 庞德/白海生物群和纳马生物群)如何对比, 还有待深入的研究。本文还重点讨论了华南地区新元古代宏体化石的南、北方对比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最近T.克鲁西等在西澳大利亚斯迪玲山组中发现了埃迪卡拉动物群后生动物体化石,这是西澳大利亚的首次发现。因此扩大了澳大利亚埃迪卡拉动物群的生物地层范围。在斯迪玲山组中两个点发现了埃迪卡拉动物群后生动物体化石。除了发现CyclomedusaSPrigg1947之外,还发现了痕迹化石BergaueriaPrantl1945。这些化石的发现表明,斯迪玲山组是不整合地沉积在太古宙伊尔岗克拉通南缘中元古代阿尔斑尼活动带的基底片麻岩之上,其时间跨度为590~540Ma。西澳大利亚斯迪玲山组发现埃迪卡拉动物化石  相似文献   

20.
阎春波  李姜丽  赵璧  程龙 《地质论评》2021,67(6):67112006-67112006
本文系统总结了湖北宜昌地区省级及省级以上地质遗迹资源,认为该地区地质遗迹分布规律主要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受控于地形和河流的综合作用,以各类地貌景观遗迹为特点;二是各个地质时代地层剖面齐全,古生物化石产地聚集。其中可归类为世界级地质遗迹点为5个,均以“古生物化石”为核心,分别为三峡地区埃迪卡拉生物群、长阳寒武纪清江生物群、黄花场中奥陶统大坪阶“金钉子”、王家湾上奥陶统赫南特阶“金钉子”和远安三叠系南漳—远安动物群。立足于此,文中首次详细总结了这些地质遗迹点的化石代表、科学及科普意义,并从地质遗迹自身保护和应用方式、地质遗迹载体、地学研学、地质文化的传播和文创科普产品5个方面对古生物地质遗迹资源的发展模式进行了详细探讨,从而为宜昌地区全域地质遗迹开发和旅游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