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青岛市水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成见  初曰邦等 《水文》2001,21(6):54-56,37
青岛市人均水资源量只有342m^3,属严重缺水地区。从青岛市的水资源现状、地区分布规律以及开发潜力等方面,结合起来社会经济发展和需水分析预测,对如何保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解决供需矛盾、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张桂兰 《地下水》1995,17(3):107-108
工业用水是城市节水的重点,尤其要缺水城市更是如此。本文首先对张店地区工业用水平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工业用水前景进行了预测,面对严竣的缺水形势,最后提出了工业用水对策,结论是节约用水是是缓解区内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进展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进展及趋势牟海省(中科院、国家计委地理所)世界上传统的水资源开发是以河流、湖泊、地下水为中心进行的,为了解决局部地区的缺水问题,发展了海水淡化、冰雪融化、极地取冰等措施。80年代以来在一些干旱缺水的地区,雨水集流、雾水收集、气候改良等...  相似文献   

4.
基于水量水质双控制的流域水资源分配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流域水资源分配实践的不断深化,水资源分配的概念、内涵、原理和方法逐步丰富完善。针对中国南方丰水典型地区——东江流域出现的发展性缺水、季节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并存的问题,以枯水期为重点,以取水量和污染物排放量为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水量水质双控制的流域水资源分配模型框架,并研究探讨了其相应原则、指标和方法,旨在为南方丰水地区水资源科学管理和合理调配提供理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吉孟瑞  康凤新 《山东地质》2010,(3):12-17,21
胶东半岛是山东省的缺水地区,建设地下水库是提高该区水资源供应能力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该文系统分析了在胶东半岛建设地下水库的可行性及其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意义,认为该区建设地下水库可大幅度提高水资源调蓄能力,解除海水入侵之患,生态环境得以逐步改善,其水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6.
孙孝波  朱玉祥  孙珂  王小国 《水文》2012,32(3):66-68,28
水资源承载能力制约和决定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拓展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能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大的水资源支撑空间。黄河两岸的浅层地下水含水层,具备相当大的蓄储调蓄功能,形成了巨大的地下水库。计算结果显示,在原有水资源总量不增加的情况下,运用地下水库调蓄黄河水和大气降水,使得中原沿黄经济带2020年75%、90%年型的缺水率从11.4%、21.7%下降为0.5%和2.1%。采用地下水库调蓄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中原沿黄经济带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缺水率,使该地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7.
通过云南中部禄丰地区侏罗系磁性地层学研究,建立了滇中侏罗系磁极性地层柱,为国内及该地区侏罗系地层单元的时代划分与对比提供了基础资料。依据磁性地层学研究的结果,修订了滇中侏罗系的顶界和上、中侏罗统的界线,建立了中、下侏罗统和侏罗系—三叠系界线数据。经对比发现,滇中侏罗系古地磁极与扬子地块侏罗系古地磁参考极之间有较大差异,反映滇中地块自侏罗纪以来曾向南发生了明显移动,产生过顺时针旋转。  相似文献   

8.
西部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物探技术方法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如何针对西部缺水地区水文地质特点,合理选择地球物理勘探综合技术方法寻找地下水,提高地下水勘查效率,是水文地质工作面临的十分重要问题。本文针对西部缺水地区浅层孔隙水、浅层岩溶裂隙水、深层孔隙水、深层岩溶裂隙水的四种主要类型,探讨其优化的物探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16,(5)
黑龙港地区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该地区农业发展受到水资源条件的严重制约,为使现有水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结合该地区水资源特点,从农业节水技术推广、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节水技术的发展方面,通过灌区改造、渠道防渗、微喷灌溉技术、田间径流拦蓄、耕作与覆盖保墒技术等工程措施对农业节水技术进行有效发挥,使现代化管理模式在农业节水技术上得到有效应用,促进该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对河北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阳生 《水文》2006,26(1):89-91
水资源是基础性资源,没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和社会就不可能持续发展。海南省水资源总量虽丰富,但由于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已属轻度缺水,局部地区甚至属于中度缺水。因此,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控制污染源,避免水质性缺水,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发展的高度,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为海南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中叶中国需水展望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利用基于宏观经济的分行业需水预测模型,对21世纪上半叶中国的需水形势进行展望。进入21世纪以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水资源紧缺仍然将困扰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供需矛盾有可能进一步加剧。2030年前后预计将会出现缺水的高峰,2030年后供需缺口有望减缓,到21世纪中叶实现水资源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12.
韩桂春  高文山  康玉梅 《地下水》2003,25(2):115-118
针对同朔地区自然条件、水资源状况和供需之间的矛盾,分析了该地区河川径流量和地下水可开采量,客观地论证了该地区水资源的短缺程度。估算了全区目前总需求和2010年需求水量。根据区内现有水利设施的可供水量,提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的对策,以期能解决或缓解同朔地区水的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13.
王磊  章光新 《水文》2006,26(6):76-79
吉林省中部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东北重要的经济区,水资源的短缺和不合理利用严重制约了该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和开发利用现状,认为本区总体上为水资源脆弱区。从水资源需求趋势和供给能力两方面,综合判断水资源利用高峰将出现在2020年左右,用水量约为55~60亿m~3。水资源利用结构将有显著的变化,到2030年时,居民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三者需水量之比达到1∶2∶2的水平。提出建设节水农业是实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性措施;合理利用雨洪资源是提高供水体系稳定性的关键手段;实施水源置换工程是改善供水系统的重要举措;建立合理的水价体系是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性工程;加强水资源的综合管理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缺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了全国365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城市需水、供水和缺水分析,并按照六大分区统计汇总。分析结果表明:按1999年水平年研究城市总需水量为663.4亿m3,总供水量为599.9亿m3,缺水量达63.5亿m3,如果除去超采的32.2亿m3地下水,缺水量达到95.7亿m3。进一步分析认为全国667座城市缺水达到105亿m3。分析制定了缺水标准,据此,研究城市中有275座城市缺水,其中重度缺水城市达93座,并进行了缺水城市的缺水性质、缺水分布和缺水影响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张桂英  刘光  马冰  叶强 《地下水》2009,31(3):32-35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逐步加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对深层承压水的开发力度逐步加大,易形成区域性降落漏斗,而压力水位和开采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水均衡原理,结合地下水的渗流公式建立计算模型.以建设项目区实例为依据,对区域深层承压水源地论证模型、安全取水和水位预测趋势做了详尽的分析,对承压水的参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区域深层承压水的论证提出了科学的方法,该模型对平原地区承压水论证具有普遍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从城市供水系统的关键元素出发,通过系统网络拓扑分析,构建了"水源—水厂—分区用户"三层供水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基于此拓扑结构和兼顾整个供水系统的社会效益和供水成本两个调度目标,建立城市供水系统的多水源联合供水优化调度模型;利用NSGA-II(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II)算法进行模型求解,并给出最佳均衡解的选择规则;将该模型应用于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的天津市供水系统.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实现了天津市不同来水丰枯组合情景下多种水源的合理分配,能够为决策者提供均衡社会效益与供水成本的详细供水方案,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供水系统存在的工程问题,可为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如最不利典型年来水情景下,总可供水量(14.73亿m3)大于天津市总需水量(13.77亿m3),但由于供水工程能力限制,特定供水规则下推荐的社会效益与供水成本折中方案的缺水量为2.44亿m3、总供水成本为32.6亿元.  相似文献   

17.
Drought is one of the major disasters around the world which cause great social and economic hardship. Recent events of severe droughts have motivated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drought management in China like many other countries of Asia, Europe and Africa. In this paper, the mechanism of drought management has been analyzed in light of water supply and water demand management considering water shortage as an inductor of drought. Catastrophe theory has been proposed to explain transitions through discontinuities and unexpected changes in water system. The study indicates that supply management can increase water supply; however, in long term, it may not be sustainable for drought mitigation. Water demand management, on the other hand, improves water use efficiency with less investment. Therefore, the study emphasizes water demand managements for drought management under future changing scenarios.  相似文献   

18.
邢晓彬  张阳生  段芳 《地下水》2011,(6):190-192
运用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基本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调查分析泾阳县水资源总量、可利用资源量和各行业用水需求量的预测,经供需平衡分析得出泾阳县在未来发展中水资源将出现匮乏现象.同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几点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建议,旨在为泾阳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契机.  相似文献   

19.
夏栩 《地下水》2011,(1):58-60
南通虽然河网密布,但是由于近年来水污染日益严重,水质型缺水将成为未来制约工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南通市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分析,提出了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变化环境下缺水流域水资源演变与科学调控是国际上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中国水资源安全保障面临的重大难题。针对剧烈环境变化下黄河流域水资源显著减少、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的问题,以提升流域水资源安全的调控能力为目标,识别了流域水资源供需演变认知—适应性评价—高效输沙—分水方案优化—协同调度的5大关键科学问题,从水资源供需演变机制分析、流域水量分配方案适应性综合评价、河库联动高效输沙水动力条件塑造技术、流域水资源动态均衡配置理论、复杂梯级水库群水-沙-电-生态多维协同调度等方面,提出了"黄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优化及综合调度"研究的总体架构和理论方法,构建了黄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协同调度技术体系,为提升缺水流域水资源管理能力与调度水平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