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规则》(GB/T25529-2010)通过对多源地理要素及其属性进一分类组织和编码,支持跨部门、跨领域、多源、多时相、多尺度地理信息整合与管理的基础性标准,规定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规则,以及地理要素类的高位分类与代码。适用于多源地理信息统一分类组织和编码,  相似文献   

2.
利用关系型数据库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了文物挖掘测绘信息的管理、显示、分析和应用.基于对文物资料及相关信息的分析、分类、表结构设计和编码设计,利用VC++与MapX控件实现了文物挖掘测绘信息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DNA计算的高光谱遥感数据光谱匹配分类新方法。该方法利用DNA编码提取各类地物光谱所携带的物理吸收与反射特征信息,将地物光谱特征转换为DNA编码空间特征,通过DNA计算基因操作寻找各类地物最典型的DNA信息链。在此基础上,利用DNA计算原理建立一系列模糊规则,对高光谱数据进行光谱匹配分类。通过与传统的光谱匹配算法(二值编码,光谱角,光谱差分特征编码)的分类结果进行比较,证明该算法分类精度优于传统高光谱数据的光谱匹配分类方法,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利用边界链编码和HMM进行SAR图像阴影建模和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中的阴影信息进行目标识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边界链编码和隐马尔可夫模型(HMM)相结合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链编码技术来描述SAR图像阴影边界的形状,可以很好地反映形状的特性,且计算上很有效;利用HMM统计建模方法对阴影边界的链编码进行建模和分类,从而实现SAR图像的自动目标识别。使用MSTAR数据库中的SAR图像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和分析,分类结果证明只利用阴影信息进行分类的可行性,且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SAR图像的目标识别。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北美国家多用途地籍测量的经验,讨论了规划多用途地籍信息系统中必须考虑的几个技术问题:系统用户、用户对数据和信息产品的要求、空间信息分类与编码、系统收集数据的来源与方法,供正在着手或准备建立多用途地籍信息系统的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简单介绍了公众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现状,重点从平台体系结构、城市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公众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数据整饰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在公众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中应关注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政府网站信息公开目录在促进政府信息管理和公开、服务社会公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50个部委级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进行了抽样调查,从分类方式、主题分类、页面表现和元数据项4个方面进行了统计研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对如何进一步完善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分二号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亚米级遥感卫星。其影像因信息丰富、纹理清晰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分类研究中。随机森林是一个包含多个决策树的分类器,是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分类方面的一种有效方法。针对单纯的随机森林方法在土地分类中存在的错分的情况。本文基于灰度共生矩阵提取影像纹理信息,同时利用影像的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将影像的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和纹理信息相结合,采用随机森林的方法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并得到了较高的分类精度。实验证明了该方法对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分类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由于高光谱影像的数据维数高,利用常规方法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分类结果。在基于信息融合的图像处理过程中,利用影像多特征融合信息进行面向对象的遥感图像分类,可有效降低原始图像数据维,提高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0.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编码的一致性是保证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存贮、检索、分析、输出及交换,实现信息共享的重要环节。目前要素代码的一致性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为此国家测绘局“九五”测绘科技重点项目中设立“基础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研究”专题进行研究。现就该专题所进行的现有标准的分析及编码试验情况作以介绍,为信息分类与编码原则和方法的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信息隐藏是遥感影像信息交换环节中必不可少的步骤。本文将基于张量(tensor)的影像纹理合成技术应用于遥感影像信息隐藏领域,首先应用影像分类方法将空洞附近的影像按照纹理进行分类;然后利用张量投票技术解决空洞部分影像与周围影像的连通问题;最后利用基于马尔科夫随机场的纹理生成技术完成空洞部分的纹理的自动填充。试验表明,所述方法不仅达到了信息隐藏的目的,而且纹理过渡平滑,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矿区GIS信息(数据)编码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矿区GIS信息的特点入手,提出了矿区GIS信息(数据)分类和编码的原则和方法,并用信息论的方法确定了编码长度,最后给出了矿区GIS信息(数据)编码的初步设计和部分编码。  相似文献   

13.
地理属性和图形属性耦合的信息编码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焦健  曾琪明 《遥感学报》1998,2(4):310-315
对地理信息进行编码,是GIS设计中最重要的技术步骤之一,它代表着现实世界与信息世界的界面。本文从地图的模型化和空间认知过程出发,提出地理实体编码模型与图形实体编码模型的概念,并着重分析了代表这两类不同编码方式的软件对制图功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理属性和地图图形属性耦合的信息编码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4.
在极化SAR影像极化特征的基础上,引入影像的纹理信息,利用带核函数的SSVM算法对极化SAR影像进行分类研究。该方法首先利用精致LEE滤波器对极化SAR影像进行去噪处理;然后采用小波变换对去噪后的总功率影像Span进行纹理特征提取;最后将纹理信息和极化信息结合,并采用SSVM方法对极化SAR影像进行分类。利用NASA/JPLAIRSAR获取的L波段SanFrancisco海湾和荷兰中部Flevoland地区的影像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SSVM算法可有效地用于极化SAR影像分类,且分类精度和分类效率都优于SVM算法。同时纹理信息的引入使SSVM算法的分类精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在极化SAR影像极化特征的基础上,引入影像的纹理信息,利用带核函数的SSVM算法对极化SAR影像进行分类研究。该方法首先利用精致LEE滤波器对极化SAR影像进行去噪处理;然后采用小波变换对去噪后的总功率影像Span进行纹理特征提取;最后将纹理信息和极化信息结合,并采用SSVM方法对极化SAR影像进行分类。利用NASA/JPL AIRSAR获取的L波段SanFrancisco海湾和荷兰中部Flevoland地区的影像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SSVM算法可有效地用于极化SAR影像分类,且分类精度和分类效率都优于SVM算法。同时纹理信息的引入使SSVM算法的分类精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地理要素编码在GIS数据转换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GIS中地理要素的分类、编码组织是系统信息可视化及空间分析的基础,提出一种利用地理要素编码为中介,实现不同系统间地理数据转换的方法,提供方法应用流程,解决GIS系统间数据共享时因系统数据组织差异、难以实现不同系统间地理信息符号化表示及空间分析应用的问题,实现数据转换与共享时地理数据重分类、分层及可视化。  相似文献   

17.
范宝梅  韩勇  齐永阳 《地理空间信息》2011,9(2):144-146,149
针对个性化电子地图中的用户订制信息服务,从信息分类、信息挖掘及地图中信息标注的添加等几个方面对用户信息订制服务的关健技术及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在实际应用中对功能进行了设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18.
在深入贫困地区进行详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新形势下扶贫开发工作的特点,对扶贫开发信息专题图的制图标准、制作技术流程以及编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利用ArcGIS,以重庆市黔江区的扶贫开发数据为例,制作了相应的专题图样图。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遥感数据越来越普遍地被利用为更新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源。但利用GIS来改善分类精度的探讨却很少。本文提出了利用OIS技术来提取形状信息和改善分类精度的新方法,从而使一些容易混淆的分类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20.
结合交通信息的最佳路径搜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交通信息参与最佳路径搜索的可能性,将交通信息分类,提出了交通信息数值化的方法,以及利用路网数据库结合交通信息的最佳路径搜索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