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中国沙区仍属植物标本整理、鉴定和文献考证,认为中国沙区有杨属(PopulusL.)植物17种、5变种和1变型;《中国沙漠植物志》记载的青甘小叶杨应由变种提升为种;额河杨、伊犁杨、光应银白杨、辽东小叶杨和菱叶小叶杨等2种、2变种和1变型《中国沙漠植物志》应予收录。  相似文献   

2.
地名是人类交往的工具,通过对地名含义的考证,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地名读音是否有误、用字是否正确、含义是否健康向上,从而促进地名标准化的处理和发展。因此开展对地名的考证是实施地名标准化的一项基础工作,对历史悠久、资料保存浩如烟海的我国文化来说,加强地名考证和资料归纳整理等工作无疑是对历史文献的补充和完善,尽管历史文献的资料具有局限性,但仍是富于启发意义并具有历史特色的真实反映,开展对《元和郡县志》的考证与归纳整理工作,将对现代资料和研究工作的承继起到借鉴作用。本文就《元和郡县志》山岳命名类型的依据、类型、特点进行了归纳整理,愿与读者共勉。一、山名分类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地名研究的第二个方面是各种地名,特别是政区地名的沿革变迁。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沿革变迁造成大量的一地多名,假使不及时系统整理,就会使后代人面对大量存在的异名同地、异地同名等情况茫然无措。通常认为沿革变迁的研究即所谓历史沿革地理始于《汉书 ·地理志》,其实,在《汉志》以前,先秦文献中已经注意到地名的沿革变迁而加以记载,例如古本《竹书·纪年》魏今王下:“二月,城阳、向,更名阳为河雍,向为高平”。正是由于地名变迁在先秦早已开始,所以《汉书 ·地理志》才有必要加以整理研究。与《汉志》一样,《说…  相似文献   

4.
褚绍唐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地理教育家,历史地理学家,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褚先生的地理教育思想构建起了中国中小学地理教育教学与研究的基本框架,先生组织发起的地理教育学术组织和创办的学术期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先生编写的中小学地理教学大纲和教材惠及数代人。褚先生对上海历史地理的研究颇有建树,对上海的城市发展过程、成陆过程,水系变化等有独特见解。褚先生对《徐霞客游记》的整理和校点工作具有划时代意义,同时,先生也是徐霞客研究领域的大师。此外,褚先生还在城市地理学、地图学、地理文献翻译等领域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元和郡县志》为我国唐代李吉甫所编之地理名著,是现存最早的、最有价值的地理总志。它维系了《汉志》至两《唐志》间几个世纪沿革地理的连续性。是为其以后诸史地理志地理总志和州县方志之滥觞,其直接影响远及清末民初。然而,因其距今久远,加上时代的局限性,这部志书中仍有个别地方有误,正如清代著名学者孙星衍所指出的“间有异说及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中国沙区兰科植物标本整理、鉴定和文献考证,对《中国沙漠植物志》兰科的大花杓兰和十字兰的名称做了订正,补充了四裂红门兰。  相似文献   

7.
张晋光 《地理研究》2013,32(3):590-592
《方舆胜览》是南宋祝穆撰写的一部地理总志,始刊于理宗嘉熙二年(1238年),后经其子祝洙增订,于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重刊。2003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施和金教授点校的《方舆胜览》,全书70卷,分为上、中、下三册,共计70余万字,这是施和金教授继《读史方舆纪要》后整理的我国又一部历史地理名著,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010年中华书局又重印了这部著作。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浩瀚博大的历史典籍中,历代封建王朝明令颁布为正史的纪传史,始于(史记),迄于《明史》,共二十四种,故“二十四史”成为学术界的一个专有名词,另加民国年间所修的《新元史》和《清史稿》,共计二十六史[1]。纪传史包括了纪、表、书志、世家、列传五体形式。这五种形式中,与地理最为关系密切的就是书志。全史中共有十九种史志,其中之一就是地理志,而二十六史中,有十八部具有地理志,约占总数的3/4,只不过并不是全以“地理志”为名称出现。其中,有十二部称《地理志》,两部称《州郡志》,称《郡国志》、《地形志》、《郡县志…  相似文献   

9.
我国地理学的方向与任务若干问题的商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我国地理学的发展源远流长,公元前五世纪,《禹贡》一书概括地阐述了我国山川,湖泽、土壤、物产等,它是全世界最早的地理学著作之一。其后,汉代的《汉书地理志》,唐代的《元和郡县志》,清代的《大清一统志》等都是内容丰富的地理著作。宋代以后,全国各省府县所编的地方志,也都是重要的区域地理志。凡此都  相似文献   

10.
经对中国沙漠地区植物标本整理、鉴定和文献考证,新增加了Iris flavissima Pall和I.pandurata Max-im。并认为《中国沙漠植物志》收录的I.potaninii Maxim、I.goniocarpa Baker和I.thoroldii Baker在沙漠地区没有分布。  相似文献   

11.
李慧 《地理研究》2006,25(3):560-560
按照1956年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史研究规划,北京大学侯仁之教授负责整理中国古代地理名著。侯先生遂于1957年夏天邀请顾颉刚、谭其骧、黄盛璋、任美锷四位著名学者分别注释了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四部地理著作《禹贡》、《汉书·地理志》、《水经注》和《徐霞客游记》,汇为第一辑,1959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是为《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因出版时间早,该书在“文革”以后就很难找到,学界一直盼望再版行世。在初版46年之后终于由学苑出版社重印。《禹贡》是我国最古老的传世文献之一《尚书》中的一篇,也是我国最早富有系统性、科学性记述的综合…  相似文献   

12.
韩博 《西部资源》2023,(4):181-183
《中国矿产地质志·云南卷·能源矿产》是自然资源领域“十三五”重点项目《中国矿产地质志》之《中国矿产地质志·云南卷》系列成果之一,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地归纳总结云南省能源矿产情况的专业志书,编辑出版的难度较大。本文从专业技术的角度,总结了专业编辑在加工《中国矿产地质志》系列丛书中各省能源矿产志书及各省卷能源矿产部分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明代万历《武陟县志》,为该邑初创志书之始,但因年远日久,在大陆已荡然无存,仅在台湾有刊本。这次手抄本的现世,实在珍贵喜人,使我们得以目睹该志之全貌,对了解当时该地的风土、人情、地理、物产等提供了参考。全志设门立类尽管简略,但按语周详,评判得当,多启迪后来修志者,筚路蓝缕之功不可没,为历史地理研究者所重视。  相似文献   

14.
李长傅教授长期从事历史地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生前著述颇多,是我国知名的历史地理学者,对我国历史地理的教学和研究做出了贡献。 《(禹贡)释地》是李教授遗著之一,经陈代光整理,最近由《中州书画社》出版,全国发行。 《禹贡》是《尚书·夏书》中之一篇,为我国古代地理志之始祖,谈沿革地理者,莫不宗之。 在封建社会,《禹贡》列为经典,为学者必读之书。历代注释、疏证《禹贡》者,指不胜屈;《禹贡》之学,蔚然成风,尤以清代最盛、其中清人胡渭之《禹贡锥指》用力最深,集历代《禹贡》研究之大成,对后世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5.
《旧唐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地名历经校勘,明显讹误已大为减少,而且《旧纪》、《旧传》、《新纪》、《新传》涉及同一人物的同一活动地点,其单独某一出处也历经校勘,已基本不存在明显讹误,但同一地点在《旧书》或《新书》中前后记载有异,或者两书间记载有异。  相似文献   

16.
《新疆森林》是《中国森林》丛书的一部分册,是新疆森林资源第一部巨著,也是新疆农业自然资源部重要的科学文献.已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新疆森林》全面总结了新疆30多年来的森林调查与科研成果,对有关新疆森林的史料作了深入的考证,并联系生态环境探讨了新疆森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演变。全书博大精深。亦志亦学,是一部资料齐全、内容翔实的新疆森林资源文库和新疆森林志与森林学体系的基础理论专著。本书的特点是,寓森林学于森林志之中,以森林为主与生态因子密切结合;以天然林为主旁及营林  相似文献   

17.
西安是我国六大古都之一,是历史文化名城,是旅游胜地,如今已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古人云:“秦人善作志,秦地出佳志”。由陕西师范大学宋德明副教授主编的《西安市地理志》,就是难得的我国第一部大城市地理志专著。该书的出版不仅充实了志书宝库的内容,也为三秦大地增添了光辉。余读了《西安市地理志》获益非浅,深感有以下明显特点:  相似文献   

18.
在查阅"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的基础上,以《Flora of China》、《中国植物志》、《福建植物志》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为依据进行比较研究,结合近年来有关专家、学者对福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实地调查所取得的成果,对2012年公布的《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50种进行增补,并对部分种类的中名或拉丁学名进行修订或提出归并建议。研究显示:补充、完善后的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有60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9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1种。研究结果可为福建省有关部门完善《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开展福建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以及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三、宁新中更名安阳之所在1、安阳城和宁新中今焦作市东北17公里处有一村庄,名叫安阳城。曾是安阳城人民公社管委会驻地。此名称的历史,至少在北魏时就有了。《魏书·地形志》载北修武县已有安阳城。《修武县志》载南阳城曰:“春秋南阳城在县北三十里,又名安阳城。”《水经注·清水》云:“修武,故宁邑,亦曰南阳矣。”这里说明“修武”、“南阳”、“宁”和“安阳”似乎是一地。又《括地志》云:“怀州获嘉即古之南阳。”清吴作信撰《汉书地理志补注》载获嘉县条云:“环宇通志:获嘉县在卫辉府西南百里。本殷之宁邑,周之修武也。…  相似文献   

20.
邹逸麟 《地理研究》1993,12(2):103-105
舆地之学,在我国渊源流长。《山海经》、《禹贡》是我国早期地理学的代表作。秦汉以后随着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能力的加强,视野的扩展,不断有新的地理著作出现。魏晋六朝时期编撰地记、图经成为一代风气。六世纪郦道元注《水经》引用了数百种资料,其中大部分为地理文献,可谓"集六朝地志之大成”(清陈运溶《郦州记序》,载《麓山精舍丛书》)。《隋书经籍志》载当时所存地理著作140部1400卷。《宋史艺文志》载地理类总志、方志达400种部。明清以还至近代,新出现的地理著作更是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