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促进广西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论述了矿业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五大作用,分析了广西资产资源开发的两头和存在问题,并结合广西实际,提出了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科学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促进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广西地质》2012,(7):35-35,38
当前,矿产资源供求矛盾突出,矿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矿产开发活跃,在促进广西矿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管带来了新的压力。新形势下矿产资源开发监管管什么、怎么管,是摆在各级国土资源部  相似文献   

3.
朱小波 《矿产与地质》2009,23(4):391-395
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县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种近40种,由于长期以来开发规模小、资源浪费多、环境破坏大等原因严重制约了融水县的经济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要求,广西有色金属集团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借鉴全国资源整合成功案例的基础上,对融水县矿产资源的整合必将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辽源市矿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介绍了辽源地区矿产资源的种类、分布、结构特征以及目前各矿种开发利用现状,接着,论述了矿产资源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指出了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矿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广西国土资源的现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土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开发管理水平的高低,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决定作用。广西是中西部省区中唯一沿海、沿边、沿江的省区,其国土资源的基本状况是:山多地少、人均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矿产资源种类多,锰、锡等30多种矿产储量居国内前列;海洋空间资源、港口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丰富。如能充分发挥广西的区位优势、资源特色、广西在西部大开发中将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6.
广西与邻省矿产供需状况及矿业互补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球 《广西地质》1999,12(2):49-54
文章根据矿产资源特点、矿产供需状况提出了广西可从邻省引进8种矿产资源为广西经济建设服务,同时广西9种矿产资源可弥补邻省对矿产资源需求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高德云  齐运铎 《地质学刊》2004,28(2):106-106
20 0 4年5月中旬,由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承担的金坛、溧阳、宜兴市矿产资源规划通过了江苏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评审,这是我省完成的第一批县级矿产资源规划。金坛、溧阳、宜兴市地处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地域上相邻,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很大,导致多年来过量开采使资源消耗过快,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和贯彻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今天,迫切需要制定一部规划来指导和规范本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金坛、溧阳、宜兴市的矿产资源规划均起步于2 0 0 2年,经过项目组和地方国土资源局的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8.
7月中旬,国务院九部委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检查验收组莅临栾川,对栾川县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检查验收。国土资源部开发司副司长王宗亚代表检查验收组对栾川的整顿规范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2005年国务院全面部署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后,栾川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措施得力、工作扎实,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显现出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栾川的经济发展水平跃上了更高的台阶。这得益于栾川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健康的,说明了栾川的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是认真贯彻国务院要求的。  相似文献   

9.
论中小型矿产资源勘探及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型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多构成地方乡镇企业或个体的支撑产业或第二产业,由于缺乏地质常识和勘探开采技术而导致工伤事故频发,安全隐患颇多而具有普遍性,以北京西山为剖析区,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提出了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地质勘探技术培训的重要性,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对中小型矿产资源开发和地方经济发展而需进行区域统筹规划进行了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杨春 《广西地质》2010,(9):38-40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基本源泉之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当今世界95%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和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都来自矿产资源。由此可见,矿业经济的发展是决定广西"工业强省"战略实施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提高广西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程度,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矿产资源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矿业大国,但其低资源利用率、高安全风险、生态破坏严重等现象的存在,以及产品结构不合理,质量差,低附加值等资源利用现状,造成了矿产资源日益短缺,部分矿产依赖进口,严重影响到国家经济建设与国家安全。针对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的客观原冈进行剖析.提出要站在战略的高度,采取关闭小矿山、完善矿业法律制度,增加地质勘探投入、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加快技术进步,发展相关产业等措施,树立矿业强国的思想,实施全球战略,从而确保我国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资源开发利用的乌昌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宇  董雯  刘毅  张小雷  雷军 《冰川冻土》2011,33(3):683-691
近年来随着国家能源基地和矿产资源加工基地的建设,资源开发利用成为推动天山北坡经济带以及乌昌地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围绕资源规模与供给力、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人类对资源的改造利用能力,结合乌昌地区发展的实际,以水资源、能源矿产资源为切入点,构建基于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框架和指标评价体系,通过因子分析对可持续发展能...  相似文献   

13.
赵志广 《吉林地质》1998,17(1):63-66
矿产资源是生产力系统中的重要构成在素,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后,生产力的存在和发展都与太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息息相关,矿产资源已日益成为生产力系统的内在要素,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维系现代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矿产资源的开发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标志,同时,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既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又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限制和制约作用。开发利用资源是发展生产力,保护矿产资源就是保持生  相似文献   

14.
郑炳霖  傅玉琴 《福建地质》1999,18(2):108-112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矿业开发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是由此引起的环境污染和地质灾害的不断发生。在分析环境的有效保护以实现福建省矿产资源持续性发展的基础上,讨论了我省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并指出了矿山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广西南丹矿产资源及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坤  胡振光 《矿产与地质》2010,24(6):552-556
广西南丹矿产资源丰富,矿业经济前景良好。文章阐述了南丹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指出今后在南丹矿产资源开发中,必须加大勘探工作的投入力度;加快科技进步;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开展尾矿综合利用技术及减少对环境破坏,重视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锰矿是广西的优势矿产之一,查明的资源储量位列全国第一,且资源保障程度高、分布高度集中、开发潜力大.文章根据新一轮重要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成果,分析了广西锰矿资源禀赋特征和开发利用现状,对锰矿资源的需求及保障程度进行研究.为保障广西锰业的持续和健康发展,提出对锰矿资源实行统一规划,强化矿产资源管理,实行保护性开采,延长锰产业链;对氧化锰矿的开采进行宏观调控,开展资源富集区深部碳酸锰矿勘查,加强低品位碳酸锰矿的可选性试验研究;适当增加进口优质锰矿与国产锰矿搭配使用.  相似文献   

17.
浅谈吉林省矿产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继红  王冬艳 《吉林地质》2010,29(2):161-164
本文在阐述吉林省矿产资源利用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总结了吉林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并根据吉林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从强化规划、加大勘查、完善机制、夯实基础等四个方面提出吉林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从东平县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历史、资源保有现状、勘查开发及矿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进一步探讨了加强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的问题。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分布不均匀性,决定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有限的。如果不合理开发利用,必然会造成矿产资源衰竭和矿山生态环境恶化,使矿产资源与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加剧。  相似文献   

19.
浅析贵州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涤 《贵州地质》2003,20(3):150-153,144
本文研究认为,贵州省矿产资源开发依靠科技进步,建立和完善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配套法律法规的保障,建立资源环境保护、监督和管理体系,形成有效、协调、创新的持续发展机制,使环境保护、资源保护、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实现矿产资源开发最优化和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的“绿色矿业”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