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枯竭及近海养护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发展远洋渔业成为增加海水产品供给、改善居民膳食结构、实现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文章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历程:按照产量、产值、作业海域、远洋渔业产业结构等指标对其进行阶段划分,依次分为空白期(1949—1971年)、积极筹备期(1972—1984年)、起步期(1985—1990年)、快速发展期(1991—1997年)、调整期(1998—2006年)、优化期(2007年至今)6个阶段,并分析其阶段特征;发现国际渔业合作、远洋技术革新、近海渔业政策和政府补贴引导构成了远洋渔业不同阶段的演进动因。结合当前我国远洋渔业所处阶段的特征和国内外渔业环境,对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即我国远洋渔业发展趋势体现在如下三大转变,(1)由渔业资源依附型转变为科技资源驱动型;(2)资源消耗型转变成资源创造型,推进海外"蓝色粮仓"建设;(3)资源破坏型转变为资源养护型,树立负责任远洋渔业大国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金枪鱼渔业作为远洋渔业和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受到各远洋渔业大国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文章基于SCP分析范式,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及市场绩效3个范畴研究金枪鱼渔业产业组织的结构特征,分析影响金枪鱼渔业市场结构的因素,探究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者的关系。研究发现:金枪鱼国际生产和贸易垄断集中程度降低,市场竞争的有效性不断加强;金枪鱼的市场结构受到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进入和退出壁垒的影响;金枪鱼渔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文章最后为我国发展金枪鱼渔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提出了发挥渔业管理组织牵头作用,共同维护金枪鱼市场有效竞争;积极促进企业发展,提高生产研发能力,立足国际市场;创造良好国际环境,切实为金枪鱼渔业发展保驾护航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远洋渔业事业正式起步于1985年3月10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通过设立功能性海外机构,我国远洋渔业企业的海外业务得到顺利开展。借助计量回归分析,笔者发现我国远洋渔业外直接投资,以资源为导向。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大背景下,我国远洋渔业企业海外市场将进一步开拓。伴随国际竞争的加剧,兼并与收购将成为远洋渔业企业海外拓展的主要方式;在跨国经营时,我国远洋渔业企业要遵守我国和当地的法律法规,尊重当地文化,正确处理好中外籍员工关系,建议设立可为多家企业同时提供服务的共享性基地。  相似文献   

4.
历经数10年的发展壮大,中国已跃居成为全球远洋渔业大国,且正在稳步向世界远洋渔业强国迈进,但与之不相称的是,中国至今仍没有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远洋渔业基地,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作为全国首个获农业部批准建设的远洋渔业基地,兼具"天时"、"地利"、"人和",最有可能对标国际、填补空白。提出舟山应立足于国际视野和国家战略的高度,抢抓机遇、顺势发力,通过强化服务体系、供给能力、产业链条、销售渠道和科技创新等,补齐短板、形成特色,全力打造比肩长崎、釜山、高雄的国际性远洋渔业基地。  相似文献   

5.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远洋渔业领域的研究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洋渔业是海洋捕捞业的重要组成,但是远洋渔业也是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海洋产业,科学分析国内外远洋渔业领域的研究状况有利于我国远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科学管理。为此,本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学,通过Webof Science,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Google Scholar数据库检索到远洋渔业相关531篇英文文献,通过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到远洋渔业相关1340篇中文文献。从文献类型、文献增长规律、期刊分布、高引文献、国家地区和研究单位、研究内容六个方面分别整理与分析中英文文献。结果显示,中英文文献研究内容在研究对象、研究尺度和研究学科三方面有差异。英文文献对高经济价值和市场需求较大的鱼种研究较多,研究尺度从大到小均有,中文文献集中于中小尺度研究。英文文献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1995年之后文献明显增加。美、日、中发表文献最多,其中美国在资源评估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研究较多,日本对金枪鱼、鲣鱼、鲑鱼和鳕鱼等高度洄游性鱼类研究较多,中国大陆在综述和行业指导上研究较多,中国台湾对金枪鱼研究较多。中文文献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从2012年有明显增长,大多发表在非核心刊物,高校和研究所研究成果较多,政策和产业研究内容多集中在远洋渔业生产要素、远洋渔业产业体系、政府政策和国际影响。远洋渔业具有弱质性、产业关联度高、依赖国家发展支持等特征。我国应从远洋渔业的数据统计与科学研究、拉动国内市场和消费、风险评价和预警、参与到国际事务和规则制定、企业的管理等方面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6.
海洋能产业作为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发展仍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国海洋能产业总体上仍处于发展初期,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文章结合我国海洋能产业发展的现状,针对海洋能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政府在我国海洋能产业发展中的角色地位,即战略规划的设计者、产业发展的激励者、市场环境的营造者、技术创新的推进者和生态环境的监管者。政府要扮演好自己在海洋能发展中的角色,真正促进我国海洋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 ,但耕地面积仅占世界的7 % ,属于联合国认定的食物贫乏国家(LIFDC)。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耕地面积的逐渐减少 ,食物的供需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大力发展远洋渔业 ,弥补陆地和近海食物资源的不足 ,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均水产品供应水平 ,缓解我国食品供求矛盾 ;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如造船、渔业机械、水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发展 ,拓宽产业空间 ;有利于保护近海渔业资源 ;有利于优化产品结构 ,开拓国际市场 ,是解决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有效途径 [5]。同时应当看到 ,中国远洋渔业虽已跻身世界前…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我国远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我国在国际渔业事务中的影响力,文章根据远洋渔业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采用组态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分析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远洋渔业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策略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远洋渔业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包括全产业链程度、生产要素、资源综合利用实力、挑战应对能力以及政府公共服务和自身政策需求;其中,挑战应对能力是高产业竞争力组态的必备条件,全产业链程度与政府公共服务和自身政策需求是具有同步性的高产业竞争力组合驱动因素,全产业链程度是非高产业竞争力组态的核心条件;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应积极嵌入全球价值链和构建全产业链、加强政府主导作用、化挑战为机遇、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实力以及通过“龙头”企业提高远洋渔业企业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9.
远洋渔业是集劳务、外贸、渔业于一体的对外综合投资项目,经济效益和带动能力都很大,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上具有其他产业不可替代的优势。通过发展远洋渔业,可以直接参与国际间渔业资源的竞争,使渔业产、加、销各个环节全面与国际市场接轨,加速渔业经济的国际化、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褚晓琳  唐议  陈勇 《海洋通报》2019,38(2):132-140
目前鲨鱼养护管理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鲨鱼养护管理国际行动计划》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等国际文件从生态系统保护和贸易管控角度对鲨鱼问题做出规定。为了顺应国际社会加强鲨鱼养护管理的趋势,RFMOs出台了一系列决议和措施。对此,作为远洋渔业大国的我国应针对目前履行RFMOs管理规定中存在的问题,尽早做好各项准备,以彰显我国渔业大国的负责任态度,更好地维护我国远洋渔业合法权益。第一,对外加大宣传,树立我国远洋渔业的正面形象;第二,加强远洋渔业从业人员培训,强化远洋渔船监管;第三,加强国际渔业法律科学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在国际渔业管理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第四,转变我国渔业法规指导理念,确立以养护为主的渔业管理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