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路文海  曾容  向先全 《海洋通报》2013,32(5):580-585
从海洋生态健康的内涵出发,将生态文明纳入生态健康评价体系,从产出效率、功能多样、生态文明和压力胁迫四 个方面共14 项指标构建沿海地区海洋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2010 年天津、福建、山东3 个沿海地区生 态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天津沿海地区海洋生态健康综合指数为0.67,需提高海洋生态环境消纳污染、改善海洋环 境质量、提供初级生产力等各项支持服务功能,福建沿海地区海洋生态健康指数为0.57,需加大海洋科研投入力度,加强海 洋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加强赤潮等生态灾害的预防治理,山东沿海地区海洋生态健康指数为0.66,需加强海域资源的集约利 用,减轻陆地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的压力和负效应,降低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风险。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压力一状态一响应(PSR)评价框架,以大连市为例,基于沿海城市的海水入侵现状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大连地区1997--2007年生态安全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沿海生态城市的海洋指标体系研究——以厦门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云凤  崔胜辉 《台湾海峡》2007,26(4):508-515
生态城市是21世纪城市发展的模式.海洋指标体系可以指导沿海生态城市的建设,促进沿海城市的海洋资源与环境管理.本文剖析了生态城市的内涵,提出了生态城市的内涵包括健康、安全和发展.其中健康包括活力和结构;安全包括暴露水平、敏感性和恢复力;发展包括发展的潜力和协调能力.论述了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和结构;在此基础上,以厦门市为例,构建了沿海生态城市的海洋指标体系,讨论了指标体系构建的一些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构建了沿海地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沿海地区生态安全进行评价,以评价结果为基础,选取人口、海洋产业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和环境管制4个影响因素,以沿海经济区为基本研究单位,利用变系数固定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人文因素对沿海地区生态安全时空差异影响。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所选取的4个人文因素对沿海经济区生态安全时空影响都比较显著,其中人口增长对沿海地区生态安全具有负向影响,环境管制对各经济区生态演变具有促进作用,而海洋产业发展与外商直接投资对不同经济区生态安全演变的影响比较复杂。因此,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节能减排措施,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提高政府管制水平,特别是提高外商进入的环境标准是未来实现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促进人-海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构建了沿海地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沿海地区生态安全进行评价,以评价结果为基础,选取人口、海洋产业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和环境管制4个影响因素,以沿海经济区为基本研究单位,利用变系数固定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人文因素对沿海地区生态安全时空差异影响。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所选取的4个人文因素对沿海经济区生态安全时空影响都比较显著,其中人口增长对沿海地区生态安全具有负向影响,环境管制对各经济区生态演变具有促进作用,而海洋产业发展与外商直接投资对不同经济区生态安全演变的影响比较复杂。因此,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节能减排措施,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提高政府管制水平,特别是提高外商进入的环境标准是未来实现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促进人-海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海洋生态安全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评价海洋生态是否安全是准确把握海洋开发程度的重要保证。本研究剖析了海洋生态安全的内涵和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PSR模型的海洋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同时利用层次分析法结合熵权法选取指标及确定权重,对于2001-2010年的海洋生态安全总体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中国海洋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总体上呈现出在曲折中上升,但在2003年和2009-2010年又略有下降,中国海洋生态安全目前处于一般状态。  相似文献   

7.
长江河口海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初步评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叶属峰  刘星  丁德文 《海洋学报》2007,29(4):128-136
基于结构功能指标体系评价法,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长江河口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2002年至2004年8月生态调查数据对其进行初步的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可以通过物理化学指标、生态学指标和社会经济学指标三大类30个指标来建立长江河口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2002年至2004年8月长江河口生态系统的整合健康指数(IHIYRE)分别为3.09,3.17和4.36,均低于系统健康指数值(5),河口生态系统总体上处于健康与不健康之间(3≤IHIYRE≤5).而且,从目前河口海域的污染现状来看,这一海域的水体富营养化比较严重,且状态比较稳定,使其恢复到健康状态需要投入巨大的物质和能量.  相似文献   

8.
沿海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2003年国家提出建设生态县、市、省以来,全国各地区按照发展生态经济、建立和谐社会的理念,根据各自地区特点进行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由于沿海城市是中国经济建设的龙头,这一地区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可持续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而2003年的生态市建设指标没有区分内陆城市和沿海城市,尤其缺少对建设指标考核的评价体系,所以有必要对沿海生态城市建设建立指标体系对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价。作者就沿海城市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危机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生态学中,目前尚未见到生态危机的确切定义;在经济学中,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有特定的含义,不适合这里使用。因此,这里的“危机”是辞海中语义上的含义,即“潜伏的祸机”。在海洋生态经济系统中,这种潜伏的祸机,或现实的祸机是确实存在的。一、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面临的冲击和挑战(1)人口趋海移动的压力。世界上大多数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发展经济和人类居住。目前,60%的人口挤在离海岸1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16个大城市,13个是沿海城市;人口趋海移动已经是全球性问题,全世界每天有3600人移向沿海地…  相似文献   

10.
山东半岛作为我国最大的半岛,其地理位置决定了海洋生态可持续发展对其的重要性。本文使用DPSI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结合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两个方面搭建指标体系评估其蓝色经济区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表明:山东半岛承受的社会经济压力正不断增大。海洋生态系统综合状态评价值为0.53,其中海水、沉积物质量及生物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22、0.19及0.123,生态环境现状不容乐观。影响和响应评价值分别为2.5和4.3,海洋灾害的影响范围较大,危害程度较深,但海洋管理部门在面对生态环境变化时的反应较为迅速、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