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金沙江金坪子堆积体成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坪子堆积体位于康滇构造带上,在形态特征上类似滑坡堆积体。根据金坪子堆积体的DEM和实地调查,将堆积体按地貌类型划分为八个部分:上斜坡、泥石流扇、金坪子古沟谷堆积平台、金沙江谷坡、金沙江阶地、现代金沙江巨砾岩块滩地、金沙江离堆山、硝沟沟谷。通过分析金坪子堆积体各地貌单元的重矿物组合特征、TL测年数据和钻孔资料,认为金坪子堆积体是多种动力元在不同时代共同作用形成的一个复式堆积体,它是三套分别以老金沙江、古金沙江和现代金沙江为轴心的地貌体系时空更替的产物。乌东德峡谷贯通,老金沙江金坪子深潭形成,195.00±9.70 kaB.P.金坪子深潭开始被充填,角砾岩开始形成;137.00±6.80 kaB.P.坡积物充填胶结结束,老金沙江最高洪水位达到1 070 m;金沙江改道,并在915 m发育漫滩相阶地堆积物,其年代为41.13±3.49 kaB.P.;之后,金沙江表现为强烈深切,形成金沙江离堆山。  相似文献   

2.
金沙江石鼓-宜宾段河谷-水系演化研究综述与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金沙江形成演化研究的历史已有百年之久,近十年来更是地学界研究热点之一,产出成果颇为丰硕。该文在对一个多世纪以来有关金沙江研究成果分析基础上,勾绘出金沙江石鼓-宜宾段上新世以来的河谷形成演化过程,基本观点为:全新世之前该区存在数条并列南流水系;上新世末-早更新世初,湖泊广泛发育;早更新世中后期,金沙江经丽江-鹤庆,于金江街附近汇入昔格达古湖;早更新世末期,昔格达古湖被切穿泄空,金沙江下游袭夺连通;中更新晚期,石鼓以南的东西向隆起使金沙江南流受阻,被动袭夺至水洛河,并于三江口与下游川江连通,至此形成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金沙江。  相似文献   

3.
长江第一湾成因新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长江第一湾成因是一个复杂而重大的科学问题,近百年来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至今还悬而未决.根据前人的研究资料和该区有关的地质、地貌、湖泊沉积等研究的最新成果,在分析滇西北晚新生代以来水系演化和金沙江河谷发育的基础上提出:石鼓附近的长江第一湾是古金沙江支流水洛河汇入古金沙江的河汉;早更新世末期老君山一带东西向隆起的阻挡作用,使古金沙江沿其支流水洛河下游段逆向北流,在三江口与已袭夺了水洛河的川江汇合,至此,现代意义上的金沙江形成了,石鼓附近的古金沙江与其支流汇合处也成为名副其实的“长江第一湾”,而三江口附近的“长江第二湾”则是川江袭夺古金沙江支流水洛河形成的袭夺湾.  相似文献   

4.
晚新生代金沙江形成时代与过程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在多次的野外考察和充分的室内分析的基础上,对金沙江地区河谷层状地貌系列和断陷盆地相关沉积进行了分析,系统地研究了金沙江自晚新生代以来的形成和演化。晚新生代金沙江水系的形成和演化经历了四个阶段:①3.40MaB.P之前,为高原面形成期间的古水系阶段;②3.40~2.00±0.20MaB.P,为金沙江水系孕育阶段;③2.00±0.20~1.54±0.178MaB.P,为金沙江水系调整阶段;④1.54±0.178MaB.P以来为现代金沙江水系形成与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滇西北石鼓附近,金沙江流向从南南东急转为北北东,在急转弯附近大江南岸并存着一条走向北北东—南南西的纵谷,从金沙江右谷坡起,向南直抵澜沧江支流黑漶江。解放前的研究者几一致认为此大弯曲为一袭夺湾,纵谷为古金沙江南流时塑造的古谷,如P.米  相似文献   

6.
长江第一弯成因及形成时代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第一弯成因及形成时代关系到金沙江—长江水系的形成演化、西南纵向岭谷地理环 境演化、青藏高原隆升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重大科学问题, 故近百年来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本 文通过综合考察、地貌和沉积物等的综合分析认为: 长江第一弯是在金沙江水系未曾溯源连通至 三江口段之前的古金沙江与古冲江河、水洛河的汇流口。长江在三江口袭夺了水洛河, 导致水洛 河倒流, 古金沙江与三江口下的长江贯通, 才形成真正的金沙江—长江水系。根据玉龙山强烈隆 起时间、周边层状地貌发育年代、中国水系大局形成等进行推断, 长江第一弯形成时代为中更新 世以来, 说明昆黄运动为本区构造地貌—水系发育的重大转型事件。  相似文献   

7.
金沙江下游金塘古滑坡堰塞湖阶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沙江下游金塘古滑坡堰塞湖阶地于2011年10月首次发现,2012年6月中(国)新(加坡)金沙江联合考察又再次确认,现简要报道如下。堰塞湖阶地起于云南巧家金塘,沿金沙江溯源向上分布至右岸支流小江汇口,然后沿小江河谷向上分布至蒋家沟泥石流沟沟口一带,长度>40 km。  相似文献   

8.
大国重器之一的乌东德水电站是中国第四、世界第七大的千万千瓦级世界巨型水电工程.位于云南省禄劝县与四川省会东县交界的金沙江干流上,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点工程,是金沙江下游4个梯级电站(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的最上游一级,是镶嵌在金沙江上的一颗"水电明珠",2021年6月16日全部机组投产发电.  相似文献   

9.
董铭  苏怀  史正涛  明庆忠  何回丽 《地理学报》2018,73(9):1728-1736
100多年来,关于金沙江独特水系格局的形成历史一直是地学界争论的重要话题之一。多数学者认为,现代金沙江水系是古长江袭夺古红河上游发展过来的。红河海底扇5.5 Ma泥沙供给中断被认为与这一袭夺事件有关。然而,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没有找到与这一时代相匹配的地貌证据。最近在金沙江金江街段找到了多达8级的河流阶地序列,ESR测年结果显示这些阶地的形成年代为1.07 Ma、0.70 Ma、0.65 Ma、0.51 Ma、0.47 Ma、0.44 Ma、0.30 Ma和0.18 Ma,结合GPS高程测量数据,推算最近1.0 Ma以来的河谷平均下切速率为147 mm/ka。以填充河谷地形为主要手段的古地形恢复结果(基于DEM数据)显示,古长江袭夺古红河上游形成现代金沙江水系发生在这一区域内海拔2000 m左右的古地形面解体之后,依照河谷平均下切速率外推,古地形面解体时代为5.5 Ma,即现代金沙江水系形成于5.5 Ma之后。我们的研究结果与红河海底扇的资料形成一个相互呼应的证据链,为重建现代金沙江水系格局形成历史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禹贡》称其为黑水《山海经》称其为绳水《说文解字》称其为淹水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河段名,因江中含有沙金而得名,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长江江源水系汇成通天河后,到青海玉树县境进入横断山区,开始称为金沙江。金沙江流经云南高原西北部、川西南山地,到四川盆地西南部的宜宾接纳岷江为止,流经迪庆、丽江、大理、楚雄、曲靖、昭通6个地(州),全长2,316公里,流域面积34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1.
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对金沙江拖顶-三江口段的宏观地貌参数、河流地貌发育特征、地质构造背景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发现区内地势起伏非常显著,边缘区表现出高坡度、高起伏的特征,而中部地区坡度和地形起伏度相对较缓,研究区的坡度、起伏度具有先增后减的特征;金沙江干流东侧各支流发育程度明显低于西侧;晚新生代以来构造带的快速抬升及差异下降导致了以石鼓为界的金沙江上下两段水系发育程度迥异,下段多数支流表现出纵比降偏大的低发育特征。通过对金沙江上游河段的地貌参数定量分析,为本区域的地貌历史、古环境演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视角。  相似文献   

12.
<正>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地处长江上游的金沙江林区,是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横断山区向云贵高原过渡的地段,由于金沙江及其支流的强烈的侵蚀下切,形成了山高谷深、河流交错的地形地貌。境内海拔最高点在玉龙雪山主峰,海拔5596米,最低点在金江乡席草地,为1219米,相对高差达4377米。长江源头的金沙江流经全县24个乡镇中的13个,流程为447千米,占长江全长6300千米的7.1%,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三峡水库入库站寸滩的水沙主要来源于长江上游金沙江和嘉陵江。其中多年平均径流量和输沙量的40.7%和52.7%来自金沙江,这对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关系重大。该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且有加重趋势,这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对此提出五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金沙江袭夺地形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作者在1984年考察金沙江石鼓袭夺地形时,发现古长江确实存在,如古阶地剖面、古河床卵石层及古谷地纵斜度均匀向剑川递降等。金沙江袭夺发生于更新世末期,古谷地沉积物(灰华)C_(14)测定为17,300±520年。  相似文献   

15.
金沙江三堆子-乌东德河段阶地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中更新世晚期,古金沙江曾在金坪子河段发生堵江,使得金坪子河段成为金沙江发育的局部侵蚀基准点,并影响着三堆子-乌东德河段的河流下切速率。金坪子、凹嘎、龙街和鱼鲊的平均下切速率分别为196~217、145~172、257~305、82~97 cm/ka。凹嘎河段和鱼鲊河段在河谷地貌形态和阶地堆积物形成年代上都有很大差异,其原因为金沙江河谷中存在着多级构造裂点或岩性裂点,两河段性质存在差异,所以该河段不宜做传统的阶地位相分析。金沙江三堆子-乌东德河段的阶地沉积物的重矿物种类较多,以磁铁矿、赤褐铁矿、绿帘石、石榴石为主,并含有稳定矿物锆石、金红石和白钛石,以及十字石、兰晶石等典型的变质矿物。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东南缘干热河谷中广泛发育黄土或黄土状土,是解读中国西南季风、干热河谷环境演变与高原隆升关系的良好载体,但目前尚无关于其成因、形成时代和古气候意义的系统研究。通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华弹段中黄土状土的空间分布、粒度特征、化学风化指数以及沉积速率的分析,发现该区黄土状土拔河越高,粒径越小,沉积速率越低;结合前人物源示踪研究成果,证实黄土状土来源于金沙江谷底的河漫滩沉积和古堰塞湖沉积,局地山谷风环流为其提供搬运动力。磁性地层学分析显示黄土状土地层全为正极性,剖面中未出现B/M界线,结合光释光测年结果,确定金沙江干热河谷华弹段中的黄土状土形成于中更新世中期以来。通过与同河段的古堰塞湖沉积形成时代进行对比,发现黄土状土的形成时代稍晚于同河段古堰塞湖相沉积大量堆积的时代。金沙江河谷中黄土状土与古堰塞湖相沉积在时空上的紧密关联性表明,滑坡堰塞事件控制着金沙江干热河谷中黄土状土物源的丰富程度,是影响金沙江深切河谷中黄土状土形成与沉积过程的主要因素。黄土状土的粒度与化学风化指数结果表明358 ka BP以来,该段河谷中古环境气候发生过明显冷干-暖湿波动,并在冰期-间冰期尺度上响应全球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7.
论水土保持与金沙江农业综合开发:以云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沙江流域光、热、土地等自然资源丰富,已经引起各方面的关注,正在进行农业综合开发。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和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其开发必须搞好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是金沙江农业综合开发的基础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是金沙江农业综合开发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名》2010,(1):78-80
虎跳峡在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石鼓东北,相传老虎可以蹬踩江中的一块巨石,跳过金沙江,是中国最深的峡谷之一。虎跳峡峡谷长16千米,右岸玉龙雪山主峰海拔5596米,左岸中甸雪山海拔5396米,中间江流宽仅30~60米。长江上游金沙江到此急转北流,号称“长江第一湾”。虎跳峡的上峡口海拔1800米,下峡口海拔1630米,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和解决北方干旱的设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的基础上,论证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引水方案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0.
金沙江——长江的上游。从青藏高原奔入云南境内的金沙江,到了丽江石鼓突然来了个折回又奔回的“N”字形大转折,形成了长江第一湾的美景。接着闯出了地球上最深最险的虎跳峡。虎跳峡位于丽江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之间,“金沙劈流”在最深的大峡谷出现了上、中、下虎跳峡,落差213米,有险滩18处。传说虎能跳过,最窄处30余米。金沙江江水闯峡而过,涛声如雷,浪花飞溅,惊心动魄,险峻奇绝,是探险旅游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