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8 毫秒
1.
吉林省汪清县新沟—砂金沟金矿点与中生代火山岩浆有关,主要控矿条件为小岩株状石英闪长岩(闪长玢岩),其中寄生的隐爆角砾岩筒及外围裂隙中赋存着金矿体;石英闪长岩(闪长玢岩)岩体受北东东向断裂与北西向断裂交汇部位火山机构中心控制,构成本区控矿重要的构造条件。通过对新沟—砂金沟金矿点研究,结合地球化学特征,总结了区内控岩控矿条件及找矿标志,确定了本区下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
金窝子金矿田位于新甘交界的哈密地区,是北山地区最为重要的金矿田之一,其大地构造背景处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与塔里木板块交汇部位东北缘的北山裂谷;断裂构造是矿田内最为重要的控矿因素.文章对矿田内主要的控矿断裂构造特征和断裂构造控矿规律特征进行了研究,F210韧脆性剪切断裂带为矿田内的主干断裂,该断裂的逆冲破碎带为210金矿床的直接控矿构造,控制了蚀变岩型金矿化的发育,由逆冲剪切产生的叠瓦式逆断层不含矿,而近SN向缓倾斜构造控制了210金矿床石英脉型矿化的发育:由F210韧脆性剪切断裂逆冲作用在金窝子岩体内形成的近SN向高角度追踪张性断裂控制了金窝子金矿床石英脉型矿体的形态、产状及成矿元素的分布;在对构造控矿作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矿区的控矿构造格架.  相似文献   

3.
山东栖霞庄子金矿床产于郭家岭花岗岩和磁山花岗岩与胶东群的接触带,矿石以石英脉型为主,金品位高且发育明金。庄子金矿矿床地质研究表明,矿区存在两组控矿构造,一组为NNE向,另一组为近EW向。金矿床与郭家岭花岗岩期后热液有成因联系。成矿作用划分为5个阶段,最主要的金矿化阶段为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细粒黄铁矿—石英阶段。  相似文献   

4.
韩忠  李普红 《黄金地质》2000,6(2):37-40
棉花洲矿区位于胶东隆起带,昆嵛山复背斜与NE,NNE向断裂构造的复合部位。NNE向左行压扭性断裂是主要控矿构造,已发现金矿脉8条。赋矿围岩为鹊山中粗黑云母花岗岩,金与黄铁绢英岩蚀变关系密切,为中低温热液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床,成矿温度为160 ̄370℃,可划分为4个成矿阶段;黄铁矿-石英;金-黄铁矿-石英;金-多金属硫化物-石英;石英-碳酸盐。根据找矿标志确定有利的成矿部位是已知矿脉(体)的深  相似文献   

5.
丁宝林 《矿产与地质》2006,20(2):138-141,159
双旗山金矿床的矿体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按控矿断裂构造的形态、产状及其力学性质,将控矿断裂分为四类,即NW向压扭性断裂、NE向扭性断裂、近SN向或NNE向剪切带和NWW向张性或张扭性断裂.受NW向断裂控制的金矿化属片岩+石英脉型金矿化;受近SN向或NNE向剪切带控制的金矿化属蚀变岩型金矿化.  相似文献   

6.
延边海沟金矿控矿构造类型及成矿动力学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明  吕建生 《世界地质》2007,26(3):275-281
海淘金矿为大型贫硫化物的石英脉型金矿床受NE—NNE向构造控制。该金矿有3种类型控矿构造:①NNE向脆-韧性剪切带构造控矿,主要控制43号矿脉,矿脉发育在中元古界色洛河群变质岩系与花岗岩之间的接触带,其控制矿体金的品位高,规模不大;②脆性复合叠加构造带控矿,矿体发育在二长岩和二长花岗岩体中,控制矿体规模大,品位高,是矿区内最主要的控矿构造;③层间虚脱构造控矿,矿体发育在中元古界色洛河群大理岩层之间,碳酸盐为有利的控矿围岩,矿体的规模小,向北倾伏的褶皱构造倾没端是最有利的找矿远景区。在区域挤压应力背景下,深大断裂的多次活动导致色洛河群变质岩系中金的活化,富金的岩浆热液沿壳断裂上侵。在145Ma左右,由于地壳的拆沉作用,造成岩石圈减薄,形成区域性伸展动力学背景,合成矿流体向NE—NNE向次级断裂系统扩溶带迁移,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使金沉淀.形成了海沟金矿。  相似文献   

7.
陕西杨斜金矿床为东秦岭杨斜-丰北河金钨成矿带东段的一中型金矿床。金矿体主要为热液石英脉型,赋存于商丹断裂带内北东—北北东与北西—北北西向次级断裂中,赋矿围岩为新元古代杨斜片麻岩套。矿石金属矿物为黄铁矿-自然金-黄铜矿-黝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等中低温组合;热液成矿过程可划分钾长石-石英、石英-粗粒黄铁矿-自然金、石英-细粒黄铁矿-自然金-多金属硫化物和碳酸盐4个阶段;近矿围岩蚀变以钾化、硅化及黄铁矿化为特征,远矿蚀变主要为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金矿床主要受断裂、围岩及岩体(脉)控制,成矿时代不早于晚三叠世。  相似文献   

8.
胶东牟平照岛山金矿蚀变矿化阶段及控矿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照岛山金矿位于胶东牟平-乳山成矿带北段,矿体产于中生代燕山期昆嵛山二长花岗岩中,主要受NNE向金牛山断裂带的控制。对金的成矿背景、矿床地质、控矿因素和矿体隐伏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围岩蚀变从近矿到远矿依次发育黄铁绢英岩化、绢英岩化和钾长石化;金的成矿分为黄铁矿石英、石英黄铁矿、多金属硫化物、石英碳酸盐矿物4个阶段;昆嵛山岩体和荆山群变质岩的接触带附近易于成矿;金牛山主断裂走向NE的拐折地段、不同期次断裂交会处和多期断裂破碎带部位都易于成矿;金品位高值区呈近似等距分布,32线以南有向SW侧伏的趋势,40线以北有向NE侧伏的趋势。总结了照岛山金矿的控矿因素,初步推测了深部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
照岛山金矿位于胶东牟平-乳山成矿带北段,矿体产于中生代燕山期昆嵛山二长花岗岩中,主要受NNE向金牛山断裂带的控制。对金的成矿背景、矿床地质、控矿因素和矿体隐伏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围岩蚀变从近矿到远矿依次发育黄铁绢英岩化、绢英岩化和钾长石化;金的成矿分为黄铁矿石英、石英黄铁矿、多金属硫化物、石英碳酸盐矿物4个阶段;昆嵛山岩体和荆山群变质岩的接触带附近易于成矿;金牛山主断裂走向NE的拐折地段、不同期次断裂交会处和多期断裂破碎带部位都易于成矿;金品位高值区呈近似等距分布,32线以南有向SW侧伏的趋势,40线以北有向NE侧伏的趋势。总结了照岛山金矿的控矿因素,初步推测了深部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
五龙沟金矿田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金成矿与三叠纪岩浆作用、脆性和/或韧性变形显示密切时空联系。但是,金容矿地质体类型与控矿构造特征尚不清,金成矿受哪些关键要素控矿尚不明确。本文通过广泛深入的文献资料调研与详细的野外调查,详细阐明了五龙沟地区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地质环境,系统梳理、总结与对比了不同地段金矿床的矿化类型、容矿地质体与控矿构造。研究表明,五龙沟金矿田发育微细脉型、蚀变岩型、石英脉型等3种矿化类型,容矿地质体主要以元古界—奥陶系变质岩系与侵入岩类为主。早期韧性剪切作用导致矿源层中金的活化与预富集,金矿化主要受控于晚期北西向脆性变形及相关断裂破碎带。大规模金成矿与古特提斯洋关闭及伴随的同/后碰撞构造过程有关。北西向构造—蚀变带、侵入岩类与古老变质基底是五龙沟金矿田的重要勘查标志。  相似文献   

11.
滇西北北衙金多金属矿床是西南"三江"多金属成矿带新生代斑岩型矿床的典型代表,是近些年来取得找矿突破的超大型金多金属矿床。运用矿田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大比例尺构造剖面精测,进行典型控岩控矿构造力学性质的鉴定,分析构造对斑岩成岩和成矿作用的控制机制。认为北衙金多金属矿床万硐山矿段自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以来主要经历了近EW向→近SN向→近EW向三期构造主压应力的转变,形成了典型的褶皱–断裂–节理控岩控矿构造系统。构造控岩控矿过程为: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在近EW向主压应力作用下,形成北衙矿区控岩控矿构造格架,为斑岩侵位和成矿作用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成岩成矿构造环境,并伴有石英钠长斑岩的侵位;喜马拉雅中期,主压应力方向转变为近SN向,伴随构造活动发生石英正长斑岩的超浅成侵位和成岩作用,并发生斑岩型金成矿作用,在层间断裂破碎带、断裂带及节理构造内形成带状、"似层状"和脉状金矿体,在岩体内形成斑岩型浸染状金矿体,在斑岩与围岩接触带形成矽卡岩型金矿体;喜马拉雅晚期,本区再次经受近EW向挤压作用,主要对先期形成的斑岩和金矿体产生变形、变位,并造成风化剥蚀,成矿作用主要表现为氧化淋滤富集型金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甘-新北山金窝子金矿田构造控矿解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窝子金矿田位于中朝—塔里木板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俯冲碰撞带南缘的甘—新北山中带,是受断裂构造控制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区域构造格局控制成矿带的分布,不同构造单元具有不同的控矿构造型式。金矿田内基本构造格局是走向:NE、倾向NW的低角度逆冲断层及其伴生(派)生的同走向高角度逆冲断层、紧闭褶皱以及与其垂直的高角度横张断层组成的推覆构造体系。NE向低角度逆冲断层控制蚀变糜棱岩型金矿化(以210金矿床为代表),NNW向高角度横张断层控制石英脉型金矿化(以金窝子金矿床为代表),而NE向高角度逆冲断层和紧闭褶皱中无金矿化。NE向低角度断层不仅是重要的含矿构造,而且在成矿过程中起着控制成矿物理化学界面的作用。所以,金窝子金矿田2种不同金矿化类型是同一成矿作用在不同控矿构造动力学条件下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3.
泰宁何宝山金矿位于武夷成矿带中部,构造位置位于北武夷隆起区邵武—将乐裂陷槽南部,北东向崇安—安远断裂带以及北北东向光泽—武平断裂带交会处东北侧。区内金矿体主要呈脉状、透镜状,贮存于北北西向、北西向次级脆性断裂破碎蚀变带中,少数存在于石英裂隙脉中。通过对泰宁何宝山金矿地质特征的总结与分析,初步认为该矿床的成因类型为断裂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4.
陕西小秦岭区波浪状镶嵌构造及其对金矿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秦岭地处 NWW 向天山—秦岭—大别山构造带和 NE 向大兴安岭—龙门山构造带交汇部位。区内发育着一系列 NE 和 NWW 向等距平列分布的次级构造带。这两系统的构造互相交织,将该区织编成规律的斜方网格构造格局。构造波峰带控制着成矿带的分布;网结(构造带交汇处)控制着金矿田、矿床和含金石英脉密集区及金的化探异常区的分布;网眼(波谷与波谷带交汇区)是与金有关的Hg、Sb、As 异常分布区,不利金矿形成。具体断裂则控制着具体的含金石英脉和蚀变构造带的分布。这些控矿构造具有级级相套和等间距分布的规律性,因而矿带、矿床、矿脉亦具等间距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5.
牟乳石英脉型金矿成矿构造地球化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牟乳金矿带位于华北克拉通东缘的胶北花岗岩-绿岩地体东部活化区。区内元古宙荆山群绿岩建造是金的矿源层。北北东向断裂为主要控矿控矿构造。金矿床主要为含金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的成矿作用与一定的构造-热-动力事件相联系。根据成矿特征和物理化学条件,作者进行了成矿构造地球化学实验。实验表明:分散在黄铁矿中的Au等成矿元素在高温高压(剪)应力作用下,产生迁移。金的迁移可以固态纳米金形式及在化学迁移作用下进行。在  相似文献   

16.
柴北缘赛坝沟金矿床是青海省赛什腾山-阿尔茨托山成矿带上重要的岩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体赋存于北西-北北西向韧-脆性断裂构造组内,呈脉状、透镜状,构造控矿作用明显,矿石类型分为石英脉型和蚀变糜棱岩型.热液成矿期可划分为4个阶段:Ⅰ少量黄铁矿-烟灰色石英阶段、Ⅱ金-黄铁矿-乳白色石英阶段、Ⅲ多金属硫化物-金-灰白色-...  相似文献   

17.
大水大型金矿床,是大水—忠曲NWW向构造-石英闪长岩金矿床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断裂构造控岩控矿特征明显。区域NWW向F1—F5断裂构造控制了大水格尔括合石英闪长岩体和金矿床的形成和分布;次一级近SN向、NNE向和NWW—EW向次级断裂构造及与区域NWW向F3—F5断裂构造交叉与复合,控制了大水格尔括合石英闪长岩体南侧...  相似文献   

18.
陕西安康梅子铺金矿区化探异常剖析及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安康梅子铺金矿区位于秦岭褶皱系北大巴山加里东褶皱带牛山地背斜南缘,通过土壤正规网地球化学测量,重新圈定了化探异常,Au、Ag、Cu、Pb、As、Sb、Bi异常明显,Au—AgPb,As—Sb—Bi相关性较好。通过对异常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表明成矿流体或成矿热液自东南向西北方向运移。对重点化探异常进行了优选验证,认为土壤异常与云母石英片岩、北东向片理构造三者配套是确定金矿化富集部位的“三位一体”找矿标志,构造和岩浆活动为主要控矿因素。Au—As—Pb—Ag—Sb异常元素套合良好,浓集中心明显,为矿致异常。Mt-2、Mt-4、Mt-5土壤异常是本区进一步找矿的远景地段。异常组合特征指示本区东部剥蚀程度较高,西部较低,推测西部可能存在金的隐伏矿体,具有较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9.
在不同建造金矿床中,石英、黄铁矿、方铅矿中的金含量变化具有相同的趋势:在成矿前早期的石英和黄铁矿中金含量不高,在早成矿期组合中石英的金含量提高1—2个数量级,紧接着在主成矿期组合中石英,黄铁矿、方铅矿含金最高,在与金矿有成因联系的围岩中,其石英有较高的金含量,则反映这种联系。这对于划分含矿和不含矿的火山机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西藏双湖县商旭造山型金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矿体受NWW向的脆—韧性断裂构造控制,呈似层状、脉状产于中—下侏罗统木嘎岗日群混杂岩中。围岩为炭质板岩、变石英砂岩等。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和构造蚀变岩型,矿石构造以细脉状和角砾状为主,矿石矿物为自然金。矿床学与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认为木嘎岗日群含金建造为商旭金矿提供了主要物质来源,NWW向脆—韧性断裂构造为含金热液的运移和金的沉淀供了运输通道和就位空间,羌塘南缘早白垩世构造—岩浆活动为含金热液的运移提供了热动力,矿区内NWW向构造破碎带中变形强烈,具黄铁矿化、硅化蚀变的地段,为本矿区的找矿有利地区。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显示,Ⅲ号矿段南部,T-4、T-5异常区域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电法测深资料显示,Ⅲ号矿段的控矿构造在深部还有延伸,并可能与区域较深大的断裂相连。综合分析认为,Ⅲ_(1-2)号矿体在标高4200m以下还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通过进一步地质勘查工作,有望提高金资源量,扩大矿床规模。同时,初步总结了商旭造山型金矿床"找矿三步组合拳"的勘查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