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促进我国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科技创新的协调发展,本研究利用我国沿海地区的面板数据,检验环境规制与海洋科技创新的关系是否支持“波特假说”,进而采用门槛效应模型验证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对不同海洋科技创新变量的非线性影响,并提出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波特假说”在海洋领域更多适用于控制型环境规制与科技创新,其所强调的严苛环境保护政策对海洋科技创新的影响路径是增加海洋环境污染治理项目,进而强化海洋科技课题应用成果;未来应加强和规范海域使用金的征收和使用管理,不断优化海洋产业结构,以及科学选择环境规制工具和合理确定环境规制强度。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2006—2018年中国11个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综合政府主导与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利用熵权法得到海洋环境规制强度;结合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度了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对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环境规制能够促进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在长江流域以南、长江流域以北沿海地区之间存在异质性;环境规制通过影响海洋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可以影响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从深化环境规制改革和强化技术创新两方面提出促进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人口老龄化与海洋环境污染成为影响海洋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代际交替模型和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数理模型,将健康人力资本纳入模型,系统分析了海洋环境规制强度影响海洋经济增长的机理。在此基础上,选取2007—2019年我国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市场激励型海洋环境规制强度对海洋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弱于命令控制型海洋环境规制强度;命令控制型海洋环境规制强度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特征;海洋环境规制强度的提升对健康人力资本积累有正向作用,两者联动作用进一步促进了海洋经济增长。因此,政府应采取动态化的海洋环境规制强度策略,完善健康保障制度,发挥健康人力资本效应;完善海洋环境治理体系,激发海洋环境规制市场活力,以保持海洋经济增长和海洋环境双赢。  相似文献   

4.
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探究海洋科技创新对于海洋经济的影响成为实现海洋强国目标的重要推动力。文章基于2008—2019年中国11个沿海地区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模型,在金融发展视角下探讨海洋科技创新对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节效应以及门槛非线性作用。结果表明:海洋科技创新对于海洋经济高质量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过程中,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表现出正向调节效应,而金融发展结构的调节效应暂不显著;在海洋科技创新作用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金融发展规模存在双门槛效应以及最佳金融发展水平区间,金融发展结构和效率均存在单门槛效应,即当金融发展结构大于单一门槛值时,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增长表现显著正向作用,当金融发展效率大于单一门槛值时,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增长的促进作用增大。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我国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文章运用系统GMM实证检验海洋科技创新路径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海洋科技创新的联动显著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且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的促进作用显著,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的促进作用不显著;海洋劳动力投入对海洋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对外开放程度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显著;环境规制与海洋科技创新的联动显著促进东部和北部海洋经济圈的海洋经济发展且促进作用东部大于北部,但对南部海洋经济圈的促进作用不显著;未来应进一步完善环境规制政策、加快海洋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发展、建设海洋人才队伍以及升级对外贸易结构。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海洋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以及实现海洋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推动我国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门槛效应机制分析和检验,从非线性效应角度分析海洋资源要素对海洋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海洋资源要素对海洋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海洋资源的扩张消费具有一定的经济代价,在不同的门槛区间,海洋资源要素消费的经济代价程度不一;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海洋领域、提高海洋科技水平以及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都将显著降低海洋资源消耗的经济代价;亟须通过政企合作、培育优势海洋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以及促进海洋科技进步和成果转化等方式,突破海洋资源约束"瓶颈",提高海洋资源要素的投入报酬率,加快海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  相似文献   

7.
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是建设中国特色海洋强国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2005-2019年中国沿海11地区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金融发展对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而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海洋科技创新在该影响机制中发挥的作用,并提出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从沿海地区整体来看,金融发展显著促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从分区域来看,金融发展对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在环渤海地区不显著,而在长三角地区和泛珠三角地区显著;海洋科技创新在金融发展促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未来应加快完善海洋产业金融支持体系,为海洋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以推动海洋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产业结构决定贸易结构,产业升级对贸易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文章以中国三大海洋经济圈为研究对象,从产业基础、外贸规模、外贸竞争力、外贸结构和外贸效益5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物元模型测度三大海洋经济圈外贸高质量发展水平,通过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2011-2019年中国三大海洋经济圈外贸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显著上升趋势,高质量发展平均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海洋经济圈、南部海洋经济圈、北部海洋经济圈;(2)三大海洋经济圈产业结构合理化提升效果明显,产业结构高级化变化较为缓慢。整体上南部和东部海洋经济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果较优,北部经济圈近年出现下滑;(3)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三大海洋经济圈外贸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影响。现阶段产业结构合理化表现为单一门槛效应的非线性影响,对外贸高质量发展呈现“U”型影响关系,产业结构高级化门槛效应尚不明显。提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扩大地区外贸发展规模、提高地区创新能力对促进三大海洋经济圈外贸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章根据2006—2016年中国11个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测算中国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水产品贸易和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在整体层面,水产品贸易对中国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直接促进作用,且环境规制对提高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效应显著。在贸易方式层面,环境规制的中介效应对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但并未抵消水产品出口贸易的抑制作用;水产品进口贸易能够显著促进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区域层面,北方沿海地区水产品贸易对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高于南方;北方沿海地区水产品贸易对环境规制起到促进作用,而南方沿海地区相反。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中国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将海洋环境规制划分为命令控制型和经济激励型两类,对比分析了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技术创新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从沿海地区整体来看,命令控制型和经济激励型环境规制对海洋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均显著为正;在试点城市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优于非试点城市;在环渤海地区,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对海洋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显著为正,经济激励型不显著;在长三角地区,经济激励型环境规制对海洋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显著为正,命令控制型不显著。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了制定差异化的环境规制、加大政府对研发资金的支持等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开展海洋产业集聚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对于推进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包括海洋产业集聚的内涵、我国海洋产业集聚概况和海洋产业集聚的生态环境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展望,即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坚持海洋产业发展生态化理念、构建协同发展的海洋产业集聚格局以及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  相似文献   

12.
随着舟山群岛海洋文化产业的不断开发和旅游产业的体系日益成熟,两大产业呈现出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态势,带来了舟山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契机。文章阐释了产业融合的内涵和对舟山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意义,剖析了舟山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以及所面临的缺乏文化资源转化为产能、传统文化表现手法陈旧、缺少大规模市场等问题,提出了旅游产业与海洋文化产业的融合路径和舟山海洋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创新文化产品;运用现代科技,促进海洋非物质文化旅游发展;加快发展文化内容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充分运用政府引导作用,推进海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入融合;培育大型企业,扶持中小型企业,形成文化产业规模效应;加大教育投入,培养高素质人才等相关性策略。  相似文献   

13.
海洋空间规划是重要的海洋空间管理工具,建构海洋空间规划体系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英国、比利时、荷兰、德国、挪威、美国、澳大利亚和智利等世界主要海洋发达国家的海洋空间规划体系发展状况进行概述,结果表明:各国已逐步形成基于各自国情、适应海洋行政管理体制的海洋空间规划体系,其中既存在"国家-区域-地方"的层级控制体系,也存在"战略-结构-使用"的内容控制体系,还存在"国家管辖与地方管辖并行"的独立自由型控制体系。可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下的海洋空间规划体系研究实践以及开展区域海洋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海洋产业发展迅速,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巨大,各地区海洋经济差异显著。文章基于多部门经济模型,对1996—2015年我国三大海洋经济区的海洋产业结构变迁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能力进行研究,运用回归分析对海洋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贡献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996—2005年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剧烈,2006—2015年趋于平稳。三大海洋经济区中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结构总体变动较大,长三角次之,珠三角最小。海洋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推动作用,1996—2005年海洋第一产业贡献能力明显,2006—2015年海洋第三产业贡献能力最大,第二产业次之。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reviews the emergence of the spatial dimension of marine and coastal zone administration, and examines several initiatives around the world that contribute to this idea. Spatial data have been recognised as an important resource to improve decision-making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in both the land and marine environments in term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any countries are developing Spatial Data Infrastructures (SDIs) to improve access and sharing of spatial data, however, most of these initiatives stop at the coastline. Recently, global and regional activities such as the 3rd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UNCLOS)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the Seas of East Asia (SDS-SEA) have brought to international attention the importance of effective administration of the marine and coastal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16.
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海洋自然资源是支撑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强国战略顺利实施的基础。编制海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对摸清海洋家底,促进海洋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研究了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意义,分析了目前编制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中内涵不明确、分类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目标,核算方法及编制对象等方面探讨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社会的需求是科学发展的首要动力,海洋已成为21世纪科学发展和技术开发最重要的领域之一,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国家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与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联系更加紧密,涉及的问题也更加地突出,海洋学科建设也应该与时俱进。文章结合国内海洋学科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蓝色国土”教育,提升全民海洋意识;统筹安排学科设置及涉海高校个性化发展;涉海各界共同参与政策制定及战略研究;增设海洋相关学科之间的通识认知与交流;加大海洋公共平台建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协整分析方法,研究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海洋产业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会对海洋第一产业产生负向效应,而对海洋第二、第三产业的影响则不显著。选择海洋渔业、海洋旅游业等七大海洋产业,利用VAR模型分析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各个海洋产业产生的非对称效应。总体来看,各海洋产业对人民币汇率升值均表现出负向响应,从侧面验证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海洋产业结构影响的分析结论。最后提出未来海洋经济发展要关注人民币汇率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已经得到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肯定,但是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没有解决的问题。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粗放式增长逐渐结束,集约式增长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基于海洋产业,研究了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将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具体量化,分为海洋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其次运用海洋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海洋经济增长效率,通过从海洋生产函数中剔除初级要素带来的海洋经济增长效率得出海洋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同时计算出海洋产业劳动和资本的生产效率;最后收集了1996—2015年全国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运用混合面板数据模型来研究海洋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海洋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海洋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海洋经济增长具有正面影响,对于未来发展海洋经济提出了提高海洋产业技术来提高海洋产业结构优化,从而使得海洋经济发展走上集约式增长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