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海洋产业集聚可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文章使用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区位熵法测度海洋产业集聚水平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海洋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海洋产业集聚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形成以海南、福建为主的第一产业集聚区,以天津为龙头的第二产业集聚区和以上海为领先的第三产业集聚区。海南、天津和上海作为我国海洋产业的强集聚区但集聚水平有所减缓。(2)资源禀赋、潜在市场、劳动力规模、对外开放程度和固定资产投资均显著提升海洋产业集聚水平。海洋科技创新水平不足导致对第二产业的发展不能形成有力支撑,高学历型人才的缺乏制约了海洋各产业的集聚化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已经不再依赖于传统的基础设施。应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并适度控制集聚规模,加快海洋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海洋产业集聚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界定了区域承载力的内涵,分析了区域承载力与海洋产业集聚的关系,构建复合系统区域承载力计量模型测算区域承载力,并选用区位熵测度各海洋产业的集聚水平,进而运用灰色综合分析和Pearson关联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2000-2012年天津区域承载力与海洋产业集聚水平的动态效应。通过研究证实:初级阶段的海洋产业集聚对区域承载力具有抑制效应,二者呈负相关关系;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海洋产业集聚对于区域承载力具有刺激效应,二者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2006—2019年我国沿海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产业集聚对地区海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与地区海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呈“倒U”形曲线,即产业集聚在初期有助于提升海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当越过临界值之后,将对海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抑制作用;从区域异质性角度来看,北部、中部、南部地区的产业集聚对海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同,其中北部地区与整体情况相似,中部、南部地区存在地区差异。根据研究结论,各地应根据当地产业集聚情况,因地制宜保障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东部海洋经济圈所辖3省1市的海洋产业结构和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将海洋产业生产总值整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根据评价结果将地区分类。结果表明:从海洋产业结构看,研究区域在区域增长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3个方面各有侧重;从整体看,研究区域产业结构较好,上海的产业竞争力相对较差。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主要包括科学规划海洋产业、加强海洋经济统计、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和优化海洋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5.
了解和掌握深圳市海洋产业结构特征和空间布局,合理引导海洋产业升级和空间布局优化,对深圳市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采用集中化指数、信息熵等方法分析了2015—2020年深圳市海洋产业特征,并利用洛伦兹曲线、核密度估计对深圳市各区海洋生产总值和主要海洋产业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市海洋产业集聚程度高,高度集中于海洋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油气业等传统产业,以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洋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海洋产业区域分布集中,主要海洋产业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集聚性,涉海企业总体沿各主要交通要道呈轴带状集中分布,其分布密度由沿海向内陆呈明显递减趋势;深圳市海洋产业增加值主要集中于南山、福田、宝安、罗湖四区,占全市比重超过80%。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培育和壮大我国海洋高技术产业,促进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文章梳理和评价天津市等8个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及其重点产业的发展情况,并提出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作为首批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天津市等8个城市重点发展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海洋生物育种与健康养殖、海水利用以及海洋高技术服务等海洋高技术产业,在产业集聚、科技创新、产品和技术研发以及管理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有力促进区域海洋经济发展,但仍存在产业规模较小和成果转化较弱等问题,未来应加大政策扶持、建立互动机制、推动成果转化和加强金融支撑,持续深入推进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及其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培育和壮大我国海洋高技术产业,促进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文章梳理和评价天津市等8个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及其重点产业的发展情况,并提出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作为首批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天津市等8个城市重点发展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海洋生物育种与健康养殖、海水利用以及海洋高技术服务等海洋高技术产业,在产业集聚、科技创新、产品和技术研发以及管理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有力促进区域海洋经济发展,但仍存在产业规模较小和成果转化较弱等问题,未来应加大政策扶持、建立互动机制、推动成果转化和加强金融支撑,持续深入推进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及其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依据《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GB/T 20794-2006)以及《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调查用)等对海洋产业进行分类,基于浙江省历年投入产出表,采用剥离系数法,对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编制1997—2017年包含32个部门(13个主要海洋产业和19个陆域产业)的浙江省海洋投入产出表。同时,为探索浙江省陆海产业间的依存关系,借用投入产出模型对所编制的历年浙江省海洋投入产出表进行海洋产业关联和波及效应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海洋产业与陆域第二产业关联最为密切,其次为陆域第三产业,各海洋产业发展不均衡;亟须加大促进浙江省陆海联动发展的支持力度,注重陆海资源流动、优势互补以及海洋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进一步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加快形成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政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迅速发展,但正如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一样,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亦有相当部分是依靠对我国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实现的.因此,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海洋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升级海洋产业结构,保障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主要通过研究我国海洋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产业经济学为基础,提出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我国物流业和海洋产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文章综合运用中立型交叉效率模型、熵值法、耦合评价模型和重心迁移模型,选取包括区位熵在内的多层次评价指标,系统评价2008—2018年我国11个沿海地区的物流效率和海洋产业集聚水平,分析二者协调关系的时空格局特征,并提出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2008—2018年我国沿海地区的物流效率和海洋产业集聚水平均呈提高趋势,但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且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物流效率和海洋产业集聚水平的整体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并由初级协调发展到中级协调,各沿海地区的耦合协调等级从濒临失调到良好协调不等,耦合协调度重心基本呈NE-SW的迁移趋势;改善物流效率和海洋产业集聚水平的协调关系应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陆海双向联动和促进资源要素流动。  相似文献   

11.
为推动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文章采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技术方法(试行)》(《技术方法》)开展浙江省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评价试点研究,验证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并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方法》的海洋环境承载状况评价结果更多代表氮磷水平,不足以客观反映海洋环境承载状况,而适应性验证方法的评价结果总体略好;海洋生态承载状况评价的适应性验证方法增加浮游植物参数,并以区域5年均值为基准,所得结果更为合理。针对《技术方法》的适用性问题以及业务化应用和管理的需求,建议:评价指标和具体参数的设置应考虑区位特点和自然属性,在海洋生态承载状况评价参数中增加浮游植物,并加长区域基准值的时间跨度;在集成评价时对指标设置较为合理的权重系数;加强中小尺度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研究;强化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的结合应用。该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完善国家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产业结构,同理海洋产业的增值原动力也来源于海洋支柱产业。支柱产业是一个区域的发展根本,对相应产业进行结构调整,使其更加合理,才能保持海洋经济的持续增长。因此,文章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江苏省近几年的四大海洋支柱产业结构,在此基础上根据江苏省独特的海洋经济状况,为江苏的海洋支柱产业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将滨海旅游业、海洋船舶业、海洋交通业、海洋渔业这4个支柱产业继续深挖潜力,提升竞争力,让良好的产业基础发挥优势。  相似文献   

13.
研究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对于促进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08—2017年我国沿海9省(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方法计算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优化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的地区差异显著,除河北和广西外,其他地区均具有较高的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从空间特征看,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也存在一定的空间依赖性,碳排放效率的"高-高"集聚特征较为明显;从回归结果看,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优化和海洋渔业经济水平对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作用于本地区,而且辐射和扩散到邻近地区;渔民收入、渔业科研投入和渔业对外开放水平对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海洋是药用生物资源的宝库,海洋生物医药及其产业发展是当前研究热点。文章回顾福建省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成就,分析目前存在的产业规模较小、科技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人才结构仍不合理和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研发科技力量雄厚和产业园区建设方兴未艾等机遇和背景下,提出加快福建省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夯实基础,加快平台建设;补上短板,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加大投入,完善投融资机制和政策;发挥优势,做大做强产业。  相似文献   

15.
沿海各省、市、自治区在区位、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方式及科技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致使海洋生态文明呈现不同的发展态势。因此,全面评价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对促进沿海各省、市、自治区海洋生态文明优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构建海洋生态文明进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时序动态综合评价方法和熵值法,测算了2006-2015年中国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结果表明:从分指标来看,海洋资源有序开发成果显著,促进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但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低,海洋产业开发多为中低水平,生态环境改善存在下行压力。从整体来看,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空间差异。基于以上结论,应从增加海洋产业科技研发投入、合理开发海洋资源、提高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快海洋科技创新等方面着手,以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科学评价海洋产业综合实力,文章从海洋资源及产业发展条件、海洋产业发展能力、海洋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和海洋环境保护能力4个方面构建了海洋产业综合实力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对我国11个沿海地区海洋产业综合实力进行客观评价。研究表明:广东、山东、浙江的海洋产业综合实力最强;福建、上海、辽宁、江苏紧随其后,处于中等实力水平;海南、天津、河北、广西则相对落后。其中,二级指标海洋产业发展能力对海洋产业综合实力的贡献最大,三级指标海洋产业规模水平、海洋产业科研实力是提高海洋产业综合实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提高山东省海洋水产种业的发展水平,促进海水养殖业和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总结山东省海洋水产原、良种产业的发展特点,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海洋水产原、良种产业具有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品种多、覆盖面广,代际连续性较强以及原、良种场建设全国领先的特点;目前仍然存在海洋水产良种的市场化程度较低、水产企业良种研发能力较弱以及国家级原、良种场的作用未有效发挥的问题;今后应重点推动育种技术进步,推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模式,树立品牌意识,建立良种独立技术体系,加大对水产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以及建立市场准入制度。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海洋产业发展稳中有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不断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比较了各海洋产业在我国海洋经济中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海洋第一产业、海洋第三产业是当前驱动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同时,确定了海洋第二产业、海洋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最后,分析了主导海洋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且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聚是促进该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梳理了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相关文献,在分析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因素构成的基础上,指出该产业集聚的特征,构建了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聚理论模型,并以广东省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为例,分析了该产业集聚的“新”模式,在理论模型作用下,广东省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聚遵循以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为基础、以各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以国家针对性政策和相关制度为推动力、以优越的地理位置为重要条件、紧紧抓住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拥有良好的海洋资源禀赋,发展海洋经济具有相对优势。为加快上海市海洋经济建设以及优化其海洋产业结构,文章利用2010—2016年的相关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度和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分别对上海市海洋三次产业的贡献度以及核心层、支撑层和外围层的动态偏离情况进行量化分析,得出上海市海洋产业结构的相关特征并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三次产业结构方面,与上海市海洋经济关联度最大的是海洋第三产业,其次是海洋第一产业和海洋第二产业,其中海洋第三产业对上海市海洋经济发展发挥最核心的作用;在产业层类方面,上海市海洋经济的核心层、支撑层和外围层均具有较合理的产业结构,其中支撑层的产业结构具有深度优化的态势;建议上海市重点扶持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等海洋产业,保持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的持续投入,并关注和培育外围层的海洋相关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