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国大陆型冰川运动的某些特征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运动是冰川区别于其它自然冰体的主要标志之一。我国现代冰川工作者一开始就重视对冰川运动的观测研究,至今已积累了二十多年的资料。1958年以来,先后对祁连山、天山、昆仑山、念青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和阿尔泰山的某些冰川,进行了运动速度观测及其研究,有些冰川还进行过连续的观测(表1)。此外,还对喀喇昆仑山的巴托拉冰川进行过详细的观测研究。施雅风等曾对我国冰川运动情况作过总结。本文试图在前人总结和笔者在祁连山、天山等新近观测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冰川运动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2.
普若岗日冰原表面运动特征观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冰川运动特征的分析研究有助于了解冰川的基本性质,是冰川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40a来,我国冰川学者先后对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及横断山等部分冰川进行了冰川运动的观测研究[1~6],施雅风、黄茂桓等较为系统的总结了天山乌鲁木齐河源一号冰川的运动机理以及我国大陆型冰川运动的某些特征.这些分析观测的冰川类型均为山谷冰川或冰斗山谷冰川,而对冰帽型冰川的运动特征的观测分析甚少.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了祁连山、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山等区域冰川分布图的编制,着重考虑了制图资料的选择,比例尺的确定,冰川专题要素与地理要素的表示方法以及制图综合等。为提高冰川分布图的质量和精度,适应国际冰川编目原则和准确反映我国冰川分布特征及规律,作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中国境内冰川成冰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川是由降雪积累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且运动着的自然冰体,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指示器。从雪演化成冰的过程、机理和结果统称为成冰作用。成冰作用的研究可以揭示冰川的发育条件、形成过程和物理特征等;成冰作用的空间变化又是冰川变化的一种反映,对气候变化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中国境内冰川的成冰作用研究开始于1962年谢自楚等对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开展的成冰作用研究,随后不同学者对祁连山等地区冰川的成冰作用亦进行了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现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冰川成冰作用概念。主要回顾了冰川成冰带研究的发展历程和在中国的发展状况以及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境内祁连山、天山、阿尔泰山、西昆仑山、喜马拉雅山、藏东南地区和横断山区冰川的成冰作用研究的主要成果,展望了今后冰川成冰作用研究的发展及其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以前研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以及今后在成冰作用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冰川区,常有冰川洪水暴发,影响国家建设。对其加以研究,对于山区经济建设是十分必要的。据现有资料,我国的冰川洪水主要发生在新疆的西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及中国天山西部地区,藏南地区也频繁发生。根据其成因可分成两种类型:冰湖溃决型和冰川融水型。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代冰川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自1958年我国开始大规模冰川考察以来,就注意到冰川变化的问题,但因处于研究工作的初始阶段,除取得少量访问资料外,冰川变化的定量资料甚少。6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考察区域的不断扩大,先后在天山、祁连山、喜玛拉雅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和其他山区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其中包括一批冰川变化资料施雅风等,1964;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冰川冻土研究室,1965;郑本兴等,1975;祁连山冰雪利用研究队,1980;张祥松,1980;Wang Wenying,1983;李吉均等,1986)。现根据三十年(1958—1988)来的文献资料并作若干补充,统计了我国主要山区242条冰川末端变化状况。虽然这些资料逐年连续性较差,时间系列多数较短,卫  相似文献   

7.
新疆石炭纪四射珊瑚组合及其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石炭系发育齐全,分布广泛、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以及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伊宁盆地等边缘均有分布,是古生代地层中分布最广的一个系,其生物组合丰富多彩,种类繁多,地区色彩十分浓厚.本文试图从目前掌握的新疆地区石炭纪的四射珊瑚资料,通过整理、研究、分析和对比,弄清其组合特征与分布特点,进而探讨珊瑚群的性质,便于区内外石炭系的划分与对比.  相似文献   

8.
杨俊杰  柴凤梅  杨富全  王雯 《地质学报》2015,89(Z1):222-223
<正>新疆铁矿资源分布广泛,却又相对集中,主要分布于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阿尔金山,但天山山系的铁矿床(点)最多。东天山的哈密、吐鲁番地区占全区保有储量的56%(蒋睿卿,2011)。东天山作为我国一个重要铁成矿区,主要分布于阿  相似文献   

9.
我国西部地区经常发生洪水灾害。此为当地干旱区自然环境状况的特点。作者经过实地考察中天山地区与喀喇昆仑山地区,认为这是由于冰川阻塞湖引起的突发性洪水灾害,并且获得关于洪水的第一手资料。认为该洪水类型具有暴发突然、变化快、历时短暂、发生地受冰川环境影响大等特点。初步判定关于冰川阻塞湖突发性洪水的排水机制可能。通过对叶尔羌河、昆马力克河及四棵树河的详细研究,利用混沌及分形等数理方法,计算出相关特性定量指标。发现可预报洪水序列与阻塞湖库容量有正相关关系。结合整个西部地区的冰川分布进行整合分析.发现冰川阻塞湖引起突发性洪水的发生规律。结合分析阿尔泰山、祁连山及西藏地区地理环境特点,认为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是冰湖洪水的突发区。加强对冰川阻塞湖洪水的研究,希望对未来的西部大开发,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起到辅助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十次考察任务期间,我们获得了西藏及其周围山地冰川最大规模的新资料。在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南侧低至890m和980m的海拔高度上发现冰碛物。在青藏高原北坡的祁连山,冰碛物发现于2300m的海拔高度。在喀喇昆仑山、Aghil和昆仑山北坡,冰碛物也低达1900m。对冰漂砾的放射性分析表明,青藏高原南部和中部古冰体厚度至  相似文献   

11.
新疆大地构造轮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鼎璞 《地质论评》1959,19(2):49-59
新疆在自然地理方面,其中部为天山,北部为阿尔泰山,南部为昆仑山。天山与阿尔泰山间为准噶尔盆地,天山与昆仑山和阿尔金山间为塔里木盆地。这三条山脉与两个盆地,按地质背景来说,系三个大地槽与两个地块(见图1)。  相似文献   

12.
喀喇昆仑山现代冰川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喀喇昆仑山,以崎岖的地形,巨大的海拔,以及广泛的冰川作用闻名于世界。它是世界山岳冰川最发达的山系,约28—37%的面积为冰川所覆盖。我们根据陆地卫星影像统计,整个山系的冰川面积达18,009平方公里,约有102条冰川长度超过10公里(图1)。 喀喇昆仑山,地处中亚内陆干旱地区,为什么能发育规模如此巨大的冰川,这些冰川的时空分布、区域性特征、物理特征、近期变化等问题,是人们所感兴趣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地处亚洲腹地的中国西北大陆是由数列近东西向、北西向及北西西向山脉与其相间的内陆盆地组成,由北而南依次为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廓→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柴达木盆地,在山脉与盆地的接壤处,皆分布着数条深大断裂,它们具有多期次和多旋回活动的特点,中生代以来该区以块断为主的升降运动十分强烈,从而  相似文献   

14.
本文拟从冰川的发育条件和雪线分布、成冰作用、物质平衡、冰川运动和冰川温度五个方面对三十年来取得的进展作一述评,最后归结到我国冰川分类问题的讨论。 一、冰川的发育条件和雪线分布 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基本搞清了我国冰川发育的基本条件。 我国西部原无发育冰川的条件,只是从第三纪末以来,西部诸山系,北起阿尔泰山,南到喜马拉雅山均强烈隆起,超过了冰期和间冰期的雪线高度,才出现冰川。青藏高原和天山、阿尔泰山等山系的上升,不仅简单地改变地面温度条件,而且导致大气环流形势、降水、辐射与热量平衡的变化,从而对冰川的分布、规模和性质产生重大影  相似文献   

15.
新疆冰川、积雪对气候变化的响应(Ⅰ):水文效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新疆是我国冰川、积雪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冰川和积雪融水在水资源构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使得河流水文过程发生明显的变化,对新疆干旱区的水资源利用和管理产生重大影响.新疆高山流域产流占地表径流的80%以上,其中冰川和积雪融水径流在总径流中的比例可达45%以上,积雪和冰川融水是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在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和天山北坡河流主要以融雪径流补给为主,而在天山南坡、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和天山北坡的伊犁河流域的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以融雪径流为主要的河流主汛期在春季到夏初,而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夏季是主汛期.随着新疆气候向暖湿转变,高山流域的水文过程对气候变暖和积雪增加产生明显的响应:以积雪为主补给的河流,水文过程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表现为最大径流前移,夏季径流减少明显;以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响应表现为6-9月汛期径流量明显增大,汛期洪水增多,年流量增加.由于不同补给类型河流的水文过程发生变化,其相应对下游的水资源供给和洪水安全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水资源管理方面需要适应气候变化对水文过程的调整,减缓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新疆绿柱石宝石矿床成因类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疆绿柱石宝石是新疆的主要宝石品种之一,有很好的成矿条件和开发远景.新疆绿柱石类宝石主要分布在阿尔泰山、昆仑山,此外天山和阿尔金山也有分布.新疆绿柱石类宝石已知品种有祖母绿和海蓝宝石以及绿宝石三个亚类.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日本极地研究所和北海道大学应用物理系组成的西昆仑山联合考察队,共15人,于1985年7-8月,对我国西昆仑山南坡进行了现代冰川、第四纪冰川、地貌、冻土和气候等学科的科学考察。西昆仑山是我国现代冰川作用的中心之一,发育有大型的山谷冰川、宽尾冰川、平顶冰川。南坡共有冰川428条,冰川面积1628.3平方公里,冰川储量260.3497立方公里。北坡冰川更为发育,约有1300余条,  相似文献   

18.
六隔珊瑚属(Hexaphyllia)在新疆的地理分布十分广泛,新疆的三大山系中除北部的阿尔泰山以外,中部的天山、南部的昆仑山都有Hexaphyllia的分布,其中以天山地区数量最为丰富(图1),其种类堪称新疆和全国之首.从目前已发表的资料看,新疆天山地区是世界上早石炭世维宪期上部产异珊瑚类不可多得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MIS 3中期冰进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随着ESR,OSL以及CRN等新技术被应用到第四纪冰川测年,青藏高原及周边山地的许多地区建立起了第四纪冰川演化的年代序列,研究人员在青藏高原南缘和东缘发现末次冰期最大规模古冰川作用出现于末次冰期的间冰阶(MIS 3),而不是末次冰期晚阶段(MIS 2).对该区域内已获得的测年资料进行总结,发现在兴都库什山、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念青唐古拉山、唐古拉山、喀喇昆仑山、横断山、祁连山、天山、帕米尔高原以及台湾山地等(共30个点)都存在MIS 3山地冰川前进的年代数据,其中,虽有部分点的数据精度和可靠性不高,但不可否认青藏高原及周边山地曾发生MIS 3山地冰川前进的事实,且多数年代数据都集中于MIS 3中期.通过年代学资料与古环境记录的综合分析,笔者初步得出:在季风环流控制区,MIS 3(中期)冰进可能是由于该阶段中期的冷期(也可能是古里雅冰芯记录中47~43kaB.P.两次冷事件的直接作用)结合较丰富的亚洲季风降水造成;在西风环流主要控制区,如天山、帕米尔地区与西昆仑山,虽然在MIS 3时由于冰盖退缩,高纬度的冷高压减弱,使得西风急流北支北撤,西风强度有所减弱,但相对LGM时大洋的温度还是较高,蒸发旺盛,因而西风环流可为上述地区带来较多的降水,配合MIS 3中期的低温致使冰川前进.用多种技术方法交叉对冰川遗迹进行系统定年,是现阶段第四纪冰川研究面临的重要内容,还应注意季风与西风气候系统下冰川演化模式可能存在的异同.  相似文献   

20.
跃动冰川     
正常的冰川运动速度,一年不过30-300米左右。可是,有些冰川会出现周期性地暴发式向前推进的现象。为了与那些流速正常的冰川有所区别,冰川学者把暴发式前进的冰川叫做跃动冰川,也有人把它叫做波动冰川、飞跑冰川或灾难性前进冰川。 现在已知,世界上至少有三百条以上的跃动冰川。仅阿拉斯加一地,就有跃动冰川二百条左右。此外,它们还分布在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天山、帕米尔、阿尔卑斯山、南美安弟斯山、加拿大北极诸岛、斯匹茨卑尔根群岛、冰岛、格陵兰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