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地下水》2017,(4)
近年来,随着铁矿石和金矿石的开采,矿井涌水量预测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灰色理论,神经网络等新兴预测方法也越来越受欢迎。本文在大井法、比拟法的基础上,利用灰色理论建立GM(1,1)模型,对焦家金矿带新城矿区矿井涌水量进行了预测。对矿区2016年1~6月涌水量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矿井涌水量较稳定且较大,均在12 000 m~3·min~(-1)以上,稍有升高趋势,6月可达12 685.8 m~3·min~(-1)。最后将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比较,结果显示,精度达到96.481 67%,证明所建立模型较为可靠。为矿山进一步的建设和开采提供了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2.
孟加拉巴拉普库利亚煤矿位于孟加拉国西北部,为一独立的半断陷冈瓦纳群含煤盆地。该矿主采的Ⅵ煤层为特厚煤层,煤层均厚36m。受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影响,目前仅在南翼采区进行开采。根据煤矿Ⅵ煤一分层开采2000-2012年的涌水量实测资料,建立灰色理论模型并进行模型精度检验。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理论的预测方法,基于Matlab软件编程计算,对2013-2018年的矿井涌水量动态变化进行预测,并将模型预测值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灰色系统模型具有可靠性和适用性,涌水量预测成果可为矿井排水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我国东部许多大水矿区煤炭资源日渐枯竭,衰老矿井涌水量变化巨大的现状,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矿井涌水量预测组合模型——GM (1,1)–Markov–新陈代谢组合模型以及用于预测结果综合评价的指数Z。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该组合模型的预测结果优于其他模型,减小了序列数据波动性大、新旧信息更替差异所造成的误差,能够较好地解决时间跨度下采空区残留涌水、意外突水等不确定因素对衰老矿井涌水量预测精度和可靠性的影响。将该组合模型及其他模型应用于开滦集团荆各庄衰老矿井涌水量的预测,结果显示:GM (1,1)–Markov–新陈代谢组合模型的综合评价指数最高,达到0.475;荆各庄矿2011—2015年的矿井涌水量将分别为13.055 m3/min、12.730 m3/min、12.579 m3/min、12.493 m3/min和12.503 m3/min。   相似文献   

4.
针对矿井涌水量时间序列的分形与灰色特征,采用重标极差分析法(R/S分析法)确定涌水量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和平均循环周期,在一个周期内建立等维灰数递补动态GM(1,1)预测模型。充分利用最新信息,提高模型预测精度。运用基于R/S分析法的GM(1,1)模型对陕北某矿矿井涌水量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模型拟合程度好,预测精度高,能够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制定疏干措施,防止矿井突水淹井事故的发生,煤矿必须对矿井涌水量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但矿井涌水量受大气降水、地表水、水文地质条件、开采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呈现出较大随机性和波动性。用灰色理论残差GM(1,1)模型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可有效弱化其随机性,规避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该模型机动灵活,预测结果精度高,为矿井设计的最优化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降雨充水矿井涌水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沟峪煤矿矿井涌水量受降雨影响显著,曾经因降雨造成淹井事故。文章分析了长沟峪煤矿矿井充水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建立了矿井涌水量预测的BP网络模型,通过对2006年和2007年+141水平和+20水平矿井最大涌水量预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并据此对不同降雨条件下的矿井涌水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21,(1)
基于云南某矿山矿井涌水量时序数据,运用时间序列分析软件EViews 8.0经过差分运算、模型定阶、模型识别、模型检验等步骤建立了合适的ARIMA模型ARIMA(0,1,2)。利用该模型对该矿井2017年7-11月的涌水量进行预测,得出了预测结果,并与实际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实际数据最大相对误差为6.0%,最小相对误差为1.8%,平均相对误差2.5%,与实测数据有较好的拟合,预测效果较好,说明了ARIMA模型可以用于矿井涌水量预测,并可为矿井涌水量预报和水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矿井涌水量的灰色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井涌水量的灰色预测研究李世海(四川芙蓉煤矿地测科)1前言矿井涌水量的预测值不仅是对井田建设进行技术经济评价,合理开发的重要指标,更是煤矿生产设计部门制定采掘方案、确定矿井排水能力、制定疏干措施、防止重大水害和利用地下水资源的主要依据。正确地预测矿井...  相似文献   

9.
灰色时序组合模型及其在矿井涌水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拟合数据序列的趋势项,时间序列分析ARMA(p,q)模型拟合数据序列的随机项,得到了一种新的组合模型。论述了这种模型的数学原理及建模步骤。应用组合模型建立了山东某矿井月涌水量动态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精度高,适合于具有灰色特征的地质数据的模拟、控制和预测。  相似文献   

10.
矿井涌水量的准确预测对预防矿山透水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提出利用GA优化的SVM模型(GA-SVM)来实现矿井涌水量的短期准确预测。该方法利用GA的自动寻优功能寻找SVM的最佳参数,提高了预测的准确率。首先,利用微熵率法求矿井涌水量时间序列的最佳嵌入维数和延迟时间,进行相空间重构。其次,采集义煤集团千秋煤矿2011—2015年实际涌水量的时间序列,利用GA-SVM模型对最后12组数据进行预测,其预测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仅为0.92%,最大相对误差为2.62%。最后,与PSO-SVM和BP神经网络预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GA-SVM优化模型适用于矿井涌水量的预测并且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准确预测盘县煤田内各矿井涌水量,以盘关向斜火烧铺煤矿为例,首先从区域水文地质分析入手,其次收集整理矿井40多年地质勘探、矿井涌水量、降雨量、采空区、开采标高、煤炭采出量等相关因素数据,然后分析与矿井涌水量的关系,建立矿井涌水量与相关因素的多元回归计算模型;之后应用该模型对矿井6个开采水平9个块段进行了矿井涌水量预测,最后对比与解析法、比拟法计算的结果。结果表明,矿井涌水量与上述各相关因素呈正相关性,解析法计算结果偏小;上述特征在整个盘县煤田内具有典型性,相关因素分析法可以作为井田内及相邻煤田矿井涌水量计算方法,可为其它矿井提供比拟对象。  相似文献   

12.
运用灰色理论建立煤矿涌水量预测的GM (1,1)模型,在某矿井太原组工作面涌水量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增加观测频率和数据密度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修正,使精度提高到96.26%。将模型预测值与实际数据比较,证明所建立模型较为可靠。结合其实际的水文地质条件及排水能力,设定该工作面的上灾变阈值为15 m3/min,得出工作面的涌水量大小、灾变时间和数值的预测值,为工作面安全开采和监管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刘德旺 《地下水》2012,(1):51-52,73
如何比较准确的预测矿井涌水量一直是国内外煤矿相关研究人员努力探求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充分认识和掌握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矿井涌水量数值模拟数学模型,重点研究了模型的边界条件、模型的时间和空间离散、含水介质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并运用目前较为流行的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Visual Modflow对研究区进行了矿井涌水量数值模拟,得出了比较合理的矿井各水平井下涌水量,为矿井水害防治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汪家寨煤矿涌水量主要受控于大气降水,为了及时预报矿井涌水量,利用矿井涌水量序列和降水量序列,建立涌水量非线性即时预报模型。从涌 和降水量的互相关分析得知,涌水量滞后降水量约0~1个月。应用时间序列混合门限自回归模型建立了涌水量预测模型Tarso(2,(1,1),(1,1)),利用率模型对1991年的涌水量进行了预测,主送率在10%~20%之间,满足生产需要。模型既考虑了涌水量序列的自相关性,又考虑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彬长矿区各矿井预测涌水量的准确性,通过精细化勘探将洛河组划分为上、下两段;建立了巨厚复合含水层涌水量预测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将受到煤层采后顶板导水裂缝带波及的含水层涌水概化为考虑垂向渗流的向河渠排泄模型,称之为"含水层水向工作面涌水模型";并给出了与矿井采掘计划相结合、考虑含水层静储量释放、动态补给和垂向渗流的水量预测方法,称之为"工作面时空动态涌水量预测方法"。以高家堡矿井为例,预测101工作面最大涌水量为1 222.11 m~3/h,采后初期稳定涌水量为950.07 m~3/h;预测201工作面最大涌水量为610.93 m~3/h,采后初期稳定涌水量为536.73 m~3/h。与实测涌水量对比分析,预测涌水量绝对误差为-130.49~20.64 m~3/h,误差率为-21.05%~8.39%,预测精度大大提升。  相似文献   

16.
矿井单位涌水量比拟法在矿井涌水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风水沟煤矿矿井历年疏干排水资料的统计分析以及特征的研究,结合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建立了不同开采水平、开拓面积的矿井单位涌水量比拟法计算公式,并对矿井的一、二采区的涌水量进行了分析预测。结果表明,矿井单位涌水量比拟法计算公式预测的2007、2008和2009年涌水量与实际疏干排水量之间的误差分别为6.5%、8.7%和7.9%,预测精度较高,值得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7.
用多变量时间序列相关模型预测矿井涌水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多变量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了南桐煤矿二井的涌水量与降雨量之间的相关模型,并将其用于矿井涌水量的预测,结果表明,南桐二井涌水量与降雨量呈滞后一个月、三个月和三年的关系,预测结果与实测值对比分析表明,本模型的预测结果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矿井涌水量预测对煤矿安全开采具有重要的指导依据。本文将锦东煤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MODFLOW建立数值模型,并对其进行识别验证,在合理可靠的模型基础上,对未开采和开采两种方案进行预测,对矿井涌水量组成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锦东煤矿开采条件下,矿井涌水量为6 130 m3/d,主要由第四系潜水蒸发量、各泉集河溢流损失量和地下水储存量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9.
矿井涌水对井下安全生产存在潜在威胁,同时可能引发因矿区地下水位下降造成的地表植被难以逆转的演替退化。针对涌水量数值模型构建时边界条件概化不准确和水文地质参数选用不可靠等关键问题,以准确预测矿井涌水量保障煤层安全开采为目标,并为研究区沙漠植被的保护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选择以天然边界作为研究区周界,在充分收集与分析钻探、物探、抽水试验、地下水长观和矿井采空区范围及其涌水量等资料的基础上反复修正模型,构建了较为逼真的地下水三维非稳定流数值模型。此外依据矿井采空区拓展进程及其涌水量和地下水监测数据等进行模型模拟识别,论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利用所建立的数值模型预测了煤层开采条件下的矿井涌水量和潜水位降深场,进而基于潜水位埋深与沙漠植被关系分析了潜水位下降对沙漠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据矿区先期煤层开采预测矿井涌水量为3.08×104 m3/d,引起矿区内潜水位下降2.08~2.35 m,将导致矿区内代表性植被沙柳和小叶杨的长势变差、甚至部分枯萎,呈现由中生植被类型向旱生植被方向的演替趋势。研究结果为研究区提供了较准确的涌水量预测值,可以为制定科...  相似文献   

20.
田洪胜 《地下水》2013,(3):19-21
矿井涌水量的准确预测评价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的基础和依据,但同时也是矿井水文地质中的一项复杂而又困难的工作。讨论矿井涌水量预测中的常见方法,分析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要综合运用,取长补短,在实践中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才能正确预测评价矿井涌水量,有效的防治煤矿水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