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冕宁前寒武纪沉积岩的铕、铈异常特征及成因解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冕宁尤黑木地区的前寒武纪沉积岩可分为碎屑沉积岩和化学沉积岩两类。前者具明显的负铕异常和不太明显的负铈异常;后者包括重晶石岩和碳酸盐岩,重晶石岩有较明显的负铕异常和负铈异常,碳酸盐岩具明显的负铈异常和不太明显的负铕异常。自碎屑沉积岩经重晶石岩至碳酸盐岩,稀土总量及负铕异常依次降低,负铈异常则明显增大,反映出铕、铈异常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术语本文所采用的"铁岩(ironstone)"这一术语是指含铁15%以上的化学沉积岩."含铁建造(iron formation)"是指主要由铁质岩组成的、最上层和最底层均为铁质岩的可在地质图上标示出的岩石单元.化学沉积岩限于其体积占50%以上的无机和(或)有机化学沉淀物,这些沉淀物来自地表水体和(或)那些沉淀物的成岩交代产物.铁质岩可由主要的富铁和贫铁矿物来修饰,如:条带状菱铁矿-燧石铁岩和鲕状赤铁矿-石英铁质岩,其中"燧石"包括重结晶燧石,  相似文献   

3.
320矿床成因和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20矿床的含矿土岩是一套强烈硅化(角)砾状和(角)砾质岩,是地洼初动期岩溶洞穴沉(堆)积岩——以钙屑岩为主的混杂陆源沉积岩,受硅化形成。硅化主要发育于岩溶沉积岩中,并波及它附近的地层。这一事件发生于地洼余动期初,形成于低温环境,硅来自沉积岩源,流体起源于大气降水。320矿床是一个硅化改造的古岩溶矿床,它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硅化溶解-塌陷角砾岩筒相同。这类矿床在华南碳酸盐岩地区找矿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4.
牛头群中的燧石岩主要是交代灰岩和页岩的产物,少量呈粒间胶结物出现。在野外,燧石的产状有以下几种明显不同的形式,(1)粗砾石和薄板状灰岩边缘的硅化边;(2)灰央和页岩内的结核;(3)达,夺和页岩的硅化层;(4)砾岩内的碎屑或屑的部分交代产物。放射虫和海绵骨针山微晶石英或方解石组成,在燧石集中出现的该套地层的奥陶系部分,放射虫和海绵骨针最为常见。在与燧石伴生的灰岩中,通过阴极发光发现,被方解石交代的放射虫和骨针的数量要比通过岩石显微镜观察到的更多。在硅质和极少量黄铁矿化放射虫之间的岩石学关系进一步说明,这些生物骨粒在压实之前以被溶解。除了间接通过硅化灰岩和页岩存在外,放射虫没有留下它们先前存在的任何痕迹。压碎的内粒被玉髓胶结表明,燧石沉淀发生在压实期间或压实之后。硅化的历史和硅质生物碎屑被溶解或交代的延续时限是从沉积物-水界面附近(此时伴随着灰岩的早期固结石化)到较深埋藏的机械压实作用之后。  相似文献   

5.
易门里士北部磁异常区中元古代是一个比周边相对低洼的碱性-碳酸质火山水下活动环境。因民组含矿层除有(次)火山岩和火山辞屑沉积岩外,还有粘土质-绿脱石岩、铁质岩、铁质硅质岩、铁质泥岩、碳酸盐岩、泥质白云岩、硅质白云岩等热液喷流岩含钠质硅酸盐团砾的碳酸质岩及碳酸盐晶屑组成的岩石是碳酸质火山岩。岩石、矿石的高场强元素对比值、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比值、硫化物 Co/Ni 和 S 同位素比值显示喷流岩源于碱性-碳酸质火山岩,热液交代对成矿作用也有重要贡献,喷流岩除了铁矿化,还有铜、钴、锌、银等。如果将本区矿化岩石与典型喷流矿床——日本黑矿对比,果树村附近的网脉状矿化次火山岩、角砾熔岩、矿化角砾岩类似于喷流中心的矿化英安岩穹和角砾岩;磁异常北缘相同层位的含石膏富BaO 铁质泥岩和铁质硅质岩则相当于低洼地的石膏和重晶石沉积岩。本区磁异常与黑矿主矿一样在喷流岩层内处于喷流口与膏盐沉积洼地之间,其周边的铁矿点绝不是矿化的主体。大型含铜铁矿应该隐伏在深部因民组含矿层个于喷流中心和石膏、重晶石层之间的磁异常体中。  相似文献   

6.
孙剑  朱祥坤 《地质学报》2015,89(10):1873-1883
内蒙古腮林忽洞群地层中发育含铁燧石团块和微晶丘。本文报道了它们的地质特征及铁同位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了它们的成因及构造环境指示意义。燧石一般呈团块状、脉状发育于腮林忽洞群碳酸盐地层中。燧石中发育铁质丝状体,由非晶质的铁(氢)氧化物(赤铁矿和针铁矿)组成,具有丝状、网状形态特征,类似于现代海底热液Fe-Si产物。燧石的铁同位素组成δ56 Fe为-0.71‰~-0.25‰,与海底热液铁同位素组成(δ56Fe为-0.7‰~-0.1‰)一致。燧石的页岩(PAAS)标准化的稀土配分模式具有Eu正异常,La、Y正异常,显示海水和热液混合的稀土配分特点。这些特征表明含铁燧石为海底热液活动产物。腮林忽洞微晶丘成分主要为白云岩,铁同位素组成比该区域正常沉积碳酸盐岩要轻,与含铁燧石及海底热液的铁同位素组成相似;稀土配分模式与燧石一致,显示海水和热液混合的稀土配分特点。表明该微晶丘的形成可能与海底热液活动有关。腮林忽洞群含铁燧石团块、微晶丘的发育以及前人报道的震积岩、滑塌岩的发育表明腮林忽洞群沉积过程中可能处于拉张的构造背景,海底热液活动活跃。由于腮林忽洞群的沉积时代很可能为中元古代,腮林忽洞群的海底热液活动有可能是整个华北地区中元古代(1.3~14Ga)拉张构造背景的一个响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湖南碳酸盐岩地区硅化带的矿物、岩石、地球化学、类型、成因和成矿关系。根据硅化带的原岩,硅化带分为两类:①由碳酸盐岩为主,以及过渡和夹层的钙质页岩等化形成;②主要由地洼初动期岩溶堆积、沉积岩硅化形成。这两类硅化带,在岩石、地球化学、矿化、形态产状和控制因素等均不同,但可产于同一处,即强硅化地洼初动期岩溶堆积、沉积岩附近的宿主岩层(host layer),同样受硅化。硅化地洼初动期岩溶堆积、沉积岩是含矿主岩,如郴县铀矿床、康家湾金银铅锌矿床、锡矿山锑矿床等,这些矿床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硅化溶解—塌陷角砾岩简型矿床一样,是硅化改造古岩溶矿床。  相似文献   

8.
一种特殊类型硅质岩的特征与成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浙江江山晚石炭世藕塘底组上段发现一种较为特殊的硅质岩。该类岩石呈白色、黄白色,夹于浅海相黄白色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和砾岩中。其显著特征是,岩石具残余生物碎屑结构,见大量腕足类、海百合茎、珊瑚等钙质生物假象,主要为mm级完整个体,密集堆积。生物已完全硅化,但内部组构清晰可辨。常见由多个微晶石英交代的自形细晶白云石假象以及碳酸盐交代残余。岩石质地较轻,具大量圆形、菱形和不规则状孔隙,系由海百合茎等生物碎屑、白云石(或钙质成分)风化淋滤流失造成空洞所致。岩石属于交代成因,原岩可能为亮晶(或微晶)生物碎屑灰岩,为潮下浅滩沉积产物。岩石硅化前曾发生过白云化作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硅质来源于正常地下水,无热水或火山硅质来源的迹象。笔者将这类硅质岩取名为“钙骨假象燧石岩”。  相似文献   

9.
祁连山老君山砾岩的碎屑组成和源区大地构造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君山砾岩是一套由砾岩和杂砂岩组成的陆相粗碎屑岩。砾岩由来自下伏基底的超镁铁岩、中—基性火山岩、硅质岩、花岗岩等碎屑组成。杂砂岩中岩屑含量大于70%,石英约10%,长石约15%。岩屑以中基性火山岩和花岗岩为主;硅质岩屑是主要的沉积岩屑。锆石、磷灰石、磁铁矿是杂砂岩中最为丰富的重矿物,同时还有铬铁矿、石榴子石、电气石、金红石、黄铁矿。这些事实说明,老君山砾岩的源区曾出露有超镁铁岩、中基性火山岩、变质岩等类型的岩石。砂岩碎屑模式和粉砂岩、泥岩的地球化学成分均表明,老君山砾岩源区为大陆边缘弧和大洋岛弧,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与岛弧相关的沉积盆地中。  相似文献   

10.
湖北宜昌崆岭群孔兹岩系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北宜昌崆岭群孔兹岩系由富铝片岩-片麻岩及榴线英岩类、长英质岩类及镁铁质麻粒岩类组成,其原岩分别为黏土岩、砂岩-杂砂岩和泥灰岩,富铝片麻岩的稀土元素分配型式接近北美页岩组合样(NASC),Eu显示负异常,而Ce基本无异常.富铝片麻岩和榴线英岩的微量元素分配形式与澳大利亚后太古代页岩(PAAS)接近.根据风化参数CIW,与NASC、PAAS相近的稀土和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以及高w(LREE)/w(HREE)值与Eu负异常综合判断崆岭群孔兹岩系的原岩属于以花岗质岩石为蚀源区的陆屑沉积岩.根据富铝片麻岩和榴线英岩的δ(Ce)值(NASC标准化)及岩组中的石墨推断其原岩沉积环境为还原条件,根据δ(Ce)值(球粒陨石标准化)和镁铝含量比进一步判断其原岩沉积为大陆边缘的陆海过渡-海水沉积.由大量的碎屑沉积-少量化学沉积-有不同程度的化学沉积加入的大量碎屑沉积的沉积建造与岩组中石墨的变化推测该孔兹岩系原岩的形成可能与阜平、五台等旋回(期)的前吕梁旋回(期)黄陵-川中古陆块(或扬子陆块) 的陆核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1.
在对新疆北东部三塘湖盆地二叠系芦草沟组黑色细粒岩系进行研究时发现,这套长期被当作由黑色泥岩、凝灰岩和碳酸盐岩组成的岩系里还发育一套既不同于陆源碎屑、内碎屑沉积岩,也不同于热水沉积岩(喷流岩)的岩石,认为是一套以夹层形式发育在纹层状泥/页岩中,由气、液、固三相共存的深源岩浆—热液物质流体上涌进入湖(海)底喷流通道,由喷口喷出后与热液流体或与湖(海)水混合沉积形成的沉积岩—喷爆岩。喷爆岩呈薄层—纹层状展布,矿物组成种类单一,以不稳定、次稳定矿物为主。晶质颗粒碎屑或团块均呈大小混杂、形态各异的棱角状,分选差,分布无规律。基于大量岩芯、岩石薄片观察,结合电子探针及相关数据,以构成岩石碎屑颗粒的主要组成矿物为依据,将喷爆岩分为方解石喷爆岩、白云石喷爆岩、透辉石喷爆岩及长英质喷爆岩四类,并详细论述了各类岩石学、矿物学特征。研究结果显示构成喷爆岩的碎屑颗粒不再是传统认识的来自周缘母岩风化搬运或热液沉淀,而是在陆内裂谷欠补偿湖盆背景下、源自地球内部不同深度、不同性质的岩浆—热液物质流体。在此基础上,对喷爆岩与碎屑沉积岩、火山碎屑岩及喷流岩区别进行讨论,认为喷爆岩分别在矿物组成、物质来源、分布规模、形成方式等方面有别于上述三者。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野外地质研究和室内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在位于青藏高原中部的青海杂多地区的双湖-澜沧江结合带中发现了一套超镁铁质岩、镁铁质岩。该超镁铁质岩、镁铁质岩沿北西—南东向区域构造线多呈岩脉状侵入在早石炭世杂多群中,局部呈构造透镜体分布在断裂带中或呈包体分布在白垩纪花岗岩中,出露规模不大,局部侵入体具有层状侵入杂岩体的特征。主要岩石类型为辉石橄榄岩、辉长岩、辉长辉绿岩,岩石地球化学具高Ti、Fe、Al、Ga和LREE中等富集的特征。橄榄岩中角闪石的~(40)Ar/~(39)Ar同位素测年得到275.3Ma±1.9Ma的坪年龄,表明这套超镁铁—镁铁质岩石可能为早、中二叠世弧后盆地拉张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秦岭南缘勉略构造带略阳关天门地区发育有一套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岩石组合,是勉略构造带内强烈韧性变形的变质沉积岩系,其形成时代和构造属性长期存在争议,制约区域大地构造演化的研究。为查明其形成时代与构造背景,对其中的变质细碎屑岩进行系统的岩石学、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2件碎屑锆石U-Pb年龄样品的年龄分布特征相似,主要年龄区间为新元古代早中期(ca.880~800 Ma),并且显示出ca.830 Ma的显著峰值;最年轻的一组碎屑锆石年龄为747~736 Ma(平均年龄742±6 Ma)。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关天门变沉积岩原岩应为一套细碎屑岩偶夹碳酸盐岩的沉积组合,原岩经历了较低程度的化学风化和沉积物再旋回,其物源主要为大陆岛弧背景下的中-酸性岩浆岩。结合区域已有研究成果,认为关天门变沉积岩的物源主要为碧口微地块、汉南—米仓山微地块的新元古代早中期岩浆弧。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并与已有的区域碎屑锆石年龄谱系进行对比,认为关天门变沉积岩岩片的沉积时代应晚于碧口微地块横丹群形成的时间(720 Ma),即关天门变沉积岩岩片的沉积时限应晚于720 Ma,形成于新元古代中期伸展裂陷体制,是Rodinia超大陆裂解过程的响应。  相似文献   

14.
嘎仙蛇绿混杂岩位于新林-嘎仙-吉峰蛇绿混杂岩带中段。岩石主要由镁铁-超镁铁质岩石组成,呈构造岩块的形式与变质细碎屑岩基质混杂产出。对超镁铁质岩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超镁铁质岩石SiO_2含量平均值为44.87%,Mg~#平均值为87.06,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649.6±4.2 Ma,时代为新元古代。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总体呈平坦型,具有富集型洋脊玄武岩(E-MORB)向洋岛玄武岩(OIB)过渡的趋势。样品亏损Nb、Ta、Ti元素,相对富集Th、U、Zr、Hf元素,具有岛弧岩浆岩的特征。在Nb/Yb-Th/Yb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中,样品点落入E-MORB和OIB交汇部位。通过与区域构造带岩石组合和地球化学特征对比,认为嘎仙超镁铁岩岩浆源区可能为受俯冲流体交代的富集地幔,属俯冲型(SSZ)蛇绿岩,其就位机制与持续洋内俯冲有关。  相似文献   

15.
皖南溪口岩群为一套浅变质碎屑沉积岩组合,形成于新元古代。该套岩石以高硅(59.36%~81.05%)、高铝(7.80%~19.18%)、贫镁(0.77%~2.93%)为特征,Si O2/Al2O3值变化于3.1~10.4,平均值5.5,反映溪口岩群浅变质碎屑岩的成熟度属于中等偏高;其微量元素特征与大陆岛弧物质类似,高La/Sc和低Cr/Th比值,指示溪口岩群沉积岩主要来源于以长英质火山岩为主的火山弧和大陆上地壳,结合其所处的构造位置,推测溪口岩群的沉积环境为弧后盆地。  相似文献   

16.
宋宏儒  于在平 《岩石学报》1995,11(2):193-202
陕西商丹黑山的沉积岩系是一套浅变质沉积岩系,其原岩沉积建造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沉积环境的岩石组合,包括Ⅰ岩组的泥岩及碳酸盐岩、Ⅱ岩组的杂砂岩和火山碎屑岩和Ⅲ岩组的石英质砾岩、砂岩及粉砂岩。由下向上,其沉积相从深海相经浊积岩盆地相变化到斜坡滨岸相。特征碎屑矿物组成从火山碎屑经燧石岩屑变化到变质岩岩屑,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SiO2、Eu/Eu*和(La/Yb)N依次增加,Fe2O3+MgO和ΣREE依次减小.以上特征表明黑山沉积岩系并非单一的沉积组合,而是与秦岭区域造山作用过程的俯冲-初始接触碰撞阶段协调一致的同造山沉积。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石头口门硅岩之成因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玉鲸 《吉林地质》2000,19(4):1-10
吉林省石头口门硅岩的岩石地层剖面,自下而上为碎屑岩-含锰结核碎屑岩-碎屑岩与硅岩夹玄武岩-细碧角斑岩与硅岩-硅岩与碎屑岩-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碎屑岩.硅岩经三次系统采样分析,仅一样发现似放射虫泡沫虫内核,碳酸盐岩中产晚石炭世威宁期的(竹蜓)类化石.硅岩的岩石化学成分平均值(wB/10-2),SiO2为90.98,TiO2为0.15,Al2O3、Fe2O3、FeO、Na2O、K2O分别为2.41、1.29、1.76、0.46、0.36.微量元素与其它一般正常海相沉积相比较,以Ba、Ni、Co、V、Cu、Pb、U等高含量为特征.稀土元素组成,以稀土总量低(平均值56.38×10-6),轻稀土富集(平均LREE/HREE=5.50)为主要特征;δEu弱负异常至正异常(平均0.89),特别是作为其沉积环境判别有效标志δCe,亦显示出弱负异常至正异常(0.57~1.01),平均0.80.所测一氧同位素样,δ18O为1.9‰(SMOW).在该区与硅岩共生的镁铁-超镁铁岩块(体),获得其Sm-Nd等时线年龄2 067±76.6Ma(置信度为0.999 569).表明硅岩为与海底火山作用有密切联系的热水沉积,下部及上部的硅岩受到正常海水的交换和陆源碎屑混入的影响.构造环境不同于洋中脊或深洋盆所形成之硅岩,而为陆缘活动带裂陷槽的海相沉积物.  相似文献   

18.
云洞铅锌矿床位于南华裂谷盆地之雪峰次级裂谷盆地,赋矿地层为震旦系陡山沱组,容矿围岩主要为碳酸盐岩,少量为碎屑沉积岩,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物以闪锌矿、黄铁矿及少量方铅矿,矿石结构主要有晶粒、交代残余结构,矿石构造主要为星点状、条纹状、角砾状、细粒浸染状、脉状,围岩蚀变为碳酸盐化、硅化、重晶石化.硫同位素为 δ34 ...  相似文献   

19.
天津蓟县元古界剖面具有极高的综合研究价值,而高于庄组在该剖面中居于承上启下的位置。高于庄组在整个中、新元古界剖面中厚度较大,岩石类型多样且成因特殊,主要岩石类型包括碳酸盐岩、泥岩、硅质岩和石英砂岩。碳酸盐岩主要为泥晶灰岩、瘤状灰岩、砂屑灰岩、臼齿灰岩及粉细晶白云岩等。硅质岩包括燧石和沉积石英岩,沉积石英岩具鲕状或砾状结构。仅在本组底部见石英砂岩。上述岩石特征表明,蓟县地区在中元古代长城纪晚期的高于庄期以浅海中深缓坡沉积为主,有短期的潮坪碳酸盐沉积环境,沉积作用受大红峪时期火山物质的影响。臼齿灰岩的存在可能提供华北地区中元古代年代地层学和构造沉积演化研究的新证据。  相似文献   

20.
首次在冀北崇礼晚古生代红旗营子变质表壳岩中发现了高压-超高压榴英岩,并对其进行了矿物化学研究及锆石U-Pb年代学限定。该高压-超高压榴英岩呈透镜状产出,直接围岩为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矿物成分主要为石榴子石和石英,有少量角闪石、斜长石和重晶石,副矿物可见磷灰石、钛铁矿以及铜铁硫化物等。石榴子石以高的Grs+And值(23.08%~29.38%)为特征,属铁铝榴石-钙铝榴石-镁铝榴石系列,铁铝榴石分子、钙铝榴石分子和镁铝榴石分子分别为51.70%~61.87%、23.08%~28.45%和11.31%~16.75%,另有少量的锰铝榴石分子(1.25%~2.45%)。磷灰石为氟磷灰石,F含量介于1.65%~3.29%之间,磷灰石包裹体周边石榴子石颗粒常具放射状减压膨胀缝,显示出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退变质特征。重晶石可能为磷灰石在高压-超高压榴英岩的折返过程中减压分解出溶的结果,该过程同时伴随有铜铁硫化物的形成。榴英岩形成的温压条件为667~710℃、1.189~1.279 GPa,与矿物学特征所显示的压力属性相一致。榴英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获得两组不同的年龄数据,其中碎屑锆石的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