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凤琴 《山东地质》2009,(10):15-17
集体土地在我国的社会生产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对集体土地的管理也一直实行严格的政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在集体土地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显露,如所有权主体不明确、权能不完整、土地使用权流转限制因素过多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了国家在管理集体土地上的缺陷,同时也要求对集体土地管理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是土地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由于历史原因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对集体土地所有权能的不完全性,收益权能、处分权能,私房和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限制性,以及集体土地所有权流转的单一性,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已成为土地管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根据郴州市土地管理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必然要受到市场机制的调节,但我国立法对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却作了严格的规定,而在现实中,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隐形市场却大量存在,造成了立法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被誉为“新的土地革命”,其使用制度如何改革,是当前需要从法律、政策和制度上加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对今后土地市场管理乃至农村经济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牛春皊 《山东地质》2010,(11):59-61
在充分调研成武县农村土地管理工作和当前农村土地管理政策和管理现状的基础上,认为目前成武县农村土地管理存在集体土地所有权部分弱化,土地市场流转机制不畅以及集体土地管理不规范。应强化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的权利,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同时进行针对性的规划和监管。  相似文献   

5.
分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争议调处面临的困局,提出以调解为主的权属争议解决办法,结合上海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的工作实践,对争议调解机制进行创新,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为农村集体土地的确权与流转、保护农民利益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魏兴 《浙江地质》2008,(4):43-46
1.项目背景及建设目标 1.1项目背景 集体土地所有权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核心。开展集体农用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浙江省土地登记办法》,加强国土资源城乡统管的重大措施;是明晰土地产权主体,实现农村土地依法管理的有效手段;是加强耕地保护,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促进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保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根本途径;也是做好当前农用地转用、土地征用、土地整理等工作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7.
彭杨  叶向东 《吉林地质》2012,(4):149-152
集体土地地籍调查的目的是全面、准确地查清某地区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城镇地籍调查以外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状况、土地利用状况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情况,形成权属清楚、地类明确、图数实地一致、数据准确、真实  相似文献   

8.
《浙江地质》2008,(1):20-21
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于2007年12月30日签发国土资源部第40号令,《土地登记办法》正式公布,于2008年2月1日起施行。《土地登记办法》共十章78条,分别从总则、一般规定、土地总登记、初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其他登记、土地权利保护、法律责任、附则等方面,对《土地登记办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了细化。《土地登记办法》明确规定,土地登记是指将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抵押权、地役权以及依照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登记的其他土地权利记载于土地登记簿公示的行为。土地登记实行属地登记原则。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房价的不断攀升,集体土地上房屋买卖反悔的官司层出不穷。在双方买卖手续基本齐全的前提下。通过官司卖方重新赢回了或者部分赢回了房屋的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获得了非常丰厚的房产价值。实际上,1999年之前集体土地上房屋是明文允许买卖的,这个权利理应得到法律的保障。本文想通过下面粗浅的分析,对集体土地上房屋买卖是否合法给予探讨,  相似文献   

10.
《浙江地质》2010,(3):21-21
日前,北京市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从会上了解到,今年该市将试点农村宅基地发证,同时探索集体土地利用、拆迁安置补偿新模式等。会上发布了“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若干意见”。意见表示,北京市今年将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力争用三年时间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认到每个具有所有权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11.
《浙江地质》2009,(7):18-18
针对第二次土地调查的重要任务之一——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广东省政府给予高度重视,在全省已基本完成全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的基础上,再作新部署。经省政府同意,广东省国土资源厅下发了《关于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明确所需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相似文献   

12.
推动土地合理流转、实施土地规模经营,是提高农民积极性、发展合作社的有效途径。在土地流转中切实做到坚持保证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流转后的土地农业用途;坚持做到不限定流转时间、不限定流转模式、不强迫农民意愿、不侵害农民利益。在规范管理中,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执行统一的土地流转操作程序,确保土地流转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签订书面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明确土地流转形式、面积、年限以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土地的合理流转,提升了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把土地自觉地推向农村市场,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增值效益。  相似文献   

1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初步分离,使农民获得了相对独立的承包经营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地矛盾日益激化,土地的边际生产力已出现明显的递减趋势,土地小规模家庭经营,农业的比较利益大大下降;同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涌向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城市,城市化进程骤然加剧等,使得土地家庭承包经营这一土地制度逐渐显露出自身的缺陷。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土地的规模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萍  段建南 《湖南地质》2011,(10):29-29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从而明晰农地产权、确定好流转的主体,为大规模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打下重要基础。从目前已开展农村土地流转的地区来看,由于没有标准统一的全国农用地价值估算体系,缺乏合理的价格依据、评估标准或者利益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5.
农地流转是土地流转的一种类型,其含义指拥有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和转让使用权。农地流转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汤阴县通过更新观念,创新手段,按照“自愿、依法、规范、有偿”的原则,积极开展集体土地流转,实现了土地节约集约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保障了农民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5000余亩,约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1%。  相似文献   

17.
杂志     
《湖南地质》2012,(4):6-6
改变现行的上地用途管制制度,改计划配置为市场配置,建立开放、竞争、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要转变政府职能——管理土地而不是经营土地;完善土地产权制度,明晰和平等保护集体土地产权;修改《物权法》,给予集体土地有处分权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允许集体土地进入建设用地市场;改革土地征收制度,缩小征地范围,按市价给被征地者公平补偿。  相似文献   

18.
冯连伟 《山东地质》2004,20(6):43-47
结合临沂市几年来开展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实践和探索,对开展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背景、概念及范围进行了论述。认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不能流转的制度已与当前农村经济,特别是小城镇的建设发展严重不适应,允许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已势在必行。开展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对保护土地所有者和失地农民的权益,推动小城镇建设健康发展,规范土地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南宇 《湖南地质》2011,(11):74-75
集体土地制度的根本变革已经势在必行,其优点也勿庸讳言。但若只加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加强“土地承包管理”等,并不会触及根本。  相似文献   

20.
从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及立法精神,对电力线路跨越土地取得地上权的合法性及合理性问题进行充分论述。明确当前鉴于《物权法》规定可以在地表、地上或地下分别分层设立使用权,及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及使用权相分离等原因,详细论述电力线路跨越土地可以不需要征地而使用地上权,但必须对土地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支付土地补偿金是符合法律规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