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俊锋 《河南地质》2009,(12):19-19
11月23日上午8时,“丁零零,丁零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在宝丰县周庄国土资源所办公室响了起来。  相似文献   

2.
深夜突袭     
魏姗 《河南地质》2010,(5):23-23
“丁零零,丁零零”,修武县国土资源局执法监察大队的电话骤然响起。“你好,是国土资源局执法监察大队吧?侯队长吗?你马上带领执法队员赶到西村乡国土资源所,  相似文献   

3.
魏姗 《河南地质》2010,(2):24-24
“丁零零,丁零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在陕县大营国土资源所办公室响了起来。 “喂,你好,这里是大营国土资源所,请问你有什么事?”工作人员小韩立刻起身拿起电话。  相似文献   

4.
魏姗 《河南地质》2009,(8):22-22
“丁零零、丁零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从宜阳县城关国土资源所办公室传了出来。所长王宏卿拿起电话,对方大声喊道:“喂,王所长吗?我是城关乡后庄村土地协管员老徐,我们村子发生了宅基地纠纷,你赶快过来处理一下吧!”还没等老徐把话说完,王所长急忙放下电话,带领执法人员赶往后庄村。  相似文献   

5.
“丁零零,丁零零……”一大早,我们信息中心的电话铃声就急促地响了起来。原来是局办公室张主任通知我们下乡,祝贺谢旗营国土资源所乔迁之喜。十几分钟后,我们来到了谢旗营镇辖区,老远就看见国土所崭新的院落。“国土资源”四个火红的大字和“守土尽责依法行政务实创新廉洁高效”的标语交相辉映,让整个小院儿多了份庄重。  相似文献   

6.
能人老张     
“丁零零……”值班室电话铃声急促地响了起来。原来,村民举报楚村有人正在破坏耕地。放下电话,老张带着我和小孙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  相似文献   

7.
“丁零零………您好,这里是南乐县国土资源局12336举报中心……”当铃声响起的那一刻,值班员侯亚兰迅速拿起电话,并进行认真记录,一切动作都是那么干净有序……这正是南乐县国土资源局实行建设“窗口示范单位”有力举措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8.
3月17日早上,我刚一走进办公室,桌上的电话就"丁零零"响起,打破了早上特有的宁静。我赶紧拿起听筒,从电话那头传出对方愤怒的声音:"是卫辉市国土局监察大队吗?昨天夜里不知是谁在我承包的麦田里挖地基,都已经夯实了,你们快来管管吧!"  相似文献   

9.
魏姗 《河南地质》2009,(5):32-33
“丁零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从陕县张汴国土资源所的办公室传了出来,所长刘矿利急忙拿起电话。“喂,是刘所长吗?我是老杜,有四个人正在牛岭金矿采矿区一个被封填的矿口挖矿,你们快来看看吧!…知道了,我们马上就去。”刘所长马上打电话给距离事发现场最近的国土资源协管员,要求他马上赶到事发地点阻止这四个人的违法行为。然后立刻带上同事驱车赶往事发现场。  相似文献   

10.
湖北长阳花桥下奥陶统几丁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孝红 《现代地质》1994,8(3):259-263,T002
本文介绍了湖北长阳花桥下奥陶统几丁虫的分布发育规律,讨论了几丁虫的地质意义,并与国内外同期地层作了对比,指出了该几丁虫动物群生物古地理的亲缘关系,并对部分几丁虫种进行了拟定与描述.  相似文献   

11.
系统介绍湖北宜昌陈家河剖面下奥陶统分乡组和红花园组的几丁虫分布发育特征,将分乡组和红花园组的几丁虫自下而上划分为Lagenochitina destombesi带和Euconochitina symmetrica带,阐述了几丁虫组合特征,并与国外同期几丁虫生物带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2.
重庆城口廖子口奥陶系庙坡组的几丁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孝红  王传尚  张淼 《地层学杂志》2004,28(3):230-234,i001
系统介绍城口廖子口奥陶系庙坡组几丁虫分布、发育特征及其与笔石生物带的关系 ,讨论了几丁虫的地层意义 ,并与国外典型地区同期地层的几丁虫进行了对比。城口廖子口庙坡组几丁虫的组合特征虽然与波罗的海地区、加拿大纽芬兰和魁北克地区同期地层的几丁虫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但总体上具有分布广、地质延限长、生物地理分区不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峡东地区上兰多维列统的几丁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介绍了峡东地区上兰多维列统几丁虫的地质分布特征,系统建立了几丁虫生物组合,阐述了这些组合的地层意义,并与国内外同期地层中的几丁虫进行了对比。结合几丁虫共生的腕足类及笔石的生态特征,探讨了峡东山区上兰多维列统几丁虫的生态特征。此外,还描述了两个几丁虫新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湖北宜昌界岭剖面中—上奥陶统庙坡组的几丁虫进行系统古生物学与生物地层学研究,鉴定出几丁虫18属43种。将庙坡组的几丁虫识别为Laufeldochitina stentor几丁虫带,并进一步划分为Cyathochitinasp.3和Armoricochitina granulifera两个亚带。除在庙坡组下部发现几丁虫以外,首次在庙坡组上部发现大量保存精美的几丁虫化石,填补了该层段以及华南该时段几丁虫研究的空白,丰富了华南晚奥陶世早期几丁虫的多样性记录。首次在华南报道冈瓦纳北部的典型分子Lagenochitina ponceti Rauscher,以及波罗的地区的特征分子Laufeldochitina stentor(Eisenack)和Cyathochitina sebyensis Grahn。根据几丁虫组合面貌特征及相关生物地层研究,认为晚奥陶世初期华南扬子区几丁虫的生物地理分区不明显,与波罗的、冈瓦纳北部、劳伦大陆以及阿凡隆尼亚板块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L.stentor,C.sebyensis以及A.granulifera等波罗的地区典型分子在华南庙坡组的首次报道,增强了达瑞威尔晚期至桑比早期华南与波罗的地区地层对比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陈孝红  危凯  张淼  张保民  周鹏 《地质学报》2017,91(12):2595-2607
调查分析了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分乡的一口志留系钻孔,在龙马溪组下段至上段下部的进尺约100 m的岩芯中采取了313件样品进行几丁虫分离,其中165件炭质泥岩和泥岩样品中共发现保存完整的早志留世几丁虫化石917枚。自下而上识别出Belonechitina?postrobusta,Conochitina alargada,Armoricochitina sp.和Conochitina emmastensis生物带。几丁虫生物带的组合特征和时代意义,及其与全球其它地区同期几丁虫对比,暗示几丁虫Conochitina alargada的始限位置与笔石Monograptus triangularis的始限位置接近,可以作为埃隆期底界界线划分的生物化石参考标志之一。志留纪龙马溪组几丁虫多样性最早发生在鲁丹期末期,在埃隆期晚期出现丰度和分异度的明显升高。微量元素组成的环境意义研究显示龙马溪组下段下部黑色页岩与下段上部深灰色页岩和上段下部黄绿色页岩形成于氧化环境,龙马溪组下段下部黑色页岩中几丁虫属种稀少不是环境所致,而是奥陶纪生物大绝灭之后志留纪几丁虫生物复苏之前几丁虫生物残存复苏阶段的产物,暗示奥陶纪大绝灭之后志留纪几丁虫生物复苏开始于鲁丹期晚期,并在埃隆期中-晚期发生辐射。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湖南益阳晚特马道克期至弗洛早期笔石页岩中的几丁石和疑源类化石,并识别出3个几丁石生物带以及3个疑源类组合带。几丁石、疑源类化石与笔石共生,使得识别出的几丁石带以及疑源类化石组合的时代可以根据笔石带校正。在江南斜坡区建立的连续的晚特马豆克期及弗洛期最早期的几丁石、疑源类序列,不但可与国内外同期地层进行精确对比,对于早奥陶世古生物地理的研究同样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土队员丁小咬的一双儿女同时考上了大学,同事和村里的乡亲都向他祝贺。按说这是件大喜事,但丁小咬在高兴之余,也添了桩愁事,因为两个孩子的学费高达16000元。丁小咬家住山区,他老婆谢桃花长年患肝病,需要养治。尽管全家人省吃俭用,只攒下8100元钱,学费还缺7900元。丁小咬是个虚荣心很强的人,平日很少向人借钱。为此丁小咬颇伤脑筋。  相似文献   

18.
甄勇毅 《地质科学》1985,(4):375-380
1983年初笔者在贵州桐梓红花园奥陶系剖面进行了系统采样,经室内分析处理,在下奥陶湄潭组获得丰富的几丁虫化石,在所处理的15块样品中,有9块样品含有几丁虫化石,其中4块样品几丁虫化石丰富,大部分保存完好,未变形。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丁村组”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1954年,在山西省襄汾县丁村一带,发现晚于北京猿人的“丁村人”及大量动物化石和石器,并将产“丁村人”化石的砂砾层,命名为“丁村组”。但长期以来,关于“丁村组”的时代,并没有统一认识。对“丁村组”的层位、沉积相以及地貌和构造条  相似文献   

20.
根据对我国扬子地台中部奥陶纪几丁虫生物地层及其壳壁光性特征和反射率的研究,联系华南及塔里木盆地有关的资料,系统总结了我国奥陶纪、志留纪几丁虫生物组合序列的划分及其对比,探讨了几丁虫的光性特征。指出几丁虫在所切光面上具有各向同性的光性特征,只有反射率而无双反射率;在相同成熟度情况下,几丁虫的随机油浸反射率较笔石高,而较虫牙和疑源类低。通过对几丁虫反射率与同层或邻近层位中所测Ica、笔石反射率,尤其是分散有机质红外光谱分析所获等效镜质组反射率的对比说明,几丁虫的随机反射率R0为104%~170%,>17%~31%和>31%~41%时,分别相当等效镜质组反射率(R0,eq)09%~135%,>135%~22%和22%~30%,依次指示含几丁虫母岩有机质演化处于成熟、过成熟早期和过成熟晚期阶段。尽管这个对应关系还需要在今后研究中去进一步证实,但至少说明,几丁虫反射率随有机成熟度增加而增加,对于不含镜质组的晚志留世以前地层来讲,它们可以作为有机质成熟度的指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