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2/1993中国第九次南极考察队长城站夏季考察期间,对长城湾表层水等无机磷和无机氮营养盐类的月变化特征进行了现场考察。对营养直疃变化的相关民生,营养赴变化与生物活动的关系及与世界其化海域营养盐水平的比较等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长城湾夏季表层水营养盐在1月浓度最低,在3月则最高,陆地淡水对湾内营养盐含量的增加没有明显贡献,无机磷与氨氮,硝酸盐氮的变化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亚硝酸盐始终处于较低的稳  相似文献   

2.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会组成“海南岛一西沙群岛现代碳酸盐沉积科学考察团”,成员来自地质矿产部、石油部、煤炭部、冶金部、有关大专院校和科学院系统,约20余个单位,共31人.由团长冯增昭、副团长兼秘书长王英华率领于1983年4月19日至5月5日前往实地进行了考察.考察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4月19日至4月24日考察海南岛西部和南部海岸;第二阶段自4月25日至5月1日考察西沙群岛,最后进行了总结.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地质矿产部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关土聪,不顾65岁高龄参加了第一阶段考察活动.本次科学考察的重点:第一阶段于海南岛地区考察了儋县排浦现代白云岩、侵蚀海岸、海蚀坪和现代海滩岩;在洛东县莺歌海和崖县“天涯海角”考察了海滩岩和海岸沙滩;在崖县鹿回头地区考察了椰庄连岛沙及其两侧小东海湾西南和东北岸珊瑚岸礁、海滩岩以及三亚湾岸礁等.第二阶段在西沙群岛考察了永兴岛珊瑚礁、永兴灰沙岛的形态、结构,沙堤分布规律、植被群落与环境关系等,并对海岸、海滩和礁坪的沉积特征进行了深入的观察与对比,还对永兴岛上的鸟粪土和鸟粪石的成分、结构等特征进行了研究;在石岛的考察中,对较为复杂的地层、构造作了细致的现场观察,并重点考察了岩熔现象,在东岛全面考察了现代泻湖、鸟粪层  相似文献   

3.
翟兆锋 《海洋预报》2002,19(2):47-53
本文主要介绍了2000年中国第十六次南极考察队在中山站进行气象考察期间,用获得的现场观测资料,对中山站地区的气温、气压、大气湿度、风向风速等主要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分析,与中山站过去十年的气象要素平均值进行对比,得出了2000年中山站地区气温偏高、大风日数和日照时数多、海冰解冻早等特点,有助于了解和研究南极气候概况。  相似文献   

4.
鉴明 《海洋世界》2001,(6):21-22
1992年,联合国自然与环境组织对世界各地的江河入海口进行了一次考察。当他们来到我国海南万泉河口时,顿时被它的美丽姿容惊呆了,那清而又清的河水,绿而又绿的河岸,竟然没有一丝污染,一丝人工之力,一切都保持着原始、自然的美。经全面考察评定,万泉河口的自然景观和天然生念环境之佳位于世界榜首。于是联合国公布中国万泉河口为世界最佳的江河入海口。  相似文献   

5.
第七次南极考察极地号船穿越西风带航线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90年至1991年第七次南极考察极地号船接收的地面天气图,传真图及卫星云图资料,对本航次往返穿越南半球西风带中遇到的强气旋过程进行了重点分析与探讨,该文对南极考察的气象工作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海洋世界》2009,(6):5-5
5月19日上午,首届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的优胜选手结束了在西沙的考察活动,乘中国海监83船抵达广州长洲码头。本次考察活动的主题为“踏浪西沙,放飞梦想”,20名优胜选手来自中国海洋大学和山东省畜牧兽医学院,他们15日下午从广州出发,17日登上西沙永兴岛进行了为期1天的考察访问。  相似文献   

7.
普里兹湾及邻近海区水团和环流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乐肯堂 《海洋科学》1995,19(2):25-60
普里兹湾是南极大陆周围仅次于威德尔海和罗斯海的最大海湾,位于印度洋扇形区。自1957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以来,同在南大洋其他海区一洋,在该海区开展了多次国际联合考察。我国自1989年起对普里兹湾区海洋学问题已连续进行了4次考察,取得了若干资料。在普里兹湾陆架上,早期的观测结果[17,27],认为表层水异常温暖和深层水异常冷。1967年,在前苏联“Ob”号的第12次南大洋考察中,制定了普里兹湾区的专题调查计划,以便解决上述问题。这次对普里兹湾考察的结果表明,表层的热盐结构类似于前几次考察(Grlgo…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际南极生物考察和研究发展史,较系统地阐述了南极生物学研究的现状;并概括了现代南极生物研究的三个特点:1.强调南极考察和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统一;2.宏观考察和微观研究相结合;3.广泛采用现代科学先进技术,进行生物学和其他学科相结合的综合考察。文章并对我国南极生物学考察提出了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9.
船舶概况。“雪龙”船是我国目前惟一专门从事极地考察和后勤物资补给、人员运输的极地考察破冰船,它是乌克兰赫尔松船厂于1993年建造的一艘具有B1*级(CCS规范)破冰能力的北极运输补给船。我国购进后对其进行了改装,于1994年替代“极地”号考察船承担极地考察任务,成为我国第三代极地科学考察运输船舶。该船总长167m,型宽22.6m,满载排水量21250t,满载吃水9m,配有1台主机(13200kW),最大航速17.9节,设计破冰能力能在厚度为1.1m(加20cm厚的雪)的连续海冰中以1.5节的航速航行,船上原配有能容纳2架直升机的飞行平台、直升机机库和附属配套设备。国家海洋局于1994年、1995年进行了两次初步改装,加装了部分科考实验室、实验仪器、考察人员住舱以及站、船用油舱和淡水舱。最大乘员由原来的55人增加到了128人(含40名船员),拥有200m^2的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气象等科学调查实验室,增添了部分科研设备,使“雪龙”船具有了一定的海洋科学调查能力。  相似文献   

10.
2009年是我国开展极地科学考察25周年。25年来,我国极地科考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从极地考察大国向极地考察强国方向迈出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关键步伐,预示着我国极地考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过去的一年,我国海洋事业大踏步前进,极地考察也获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1.
2003-2004年南极夏季,由澳大利亚、德国和俄罗斯的大地测量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和地质学家组成的综合考察队成功地在南极洲东部进行了考察研究。主要的研究目标是兰伯特地型。这个地壳的沉降地段或沟堑被构造断裂与相邻的地块隔开,令专家们感兴趣的是它保存了上覆澳大利亚和南极洲的岩石圈板块运动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南海北部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季风环流、沉积构造以及丰富的油气、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但长期以来没有航线固定的考察航次进行持续观测以及逐年数据积累.自2004年起,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设置了南海北部开放航次,这对加强海洋现场数据的长期积累、促进海洋科学多学科交叉与融合、不断地发现和解决科学问题、推动重大成果产出起了积极作用.本文总结了2004-2010年海洋地质与沉积环境考察的进展及成果,并展望了今后海洋地质与沉积环境考察的主要方向,期望更多单位及科学家积极参与南海北部开放航次考察.  相似文献   

13.
1995年4月25~29日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召开了《全国海岛海岸带开发管理学术讨论会》。会议由广西海洋开发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中国海洋学会海岸带开发管理分会和广西海洋学会联合组织的,与会95人。采取大会发言、小组交流讨论与实地参观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会议生动活泼,成效显著。会上进行交流的论文有34篇,内容包括:海岛海岸带开发与管理,资源与环境保护,海洋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等有关海洋新领域新技术。在海岛海岸带开发与管理方面,有的文章提出加强4个转变和2个认识,即由单一的陆地开发…  相似文献   

14.
大兴安岭地区森林沼泽生态系统火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1990年5月-1993年10月,为查清火灾对森林沼泽生态系统,采取野外面上考察与定位观测,野外实验与室内分析化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阿木尔林业局长缨林场、红旗林场选取观测点进行森林沼泽生态系统火生态效应的对比观测与实验。  相似文献   

15.
日本赤潮研究和防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季栋 《海洋通报》1995,14(6):78-82
根据对日本赤潮防治和研究单位进行的考察,介绍了日本在赤潮防治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汇集了我国南极科学考察前十年(1984-1993年)的南极考察航线,根据航区和任务,对南极航线进行了分类:对各航区中影响航行的海洋环境状况-诸如低纬地区的热带气旋,中纬地区的温带气旋和高纬地区的绕极气旋等主要灾害性天气系统的生成源地,移动路么荼了介绍;文中还着得活冰的增,减期和浮冰边缘线进行了描述。以求达到对过去十年南极考察航线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海南岛珊瑚礁的主要类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前言 中苏海洋生物考察团,于1958年3—6月在中国南海的海南岛进行了考察工作,对该地区的海洋潮间带动物群的栖息条件和沿岸的动物生态学进行了调查研究。工作中除考察了岩石、红树丛、沙滩及泥滩的生物群落外,同时考察了热带海洋中典型的生物群落——珊瑚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山东海洋学院和美国俄勒岗州立大学、弗吉尼亚海洋研究所、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加拿大国家地质调查局等单位的科学家合作进行的《渤海中南部和黄河口海域沉积动力学》课题研究第一航次的联合考察于85年5月27日至6月12日在预定海域进行,圆满完成考察计划。随后,双方交换了意见并向海洋学院领导进行了工作汇报,对原来签署的合作协议书作了补充修改。这次考察是以沉积动力学为主的一次多科性、跨学科的综合大型海洋考察。由山东海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考察江苏省海洋渔业生产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和预测了江苏省海洋渔业开发需求与供给潜势,并提出了发展江苏省海洋渔业生产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κ-型卡拉胶盐析的工艺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新工艺及设备,进行了生产试验,考察了盐析效果,确定了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