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南海海洋断面科学考察具有显著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2009-2012年不同季节共执行4个多学科和交叉学科综合考察航次,取得大量宝贵的南海水文、气象、生态、化学、地质等大范围、大尺度、多要素的现场观测数据,样品分析数据及其信息产品。按照"共建共享"的数据工作方针系统地、规范化地整编了全部数据资源,整合利用可视化数据管理(VDB)、云端协同工作套件(Duckling)、专业领域知识环境(SKE)等3个网络平台及技术方法,建成南海海洋断面科学考察数据管理与共享系统,实现了典型断面考察数据的在线共享应用。文章介绍了南海海洋断面科学考察航次工作,重点描述了数据工作机制及整编成果,共享系统架构及其功能等,以期通过南海海洋断面科学考察的多样化数据资源整编工作实践、管理模式探索和共享服务,推动海洋科学数据资源开发、整合与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促进海洋科学研究的多学科交叉与整合以及所内外科学家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南海北部海洋环境动力变化过程及其生态效应的长期观测研究,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2004年9月16日至10月4日首次在国内组织实施了南海北部开放航次计划。南海海洋研究所生态学科组积极准备,并派遣4名青年科研骨干参加了本次开放航次生态学科的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2012年6月16—30日,中法合作"南海深部环流CIRCEA"航次(又称MD190航次)在南海北部海域顺利实施。该航次由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法国气候与环境科学实验室合作,共同出资,利用法  相似文献   

4.
南海及邻近海区科学数据中心是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的分中心, 其目标是通过联合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热带海洋环境动力领域和边缘海与大洋地质研究领域的优势力量, 建成具有南海特色的海洋科学数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促进海洋科学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与高效利用。南海及邻近海区科学数据中心资源在建设和实践过程中, 整合和共享了1985年以来南海水文、气象、生态、地质等多学科、多要素、多尺度的海洋科学数据资源, 一方面为南海海洋学各学科的科技创新提供精确、完整和可靠的海洋科学数据资源, 增强我国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海洋经济社会发展和相关决策活动提供数据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5.
第一章 前言     
《海洋学研究》1989,(4):1-5
据1986年11月在杭州召开的“南海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讨论会”的建议,在中国国家海洋局和联邦德国研究技术部的支持下,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与联邦德国地球科学与自然资源研究所于1987年5月至7月在南海利用德国科学调查船“太阳”号(SONNE)进行了SO49航次的考察工作。该考察工作系两个研究所合作执行的“南海地球科学联合研究”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两国政府间海洋科学与技术合作协定中的一项近期计划。1988年5月至8月,双方科学家再度集中于德国汉诺威,在西德地球科学与自然资源研究所共同处理资料与分析样品和联合解释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国际 Argo 计划由“核心 Argo”向“全球 Argo”的拓展和国产北斗剖面浮标的成功研制,为西北太平洋重要边缘海———南海 Argo 区域海洋观测网的建立提供了契机。 介绍了南海 Argo 区域海洋观测网的总体设计,以及利用相关调查航次在南海布放了首批北斗剖面浮标,初步建立了由我国主导建设的“南海 Argo 区域海洋观测网”。 此外,利用调查航次获得的船载 CTD 和实验室盐度计分析结果以及周边海域历史资料验证了国产北斗剖面浮标观测数据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1 南海海洋调查与海洋科学技术研究概况 随着我国海洋科技事业的发展,南海的海洋科技工作发展很快,在海洋调查方面,已从单一的断面调查逐步向多学科、多元化的综合性调查与研究方向发展。 1.1 近海断面调查与环境污染调查 继1958年~1960年全国海洋综合调查之后,南海从1975年4月开始实施南海北部断面  相似文献   

8.
南海北部航次观测资料显示南海北部表层盐度在2004—2012年期间缓慢降低,2012年盐度达到最低。客观分析数据EN4(the UK Met Office EN.4.0.2 objective analyses)以及OFES(ocea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for the Earth Simulator)模式结果都显示南海表层海水盐度在1993—2014年有淡化趋势,最显著区域位于吕宋岛以西和南海南部。盐度收支分析表明淡水强迫在吕宋岛以西海域起主要贡献,而水平平流输运主导南海西部的表层盐度变化。吕宋岛以西表层盐度的降低与近年来沃克环流加强引起的夏季强降雨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9.
1992年7月23日从日本横滨港开始,9月19日在加拿大维多利亚港结束的“决心”号第145航次穿过了太平洋北部。考察的科学领导是D.R.Rea(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和(俄罗斯科学院岩石圈研究所)。俄罗斯还有2位专家参加了本航次。他们是生物地层学家(岩石圈研究所)和(全苏海洋地质科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
南海北部表层沉积硅藻及其与环境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在指出了南海常见硅藻种类地理分布的基础上,将南海北部表层沉积硅藻划分为五个组合和二个亚 组合,并将其与所在分布区的海洋水文、地质地貌等条件相对照,着重研究了硅藻组合与沉积环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Web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对南海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一体化存储、查询和分发进行了理论和方法上的研究,设计了南海地质与地球物理数据系统的整体结构、数据库结构以及系统的详细功能模块,并且运用ArcIMS技术实现了南海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数据的共享和发布,使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南海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数据库,实现了建立南海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信息共享服务体系、提高信息资源共享水平的目的.为用户发布和获取南海海洋数据提供了更为直观、快捷的平台.  相似文献   

12.
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 通过一系列的海峡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相联通, 其不同时空尺度的海洋环流动力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是南海区域海洋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自20世纪50年代末全国第一次海洋普查开始, 我国对海洋调查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以科学考察船为代表的海洋科学观测平台建设不断加强; 进入新千年以来, 国内海洋科考船依托的各主要研究所和院校本着开放的理念, 先后组织多单位联合进行海上观测。尤其是最近10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实施了船时共享航次计划, 进一步促进了国内海洋界的交流和合作, 南海区域海洋学的相关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从多尺度环流动力学的角度出发, 本文简要回顾了南海海洋观测的发展历程, 并初步总结了近些年来南海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进展, 包括南海和西太平洋的水体交换过程、南海中小尺度过程、多尺度相互作用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等; 并且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 对未来南海的观测和科学问题提出若干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13.
OPeNDAP(Open-source Project for a Network Data Access Protocol)代表开放源代码的网络数据访问协议.OPeNDAP协议提供一种通过网络请求和提供数据的方法,让所有用户使用熟悉的程序直接存取需要的数据.文章介绍了OPeNDAP常用服务器,描述了基于OPeNDAP的南海物理海洋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设计与搭建:采用GDS(GrADS Data Server)、Dapper、THREDDs(Thematic Realtime Environmental Distributed Data Services)等服务器来实现海风数据、海流数据、海浪数据、Argo数据和潮位数据等南海物理海洋数据的OPeNDAP服务,最后介绍目前提供的OPeNDAP服务形式.希望借助OPeNDAP来实现分布、异构环境下南海物理海洋数据的网络无缝共享之目标.  相似文献   

14.
南海大洋钻探及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前沿研究新突破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南海是西太平洋地区规模最大且具有代表性的边缘海盆地之一。经过近几十年的研究积累,尤其是通过实施5个国际大洋钻探航次(1999–2018年)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南海深海过程演变”重大研究计划(2011–2019年),我国科学家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取得了一系列创新进展与重大突破,标志着南海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正走向国际前沿。重要研究成果包括:(1)新提出南海是“板缘张裂”盆地,与经典的大西洋型陆缘模式不同;(2)大洋钻探首次获取了基底玄武岩样品,结合中国在南海首次深拖地磁测量实验,精确测定了南海海盆玄武岩年龄,揭示南海海盆从东向西分段扩张;(3)大洋钻探结果发现南海陆缘岩石圈减薄之初岩浆迅速出现,未发现缓慢破裂造成的蛇纹岩出露;(4)发现南海扩张结束后仍存在大量岩浆活动,可能受控于多种构造与地幔因素;(5)地球化学证据与地球动力学模拟都显示南海岩浆的形成受到周边俯冲带的影响。目前我国的海洋地球科学正在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有望以南海为基点,开始拓展到周边大洋,通过主导大型研究计划以及建设我国大洋钻探平台,以提升我国在南海、西太平洋与印度洋海洋地质科学研究的实质性影响力与引领地位。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4—2013年的南海北部开放航次数据和1980—2010年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SODA)数据,发现南海北部次表层水体盐度在2004—2005年间盐度显著增大,相比于气候态均值分别增加了0.1和0.14,而且温盐特征曲线显示盐度增大的现象主要发生在150m以浅。2004年净淡水通量仅略低于气候态均值,2005年净淡水通量则明显高于气候态均值,因此净淡水通量不会是导致此高盐事件的有利因素。我们进一步通过块体简化盐度收支方程,定量评估盐度收支方程里中平流输运项(包括跨海盆经吕宋海峡的平流输运项和南海海盆内部南北海盆之间的平流输运项)的贡献。发现在2004年,通过吕宋海峡进入南海北部的盐含量输运显著大于气候态均值,是导致南海北部上层水体盐度迅速增大的主要原因。为探究2005年南海北部盐度持续增强的原因,我们进一步比较2004年和2005年的平流项演变,发现相对于2004年,虽然2005年吕宋海峡盐含量输运略低于气候态均值,但南海内部南海南北海盆间(通过18°N断面进入南海北部)的盐含量输运增强,即在2005年,海盆内部经向平流盐输运的贡献是促使南海北部上层盐度继续增强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于婷  董明媚  殷悦 《海洋信息》2021,36(3):31-42
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随着海洋数据体量的快速积累和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海洋科学数据高效管理和价值挖掘成为了重点课题之一.本文基于海洋科学大数据获取、存储、服务和管理的现状,分析了海洋科学大数据共享的技术问题和障碍,提出了海洋科学大数据共享服务的发展建议,以期为海洋大数据未来高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在2003年10月广东沿岸航次和2004年9月南海北部开放航次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南海北部水体非藻类颗粒物吸收系数(aNAP(λ))的变化。结果显示,沿岸水体的非藻类颗粒物吸收光谱斜率(SNAP)平均值为0.010 3nm-1(标准偏差=0.000 7 nm-1),随叶绿素a浓度的增大呈现出减小的趋势,南海北部开阔海域水体SNAP的平均值为0.009 0 nm-1(标准偏差=0.001 3 nm-1);沿岸水体受陆源性输入的影响较大,表层水体aNAP(440)随盐度的增大而减小,随总悬浮颗粒物(SPM)浓度的增大而增大,aNAP(440)/SPM平均为0.045 m2.g-1;南海北部开阔海域水体非藻类颗粒物的吸收明显偏小,表层水体的aNAP(440)与盐度存在较弱的线性相关,与SPM之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aNAP(440)与叶绿素a浓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幂指数关系,表明外海水体浮游植物的降解是非藻类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8.
南海十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海环流及其与世界大洋的联系带来许多重要的科学问题.本文前瞻性地提出了南海十个近期值得关注的重点研究方向,包括季风控制南海的通风问题、水团的形成和变性、海洋热盐及其质量平衡、环流能量学与海洋混合、中尺度涡、台风的海洋效应、深层海洋环流与古气候记录、南海与邻近大洋的相互作用、上升流与生态系统、以及对南海气候变化的响应.  相似文献   

19.
我国南海北部陆坡是天然气水合物发育的理想场所。近年来,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统一组织下,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经过9年的调查研究,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生物证据,圈定了有利远景区,初步评价认为南海北部具有良好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前景,并于2007年5~6月经钻探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获取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岩心样品。  相似文献   

20.
基于Cressman客观分析的南海北部海区数据同化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POM模式和空间插值法构造的同化方案对南海北部的航次观测资料进行了数据同化模拟.结果表明,数据同化有效兼顾了模式模拟和航次观测,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模式模拟值相对于真实数据的误差;同化结果与模拟结果相比更接近观测值,在航次断面及其附近海域同化结果误差较小;另一方面,由于航次资料站点相对较少,在无观测数据的海域模式同化不是很理想,有待改进.此方法可为南海大型航次及其他资料同化提供一个再分析资料的实验性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