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张丽雅 《地质与勘探》2017,53(4):801-806
本文以辽河油田某断块油藏为研究对象,基于室内实验,结合正交设计试验,以提高原油采收率程度为评价指标,开展了稠油油藏注超临界CO_2驱影响因素研究,并分析了不同变量对注超临界CO_2驱油效率的影响权重。结果表明:CO_2驱油效率随渗透率、气体注入量、油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原油粘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渗透率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原油粘度、气体注入量、油藏温度、压力。最后,本文总结并分析了我国注CO_2驱油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拟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近一个世纪的油气勘探过程中,相断钻遇了诸如氮、氦和CO2等非烃气体。传统观点认为这些情况是失败的。但由于向水驱枯竭后的油藏中注CO2能大大提高采收率和70年代的油价上涨使一些提高采收率工程经济可行,而吸引人们开始重视一些地区的CO2目的层。本文将介绍巨型CO2气藏的地质特点。另外,也讨论一下这类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其它一些重要因素。其中主要包括巨型气藏的大小,CO2气的高纯度和较高的开采效果等。  相似文献   

3.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地层水化学特征与油气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分为超覆尖灭带、断阶带、斜坡区。本文讨论了不同区带地层水化学特征及其与油气运移聚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过成熟阶段烃源岩生成的轻质油气在其运移聚集过程中,伴生的CO2进入地层水中,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高矿化度NaHCO3型地层水为底水的油藏,原油密度较轻,为轻质原油。在近断层处,中、高矿化度的MgCl2、Ns2SO4型地层水,可作为油气水沿断裂运移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用于预测混相或近混相驱残余油饱和度Sonn的相关式,适用于不同注入气体,原油,温度和压力条件,该相关式通过Hildebrand溶解系数来表征原油和注入气体的化学和物理性质,该方法同其他只考虑注入气体的相关式相比,优点在于综合考虑了注入气体和原油的性质。在碳酸岩和砂岩岩心中,采用8种原油与提高原油采收率(EOR)的气体(CO2,N2,CH4,CH4+液化石油气(LPG),进行三次采油试验,根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采油及其作用机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岚 《世界地质》2002,21(2):139-141
微生物采油经过70多年发展,已成为继热驱,化学驱,气驱之后的第四种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其提高采收集方式有地面法和地下法两种,特点是成本低,效果好,无污染。其采油机理为:一是改变原油组成,二是改善驱油环境,最终使原油流向井底,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6.
陈祖华 《现代地质》2015,29(4):950-957
CO2驱是一种能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三次采油技术,国内该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多以先导试验为主。苏北盆地溱潼凹陷经过10余年的探索,已经在5个低渗油田开展了CO2驱先导试验和推广应用,针对这5个油藏利用一维细管模拟和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注气时机、段塞尺寸和注气部位的研究,并应用典型实例进行了分析,认为先期注入提高混相压力,可更有效地缩短两相区过渡带,增加油相中溶解的CO2含量,降低油相粘度和油气界面张力,进而提高混相程度,更有利于驱油;采用大尺寸段塞可加大CO2波及区域,较好地保持地层能量,从而提高油井见效率,增强驱替效果;高部位注气可有效地抑制重力超覆,减少CO2气体过早地产出和突破的机会。就苏北盆地低渗油藏而言,采用先期注入、大尺寸段塞和高部位注气不失为一种成熟有效的提高采收率方法。  相似文献   

7.
杏子川采油厂王214油区属低孔、低渗储层,该区块以注水为开发方式。针对该区块储层欠压,非均质性强,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差等原因造成水驱采收率低的问题,对该区驱油方式进行调整,具体方法是:采用0.5%生物酶+0.5%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酶活性复合驱对王214油区储层进行了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0.5%生物酶+0.5%表面活性剂生物酶活性复合驱可有效改善注水井吸水能力,达到解堵、降低含水率,增加驱油效率,从而提高原油最终采收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港油田孔南地区高温、高盐、中低渗、稠油等制约化学驱提高采收率的瓶颈技术问题,以官109 1断块枣Ⅴ油组为目标油藏,在优选适合缔合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基础上,进行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驱技术室内实验和现场应用研究。通过室内实验优选,缔合聚合物AP P7和表面活性剂BHS 01二元体系溶液与常规体系相比,具有较好的耐温抗盐性,拓展了常规二元驱适用油藏的温度和矿化度范围;缔合聚合物经过岩心剪切后仍能够有效建立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通过岩心驱替实验,体系能有效提高稠油油藏的采收率,拓宽了聚合物驱适用的原油黏度范围;矿场单井试注后,注入井注入压力和启动压力升高,纵向吸水剖面得到改善,说明该体系在高温高盐条件下仍能保持较高黏度,能够有效改善水油流度比,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王瑞飞 《地质与勘探》2018,54(5):1053-1059
为探讨超低渗透砂岩油藏水驱开发中不同级别孔隙的动用及残余油赋存等问题,对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延长组长8段典型岩样开展水驱油核磁共振实验。定义区间驱油效率、驱油效率贡献,根据核磁共振T2谱形态,分弛豫时间<10ms孔隙区间、弛豫时间>10ms孔隙区间、总孔隙区间讨论饱和油状态和水驱最终状态各孔隙区间的含油饱和度、动用含油饱和度、残余油饱和度、驱油效率贡献、区间驱油效率及其与渗透率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渗透率<0.07×10-3μm2,原油主要赋存在弛豫时间<10ms孔隙区间;渗透率>0.07×10-3μm2,原油主要赋存在弛豫时间>10ms孔隙区间。弛豫时间>10ms孔隙,油气富集程度对渗透率更敏感。渗透率越低,弛豫时间>10ms孔隙的区间驱油效率越高,但其总体积偏低,故水驱开发早期产量高,产量递减快(弛豫时间<10ms孔隙的区间驱油效率增加缓慢),这与该类油藏水驱开发特征相吻合。无论渗透率如何低,弛豫时间>10ms孔隙区间的动用含油饱和度、驱油效率贡献始终高于弛豫时间<10ms孔隙区间。油藏水驱开发阶段,调整挖潜的对象始终在弛豫时间>10ms孔隙部分。水驱结束后,渗透率大于0.48×10-3μm2的油藏,残余油主要集中在弛豫时间>10ms孔隙;渗透率<0.48×10-3μm2的油藏,残余油主要集中在弛豫时间<10ms孔隙,这为油藏水驱开发后实施提高采收率技术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0.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自吸驱油作用及其在开发中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多孔基质岩块是主要的储集空间,裂缝为主要的渗流通道,储油层具有非常复杂的孔隙空间结构,影响油层的注水驱油效率,从而影响油藏的最终采收率。实验表明在不具渗透性的多孔基质岩块内,毛管自吸驱油是改善基质岩块内石油动用程度的重要作用;储层在不同含水饱和度下均存在自吸作用,毛管自吸驱油系数随自吸时间延长而提高,最高可达35%;周期注水是利用毛管自吸驱油改善开发效果的有效开发方式,实验中最佳压力变化幅度为1.5倍~2倍,且投注初期即实施周期注水的效果最好;塔河油田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周期注水开发效果明显好于依靠天然能量、连续注水的效果,其优点是既保持地层能量,避免注入水的突进,同时又充分利用毛管自吸驱油作用,周期注水是很好的提高采收率方法。  相似文献   

11.
高岭石与碱性驱替剂间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陈忠  沈明道 《岩石学报》1997,13(4):573-582
用Teflon惰性反应器在25℃、50℃、和75℃的条件下,以1g/20ml的固/液比,研究了高岭石与各三个浓度的两种碱性驱替剂间(Na2CO3和NaOH)的作用,反应时间为0~600h,对反应后液相中的硅、铝元素浓度参数和固相物质分别进行了分光光度法和X-射线衍射(XRD)检测,弄清了实验研究参数与液相参数和高岭石相变的关系,得出了高岭石在NaOH溶液中存在非一致性的溶蚀趋势。高岭石在碱液中会发生溶蚀,进而可生成方钠石。此研究增加了对碱驱的认识,对提高原油采收率是一项有意义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2.
模糊综合评判在聚合物驱油区块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通过对原油开采过程中影响采收率的因素进行分析 ,结合影响采收率的机理研究 ,采用加权因子的方法计算采收率 ,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了油田开发中影响采收率各因素的权重 ,建立了一种对聚合物驱油区块整体评价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并应用于中原油田聚合物驱油区的目的区块 ,明确了实施提高采收率技术的主要方向 ,给出了筛选区块的现场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13.
CO_2-原油体系混相状态的渗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认识混相状态的CO2在油藏中的渗流特征,利用高温高压三维模拟装置对CO2-地层原油体系在油藏环境条件下的混相驱替过程进行研究.实验发现:模型产出液量与注入量存在较大差异;采收率、含水和气油比曲线亦表现出CO2在孔隙介质中渗流的复杂特征.由实时监测的含水饱和度分布场图分析认为:CO2与原油混相后,流体粘度降低、渗流阻力减小,这是提高采收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CO2/原油相与部分接触水能形成近似于三相混相的状态.实验研究还表明CO2以高密度气体形式进入饱和水、饱和油无法进入的微孔隙,这是注入量和产出量不一致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2017,(2)
油田大规模实施提高采收率技术之前,需要对各个油藏进行提高采收率潜力评价,并进行经济分析。由于每个油田包括成百上千个不同油藏,因此要实现如此巨大工作量的提高采收率潜力评价需要快速可靠的评价模型。研究采用渗流力学理论、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数值计算方法,在分流理论基础上,分别建立了气驱、泡沫驱、表活剂驱提高采收率快速评价模型,气驱评价中引入全新的最小混相压力计算方法激发混相和非混相算法,通过最小混相压力系数修正气驱过程中的相渗曲线,以实现有效的气驱提高采收率潜力评价;泡沫驱评价模型中考虑了吸附和泡沫衰减问题,通过引入流度减少因子修正流度比模拟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机理;表活剂驱模型考虑了表活剂吸附问题,并通过引入维里展开式、界面张力计算公式、相对渗透率修正模型的方式模拟表活剂驱提高采收率机理。通过与商业软件Eclipse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该模型不仅计算速度快,而且计算结果可靠,可用于油田大规模的提高采收率潜力评价。  相似文献   

15.
渤海中深层薄互层油藏多层合采开发过程中,由于其原油黏度低以及地层渗透率级差大的特性存在,出现了与稠油油藏多层合采特征不一样的层间干扰问题。为了更清楚地认识稀油油藏多层合采层间干扰规律,合理制定生产制度,文章统计了该油田地层孔、渗数据,采用不同渗透率的长岩心进行双管并联恒速驱替实验,对实验条件下单采与合采的驱替特征开展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渗透率岩心水驱油时含水上升规律相似,但与稠油规律截然不同;渗透率级差越大,层间干扰越严重;从渗流机理上明确渗透率级差对层间干扰的影响规律,为层系划分及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CO2驱油是提高特低渗、超低渗油藏驱油效率的重要途径,但目前由于匮乏CO2驱油微观可视化实验技术,制约了CO2驱油微观机理研究及驱油效果评价。本研究提出特低、超低渗油藏高温高压下CO2驱油微观可视化实验技术,为该类油藏CO2驱油机理研究提供良好的研究手段。以鄂尔多斯盆地超低渗储层为例,利用首次研制成功的高温、高压、防暴真实砂岩模型,成功进行了CO2驱油微观可视化实验研究,首次镜下观察不同相态CO2在超低渗储层复杂孔喉中驱替原油的动态现象,重新认识超低渗油藏注CO2驱油时不同孔喉结构中CO2赋存状态和渗流规律。结果表明,储层微观孔喉结构,尤其是孔喉大小分布的均匀程度,对CO2驱油效率的重要影响超出预期,直接决定着CO2能否进入储层以及其后的渗流路径。CO2驱油微观可视化实验技术可有效进行CO2驱油微观机理研究及驱油效果评价研究,并为后期进行油藏矿场试验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2016,(2)
滩海油田是我国陆地油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分布于东部沿海。NB35-2油田原油粘度高,渗流阻力大,油水关系复杂,一次采收率低,同时在采油过程中产出了大量的污水。为了解决剩余污水和提高稠油油田采收率,开展了微生物废水活化采油技术研究。本文依据NB35-2油田地质和开发特点,针对NB35-2油藏实际情况,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筛选出优势菌种,通过静态和动态物理模拟实验对优选菌种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NB35-2油田油藏地质条件适合开展微生物采油,优选的菌种对NB35-2油田油水界面张力降幅大于30%,降粘率达到30%以上,对C30+原油组分降解率达12%以上,室内驱油效率比水驱提高8%以上;与衰竭开发和注水开发方式相比,微生物废水活化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提高稠油采收率技术,应用后将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8.
CO2驱油技术在50年代出现并发展至今,作为油田内部主要采收方式,CO2驱油技术逐渐替代了原有的热力采油方式。CO2驱油技术由于发展较早、技术完善、气源成本低,使油田内部对CO2驱油技术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我国对CO2驱油技术的使用时间较晚,自90年代后才引进了CO2驱油技术,并进行实验。《化学驱提高石油采收率》通过论述化学驱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原理、方法与应用、技术和矿场应用原则,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表面活性剂驱油是化学驱的方法之一,即在常规注水条件下,通过在注入水中加入添加剂来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改变岩石颗粒表面的润湿性,使油膜从岩石面上冲洗下来,并在驱替压差的作用下流入生产井,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PS表面活性剂具有这种作用,能够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20.
张景廉  朱炳泉 《地学前缘》2000,7(2):345-351
对辽河油田源油、有机质的Pb,Sr,Nd同位素进行了研究。原油、有机质的Pb,Sr,Nd同位素资料的分析表明:在辽河油田,仅有极少部分原油与老乡经三系有机质热解有关,大部部分原油为地幔流体与古生界、震旦系海相碳酸盐岩壳-幔相互作用而生成,另一大部分则为地幔流体的CO,CO2与H2的费托合成反应生成。油源对比表明:老第三纪以下的古生代前陆盆地有更大的油气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