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庙岛群岛的晚新生界与环境变迁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本文依据长期的野外剖面观察和绝对年代资料,对庙岛群岛的晚新生代堆积物进行了系统地划分和详细地描述;并依据大量的实验资料,对各层的物质特征作了初步研究,讨论了黄土及其它堆积物形成时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并恢复了群岛海陆变迁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苏北地区全新世海陆变迁的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由于受全球性海平面变化与长江、黄河巨量泥沙及沿岸水动力等因素的影响,苏北地区在全新世时期的海陆轮廓曾经历过巨大的变迁。近二十年来,对于苏北平原全新世以来,特别是历史时期的海陆变迁与现代海岸的动态,已作了不少的调查和研究。然而,本区海陆变迁  相似文献   

3.
海岸线是海陆相交接的界线,是构成海岸地貌的一个重要部分。海陆变迁同人类生产活动关系十分密切,因而海岸线的变化以及以古海岸线为中心的海陆变迁问题,已经成为海洋地貌学的重大课题之一。 古海岸线的变迁遗迹遍布整个海岸带,近几年来己被人们不断认识和发现,确立了许多识别古海岸线遗迹的标志,诸如沉积相、地貌地形和古生态学标志以及人类活动文物标志等。 本文试图讨论将牡蛎礁作为识别古海岸线遗迹的古生态学标志或地貌地形标志的可能性。并应用牡蛎礁标志确立渤海莱州湾南部新河古海岸线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作为海岸带变化的标志要素,大范围、长时序的岸线动态变迁研究对区域海岸带环境与人类活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遥感技术分析泰国1990-2020年岸线长度、类型变化、变迁速率、海陆格局等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30 a来,泰国岸线长度总体呈持续增长趋势,但增长速率呈"先快后慢"的阶段性变化,表现为向海扩张及向陆侵蚀两...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讨论了中国海海陆变迁的历程和研究意义,提出了“年轻的黄、渤海”、“较为古老的南海”和东海介于其间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对海底沉积之沉积相和沉积环境的调查研究是海洋沉积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大陆架的特定地段上,沉积环境的改变往往反映着古地理的演变或海陆变迁的状况。但是,由于目前海上调查设备的限制,所研究之沉积环境及其反映的海陆变迁历史一般只限于第四纪,甚至是第四纪晚期的沧桑变化。尽管如此,这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也还是做的很不够的。 在研究沉积相和沉积环境过程中,主要是研究那些保存于沉积物中的各种具有指“相”意义或能反映沉积环境的一些标志。如各种古生物(动物和植物)化石群落,沉积物的各种物理特征,沉积结构和构造,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标志等。由于水体的覆盖,海洋沉积物是保存上述标志  相似文献   

7.
福建湄洲岛风沙的搬运与沙滩资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野外调查和室内33个样品的粒度分析,并结合钻孔资料,研究了湄洲岛风沙的搬运与地貌动态和地层发育特征、海陆变迁与资源开发,提出了该岛发育的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南海北部海陆联合深地震探测及其地质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海北部海陆地震联测经历了旧气枪震源的初始试验、大容量气枪的引进与改造、陆上台站和海底地震仪联合接收等3个阶段,填补了海陆过渡带深部结构的研究空白,其结果显示滨海断裂带在速度结构上表现为低速特征,并揭示了南海北部陆缘地震带的深部发震构造与地壳内部低速结构和交叉断裂的耦合作用存在紧密联系。西沙和南沙海陆联测为北部联测的进一步工作,可以构建穿越南海北部陆缘、西沙地块到南沙地块等陆缘的超长地壳结构剖面,对我们揭示南沙地块内部微块体结构、南沙地块及其邻区的深部速度结构以及南沙地块与周边海盆、陆块间过渡带的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结构,了解南沙地块现今的构造状态与构造变迁历史,解译南沙地块裂离演变过程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华南海滩沉积的孢粉组合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广东海难沉积中孢粉组合与其植被关系进行了探讨,从而根据孢粉化石尤其是红树林植物花粉的种类和含量可推测当时的沉积环境,同时对于分析海岸线变迁、海平面变化和海陆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海州湾南岸第四纪海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州湾位于南黄海西部,我国自然地理南北分界线的东端。本区第四纪地质及海岸地貌的研究,对于我国东部沿海第四纪海陆变迁及南黄海与中国海的发育历史,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工农业生产和国防建设,均有直接关系。二十多年来,许多单位相继在海州湾沿岸及南  相似文献   

11.
海陆统筹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海陆统筹的生态文明建设、产业优化升级与海陆一体化建设的内在关系及其科学体系进行深入研究,以海陆统筹为主线,从海洋生态以及产业优化升级的效益角度充分论证海陆环境健康、产业优化升级在我国海陆统筹发展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对海洋经济区海陆统筹发展的实证研究,深刻分析海洋经济区海陆统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并结合欧、美、日等海洋强国海陆统筹发展的实践经验,设计我国海陆统筹发展的对策思路,完善海陆统筹发展战略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海陆统筹的生态文明建设、产业优化升级与海陆一体化建设的内在关系及其科学体系进行深入研究,以海陆统筹为主线.从海洋生态以及产业优化升级的效益角度充分论证海陆环境健康、产业优化升级在我国海陆统筹发展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对海洋经济区海陆统筹发展的实证研究,深刻分析海洋经济区海陆统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并结合欧、美、日等海洋强国海陆统筹发展的实践经验,设计我国海陆统筹发展的对策思路,完善海陆统筹发展战略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地名与历史时期江苏海岸变迁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凌申 《海洋科学》2002,26(1):26-29
地名,是地理实体的称谓。它的形成往往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苏联地名学家B.A.说:“地名为研究地理条件提供了辅助手段。”[1]历史时期,苏北沿海发生过地理环境的海陆沧桑巨变,海岸线亦产生了重大变迁。本文试图通过对苏北沿海地  相似文献   

14.
天津古贝壳堤是天津海陆变迁的重要产物和有力佐证,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通过对公路工程建设施工期施工振动、基础处理施工,营运期钻孔灌注桩承受垂直荷载、碎石垫层基础承受垂直荷载等因素对古贝壳堤保护区的影响分析,提出了保护古贝壳堤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闽江河口区晚更新世以来的自然环境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珏 《台湾海峡》1990,9(1):22-28
闽江河口区处于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自然环境演变复杂。本文着重研究其晚更新世以来的海陆变迁与气候变化,讨论其3次海进、2次高海面以及全球气候-海面变化对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香港岛屿的形成与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野外考察和室内光弹实验等测试表明,香港地区岛屿的形成与演变机制,是以断裂构造为基础,海陆变迁为动力,形成的年代是全新世中期大温暖期高海面。  相似文献   

17.
新疆伊犁黄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伊犁黄土-古土壤序列记录了更新世以来中亚伊犁地区自然环境的演化和变迁。总结了伊犁黄土粒度、磁化率、碳酸盐和孢粉等各指标的环境意义及其黄土和古土壤地球化学风化特征、形成环境和空间分布的差异性。结果发现:磁化率和色度由于受到多种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气候的指示意义较为复杂;孢粉组合和碳酸盐均指示研究区有些古土壤形成时期相对干旱,有些黄土堆积时期相对湿润;矿物和元素组成均表明伊犁盆地黄土形成于较干冷气候条件下;粒度对研究区气候的冷暖波动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此外,古环境研究表明伊犁盆地黄土和古土壤风化分异作用不明显,古土壤形成时期地面环流较黄土形成时强,黄土-古土壤堆积存在空间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陈以健 《海洋科学》1982,6(4):15-19
海相沉积物中的贝壳是研究海陆变迁的重要证据,也是海岸带分布最广泛的可用于C~(14)年龄测定的材料。它除了为冰后期世界性海平面的升降变化的研究提供时间尺度以外,也可为海岸及陆架地区地壳新活动的研究提供有说服力的证据。到目前为止,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经测定了168个海相贝壳及残留沉积物的C~(14)年龄数据,共中在东海大陆架地区采集的样品有65个,在海岸带采集的有103个。  相似文献   

19.
山东黄土年代学研究进展:问题与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黄土是沿海地区轨道尺度气候变化和海平面变化的重要记录,冰期大量接收从出露的渤海沉积物风蚀而来的粉尘而与黄土高原等地的内陆黄土在物源上有很大不同,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但与黄土高原黄土相比,山东黄土得到的关注较少,研究程度较低。年代学是开展风成沉积古气候重建的基础,由于受研究方法的制约,山东黄土的年代学研究仍然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重点总结山东黄土在年代学研究方面的进展,通过分析现有年代的可靠性,提出山东黄土年代学研究存在的问题;认为年代学研究应当成为现阶段山东黄土的研究重点,可通过光释光测年(或者结合~(26)Al/~(10)Be埋藏测年)来建立可靠的年代学框架,为气候变化和地貌演化研究奠定基础;同时围绕年代学研究的核心,提出了山东黄土目前值得关注的几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邢喆  奚歌  樊妙  李鹏  李四海 《海洋通报》2013,32(1):8-11
针对现有海陆高程信息的统一管理需求,论述了航空LIDAR资料和海底地形资料的处理流程,研究了现有主要垂直参考面之间的转换关系,提出了海陆地形转换模型构建的方法.以上海市海岸带为示例,实现了海陆高程/深度数据的无缝拼接.构建了区域海陆一体DEM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