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建立了桂中春季低温阴雨总日数与前期5个预报因子在不同的预报等级下各个因子区间的隶属度矩阵,以此作为模糊变换矩阵R~及因子权重A~的备选元素,然后,根据不同年份的因子值来构造R~和A~,由算子M(·,0)作出预报等级的归属评判,其准确率要比目前气象部门所用的预报方法高15-20%。  相似文献   

2.
钦州市甘蔗产量年景气象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姚学华 《广西气象》2002,23(4):45-47,38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建立了钦州市甘蔗产量年景与前期关系较密切的5个大气环流因子在不同的预报等级下各个因子区间的隶属度矩阵,以此作为模糊变换矩阵R及因子权重A的备选因素,然后,根据不同年份的因子值来构造R和A,应用模糊数学的运算法则,得到甘蔗产量年景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3.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建立了钦州市甘蔗产量年景与前期关系较密切的5个大气环流因子在不同的预的备选因素,然后,根据不同年份的及因子权重A~报等级下各个因子区间的隶属度矩阵,以此作为模糊变换矩阵R~,应用模糊数学的运算法则,得到甘蔗产量年景的预测结果。和A~因子值来构造R~  相似文献   

4.
张玉琴 《四川气象》1997,17(3):19-21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借助计算机进行单目标寻优,挑选出一组最佳预报因子,建立起雨季开始期的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5.
豫西森林火险天气等级监测预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俊洁  王林香  任炳潭 《气象》2000,26(12):47-48
豫西森林火险天气等级监测预报系统是由C和C++BUILDER语言编写而成的适合于河南豫西地区的业务系统软件,系统建立在9210卫星通信基础上,自动采集MICAPS系统的地面,高空和格点资料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动态筛选所需每类气象要素的若干最佳因子,分别建立多因子权重回归方程,在此基础上按照森林火险天气等级数学模式,计算各相林区的森林火险监测及预报结果。  相似文献   

6.
褚希  周笑天  石振彬 《干旱气象》2014,(3):487-490,496
提出了一种基于AHM的气象服务满意度的模糊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气象服务满意度评价模型、构建判断矩阵、计算属性权重及模糊评判矩阵等步骤得到最终评价向量,并根据最终评价向量获取最大隶属度评价等级,从而实现气象服务满意度的模糊评价。最后,结合气象服务问卷调查的相关数据,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青海高原牧区雪灾等级预警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在分析导致雪灾的因素及其预报的基础上,对雪灾进行等级划分,然后计算导致雪灾的各因子的隶属度和权重,最后通过判断矩阵及矩阵运算的数学方法,得出预警雪灾的等级。  相似文献   

8.
赵华生  金龙  黄小燕  黄颖 《气象科技》2021,49(3):419-426
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随机森林回归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降水订正预报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ECMWF模式对站点雨量预报值所属的等级进行划分,再计算出不同等级相对应的高相关因子矩阵。进一步利用CNN模型对高相关矩阵进行综合特征提取的学习和训练。最后对CNN模型最终输出的特征因子中,选取若干个与预报站点相关性高的特征,并与ECMWF降水量场插值到预报站点的因子一起,作为随机森林回归模型的输入因子进行预报建模。通过对10个预报试验站点未来24h降水量的分级和不分级订正预报试验,结果表明:(1)ECMWF降水量分级订正预报方法的平均绝对偏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比利用ECMWF插值到站点的预报方法减小了20%和15%;(2)24h暴雨及以上的降水分级订正预报方法的平均TS评分为0.32,也显著高于EC插值的0.19;(3)与利用同样的预报模型对全样本(不分级)的传统数值预报模式产品订正预报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分级订正预报方法在总体预报精度和暴雨及以上的强降水预报TS评分上均有更高的预报技巧。  相似文献   

9.
模糊识别理论模型在城市大气污染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模糊数学被广泛应用于气象、水文、环境等领域 ,取得了丰硕的应用成果。本文利用模糊识别理论模型[1],以西太平洋副高北界、亚洲区极涡强度指数、亚洲区经向环流指数、青藏高原指数、南方涛动指数 5种环流特征月值作为预报因子 ,预报下一个月北京市空气污染日数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模糊识别理论模型简介设n个预报对象样本集为 ( yj) ,m个与之相关的预报因子集为 (xij) ,(rij)为 (xij)的规范化矩阵 ,0≤rij≤ 1。根据m个预报因子特征 ,将n个预报对象分为l类标准模式 ,其模糊识别矩阵为 (ukj) ,0≤ukj≤ 1 ,∑lk=1 ukj…  相似文献   

10.
模糊数学在气象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用模糊关系方程预报天气,就是利用预报因子与预报对象之间存在着的模糊关系,由预报因子通过模糊关系这个转换器作模糊变换,从而求出预报量.本文首先给出预报的数学模型,然后以实例说明用模糊关系作预报的方法和步骤. 一、预报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计算相关系数的方法,筛选出与汛期(6—8月)降水量相关性好的因子,作为预报因子。应用模糊变换原理,综合评价预报因子与预报对象之间的关系。通过设计各因子的隶属函数,建立它们间的一种模糊关系(?);同样也建立预报因子与预报对象之间的一种模糊关系(?)。然后,对(?)与(?)进行模糊变换运算,作出汛期降水趋势预报。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用动态数据处理中时间序列ARMA过程的概念来作长期降水预报,经过对降水历史资料平稳化处理后,对其建立ARMA模型,从预报趋势上看,此方法是有一定价值的。  相似文献   

13.
模糊识别方法在水稻潜叶蝇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模糊识别方法对五常地区近10年来水稻潜叶蝇发生量进行等级划分,筛选出主要气象因子,建立隶属函数,并利用模糊运算法则,求解最优组合集确定出最优人截集。再根据计算预报年的隶属值和隶属度,对水稻潜叶蝇发生量作出预报。  相似文献   

14.
针对乐山森林火灾特点,对大量气象要素作对比分析,建立了客观的森林火险等级数学判别模型,根据该模型普查计算得到:乐山市各区、市、县历年12月至次年5月逐日森林火险等级并统计得到三级及以上旬、月火险级数合计值、平均值。采用BASIC和TURBOC语言综合编程,在微机上建立起由长期预报子系统、中期预报子系统、短期预报子系统和数据库管理子系统四部分构成的乐山市森林火险等级自动化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前期气象因子和预报因子的分析,得出森林火险预报方法,从而确定火险等级。  相似文献   

16.
为预防脑血管病发生、发展,提高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利用西安市2010—2013年脑血管病死亡人数和同期气象数据,通过SPSS17.0对气象因子与脑血管疾病逐日死亡人数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通过多元逐步回归方法按月建立脑血管病日死亡人数预报模型,并建立脑血管病气象危险指数等级,应用2014年资料检验预报模型及等级预报。结果表明:西安市不同月份与脑血管病死亡人数有显著相关的气象因素不同;按月建立的脑血管病预报模型准确率在78%以上,气象危险指数等级预报准确率达90%,预报模型及气象危险指数等级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地市级专业气象预报服务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9210传输的气象资料,通过计算预报因子和预报对象间的相关系数,挑选预报因子,建立多因子权重回归方程,用于气象要素、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城镇火险气象等级、空气环境质量等级预报。此外,根据调查指标和实践经验,建立了医疗气象、储运气象、商业气象预报判据。  相似文献   

18.
在多因变量多元回归中,采用单因子筛选引入公共预报因子进行矩阵回归预报时,由于自变量间互相关联,有可能存在这样的双因子,单个因子回归检验不太显著,但2个因子检验变得显著,势必造成某些预报信息的遗漏。基于此该文引入多因变量双因子集矩阵回归预报方法,通过对玉溪市9站点5月雨量预报检验,预报效果明显高于单因子筛选回归,尤其对特多特少异常年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彭贵芬 《气象科技》2006,34(6):745-749
根据气象地质灾害与前期及当日降水的关系模型,对气象地质灾害危险等级进行模糊可能性描述,应用PP(完全预报法)原理,采用ES(专家系统)中的确定性因子法进行气象地质灾害预报的不确定性推理,所建立的气象地质灾害预报专家系统,在实际预报业务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2004年的汛期业务运行中,报准了全部重大气象地质灾害。结果证明:用完全预报方法原理,将气象地质灾害预报因子———降水量分为两段,第1段为实况降水量,第2段为预报降水量,建立预报模式是可行的;对于气象地质灾害这种小概率事件的预报,采用专家系统预报方法建立预报模式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作春季连阴雨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利用预报因子的模糊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春季连阴雨的预报水平,我们通过对1959—1978年3月16日—5月15日上海连阴雨过程的分析,选取预报因子,试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作春季连阴雨逐日短期预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