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4 毫秒
1.
分叉煤层对比是地质勘探工作中的一个难题,朔县平原从普查阶段,对沉积环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促进了6号及9号煤层分叉的对比工作。在详查阶段摸清了煤层分叉规律,9号煤层形成于滨海潟湖潮坪体系,6号煤层形成于水下三角洲平原体系,因海水进退,使9号煤层在西南方向分叉,6号煤层在35号勘探线以南分叉。在勘探阶段进一步证明预测的正确性。沉积环境的分析有力地提高了勘探质量,是行之有效的一种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保和堂矿区龙潭组可依沉积特征划分为3种沉积环境,6种亚环境及12种微环境,主煤层形成于下三角洲平原废弃期,潮汐水流对煤层有有较强的改造作用本文提出了潮汐作用对该区煤厚,煤质及煤岩组成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浅析贵州二叠系上统龙潭组27号煤层的聚煤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7号煤层沉积背景、环境演化过程、分布特点、赋存状态、结构特点和煤厚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认为27号煤层主要沉积于海陆交互相环境,赋存在龙潭组中下部,厚0.1~4.8m,为薄-中厚煤层。该煤层在威宁-毕节以东、兴仁-贵阳-遵义以西范嗣内都有分布,夹石0~5层,~般为3层,向两南方向夹层增多。煤层厚度有北薄南厚、由西向东为薄-厚-薄的变化规律,六盘水煤田、织纳煤田为聚煤中心地带,  相似文献   

4.
贵州大方县白布勘探区煤系地层龙潭组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厚度177~211m,含煤21~36层,煤层总厚18.04~30.29m,可采煤层6层。根据岩性、岩相特征自下而上分为3段,下段为潟湖—潮坪相沉积,并在大部分地区形成泥炭沼泽,形成了可采的33、28号煤层;中段为三角洲相,泥岩沼泽相多在三角洲分流河道间的湖沼区及湖波浪带基础上发育而成,煤层层位稳定,厚度不大;上段为潮坪三角洲相,该期构造活动趋于平稳,形成的煤层层位稳定,厚度大,6中煤0.39~6.88m,7号煤0~3.09m。三段厚度比较接近,反映该区晚二叠世期间地壳沉降均衡。沉积环境差异是本区成煤条件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5.
朔南麻家梁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太原组和二叠系山西组,共含煤11层,其中可采煤层8层,4、9号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4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下部,厚度1.35~11.09m,结构复杂,总体呈南部厚度大,中部及北部厚度变小,其厚度变化与下部K4砂岩呈负相关关系并受上部K5砂岩的冲刷影响,在29线以北存在一个北东向的薄煤带,煤厚小于4m;9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厚度1.15~18.16m,在北部及东南部(35线附近)厚度皆大于10m,在西南部63线以西及37线以南地区煤层分叉,分叉区面积仅占9号煤层总面积的1/5。9号煤层含2~11层夹矸,以含3~5层夹矸的居多,且多集中分布在煤层下部,反映出9煤层聚煤环境由动荡逐渐趋于稳定的沉积环境。井田内各主要可采煤层层位稳定或比较稳定,虽然厚度有变化但规律性较强,掌握这一规律,对工程施工、煤层对比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莫时旭  许桂生 《湖南地质》1997,16(4):227-231
邵东保和堂矿区龙潭组1,2煤形成地下三角洲平原废弃期,3煤形成于三角洲建设期,前者聚煤条件较好。在三角洲废弃破坏期,潮汐水流对形成于三角洲平原的煤层有较强的发行作用。本文提出了潮汐对煤厚,煤质及煤岩组成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对金沙木孔煤矿可采煤层的常量元素分析,利用硫分、C/S值、灰成分作为参照指数,讨论金沙木孔煤矿可采煤层的沉积环境.金沙木孔煤矿上煤组2、3和4号煤层形成于陆源物质供给较丰富,盐度低、弱还原的下三角洲泥炭沼泽环境;而5和7号煤层形成于盐度中等,弱还原受到海水影响较大的泻湖相泥炭沼泽环境.  相似文献   

8.
煤厚的分级主要是从煤炭开采的角度来确定的,大于8m的厚煤层一概以巨厚煤层来称之。世界上,煤层总厚最大的是澳大利亚的吉普斯兰盆地,总厚达到700多米;加拿大哈溪煤田二号露天区则为单层煤厚最大的矿区,煤厚达510m;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胜利煤田胜利东二号露天煤矿,单层(6煤层)厚达244.7m,总煤厚达320.65m。从沉积、层序地层与构造诸角度出发,依据现代泥炭堆积与阴沉木堆积等现象进行厚煤层的成因研究,对异地成煤及一些超厚煤层的成因模式进行了介绍和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9.
保和堂矿区龙潭组可依沉积特征划分为3种沉积环境、6种亚环境及12种微环境。主煤层(2煤)形成于下三角洲平原废弃期,潮汐水流对煤层有较强的改造作用。本文提出了潮汐作用对该区煤厚、煤质及煤岩组成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运用标志层、层间距、物性特征、煤层本身特征等方法,对霍东地区沁安矿区和沁源矿区山西组1号、2号、3号煤层进行对比,认为沁安矿区未沉积3号煤层,该矿区现有的两个煤与沁源矿区的1号、2号煤层可比,而不是2号、3号煤层,其中既有定性又有定量,较成功的解决了南北两大矿区山本组主要可采煤层间的对比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基于新疆卡姆斯特煤田侏罗系中下统层序地层的分析,研究了聚煤期古地理及其与聚煤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层序Ⅰ-Ⅱ(八道湾组)受乌伦古深断裂及次一级断层等同沉积断裂的控制,自东向西,地层、煤层逐渐增厚,煤层主要形成于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在卡姆斯特1-10区、普北矿区及卡姆斯特中区形成5~10m的富煤带;层序Ⅲ(三工河组)形成于乌伦古凹陷湖泊大规模扩张期,是从冲积-三角洲平原环境为主向湖泊环境为主的重要转折期形成的沉积层序,一般不含煤;层序Ⅳ-Ⅴ(西山窑组)受沉积环境与湖平面变化的控制,煤层形成于湖泊三角洲平原,受燕山构造运动强烈的改造,在中东部地区西山窑地层遭受剥蚀。  相似文献   

12.
不同成因类型煤的可选性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煤的可选性受控于煤的聚积环境。通过对内蒙古乌达矿区主采煤层9、10、12、13和15煤中黄铁矿和粘土矿物的赋存特征与煤层成因关系的研究,发现河控下三角洲平原形成的煤层中黄铁矿含量低,粘土矿物含量高,其可选性较好;潮控下三角洲平原形成的煤层,其硫分含量高,粘土矿物含量较低,其可选性中等,而在潮坪沉积基础上形成的煤层中黄铁矿和粘土矿物的可选性最差。   相似文献   

13.
浅析前岭井田4煤层层滑构造及薄化带展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前岭煤矿部分采区层滑构造形态特征及展布规律的观测和研究,分析了该地段主采煤层薄化带及增厚带的展布方向和幅度,揭示了31~5煤层组中,软弱夹层及滑动构造发育情况,指出4煤层变薄及增厚的规律性,为矿井安全提供了超前地质信息。   相似文献   

14.
淮南朱集西井田二叠系含煤地层可划分为7个含煤段,下石盒子组为第二含煤段共含煤10层,其中4-1、402、5-1、7—8煤层为可采煤层。根据井田大量地质资料,采用标志层法、古生物法结合物性特征、煤质特征对第二含煤段可采煤层进行划分对比。4煤组中4-1、4-2均为较稳定的中厚煤层,距4-1,煤层下约13m的铝质泥岩是对比本煤组的主要依据;5煤组中5-1,煤下1m左右常见0.5m薄煤层,在39线以西常合并为一层,以此为特征区别于其他煤组:7-2为较稳定煤层,其视电阻率曲线特征呈单峰形态,长源距伽马曲线顶部靠下有一小台阶,本煤组距8煤层15m左右,间距较稳定,也可作为对比标志层;8煤层顶板富含植物化石,以常见较完整的椭圆斜羽叶及栉羊齿富集为特征,8煤层视电阻率幅值为第二含煤段最高,长源距伽马曲线常呈不对称状态,顶部曲线幅值常低于底板而明显区别于其他煤层。  相似文献   

15.
五凤井田龙潭组含煤层数多,厚度变化较大,根据井田钻孔地质资料,采用标志层法、古生物法,结合物性特征及煤质特征等对井田主要可采煤层进行对比。该井田6号煤位于龙潭组顶部,上距龙潭组顶部灰岩标志层6m,±常分叉为6上、6中、6下三层,6中煤层平均厚度〉2m,为全区最厚,且唯一可采煤层,对比可靠;26号煤位于龙潭组中段底部,结构简单,无夹石,其直接顶板为高伽马异常,与上下相邻煤层区别明显;33号煤位于龙潭组下段,是井田内唯一一层大可部分可采的高硫煤,易于对比。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XF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方法测定了大同煤田塔山井田太原组5号煤的宏观煤岩类型、显微煤岩类型和地球化学参数,探讨了煤的煤岩学、煤地球化学及煤相特征,系统地分析了煤层的原始成煤泥炭沼泽环境及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5号煤层有4种煤相类型,即湖沼相、泥炭沼泽相、潮湿森林沼泽相和较干燥森林沼泽相,相应表现为湖泊、障壁岛后潟湖、上三角洲平原和洪泛盆地含煤沉积体系特征。煤层自下而上存在5次比较明显的沉积旋回韵律,与之相随的水介质环境也发生了相应的海陆、咸水、淡水交替变化,从而形成了一套以陆相为主、海陆交互的成煤泥炭沼泽环境,沉积环境逐渐从海相、海陆过渡相向陆相演化。  相似文献   

17.
贵州兴达井田含煤9-17层,其中K1、K2、K3、K4四层煤较稳定,为主要可采煤层。依据钻孔资料,分析测井曲线形态与煤层顶底板以及上下标志层间的组合关系,对井田的煤岩层进行了对比。该井田K1煤层常分叉为K1上、K1下两个分层,其直接顶板高视电阻率异常,三叠系至K1煤层组间自上而下的缓坡状视电阻率曲线形态与自然伽马幅值相对较高的组合特征可作为二叠系含煤地层与三叠系地层划分依据;K2煤层位于龙潭组顶部,下距长兴组灰岩标志层10m左右,煤层本身高伽马异常;K3、K4煤层及其底板具较高的自然伽马特征。  相似文献   

18.
我国西部神府东胜煤田主要赋存浅埋近距煤层,煤层埋藏浅,覆岩上部厚松散层大范围分布,近距煤层开采导致覆岩与地表裂缝发育严重,加剧了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为探究浅埋近距煤层开采覆岩与地表采动裂缝发育规律,掌握其控制方法,以柠条塔煤矿1-2煤层和2-2煤层开采为背景,结合实测统计分析、物理模拟和分形理论,掌握浅埋顶部单一煤层开采和重复采动下覆岩与地表裂缝发育特征,揭示煤柱布置对裂缝发育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煤层开采导致的地表裂缝可分为平行于工作面的动态裂缝和工作面开采边界地表裂缝(切眼边界侧地表裂缝和区段煤柱侧地表裂缝),动态裂缝在开采后能够实现自修复,工作面开采边界的地表裂缝不能自修复。下煤层开采区段煤柱侧覆岩与地表采动裂缝发育严重,其与区段煤柱错距密切相关。1-2煤层开采后,基岩垮落角为60°,土层垮落角为65°,边界煤柱侧地表裂缝的宽度为0.26 m。下部2-2煤层开采,煤柱叠置、错距20、40 m时,区段煤柱侧覆岩采动裂缝宽度分别为0.81、0.45和0.22 m,地表裂缝宽度分别为0.65、0.30和0.12 m。通过确定合理煤柱布置方式,能够有效控制覆岩和地表采动裂缝的发育程度,据此确定柠条塔煤矿1-2煤层和2-2煤层开采的合理煤柱错距应大于40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