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充分收集调研西安地区地质及地裂缝研究资料基础上。在西安市区进行可控震源地震勘探剖面40km,查明第四系断层在深部的发育特征和新第三系上部地层主要地震反射标准层及其断裂构造格局;探查市区地裂缝深部发育特征,对地震勘探成果资料进行解释,分析断裂与地裂缝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利用二维地震勘探对河南睢县西部区进行了煤普查,首先要根据勘探区地震地质条件,设计了合理的二维地震勘探野外数据采集方法,通过资料处理和解释,得到了丰富而合理的地质成果,查明了区内新生界地层厚度,查明了区内的基本构造轮廓,了解了二1煤层的分布范围,初步控制二1煤层的隐伏露头位置,为河南采煤业后续发展提供详实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几年来,我们在湖南红层掩盖区开展了煤田地震勘探工作,主要任务是查明中新生界红色地层的厚度及其分布规律,寻找含煤构造。通过几年来对红层地震勘探资料及部分验证钻孔资料的分析对比,取得了一些认识,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邵陆森 《地质与勘探》2015,51(5):953-963
拉伊克勒克铜矿是最近在新疆东准噶尔地区发现的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矿区地表为较厚的第四系覆盖,矿体主要赋存在隐伏英云闪长岩中,确定岩体的范围和三维形态是寻找矿体的关键环节。为了查明拉伊克勒克深部隐伏岩体的空间特征,为下一步勘探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在矿区进行了AMT探测,经过数据处理及反演得到了9条电阻率拟二维断面图。反演结果表明,拉伊克勒克深部隐伏岩体与上覆地层电阻率差异明显,呈现高阻特征;岩体外层的中阻层为找矿有利位置。通过对电阻率值进行3D克里金插值及可视化显示,建立了云英闪长岩体的3D电阻率模型,刻画了岩体的顶界面位置,揭示了岩体在深部的展布形态,为矿区下一步的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宋新庄井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宋新庄井田三维地震勘探为例,介绍了该区主要地震反射波组与标志层位的对应关系,并通过对T3、T10、T18波的研究查明了勘探区构造形态:除了对甜水堡背斜形态及位置更明确外,还新发现汪水塘向斜及9条新断层,其中DF5逆断层及西移的金家渠子西侧逆断层控制了该井田边界。通过对煤层隐伏露头的解释及钻孔验证,证实部分煤层露头向东南平移200~500m,扩大了煤层赋存范围。另外强反射波组TN、TE表现,确定了新生界古松散层内部地层的界限及底界与下伏地层的不整合关系,该区新生界底界面总的变化趋势为西部高、东部低。  相似文献   

6.
山东潍坊昌邑地区找煤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东部尤其是隐蔽区找煤日益受到重视。根据钻孔揭露的山东潍坊昌邑地区第四系覆盖区古近纪含煤地层的赋存特点、岩浆岩侵入特征、煤质资料分析结果,以及地震勘探资料解释的地质构造等,推断该区含煤地层赋存规律与其近临的五图煤田和黄县煤田具有相似性,为典型的古近纪河湖相含煤断陷盆地,且受岩浆侵入影响,煤的变质程度较高。进而提出今后的找煤方向为该区南部和东部。   相似文献   

7.
莘县地区广泛被新生代地层覆盖,并且厚度较大,在该区寻找地热资源,首先应查明热储层、盖层及断裂构造的特征。在本区CSAMT法对断裂构造具有很好的横向分辨能力,直流电测深对新生界地层具有较好的分辨效果。在收集有关地质、地震、测井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利用直流电测深半定量的解释结果作为CSAMT定量解释的约束条件进行地质综合推断,基本查清了区内深部隐伏的地层、热储层、断裂构造的埋深及展布特征,取得了很好的勘查成果。综合应用两种物探方法对类似地区进行地热资源的前期勘查,可以高质、高效地取得勘探成果。  相似文献   

8.
松辽盆地东北缘晚白垩世的含铀地层对比工作研究较为薄弱。文章利用最新的铀矿勘查钻孔资料,通过野外岩心观察结合室内综合分析,总结出五种地层划分标志层,并在单井-连井分析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松辽盆地东北缘含铀地层对比新方案。新方案明确了区内的强超覆背景,解释了嫩江组下部地层后生改造较弱的原因,指出区内找矿方向应调整为"力争寻找强超覆层之下的古矿";认为青山口组、泉头组可作为找矿新层位加以探索;发现泉头组在古隆起附近存在明显的后生氧化蚀变分带,认为泉头组可作为深部勘探的首要目标层优先探索。这些深部找矿线索的发现为盆地北部的深部找矿工作注入了信心。  相似文献   

9.
银母寺铅锌矿位于凤太矿田西部的银母寺-大黑沟铅锌(铜)成矿带东部,为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大型带状铅锌矿床(矿带)。文章在总结分析矿带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在矿区所做的勘查工作和前人资料,认为银母寺铅锌矿带分南北矿带,在空间上具有“地层岩性+构造+蚀变”的三位一体特征,即矿体主要赋存于古道岭组与星红铺组接触带附近的硅化灰岩、硅化铁白云岩中,并严格受背斜构造控制,在走向和倾向延伸方向有一定的规律,与矿化有关的主要蚀变是硅化和铁碳酸盐化。分析其找矿前景,认为已知矿体深部存在很大的找矿前景,尤其是背斜北翼深部存在很大的找矿潜力。研究成果可为凤太地区寻找该类型铅锌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地震勘探技术具有穿透深度大、分辨率高等特点,是实现我国深地矿产资源探查目标的必备地球物理技术手段。相对于非震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地震勘探方法对构造成像直观、清楚,可以为查明岩浆运移通道、寻找有利成矿空间提供有力指导,同时还能勘探深部的隐伏矿体,寻找成矿母岩,为开发和利用深部矿产资源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本文分别综述了主动源和被动源金属矿地震勘探方法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主被动源联合勘探方法的技术优势和研究进展。主被动源数据融合的多震源联合地震勘探方法技术、基于散射理论的地震数据处理和解释方法技术、高精度信噪分离技术和基于人工智能的金属矿地震勘探方法技术等是解决深部金属矿产资源高精度高分辨率探测问题十分重要和有潜力的方法技术。  相似文献   

11.
深部煤炭资源勘查模式及其构造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煤盆地构造演化的时空差异性和煤田构造格局的复杂性.是决定煤炭资源勘查难易程度,以及勘查手段的选择和勘查工程布置的首要地质因素。在分析中国东部煤炭资源特点以及深部煤炭地质勘查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的基础上,讨论了勘查区类型和勘查模式的概念。划分出深部煤炭资源勘查区的4种基本类型:①老矿区深部或外围勘查区;②深部新区勘查区;③复杂地质条件勘查区;④生产矿井深部煤层勘查区。总结了不同勘查区类型的地质构造特征,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勘查模式。  相似文献   

12.
新疆准东煤田面积大,聚煤环境复杂。因该区勘探时间、队伍和目的的差异,呈现出勘探区块划分零乱、勘探程度与区块测量分带精度不一的局面,致使相邻区块接壤处存在明显解释误差。为了准确掌握煤层的赋存规律,为煤炭开采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对准东煤田9个勘探区计2 127km2的地震资料进行了连片解释。通过对各勘探区的地震、钻探、测量等资料进行收集、整合,以及坐标转换、波型统一、时差校正等处理,消除了区块边界效应,准确地控制了研究区域内西山窑组煤系地层底板的构造形态。  相似文献   

13.
淮南煤田地处华北型石炭二叠纪聚煤区的东南部地区,煤系地层为石炭二叠系。淮南矿业集团与产学研等多家单位合作,积极研究与推广应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自1993年谢桥矿首次开展煤炭采区三维地震勘探以来,至目前的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历经6个发展阶段,开展了针对不同煤层的精细处理、厚煤层屏蔽下的下伏煤层勘探技术、AVO技术、岩性反演技术及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等多项科研项目,取得了丰硕的勘探成果。根据淮南矿业集团探采对比资料,指出了采区三维地震勘探的研究方向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马田矿区位于郴耒煤田中部,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主采煤层为61和62煤。马田推覆断裂F1对马田矿区的含煤地层起着控制、改造和破坏作用。通过对以往地质资料的分析,认为F1断层向区内深部延展,下盘仍保留有龙潭组上段的主要可采煤层61和62煤,在矿区西部庙嘴岭背斜南端寿福寺附近,煤层埋深相对较浅,可作为资源勘查的重点区域;勘查手段宜先采用地震勘查,寻找煤层埋藏较浅区段,再用钻探验证。  相似文献   

15.
浙闽赣地区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利民 《地质论评》1997,43(1):25-32
我国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长期存在争议。最近黑龙江东部海相化石的检验使这一问题有所突破;根据与海相层交互的陆相层中各门类化石的对比,又使其它地区(包括浙闽赣地区)的问题也开始解决。众所周知,浙闽赣地区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就在建德群(或其相当地层)之中或其顶、底。本文依据与黑龙江东部的对比,并据本区近年来采用多种方法测得的,一批可靠性大的同位素年龄资料,提出了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大型矿井的建设以及煤炭工业发展的不断深入,西部地区已逐渐成为我国煤炭资源勘探开发的"主战场"。结合西部高原冻土区三维地震勘探实例,分析了该类地区开展地震勘探工程的主要难点,阐述了在资料采集、处理及解释中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基础性能源,经过数十年高强度的开采和开发,一大批大中型矿山资源枯竭,成为危机矿山。通过煤炭资源找矿专项的实施,取得了重大的找矿进展:①新发现并查明了一批资源储量,延长了诸多危机矿山的服务年限;②对我国深部找煤勘查方法进行了初步总结;③丰富了我国聚煤作用研究的内容.使老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煤理论和方法得以完善;④在复杂地质条件勘查区(推覆体下、红层下及火成岩下)找煤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龙永煤田暴露区找煤基本勘查完毕,隐伏区找煤成为今后工作的主攻方向。根据区内地层及构造特征,结合找煤实例分析,认为:①区内地表出露翠屏山组中下部地层的区块以及三叠系下统溪口组与翠屏山组中下部直接接触的区块,由于层间滑脱断层缺失上部地层,使煤系地层埋藏变浅,是找煤的有利范围;②层间逆冲推覆构造主要分布在煤田东部,造成童子岩组的地层重复,由于上盘构造复杂,含煤性变差失去勘查价值,下盘煤系地层保存完整,煤炭资源量可观,其下盘可作为找煤的主要方向;③煤田东部红林坪-白沙-茶林盂一带出露白垩系沙县组(即红层).如“红层”与下伏地层为小角度不整合接触,则其“红层”与下伏的童子岩组及翠屏山组接触地带为找煤的有利区块;④区内“火山岩”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因厚度大,煤系地层埋藏深,找煤难度较大;⑤基底逆冲推覆构造在区内发育规模较小.煤田内出露的“老地层”基本上为基底隆起.其下找煤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19.
华北克拉通沉积变质型铁矿床的特征与预测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蕊  陈建平  王刚 《岩石学报》2013,29(7):2606-2616
华北克拉通是我国面积最大、时代最古老的陆块,地质构造演化历史复杂,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资源分布区.本文在系统总结该区域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利用GIS平台提取了多元成矿有利信息(变质建造、控矿构造、矿致磁异常、氧化铁异常、自然重砂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沉积变质型铁矿床的找矿预测模型,并采用MRAS系统中的证据权模块进行矿产资源定量预测.按照后验概率的大小划分了两级区域有利成矿远景区,分别是冀东、辽东、五台-吕梁三个A级成矿远景区和大青山-色尔能腾山、鲁山-舞阳、鲁西三个B级成矿远景区.这些远景区与已知矿床(点)重叠或比邻,显示远景区具有较好的成矿条件和较大的成矿潜力,应在今后的找矿勘查工作中予以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20.
北山金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与华力西晚期陆相火山-港火山作用有关的蚀变、矿化广泛发育。已有资料证明,矿区东部脉状蚀变岩型金矿化具有一定工业意义。近年来在矿区西部又发现了较大规模呈面型特征的物探高相位电性异常及叠加于其上的化探原生晕Au、As、Sb异常。初步的地质与物、化探综合评价工作证实,矿区西部具有寻找次火山斑岩型隐伏金矿的潜在远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