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省萤石矿床区域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国成  张永山  程海艳 《矿床地质》2015,34(6):1209-1222
萤石矿是浙江省的优势矿种之一,储量在中国名列前茅。根据矿床成因可分为火山-次火山热液充填型、岩浆期后热液充填型和岩浆热液交代型3种类型。火山-次火山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主要分布于浙东南火山岩分布区,成矿作用与中生代火山活动关系密切;岩浆期后热液充填型和岩浆热液交代型萤石矿床主要分布于浙西北燕山期花岗岩周围,成矿作用与燕山期岩浆侵入活动密切相关。文章根据浙江省萤石矿床的成因类型、成矿作用、构造环境、成矿时代等特征,可将其归纳为2个成矿系列:与中生代火山-次火山热液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系列和与中生代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系列。其中,与中生代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系列又可分为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作用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亚系列及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热液交代作用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亚系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大萤石矿床成矿系列的找矿方向分别为浙东南晚白垩世火山断陷盆地边缘断裂、火山口环形和放射状断裂及浙西北高氟岩体。  相似文献   

2.
查干布拉根银铅锌(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类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解成波  刘明 《世界地质》2001,20(1):25-29
查干布拉根银铅锌(金)矿床是大型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区域上受北东向裂谷型得尔布干断裂带及次级北西向断裂控制,矿床形成于燕山晚期大面积火山岩喷发及次火山岩侵位之后热 活动期,矿术具有独特的矿物组合与蚀变分带,主成矿元素分带明显,主要受北西西向断裂及其下盘的火山通道所制约,矿床形成深度较浅,剥蚀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3.
何进忠  朱永新 《矿床地质》2022,41(5):989-1008
文章在全面揭示甘肃中秦岭成矿带23种矿产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圈定找矿远景区。通过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过程研究,建立主要矿床类型的成矿模式;以主要地质事件和成矿作用为主线,归纳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矿床成矿系列;通过矿床成矿系列与成矿模式相结合的方法预测找矿远景区。结果表明,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铅锌矿由有地幔流体和岩浆流体参与的变质流体和建造水混合或沸腾形成;岩浆热液型金矿由源于下地壳的岩浆热液与大气水混合和沸腾形成,或由源于中地壳的岩浆热液与变质水混合后再与建造水或大气水混合形成;研究区存在7个矿床成矿系列。结论认为,中秦岭华力西期—印支期含矿流体矿床成矿系列分布区中,夏河-两当弧形断裂与近东西向断裂的交汇部位是该矿床成矿系列的成矿有利部位,中秦岭华力西期—印支期岩浆相关矿床成矿系列分布区中,中酸性岩体与近东西向断裂耦合部位是该成矿系列的成矿有利部位。文章圈定找矿远景区12处。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孟恩陶勒盖银铅锌铟矿床成因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文章从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方面论证了孟恩陶勒盖矿床的成因。地质特征显示该矿床的形成与花岗岩之间不存在成因联系,矿床相对于岩浆岩围岩是后成的,花岗岩及断裂构造只是为矿床提供了储存空间。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矿床的成因与可能位于深部的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成矿元素及硫主要来自岩浆,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因此该矿床属于岩浆热液型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5.
广西姑婆山锡矿田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姑婆山锡矿田锡矿床类型丰富,其中以矽卡岩型、矽卡岩-蚀变断裂破碎带复合型锡矿床为主,矿床主要产于燕山早期姑婆山花岗岩西南接触带2km范围内,且具一定的分带性,从接触带往外,依次为矽卡岩型→矽卡岩与蚀变断裂破碎带复合型→锡石硫化物型→石英脉型。矿床受成矿花岗岩、有利赋矿层位及构造复合等因素的控制,与成矿花岗岩关系尤为密切,成岩、成矿时间接近,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矿床为与花岗岩有关的岩浆期后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安乐锡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王国政 《矿床地质》1997,16(3):260-271
论述了安乐锡铜矿床的矿体,矿化分带,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等地质特征,探讨了矿床成因,确定锡的物质来源具有双重性,重稀土富集型锡石与花岗斑岩同源;轻稀土富集型锡石与次火山岩脉同源,矿床属燕山早期晚阶段构造动力一次火山岩浆-花岗岩浆同步一体成矿形成的中高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7.
阿舍勒铜锌块状硫化物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阿舍勒矿床与早-中泥盆世双峰式火山活动有着成因联系,产于火山洼地中,它在喷气-沉积阶段形成,后又细历了变质改造和岩浆热液叠加。矿床具有双层结构,很好的矿化分带和刨变分带。成矿流体的温度,压力和酸碱度等物理化学条件变化引起了围岩蚀变和矿石堆积,在海底界面上下形成了具有成因联系的两套矿化。  相似文献   

8.
广西大瑶山地区铜金多金属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邓军 《地质与资源》2011,20(4):287-291
从沉积建造、岩浆岩、构造-岩浆活动、成矿流体性质、矿石微量元素和硫同位素特征等方面分析了大瑶山地区与浅成-超浅成岩浆岩有关的铜金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认为矿床属沉积富集-断裂构造-热液(气)叠加改造型成因,可概括为矿源层形成、岩浆期热液叠加成矿、岩浆期后断裂构造热液改造成矿3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新疆穷布拉克铜矿床成矿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穷布拉克铜矿床地质研究表明,该矿床为火山热液、次火山热液和沉积-改造作用成矿。认为岩浆和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地壳,成矿与火山—次火山作用密切相关,是同一岩浆源分异演化不同阶段的产物,矿床成因属中低温火山—次火山热液型和沉积—改造型矿床,并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潘家沟银矿成矿地质背景,次火山岩,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认为该矿床为一典型的次火山热液型矿床,与成矿有关的次火山型为陆壳改造型成因,系基底岩石部分熔融形成,成矿热液主要是由形成次火山岩的岩浆在深部分异演化形成的富氟流体组成,与次火岩浆相伴上升,在沉积碎屑岩的层间破碎带中形成矿床。  相似文献   

11.
三家子金矿位于冀东金成矿带东部,矿区内分布大量受断裂构造控制的含金石英脉,通过野外和室内研究,确定其成矿物质来源于燕山期岩浆期后热液。这些成矿热液在沿矿区内深大断裂F1向上运移过程中,部分成矿物质在F1断裂沿走向变化处发生沉淀,其它成矿物质在F1断裂派生的次级张裂隙中沉淀。该矿床属于受断裂控制的中低温、岩浆期后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结了黄铁矿、闪锌矿的成因地球化学标志;阐明了黄铁矿中元素在空间上的分带规律和在成矿过程中时间上的演化规律;建立了反映上述分带规律的回归方程组;论证了本矿床矿石中黄铁矿与磁黄铁矿间、矿石矿物与花岗岩副矿物磁铁矿间的成因联系;类比了国内外铅锌矿床上述矿物的地球化学特征。由此得出结论:放牛沟硫铁多金属矿床系岩浆热液成因,其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后庙岭花岗岩深部岩浆源。铅锌矿主要在中温条件下形成,接触带矿体与外接触带矿体属同一成矿系列。放牛沟矿床与后庙岭花岗岩系同一岩浆—热液系统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刘道荣 《地质与勘探》2023,59(2):211-222
中国萤石资源丰富,矿床数量众多,但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在总结现有萤石矿床分类基础上,以成矿热液来源为依据,将单一型萤石矿床划分为岩浆期后热液型、火山-次火山热液型及热卤水型3种,并介绍了各类萤石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结合已有文献资料,总结归纳各类型萤石矿床的稀土元素组成特征,探讨了成矿热液演化过程。岩浆期后热液型矿床萤石具有较高的稀土总量(∑REE均值约70×10-6)、较显著的铕负异常(δEu峰值在0.6~0.7)和较小的Y/Ho比值(主要变化范围30~65);火山-次火山热液型矿床萤石稀土总量与岩浆期后热液型接近,但具有显著的铕负异常或弱-中等的铕正异常(δEu峰值分别在0.1~0.2和1.1~1.2)和较小的Y/Ho比值(集中在40~50);热卤水型矿床萤石具有较低的稀土总量、显著的铕正异常(平均δEu>2)及较大的Y/Ho比值(均值约83)。与岩浆期后热液型和火山-次火山热液型矿床相比,热卤水型矿床的成矿流体可能经历了更复杂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多重水力断裂的分形扩张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於崇文 《地学前缘》2004,11(1):11-44
应用复杂性理论对于赣南脉钨矿床的著名“五层楼”式形态垂直分带进行研究 ,获得如下结果。 (1 )赣南脉钨矿床的“五层楼”式形态垂直分带是“多重水力断裂分形扩张”的结果。脉钨矿床的控矿多重断裂是一种以水力断裂为主导的热致与流体驱动断裂构造。脉钨矿床的自组织临界性是多重分形扩张之源 ,而中观破裂尖端周围流体静力学应力场梯度最大区则是分形扩张的驱动力。多重水力断裂的发生和发展是一种分形扩张过程 ,其演化服从串级“崩塌间断平衡”的时空分形生长动力学 ,与地震的Omori余震律相类似。 (2 )脉钨矿床“三环一帽”式的成矿地球化学分带是一种多组分成矿溶液的渗滤、溶解沉淀波结构 ,是成矿反应扩散系统中化学波的时空同步化传播而形成的目标斑图 ,是近平衡地质介质内 ,通过外界的“短暂局部激发”、继之以构造、岩浆和成矿脉动作用等“局部中断”而形成的径向对称、嵌套球状、远离平衡的局域化耗散结构 ,即脉动型自孤子。 (3)赣南脉钨矿床是近平衡区域地质背景中远离平衡的局域化耗散结构。赣南钨矿集区是复合自孤子的群集体。它们是在构造、岩浆多期次脉动条件下 ,来自①矿源层部分熔融的“区域提纯”、②岩浆期后成矿热液输运反应和③含钨地层、岩石淋滤交代的成矿物质 ,通过岩浆和热液孤  相似文献   

15.
小兴安岭地区与加里东期花岗岩类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韩振新  郝正平  侯敏 《矿床地质》1995,14(4):293-302
加里东期花岗岩类岩浆活动及其有关的成矿作用,在小兴安岭地区形成了一批铁、铜、锌、铅、锡、钼和钨等矽卡岩型和热液型的矿床。这些成因上紧密相关的矿床形成时间相近。不过,在不同的岩浆活动阶段和不同的地质环境中形成的矿床,,其矿化特征又有明显的差别,而且,矿种和矿化类型在空间的分布上,呈现有规律的分带象。本文着眼于研究上述的矿床所处的地质背景、成矿条件和成矿作用,用成矿系列的观点,对矿床进行矿亚系列和矿床  相似文献   

16.
戴云山构造带的断裂活动、岩浆活动及火山作用强烈,不同期次的岩浆侵入和火山活动对Au、Ag、Cu、Pb、Zn矿床的形成起着一定的控制作用.元古界变质基底和上古生界在火山岩中呈"天窗"出露.戴云山构造带内主要有层间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沉积变质-热液叠加改造型铅锌银矿床、接触交代型矿床、斑岩型铜(钼)矿床、火山热液型矿床.研究表明:晋宁-加里东期是该区最重要的成矿期,燕山晚期为另一重要成矿期.区域断裂、褶皱构造、构造界面以及2组构造的交汇都对矿床的产出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新疆西准齐求Ⅰ号金矿床的地质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齐求Ⅰ号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控矿条件的研究,认为该矿床的成矿热液和矿质主要来源于附近海西晚期至印支期的花岗岩。岩浆中析出的岩浆热浪携带成矿物质,沿断裂通道上升,在大断裂附近的次级断裂和有利的围岩中成矿。在此过程中可有部分地下水加入成矿热液,而容矿围岩玄武岩是起到了促进矿质沉淀的作用。据此提出了该矿床为中温岩浆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18.
张德会 《地质论评》1997,43(5):490-497
银山多金属矿床是一个特大形火山潜火山热液矿床,具有复杂的多期多阶段的成矿分带,成矿作用主要为火山、-潜火山热液作用,但在此之前,还经历了一期由韧脆性剪切带形成而引起的动力变质热液作用。根据矿体与3个旋回潜火山岩体的时空关系,火山潜火山热液成矿作用又可分为两个成矿期和5个成矿阶段。  相似文献   

19.
山门银矿成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傅树德 《吉林地质》1992,11(1):10-19
山门银矿为一受依兰—伊通深断裂控制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该矿床形成于拉张环境下富碱质岩浆活动期后,成矿物质来源于下地壳与上地幔的混合岩浆源区。区域地球化学丰度值Ag/Au比等于60,利于成矿作用的长英质岩浆活动等因素,经深断裂反复活动,成岩期后碱—硅质交代促使以Ag为主的成矿元素的活化迁移。构造空间与矿体上下盘岩性差异形成的地球化学障,是矿质沉淀的良好场区。依据地质环境和成矿物质来源,认为山门银矿床成因类型属深源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20.
火成岩断裂带中金,银矿床的火成改造成矿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于火成岩(侵入岩、火山-次火山岩)断裂带中的脉状金、银矿床的地质特征表明,矿床的形成明显滞后于火成岩的成岩时代,属后成矿床,成矿多发生在地下500 ̄3000m处,断裂构造使其与地表导通,形成开放半开放体系;地球化学资料表明至少有一部分矿床成矿元素主要来自已固结成岩的火成岩;成矿流体有大气降水成分及与主岩不同期的岩浆热液成分;成矿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岩脉侵入带来的热液使早期的岩体遭受蚀变,蚀变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