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序号论文题目作者单论西方潜水产业的巨大变革及其主要特征西方潜水作业条例发展概况顾林声陈宝松我国潜水产业的现状及前景邹积宝方轼红我国典型潜水事故案例的分析建立潜水条例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论潜水作业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船用加压舱与潜水钟的安全设计特殊环境的空调问题及其物理参数的计算深海环境模拟压力筒压力筒的疲劳寿命估算耐压潜水服壳体的属曲分析未来ROV推进方式的新设想水下机械手设计的若干问题水下机械手结构设计研究保护气体对高气压焊接过程的影响海底贮油油水置换工艺的应用与发展椒江过海管道工程可行性研究论证陕西…  相似文献   

2.
一个海洋国家,如果不建立自己独立的水下技术机构和深潜水及海底工程服务队伍,其海洋资源开发必然受到外人的钳制,潜水和海底工程市场就会被他人占领。笔者根据三十余年潜水、打捞沉船和近些年来对海洋水下工程的研究与实践,结合赴波兰、挪威、法国和英国学习与专业考察的启迪,就我国海洋石油开发面临的水下支援工程作业任务作了预测,并对国内潜水技术和水下工程作业技术水平、能力、各群体特点等基本状  相似文献   

3.
一个海洋国家,如果不建立自己的技术机构和深潜水及海工服务队伍,其海洋资源开发必然受到外人的钳制,潜水和海底工程市场就会被他人占领。笔者继四十余年潜水、打捞沉船和近十余年对海洋水下工程的研究与实践,结合赴波兰、挪威、英国和法国学习与专业考察,就我国海洋石油开发面临的水下支援工程作  相似文献   

4.
1983年12月12日至15日,中国海洋工程学会和国家科委海洋专业组在福建厦门召开了第五届水下工程和潜水技术学术讨论会。这是继79年大连会议,80年上海会议,81年靖江会议,82年烟台会议之后我国水下工程和潜水技术学术界又一次全国性学术活动。来自国家科委、国家海洋局、交通部、石油部、教育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是海洋水下工程领域内一次多学科的综合性科学研究。实验检验了300m海底模拟加压舱群设备,使用氦氮氧三元混合气饱和潜水技术进行潜水生理学和医学研究,并进行了潜水呼吸器、潜水加热服及热水系统、水下液压工具、舱压和氧分压自动控制设备、潜水用氦气回收及净化装置、氦氧通讯机等多种项目的300m试验,填补国内多项空白。这对于我国海洋资源的勘探开发、深海打捞、港口建设、海洋科学考察和国防建设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自携式潜水通信的变革 随着人类向海洋进军步伐的加快,潜水范围不断扩大,作业内容不断增加,以往落后的联络手段越来越不能满足潜水通信的需要。 水声电话的问世是自携式潜水通信史上的一次飞跃,一次质的变化。水声电话一改以往的信号绳、手语和敲击信号等老套模式,以一种暂新的风貌活跃在潜水领域,它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同时,由于配备水声电话的潜水员通话自由,因此具有较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海洋学会、国家科委海洋专业组学科组的领导下,由水下工程和潜水技术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第七届全国水下工程和潜水技术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0月18日至20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来自全国水下工程和潜水技术有关的科研、教学、勘察设计、水下施工作业及海军等25个单位的59名专家和科学技术人员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共宣读和交流了52篇学术论文。会议收到中国海洋工程学会及其理事长严恺教授、国家科委海洋专业组—学科组办公室的贺电。  相似文献   

8.
潜水三宝     
《海洋世界》2005,(2):42-43
要潜水就会需要用到潜水装备,简单来说,潜水装备可以分为轻装备和重装备两类。轻装备指的是面镜、呼吸管和脚蹼--潜水三宝,在浮潜时有这几件装备就可以了。而水肺潜水则还需要有重装备,指的是浮力调节装置(BCD)、呼吸调节器、潜水仪表、气瓶等。潜水装备有无数的款式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 1981年5月9日至22日,在我国南海三亚外港利用半潜式钻井平台《南海二号》配属的氦氧饱和潜水设备,成功地进行了302米氦氧饱和潜水模拟实验。这次实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的潜水技术有了新的重大突破,对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氦氧饱和潜水技术是近海工程和海上石油勘探开发中不可缺少的技术。饱和潜水中,利用工程技术设备对人体居住的舱室环境进行精确的控制是保证饱和潜水安全至关紧要的技术。饱和潜水的舱室环境控制主要有三个方面:舱室压力控制;舱室气体成分控制和舱室温湿度控制。  相似文献   

10.
引言在近海油气开发工程中,需要经常的潜水服务工作,在较深的水域中,则还须以潜水钟潜水为主。例如英国的Shell—Expro公司在所属油田区租用的半潜式多用支持船Uncle John,在29000小时的工作时间内,潜水钟潜水达11500小时,空气潜水仅500小时,另外一个遥控潜水器RCV 225的潜水时间为4447小时。可见潜水钟潜水约占整个潜水服务时间的70%。尽管如英国、挪威和美国等近海工业先进的国家对潜水安全作业已制订有各种条例或规定,潜水员的职业培训标准也很高,但在大量的潜水钟作业中,事故仍不时有所报导。特别是脐带断裂的失钟事故,此时不再能由水面潜水支持船供应呼吸气、热  相似文献   

11.
交通部石油部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最近成功地进行了300米氦氮氧饱和潜水科学实验,四名潜水员在300米水深压力下停留了七昼夜。实验是5月23日开始的,于6月12日安全出舱。实验包括了潜水生理医学、潜水呼吸器、热水服、水下工具、水下通讯等试验  相似文献   

12.
中国海洋工程学会水下工程和潜水技术专业委员会于1986年5月25日至29日在江苏江阴召开学术讨论会,这是继大连、上海、靖江、烟台和厦门会议以来,该会组织召开的第六届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44个单位9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学术论文68篇,编印了学术论文摘要汇编。会上交流讨论46篇,反映了自上届学术会议以来我国水下工程和潜水技术科技活动深入开展的生动局面。会议论文目录附表。会议期间召开了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审议了专业委员会工作报告,着重研究了上级学会关于专业  相似文献   

13.
环境控制参数,特别是品质参数和状态参数的控制是潜水领域高压下生命支持系统应执行的一项基本任务。品质参数和状态参数的控制是在环境气体流通过程中进行的。参数值的改善程度与快慢直接受气体流通量的制约。本文以此物理量为关键,围绕着潜水系统中常见的潜水装具和压力舱所提供的三种环境对这二个主要参数展开了定性和定量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海洋世界》2005,(1):41-42
神游海底是人们由来已久的愿望,早在2800年前,米索布达文化全盛时期,阿兹里亚帝国的军队用羊皮袋冲气,由水中攻击敌军,这也许就是潜水的老祖宗了。距今1700年前的中国史书《魏志倭人传》中,就已经有了海边渔夫在海里潜水捕鱼的场面描写。到了1720年,一个英国人利用一只定做的木桶潜到水下20米深的地方成功地进行海底打捞, 而今天职业潜水的前身,则要算160年前英国的郭蒙贝西发明的从水上接泵运送空气的机械潜水,也就是头盔式潜水。这种潜水于1854年首次在日本出现。1924年开始使用玻璃做潜水镜,并利用气泵从水面上吸取空气的“面罩式潜水器”,这是水肺潜水器材的前身。就在这一年,日本人使用面罩式潜水器潜入地中海底70米,成功地捞起沉船“八阪”号内的金块,震惊了全世界,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发了一种特殊军事用的“空气罩潜水器”,采用的是密闭循环式,并有空气瓶的装置。二战末期,法国开发了开放式“空气潜水器”,1945年前后这种潜水器在欧美非常流行。近几年来由于潜水器材的进步,带动潜水运动蓬勃发展,投身于潜水和喜欢潜水运动的人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5.
加拿大电视台日前播放了几条大鲨鱼自由自在游水的情景。拍摄者是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两名业余潜水爱好者,地点在位于圣劳伦斯河口的科莫湾水下。这两名业余潜水爱好者经常在水深有十几米到三十米的科莫湾附近潜水,而在五月底的一次潜水却有了一个让他们极为惊讶的发现。潜水者之-希罗瓦说,当时他们在水下远远看到前面有几条大鱼,就赶了过去,游近了才看清,这是几条非常大的格陵兰鲨鱼。  相似文献   

16.
在游泳时,若有人间:“您在水中能潜多少时间?”也许不能准确的回答吧。据说,职业海女(潜水采贝的女子)是30秒。可是,体重只有人类十分之一的阿德利企鹅的潜水时间是惊人的,是2分钟。但是,这也不是用肺呼吸的动物的最长潜水时间。据研究,南极威德尔海豹能潜水9~16分钟,其深度可达300米!这真谓是“潜水冠军”了。人的闭住气潜水,是从医学的立场进行研究的,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型的便携式潜水员护理再加压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光 《海洋通报》1997,16(2):73-79
介绍了一种具有90年代国际水平的新型便携式水员护理再另压舱的结构特征、技术规格、辅助设备及工程应用概况。希望能对我国潜水技术装备的研制与开发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本书是潜水技术专著,作者哈乌克斯是西德著名的潜水专家,他主持了潜水装备、加压舱、水下居住舱、深潜器和水下开发机械的设计研究工作,为海洋开发作出了贡献。书中详细介绍了现代潜水技术的各种技术装备,内容新颖、丰富,大量的插图更有助于读者对现代潜水技  相似文献   

19.
《海洋世界》2014,(2):6
<正>剧情:两个潜水员在竞技场中体会出人生真谛的故事:热爱大海的杰克,一直想与大海为伍,即使在他年少时父亲在一次潜水意外中被大海吞噬,但他对大海的爱还是一如初衷。这一切在杰克爱上了乔汉娜之后都变得无法掌控。他六神无主地彷徨在选择大海还是爱情的路上。恩佐虽同样精于潜水,但他所迷恋的却是天赋带给自己的成就感与名誉。两个孩子之间的友谊其实更多的是建立在竞争之上。成年后的杰克与恩佐各奔东西,然而命运的纽带却似乎总将他们系在一起。一次挑战潜水极限的比赛让他们再次重逢,生命与海洋之间的精彩对话就此开。——潜水痛苦吗?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氢氧混合气潜水的研究历史及其物理化学性质和潜水程序,分析了它对动物和人体的高压神经综合症、等压力气体逆向弥散、麻醉、温度、气体密度等的效应,对氢氧潜水的经济效益和安全问题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