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自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银赋存形式及其矿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鑫培 《云南地质》1994,13(1):74-85
白牛厂银矿是近年发现探明的一大型银锡铅锌矿床。矿床产于隐伏花岗岩体外接触带的层间破碎带中,矿床围岩为中寒武纪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银主要呈硫盐矿物出现,共有28种,常见银矿物有银黝铜矿、黝锑银矿、深红银矿、辉锑银矿等。  相似文献   

2.
青海东昆仑那更康切尔银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那更康切尔银矿是近年来在青海东昆仑成矿带首次发现的独立中低温构造热液型银矿床,运用地、物、化综合手段评价,发现了3条银矿化带、7条银矿体。通过对那更康切尔银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认为该矿床具大型银矿的成矿潜力,以指导区内该类矿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
杨存来 《物探与化探》1993,17(3):173-181
冷水坑银矿位于江西省贵溪县境内,是我国最大的银矿之一,矿床类型为斑岩型。本文从该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和地化特征出发,着重研究矿床微量元素的分布规律,初步总结了该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模式,并对该矿的发展及其方向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4.
鲁甸乐马厂银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云满 《矿床地质》1999,18(2):121-128
乐马厂银矿为地矿部“八五”重点普查项目,普查找矿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矿床达大型规模。该矿床类型独特,为国内、外少见的独立银矿床,因此对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赋存规律进行了较深入研究,取得了新的认识。文章在乐马厂银矿床地质背景基础上,着重研究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作用,并论述了其为产于叠瓦状逆冲-推覆断裂破碎蚀变带中的独立银矿床,其矿化作用过程经历了古构造-沉积(矿源层形成)和构造-热液(充填交代富集)两个阶段,构造活动控制了银矿化作用和银矿体的最终定位。这对在滇东北地区寻找此类银、铅锌矿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皇城山银矿床属火山岩型中低温热液矿床,为丰富此类矿床的研究内容和服务领域,总结该类型银矿成矿条件及地球化学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成矿地质背景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地质 地球化学找矿标志,以期为该类型银矿的普查评价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岑溪市鸭坑银矿位于桂东南铅锌金银多金属成矿带北东段,产于下奥陶统上段含砾砂岩、泥岩的蚀变断裂破碎带中。在分析研究矿床地质背景、构造特征、矿石矿物特征及围岩蚀变特征的基础上,指出该矿床属蚀变构造岩型独立银矿,找矿标志主要是断裂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围岩蚀变、民采遗迹标志等,提出在佛子冲外围寻找该类型银矿的找矿模式。  相似文献   

7.
张生华 《地质实验室》1995,11(6):366-371
运用焦里-井子坳银金属矿床岩矿测试资料,研究了该矿床中闪锌矿和方铅矿的标型特征,认为该矿床是与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矽卡岩-热液型矿床,方铅矿是银的最主要载体矿物,铋矿和是银矿化的重要指示矿物。  相似文献   

8.
呷村银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银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大量岩石、矿石光(薄)片观察鉴定、电子探针分析、首次查明呷村海相火山岩型银多金属状块硫化物矿床有硫砷铜银矿和硫砷铜矿两种硫盐矿物。研究表明,除硫化物外(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其次为黄铜矿,毒砂,斑铜矿,铜铜银矿,螺硫银矿,磁黄铁矿等),硫盐矿物十分发育,主要有黝铜矿、车轮矿、硫砷铜矿、硫砷铜银矿等。该矿床中的银主要在喷流-沉积成矿阶段富集。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许桥银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桥银矿是长江中下游铜、铁、金成矿带内首批发现的以银为主的多金属矿床之一。该银矿产于奥陶系层位,与国内已知银矿相比,其产出地质条件、矿床成因及地球化学特征方面均有特点。本文侧重阐明与成矿密切相关的岩浆活动、断裂构造及其地球化学特征,论述了矿质来源、矿物、元素分带、成矿热液演化中银的性状,进而辨析矿床的成因。  相似文献   

10.
我国银矿研究现状王静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12)关键词银矿床,单银矿床,银-多金属矿床80年代以来,我国银矿地质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大量的银矿勘查实践,推动了银矿成矿理论研究,深化了银矿地质规律的认识,取得了较好的...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铁炉坪银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正友 《矿产与地质》2005,19(6):715-722
构造蚀变岩型银矿床在我国银矿床中占重要地位.通过对矿床成矿环境、地球化学背景、矿床主要赋矿地层、蚀变、矿体中微量元素空间分布和矿区的水系沉积物、土壤、岩石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等方面的研究,阐述了铁炉坪银矿床的成矿机理、元素分带,并建立了该类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为该区银矿找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银矿与萤石的时空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矿床,特别是大型-超大型银矿床多分布于萤石矿密集区,一些银成矿带与萤石成矿带基本一致。银矿中一般共生或伴生萤石化,萤石矿中多含有很高的Ag,甚至形成银-萤石矿床。银矿化的时代通常与萤石矿化时代相似或接近,说明一些银矿床与萤石有着密切的时空关系和成因联系。因而萤石可以成为寻找银矿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3.
玉西银矿床为东天山地区唯一一处独立银矿床,位于中天山老地块,阿拉塔格-尖山子大断裂北侧,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岩浆岩发育,非常有利于银矿富集.通过对区内地质特征、矿床特征和控矿因素、矿物共生组合特征等综合分析,初步建立了"玉西银矿床"找矿模式,并确定其成因类型是在构造和构造动力控制下的中低温破碎蚀变岩型银(铅、锌)矿床,该银矿床的发现打破了在中天山老地块中一直未能找到独立型银矿床的局面,也对在该区寻找该类型的矿床提供了依据与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4.
刘昭平  吴建章 《福建地质》1996,15(4):177-189
本根据闽浙沿海火山岩地区银矿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的研究及近年来的矿产勘查,成矿预测和专科研成果,综合论述了闽浙沿海火山岩地区银矿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床类型和矿床特征,分析和总结了银矿的成矿规律和成矿作用,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式和成矿系列,同时指出,火山热液充填充代型银矿是本区最重要、也是最普遍的成因类型,并阐明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5.
广东长坑金银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淑梅 《世界地质》2000,19(2):155-159
长坑金、银矿床主要产于下石炭统与上三叠统不整合面之下的硅质岩中,金、银矿体分离。该矿床位于粤西金、银矿床集中区的东部边缘,从构造及矿床分带位置上看,可能位于金、银矿带的交界处,它与同处于三洲矿田中的南蓬山多金属矿在深部构造上可能有密切的联系。到目前为止,对该矿床的认识主要有三种观点:(1)金矿形成于早石炭世晚期而银矿形成于燕山晚期;(2)金、银矿为同一成矿系统不同演化阶段,金、银对环境变化发生不同  相似文献   

16.
河南银洞岭银矿床原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银洞岭银矿床是近年来在我国重要的桐柏围山城金银多金属成矿带上,新发现的一处大型矿床,与著名的破山大型银矿和银洞坡大型金矿毗邻.文章通过对银洞岭银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异常及其元素轴向分带规律的综合研究,建立了该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及其找矿模型,以期为矿床外围及深部找矿评价提供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黄镜友 《湖南地质》1995,14(2):84-87
湖南新发现的10处理矿都是硫化物型矿床,可分为银多金属,银铅锌和银锑矿床。其中小七宝山,南风坳矿区已勘探,吊马垅矿区完成了详查,选矿效果都比较好,本文简要介绍了10个新银矿床特征,指出了我省银矿找矿方向,说明湖南银矿的找矿前景是比较好的。  相似文献   

18.
银矿床类型和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晋东北地区银矿王要成因类型为与火山作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银矿床(包括石英脉型银矿、火山岩型银矿、(隐)爆破角砾岩型银矿),其次为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银矿、层控银锰矿床(包括氧化淋滤型锰银矿和铁锰帽型银锰矿).银的主要成矿期为燕山期.在沉积作用、火山一次火山热液作用和地表氧化淋滤作用条件下形成...  相似文献   

19.
湖南郴州南风坳银矿床银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风坳银矿是产于震旦系浅变质碎屑岩中受北北东—北东向断裂控制的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矿床中银主要以银矿物存在,次为类质同像。银的载体矿物主要为方铅矿,次为铁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毒砂等。已查明的银矿物15种,常见的10种,主要的银矿物为银黝铜矿和黝锑银矿,它们多呈显微包体分布在载银矿物中。银在矿区中部(03-17线)980m~1036m标高范围内富集。银与铅关系密切,银在富铅矿体中富集。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该区银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的研究,将区内银矿按成因、成矿作用、矿床地质特征等划分为三类六型。指出了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银矿是本区银矿的重要类型。总结了银矿的找矿标志,提出了本区银矿的主攻类型和主攻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