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强度对沙地植被恢复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腾格里沙漠南缘,以两种植被恢复状态良好的封育沙地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利用强度试验,通过一个生长季的监测,研究了封育沙地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两种封育沙地灌木层各处理的优势种均为沙蒿(Artemisia arenaria DC.)或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 Kit.),其重要值在0.47~0.75之间。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因不同的封育措施而异,在同一封育措施下利用强度对群落的物种组成无显著影响。(2)两种封育沙地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天然封育沙地半刈割沙地全刈割沙地,即随利用强度增加,两封育沙地灌木层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呈减少趋势,表明随利用强度的增加,使沙地植被所处的环境异质性增加,促使沙地植被向不同方向发展;但在不同的封育措施区利用强度对草本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影响不同。(3)相同封育措施不同利用强度群落的相似性指数均很高,最大值可达到2,但不同封育措施各利用强度的相似指数均小于0.3。群落的相似性指数主要受封育措施影响,而利用强度对其影响不大。(4)两种封育沙地全刈割处理的地上生物量均显著小于半刈割处理和对照组,而对照组和半刈割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表明随利用强度的增加,封育沙地群落地上生物量显著减少;而适度降低盖度,群落地上部分生物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2.
刈割是策勒绿洲-荒漠过渡带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利用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对疏叶骆驼刺刈割干扰4年后植被的恢复能力、阻沙能力和土壤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秋季刈割下的植被恢复能力和阻沙能力都强于春季刈割;与对照相比,春季刈割和秋季刈割都使表层土壤容重下降,秋季刈割下表层土壤孔隙度比春季刈割下提高了2.5%;秋季刈割和春季刈割使灌丛下表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都增加,而全磷、全钾没有明显的影响;相比较而言,刈割4年以后秋季刈割更容易形成"肥岛",更加有利于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从刈割对湿地植物自身的作用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刈割对水中营养盐的去除、刈割对水体二次污染控制等方面,论述了湿地植物刈割的意义,综述了湿地植物刈割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未来该领域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不同时期刈割对互花米草根系生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7年4~9月期问,在泉州湾河口湿地生长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的滩涂上,采用不同时期对互花米草进行齐地面刈割的方法,测定互花米草根系生理指标,探讨不同时期刈割对互花米草根系生理产生的影响及机制,为利用物理方法治理互花米草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5月22日和7月21日的刈割使互花米草根系可溶性总精含量总体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而4月22日、8月20日和9月19日的刈割虽然也造成根系可溶性总糖含量变低,但其比5~7月刈割后根系可溶性总糖含量高很多;4~7月刈割导致互花米草根系代谢急剧减缓,尤其6~7月刈割使根系活力同比下降了90.58%~92.17%,而8月和9月的刈割则促进了根系代谢,表现为根系活力提高;各刈割处理都会引起互花米草根系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5~7月刈割使根系游离氨基酸增加量最大;5~8月刈割使根系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而4月22日和9月19日的刈割使根系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减少;4月22日和7月21日刈割使互花米草根系活性氧清除系统保护酶活性下降,根系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功能减弱,而5月22日、6月21日、8月20日和9月19日刈割后,互花米草根系活性氧清除系统保护酶活性上升,根系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功能增强.7月刈割互花米草能有效控制互花米草的扩散.  相似文献   

5.
不同时期刈割对互花米草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时期对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进行齐地面刈割的方法,通过对互花米草株高和株数的测定和比较,确定了有效控制互花米草扩张的刈割时期.研究结果表明:①月22日对互花米草的刈割处理显著促进了互花米草株数的增加,但对其最终平均株高未产生影响.5月22日的刈割处理下,虽然互花米草在株高上略高于对照(未刈割)处理,但处理后其株数大大减少,与对照处理相比有明显差异.6月21日和7月21日的刈割处理,不仅使互花米草株高降低,也使其株数减少;尤其是7月21日的刈割处理下,互花米草的株数和株高都与对照处理有非常明显的差异.8月20日和9月19日的刈割处理,极大促进了互花米草的再萌发和再生长.②5~7月的刈割处理,可以有效减少互花米草的活根生物量;而4月和8~9月的各刈割处理,增加了互花米草的活根生物量,其中4月22日的刈割处理与对照处理相比,显著促进了互花米草活根生物量的增加.各刈割处理都会造成互花米草死根生物量的增加.③有效控制互花米草种群扩张的刈割时期是6~7月互花米草的穗分化期、孕穗期至抽穗期.  相似文献   

6.
黄土坡面不同植被恢复阶段的减流减沙效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徐佳  刘普灵  邓瑞芬  刘栋 《地理科学》2012,(11):1391-1396
在延安燕沟流域退耕黄土坡面,根据植被状况建立不同植被恢复阶段(耕地、草地、灌木地、林地)径流小区,分析在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后,不同植被恢复阶段的减流减沙效益。结果表明,与坡耕地相比,各小区的减流减沙效益为:林地>灌木地>草地,草地和灌木地的减沙效益大于减流效益。对比草地和灌木地刈割前后的产流产沙量,可以看出,草地和灌木的减流效益有80%以上是由于地表枯落物及根系拦蓄径流造成,刈割后产沙量有明显增加,表明处于植被演替初级阶段的近地表层生态功能仍然比较脆弱,仍需进行封育保护。  相似文献   

7.
采用以空间代时间的方法,研究了高寒草甸小嵩草群落的发生、发育、演化,处于不同退化阶段小嵩草群落在自然与人工干预恢复过程中,植被、地表特征的变化,探索小嵩草群落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及其对系统稳定性的作用.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上小嵩草群落的大面积发育是高原地带性植被禾草矮嵩草群落在长期超载放牧下退化演替的结果,它逆向演替经历了矮嵩草群落后退化为小嵩草群落;而对不同退化程度小嵩草群落采取封育措施后,小嵩草群落可以恢复为禾草矮嵩草群落(或者向着以禾草为优势种的群落演替);"黑土滩"上人工建植禾草草地经过11 a的发展,杂类草进入,矮嵩草斑块发展,向着顶极植被--禾草矮嵩草群落的方向发展.禾草矮嵩草群落是青藏高原的地带性植被,而小嵩草群落是地带性植被超载放牧下的偏途顶极群落.  相似文献   

8.
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土地覆被演替图谱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根据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盐生、湿生、中生以及人工等不同生境的生态景观类型 ,将本区土地覆被类型分为 9类 ,即研究区海域、滩涂、柽柳 -翅碱蓬群落、獐毛 +白茅群落、芦苇 +荻群落、有林地、天然河流与人工水体、耕地和居民工矿用地。从遥感影像数据 (包括LandsatTM432、CBERS 1CCD432 )和专题矢量数据中提取了 1 984、 1 991、 1 996和 2 0 0 0年四期土地覆被数据 ,采用区域质心函数计算四个时期 9类覆被的分布重心 ,并合成土地覆被重心演替过程图谱 ,通过图谱分析 ,归纳出湿地植被演替的三种模式 ,即陆进模式、海退模式以及人类活动影响模式 ,为认识新生湿地植被演替规律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制定湿地保护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新疆塔里木河下游植物群落逆向演替分析   总被引:29,自引:10,他引:29  
通过对塔里木河中下游沿河植物群落的调查分析及地下水位下降对地表植被生态过程影响的研究,探讨塔里木河下游近几十年来植被的逆向演替过程,并划分出不同的演替阶段。根据草、灌、乔植被对地下水位具有不同的适应能力,塔里木河下游植物群落退化顺序也不相同,首先是草本退化,其次是灌木退化,再者是乔木退化。经调查分析表明,塔里木河下游植物群落的逆向演替顺序为:矫灌草群落阶段→乔灌群落阶段→乔木或灌木少阶段,在逆向演替过程中,各阶段有规律地进行,群落结构特征、种类组成也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油蒿在沙坡头地区沙地植被演替中的地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沈渭寿 《中国沙漠》1986,6(4):13-22
本文通过对沙坡头地区铁路两侧人工植被和天然植被演替过程的调查研究,应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论述了油蒿在沙坡头地区沙地植被演替中的地位及稳定性。油蒿是沙生演替系列中的前期植物种之-,随着沙面表土层的增厚及生境的旱化,如果不受人为干扰,最终将被其它植物群落所代替。然而,只要地表保持沙质疏松,油蒿就能很顺利地天然更新,并以其发达的浅层根系对水分的竞争能力,使其在群落中占据着优势地位。因此,在人畜对地表的长期扰动下,油蒿在本地区可以形成-种相对稳定的群落或偏途演替顶极。  相似文献   

11.
间作系统刈割三叶草对小麦氮素供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叶草在小麦-三叶草间作系统中起到为小麦提供氮肥的重要作用。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的田间试验评价了小麦-三叶草间作系统中刈割三叶草对三叶草固氮以及向小麦转移氮素的影响。利用15N自然丰度法测定了小麦-三叶草间作系统中氮素的转移。结果表明,整个生长季三叶草向小麦转移的氮量在34.4–57.5 kg·ha-1之间。与不刈割相比,刈割三叶草增加了土壤中累积的氮素,同时减少了小麦茎叶中氮浓度。将刈割的茎叶覆盖到小麦行间导致小麦茎叶中氮浓度的降低。该研究提供了小麦-三叶草间作系统中氮素从三叶草向小麦转移的量,为该间作系统在华北平原的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柠条在地上组织破坏后从根颈处萌蘖出大量的一年生枝,根系储存的碳水化合物将供应地上生长。但连续刈割后根系储存物质如何变化,储存物质在柠条生长和维持存活中的作用仍须研究。本文在不同时间段内对柠条新萌蘖枝进行连续去除(处理1:对照,3月28日刈割1次后不再处理;处理2:从萌芽到6月9日,每3 d去除一次新萌发枝;处理3:从萌芽到6月24日,每3 d去除一次新萌发枝;处理4:从萌芽到7月15,每3 d去除一次新萌发枝)。结果表明:处理3和4在7月非结构糖含量显著高于处理1和2,说明处理1和2将根系储存的非结构糖用于地上生物量的恢复。连续刈割处理(处理3和4)导致柠条根系非结构糖含量持续下降,这主要是由根系呼吸作用引起。秋末对当年生枝统计结果表明,各处理之间当年生枝数/刈割枝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柠条对外界的破坏具有极强的忍耐能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态湿地技术在我国的规模化推广应用,湿地植物资源的管理和利用途径成为新的挑战。将湿地植物刈割并移至陆地生态系统是水体系统污染控制的终极途径之一。概述了在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双重背景下,湿地植物资源管理和利用的潜在途径。以南方某133.3 hm2规模化湿地为例进行估算,通过植物刈割,可以直接带走450kg/a磷、9 540 kg/a氮,从而避免潜在二次污染。总结了植物刈割的方法、参数及对湿地的影响。综述了刈割转移生物质的几种潜在后续利用方式:燃料、纤维、工业材料、饲料、肥料及生物炭等。指出在我国目前社会经济背景下,湿地生物质资源二次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深远的环保意义。  相似文献   

14.
广西弄岗不同演替阶段植被群落的小气候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了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不同演替阶段群落不同梯度的气温、湿度、土壤温度、光照强度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演替群落的平均气温,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气温上升和下降的速度随着群落演替的进展呈下降趋势,各群落的气温垂直变化一般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各演替阶段群落的土壤5cm处的温度变化呈不规则的单峰曲线;随着演替的进展,各群落的空气相对湿度增大,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幅随着演替的进展而变小;一般来说,随着高度的增加,各演替阶段的光照强度也增加.  相似文献   

15.
选取6个样地,以“空间代替时间”法研究了官司河流域的松柏栎混交防护林的优势种群动态。结果显示:各种群在群落次生演替过程中普遍更新欠佳,林木大小级结构呈不稳定或衰退状态,据非线性演替理论,并结合防护林现状,预测防护林的可能演替趋势为:今后人为干扰若能保持较长期相对稳定,则针阔叶混交的群落类型亦将保持基本稳定;但随土壤类型的不同,而渐分化成松栋混交林和柏栎混交林.  相似文献   

16.
河口沼泽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极易遭受外来生物的入侵.刈割是治理河口沼泽外来入侵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常用的物理方法之一.在涨潮前和落潮后两个时段,采用静态箱一气相色谱法,连续7d采集气样,研究了刈割治理对闽江河口鳝鱼滩互花米草沼泽生态系统CO2和CH4排放通量的短期影响.结果表明,经刈割治理的互花米草沼泽样地CO2和CH4排放通量都显著低于对照样地(p<0.05);其中,CO2排放通量减小的幅度大于CH4排放通量;涨潮前,刈割样地CO2排放通量在第6天开始恢复上升,CH4排放通量的增加早于CO2.落潮后,刈割样地CO2排放通量与5 cm土温显著负相关(n=21,r=-0.704,p<0.01);对照样地CH4排放通量与表层土壤盐度显著负相关(n=21,r=-0.611,p<0.01).  相似文献   

17.
松嫩平原湿地植被对生境干-湿交替的响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扎龙湿地和向海湿地水分布存在不均一性,生境中有“干-湿”交替过程。选取“干-湿”界面上沼泽植被与草甸植被共存的群落片断分别设置15个固定样方,生长季内4个月观测结果表明:扎龙湿地和向海湿地生境旱生化时羊草为优势种群,湿生化时芦苇为优势种群,芦苇沼泽群落和羊草草甸群落随生境“干-湿”交替过程相互演替,演替过程既受生境水分波动的影响,又由优势种群内在生物学特性决定。  相似文献   

18.
人工固沙林演替决定着固沙造林的成效。在腾格里沙漠南缘,应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择造林封育5、15、25年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人工固沙林,对照流动沙丘和地带性植被样地,从生态水文、土壤种子库、土壤-植被相互关系等方面研究了人工固沙林演替的生态学机制,为区域人工固沙植被建设、保护和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腾格里沙漠南缘花棒人工固沙林演替过程中,花棒、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和沙蒿(Artemisia rtemisia sphaerocephala)逐渐退出,自然优势种由一年生草本植物向半灌木、半灌木与多年生草本植物演替,25年后形成相对稳定的近自然固沙植被,呈现向草原化荒漠演替的趋势,但与地带性植被相似性只达到50%。表层土壤持水力持续增强,25年后达到流动沙丘的3.4倍,引起土壤水分浅层化和深层土壤干旱,驱动了深根系植物的衰亡和浅根性草本植物的发展。土壤种子库中沙米和沙蒿快速减少,并在造林25年后消失;油蒿(Artemisia ordosica)持续增加,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在25年后出现;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组成的相似性超过50%,驱动人工固沙林向油蒿+多年生草本植被演替。伴随人工固沙林植被演替,土壤容重持续降低,黏粒、粉粒、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持续增大,与人工固沙林群落、物种组成形成密切的对应关系,决定了固沙林演替阶段和物种组成。固沙造林启动并加速了自然植被的恢复演替,是干旱区沙化土地生态恢复的必要措施,但要充分考虑地带性植被和生境条件,以快速建立稳定的近自然植被。  相似文献   

19.
豫北沙地次生植被类型及其演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雪 《中国沙漠》1993,13(2):37-43
沙地是豫北平原非耕作的次生植被最集中的土地类型。在固定沙地分布着人工林、天然灌丛和草丛群落,半固定——流沙为一年生植物和沙生植物为主的群聚,在低湿沙地以湿生和根茎型植物为主。基质条件和人为影响是豫北沙地植被演替的主要因素。主要的演替形式是由无植被向固定沙地稳定群落的进化型演替。酸枣、荆条灌丛是沙地次生植被演替中较高级并能长期稳定的群落类型。  相似文献   

20.
稳定的群落结构是退耕地生态系统恢复的主要标志之一.以祁连山东段旱泉沟流域退耕区为例,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建植6 a的人工草地群落稳定性,结果表明:人工草地在短期内形成了不同于撂荒地的植被格局,草地群落盖度、高度和地上生物量特性明显优于撂荒地和天然草地,部分人工草地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高于撂荒地,功能群结构仍以多年生禾草占优势,无芒雀麦+紫花苜蓿混播草地多样性指数低,处于高产和稳定阶段;各草地根系主要分布在0~10 cm土层,不同草地类型0~20 cm土壤含水量变化最大,4种人工草地对土壤水分的影响表现为提高30~50 cm土层的水分含量,在水分涵蓄方面优于撂荒地.但与天然草地相比未形成密丛型禾草,群落稳定性差,草地群落的演替方向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