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0 毫秒
1.
设计了 1种应用于 3CCD相机摄像系统中的脉冲氙灯光源。介绍了该光源的光谱特性和触发方式 ,同时计算了其包括闪光持续期和闪光频率范围等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2.
壮观的夜鱼     
在红海千奇百怪的海洋生物中,有一种十分奇特的闪光鱼类——光脸鲷。这种小鱼体长只有7至10厘米,能发出十分明亮的光线。在水下活动的人,距离它18米处就能发现它;黑夜里,距离它2米远能看请手表上的时间。潜水员常常把它们  相似文献   

3.
水下环境光线昏暗,仅依靠自然光源难以清晰成像,通常需要增加人工光源,但人工光源的引入会导致场景亮度不均。在这种包含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的混合光照环境下,所拍摄的水下图像质量严重退化,不仅降低视觉观感,更影响后续高级计算机视觉任务的顺利开展。然而现有方法大都只考虑了自然光源的影响,对混合光源环境下的水下图像复原效果不佳。为了解决混合光源环境下水下图像存在的光照不均、色偏、细节模糊等问题,提出了一个光照感知编解码器网络用于水下图像复原。一方面,在多尺度结构中引入注意力机制和改进残差结构高效提取丰富的结构细节特征,另一方面增加光照感知图作为先验约束网络复原结果的对比度。此外,设计了合适的损失函数,引导网络充分学习水下图像和清晰图像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使恢复图像的色调更自然,纹理细节更丰富。对比试验结果证明此方法在主观感知和客观指标上均优于对比算法,消融实验证明所提网络模块和光照感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以往在用人工光源进行海洋生物培养中,每日都须由人工启闭光源。启闭光源的工作量虽然不大,但每次要做到准时开关就非易事。目前虽有各种不同规格商品的计时器、延时器,但大都控制在12小时或1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范围内,对在进行海洋生物培养的光照实验里(光、暗周期是24小时)都不适用。我们参阅了有关资料,制作了一台时间程序控制器  相似文献   

5.
水下光通信(Underwater Optic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UOWC)是一种新型的水下通信技术, 具有保密性好、可靠性高等优点,对于构建全光立体通信网络以及 6G 空天海地一体化全方位通信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了水下光通信相较于其他传统水下通信方式的优点,对水下光通信发展历程与进展进行了综述,对比了水下光通信 2 种主流光源:激光光源和 LED 光源。针对现阶段水下光通信面临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完善的水下光通信系统框图,并研制出相应的硬件系统,完成了水下通信调试。水下光通信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新型通信方式,兼具灵活、保密、高速率等特点,在未来的 6G 时代中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海洋的开发和国防现代化的需要,水下摄影技术得到普遍的重视和快速的发展。众所周知,来自太阳和天空的总辐射能,在半米的水层中消失超过一半,其原因是在于海水对红外线的强烈吸收,因此选取合适的水下摄影光源对水下摄影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大气中摄影一般只要注意介质的散射就可以了,而在海水中,吸收和散射都对摄影充当同样重要的角色,这样对光源的选择就必须兼顾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 1.水下摄影光源的发光光谱必须在海水透射窗部分比较丰富。海水对不同光波的波长有不同的衰减率,一般可以用下列式子来表示:  相似文献   

7.
论文对海水COD测量仪中的光电测量技术作了全面介绍,内容包括:光谱特性的测量和测量波长的确定方法;光电器件的灵敏度、信噪比以及光源和光电探测器的选取。  相似文献   

8.
红光固体二极管点阵在释光测年中的光照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释光测年实验室照明光源的特征(波长与功率)直接影响到释光测年数据的准确性,因此释光测年技术对照明光源的要求很严格。通过对比,选择了典型的红光固体二极管R LED1(661±15)nm作为研究对象。利用R LED1点阵对已知剂量的石英和钾长石样品进行不同时间的光照后,再用单片再生法恢复样品的等效剂量,发现样品的等效剂量与已知剂量差别不大,表明石英和钾长石经过不同时间的R LED1点阵光照后没有发生明显的信号衰减,对测年样品没有影响。因此,利用波长为(661±15)nm的红光固体二极管作为释光测年实验室的照明光源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9.
魏志祥  吴超 《海洋工程》2021,39(1):91-99,152
针对水下机器人作业过程中的近距离引导水下对接问题,以自治缆控水下机器人(ARV)为研究对象,为实现快速、高精度的水下对接,设计了基于反射光源识别的单目视觉辅助水下对接方法。通过在对接口布置反光带并将其作为目标图像,设计了图像处理和特征点提取的算法,经过图像特征信息的分析处理,优化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提高了特征点提取的准确率和识别效率。最后设计了传统的引导灯方案与反光带方案的对比试验,验证算法的可行性,证明在水下环境下识别反射光源的方法极大提升了位置估计的准确率,同时在计算速度上也有显著提高,弥补了传统水下对接方法中精度不足或计算量大的缺陷,更好地满足了ARV水下对接的需求,能为潜水器实现水下自主对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是以激光为光源,以照明点和探测点共轭光路为探测系统对自发荧光样品或可被荧光标记的样品进行共焦、实时、真彩色扫描的一种新型光学显微镜,目前在生物学各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在海洋生物学领域主要用于海洋动物发育生物学、胚胎学、受精细胞学及细胞分化的研究。本文对其原理、操作、优越性及在海洋生物学中的应用等内容进行了综述。1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原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是以激光作为光源,通过激光孔及物镜的聚焦作用形成一个光点照射到样品上激发出荧光的一种光学显微镜。物镜的质量决定了共聚焦光学…  相似文献   

11.
论文描述了一种叶绿素荧光计和浊度计,该仪器采用超亮LED作为叶绿素荧光激发光源,IR管作为浊度照明光源,在光机系统设计上将叶绿素测量功能和浊度测量功能合并,从而使该仪器具备小型化、精度高、便于集成的特点。试验结果表明,该仪器可以用于海洋现场测量。  相似文献   

12.
LED灯的光照对雨生红球藻细胞生长及虾青素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雨生红球藻的生物量以及细胞内虾青素的积累量,通过不同光源、不同光照强度照射培养藻细胞。研究表明,在总光强为2500lx,红光与白光的强度比例为2:1时,雨生红球藻干重可以达到0.98g/L,比单独使用白光和红光照射下分别提高了36.11%和15.91%。在雨生红球藻转化产虾青素阶段,对比蓝光LED、目光灯以及两者的组合光源照射转化的结果,发现在总光强为7000lx,蓝光与白光的强度比例为3:1时,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的积累量为39.79mg/L,明显高于单独使用白光与蓝光转化下的产量。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小型的光生物反应器。其利用发光二极管光电板作为光源并利用内置微型泵进行搅拌。这使得光生物反应器小型化,其容积仅190 ml。该光生物反应器照度可调、温度可控,其可以用于浮游植物光合速率的测量。  相似文献   

14.
内波的实验室模拟是目前物理海洋学和流体力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结合实验室内波的模拟实验,近代光学技术、数字图像获取和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及三者相结合的技术,介绍内波实验中流场图像化测量领域的研究进展。同时对传统的纹影仪(横式)、立式纹影仪、数字纹影仪和片光源染料粒子示踪技术进行综述。并比较了各自特点及其在内波研究中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激光荧光法是以激光为激励光源的荧光光谱分析方法。机载激光荧光传感器是海洋环境石油污染航空监测的有效手段。它不仅能用来发现海面上的溢油及其范围,而且能鉴别溢油的种类。 Fantasia,J.F.等人,1970年就着手研究用激光激励油荧光的方法来发现海洋环境中的溢油、确定溢油种类和数量的可行性。随后,各种以337.1nm氮分子激光为激励光源、采用距离选通接收技术、用光学多通道分析仪作讯号处理和记录的机载激光荧光传感器试验系统相继出现。实验室和现场飞行试验都取得良好效果。近来,已将实验室测得的各种油样的荧光发射光谱储存到计算机里,再与输入的现场获得的溢油荧光谱相比较,从而能很快地识别现场溢油的种类。但是,由于海洋环境的复杂性,有  相似文献   

16.
渔场地貌是分析预报渔情、选择渔业作业方式和选用渔具设备的重要依据之一。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晕渲制图等技术,应用ESRI Arc GIS软件系统,通过实验方法选定DEM插值算法及阴影光源参数,制作了表现海底地形起伏变化特征及鱼类生物资源分布状况的渔场地貌图,实现了多源、多维和异构数据的融合。作为一项探索性工作,期望设计成果能够为今后相关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秋末南黄海的透光度及其与环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光学仪器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利用海水的浊度、透光度或光束的吸收系数等在海洋中的分布来讨论海流、水团混合、海洋锋面等水文现象,以此作为温、盐等水文资料的重要补充。例如,Drake用表层海水的透光度揭示了Santa Barbar海峡中的环流状态。Matsuike和Morinaga曾用日本南岸黑潮区域中的光束吸收系数揭示了沿岸水进人黑潮主流的混合现象。Matsuike 等用光束吸收系数研究了长江冲淡水与外海高盐水之间和黄海沿岸水与东海高盐水之间的锋面特征。上述研究都是卓有成效的。 然而,在我国还很少使用过类似的方法来研究有关的海洋水文现象。1983年11月在中美南黄海环流与沉积动力学联合调查研究的首航调查中,使用25cm光程的透光度计(Transmissometer)精确地测定了南黄海的透光度值。本文将以这些资料为基础,阐明南黄海透光度值的分布规律及其同南黄海的水团分布、环流状态、潮汐运动等水文现象之间的关系。 25cm光程透光度计用产生波长为660nm红光的发光二极管作光源,这种光源接近单色,在蒸馏水中经过25cm光程后,仪器测得的最大透光度值为90%。由于该仪器使用单色红光光源,海水中的腐植酸等黄色物质对它影响很小,因此测得的透光度值可较真实地反映海水中悬浮物含量的多少。调查中将透光度计的信号接入Mark-III型CTD的备用通道,因此它的取样速率同温、盐等要素一样。 本次调查共设7个断面,54个CTD观测站,测站和断面分布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8.
由于水下无线光通信(Underwater Wireless Optical Communication,UWOC)具有高速率、低延迟和高保密性等优势,成为了水下无线通信的潜在应用。针对UWOC系统的模型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总结,重点阐述了UWOC系统所用到的关键技术,包括光源的选择、调制编码、探测、信道建模等关键技术,并介绍了一种UWOC系统的设计方案。最后针对实现水下长距离通信和高速率传输等问题,总结了UWOC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所面临的挑战,为UWOC将来的发展方向及实用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赤潮优势种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为研究对象,荧光灯和自制LED(light-emitting diode)控制灯为光源,研究不同LED单色光谱及复合光谱(蓝光,绿光,红光,白光,蓝红光,绿红光)对中肋骨条藻生长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光合有效量子通量密度条件下,对于单色光,中肋骨条藻在蓝光下生长较快,红光次之,在绿光下生长最慢;对于复合光,中肋骨条藻在荧光灯下生长最快,而在蓝红光下生长略高于在绿红光下生长。各光源下中肋骨条藻生长速率的顺序为:荧光灯>蓝红光LED>绿红光LED>蓝光LED>红光LED>绿光LED。通过比较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中肋骨条藻的生长速率,表明不同光谱对中肋骨条藻生长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20.
南极,是地球上最后一块未被开发、未被瓜分的大陆,中国南极中山站的建立是中华民族灵魂的深沉闪光。人们至今留恋那部反映中国首次南极考察建设长城站的电视剧——《长城向南延伸》。人们更没有忘记“极地三老”——当年乘“极地”号赴南极建中山站的陈德鸿、金乃千、郑在石这三位年逾半百的“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