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长胜 《测绘工程》1997,6(2):17-21
根据相关平差理论,指导出两组相关观测值的逐次间接平差数学模型,提出改化第二组误差方程来消除两组间的相关性。文章给出了多组相关观测值误差方程的改化算法,并根据GPS载波相位观测值协方差阵的特殊性,给出了改化三差误差方程的算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协方差阵奇异时广义权阵的概念,给出了适用于设计阵列满秩或降秩、协方差阵奇异或非奇异的所有情况下测量平差的统一准则,并利用这一准则研究了协方差阵奇异时的参数估计问题,证明了其结果和Rao最小二乘统一理论等价。本文利用矩阵的平行加性质,推导了奇异协方差传播时广义权阵的计算公式,最后介绍了广义权阵在系统误差补偿的平差中及变形参数估计中的几个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
具有无限权的平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具有无限权观测值的平差问题,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在Linkwitz(1961,1971)解法的基础上,导出了改变部分观测的权对间接平差结果影响的公式,得出了具有无限大权和零权的间接平差法和条件平差法,举例说明了该法可能的实际应用,并对自由网平差的一种解法用无限大权的平差理论作了推导。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利用普通间接平差和相关间接平差两种平差方法相结合,进行以坐标差作为观测值进行导线网相关平差的方法.在该平差方法中,利用普通的简介平差原理推求出坐标差观测值的相关协因数阵,并以此作为已知数据进行以坐标差观测值作为观测值的导线网的相关平差.  相似文献   

5.
设计矩阵可以是秩亏阵,观测值的协方差阵可以是奇异阵的广义 Gauss-Markov模型(简称广义G-M模型),它是一种形式简单的统一模型。本文从最小二乘估计V~TQ~-V=min 出发,研究广义G-M 模型的参数估计理论和方法。说明了V~TQV~-=min与 Rao及Bjeharmmar等的平差原则一致。并对广义 G-M模型之解及其性质进行了系统讨论。  相似文献   

6.
拟合推估的两种解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广义的拟合推估问题,观测方程L是观测(列向量);X是确定未知量;Y也是未知量,是机量Y(EY,σ_y)的取值;N是噪声,是机量N(O,σ_N)的取值。要求由L求X,Y,N的估值。采用了两种变异解法。一是等价观测方法,二是间接平差法,得到估值及两种定义的积差公式。一种是常用积差,另一种用估值相对被估值的偏差来定义。两种解法结果一致。第一种解法含有n阶逆阵,可用第二种解法的r阶逆阵来计算。  相似文献   

7.
介绍总体最小二乘的奇异值分解法(SVD)和混合总体最小二乘法(LS-TLS),基于间接平差原理推导一种总体最小二乘迭代解法,可以用来解决系数矩阵含常数列的总体最小二乘平差问题。最后分别对系数矩阵不含常数列和系数矩阵含常数列的算例进行验证,得到的结果与采用奇异值分解法和混合总体最小二乘法计算的结果相同,表明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在GPS网平差中,其观测值为三维基线向量,基线向量三个分量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三个分量即相关观测量。普通最小二乘法是一种基于独立观测值的稳健估计法,对独立观测值的粗差探测具有较好效果,但却无法兼顾观测值之间的相关性,以至于不能准确发现粗差,因此本文通过在传统稳健估计的基础上,在定权时充分考虑相关观测量之间相关性的不变性,不断构造严格对称的方差-协方差阵,并对其进行不断扩大,并通过VB进行编程及实例比较分析,从而论证其具有准确定位相关观测量中的粗差所在位置的能力,并在进行有效平差后精度高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测量平差中求解协因数的简化算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从测量平差精度评定的求解协因数阵的过程中,寻找了一种有关协因数阵的简便算法,此算法的特点在于从已知的解法中,提炼出一种便于理解和记忆的方法,从经典的平差解答中找出规律,从而避免了去死记硬背复杂的结论。本文针对提出的简便算法,在条件平差、间接平差、附参数的条件平差和附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中通过验证,结果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0.
参加天文大地网与GPS2000网联合平差的空间网与地面网,都经过了单独平差。获得了各自的坐标平差值及协方差;天文大地网平差后也形成坐标平差值及协方差。从理论上讲联合平差可采用坐标及协方差参与平差或观测值直接参与平差,前者平差模型比较简单。但由于二者  相似文献   

11.
联合平差中的方差分量估计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天文大地网与GPS空间网联合平差从大的方面分为空间网与地面网两部分。空间网主要是GPS点的三维地心坐标及协方差阵 ;而地面网又涉及到多类观测值 ,主要包括方向观测、导线边、天文方位角三类观测值 ,且各类观测值又分为不同等级的观测。空间网与地面网之间、地面网不同类观测之间及同一类不同观测等级之间的权比不正确将直接影响平差结果 ,因此 ,各类观测值的最佳权匹配就成为联合平差的一个关键。本文就Helmert方差分量简化算法及Baumker简化公式用于联合平差中方差分量估计问题进行讨论 ,并用我国天文大地网 1万点的地面观测数据进行实算、比较、分析 ,以确定联合平差中方差分量估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卫星重力径向梯度数据的最小二乘配置调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吴星  张传定  刘晓刚 《测绘学报》2010,39(5):471-477
本文深入研究了利用卫星重力梯度径向分量确定地球引力场位系数的最小二乘配置(LSC)调和分析方法。首先论述了最小二乘配置法的原理,推导了扰动引力梯度观测量与球谐系数之间的协方差和自协方差矩阵,在扰动引力梯度观测数据为等经差规则网格数据的情况下,引力位与扰动引力梯度之间的协方差矩阵具有分块Toeplitz循环阵的结构,有效的利用FFT变换技术将其降阶;研究利用截断奇异值分解法(TSVD)解决协方差阵的病态性问题;最后得到了引力梯度径向分量的最小二乘配置调和分析的完整计算公式。模拟试算结果表明,基于TSVD的最小二乘配置调和分析方法,能够以较高的精度还原全球重力场,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在协方差矩阵、协因数阵、权阵等概念的基础上,引入了Fisher信息矩阵(简称信息矩阵),介绍了信息矩阵的一些重要性质,强调了总体信息矩阵与样本信息矩阵两种概念的区别;推导了多元正态分布情况下的信息矩阵,揭示了总体/样本信息矩阵与总体/样本协方差矩阵以及协因数阵/权阵的关系,指出权阵为归一化信息矩阵;在信息矩阵的基础上引入信息向量的概念,推导了信息域间接平差方法,该方法对信息矩阵与信息向量进行估计,在结果层面,该方法与估计原参数向量与协方差矩阵的普通间接平差方法等价,但形式更简单、结构更明确,为理解间接平差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而且新方法在模型不可解场合、序贯/递归平差的初始化方面等具有特殊优势;给出了用于动态状态空间模型滤波的信息域动态平差算法,即为与Kalman滤波算法等价的信息滤波算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推证了用广义逆表达的随机参数最优线性无偏估计公式基础上,导出了滤波、推估和配置等广义估计公式,其特点是观测值的协方差阵不要求满秩。最后,作者提出了参数为随机的自由网平差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等价观测理论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推导了基于等价观测理论的序贯平差模型。推导过程主要分两步进行:先将前期平差求出的参数估值看成虚拟观测值,参数估值的协因数阵视为观测值的权逆阵,列出虚拟观测方程;后将虚拟观测方程和后期的误差方程一起进行平差,求出参数的估值,从而得到了和传统序贯平差模型等价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6.
在原有测量控制网(称旧网)的基础上建立同级扩大网或低级加密网(称新网)时,新旧网之间的重合点(称连接点)坐标值粗差的检验是平差前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将连接点坐标视为带协方差阵的观测值,采用数据探测法定位其粗差。借助于 Gauss-Markov模型下两个备选假设检验的理论,推导了连接点相关坐标观测值粗差可定位性基本公式,讨论了各类平面网中连接点坐标观测值粗差的可发现性和可区分性。  相似文献   

17.
在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平差计算时,为了使计算程序更具有规律性,常常采用附有条件的间接平差法或附有未知数的条件平差法。此时,在某些情况下,所得到的法方程式系数矩阵本身是非奇异阵,但它的某些主子矩阵是奇异阵。如果按高斯约化法解算这种法方程式,其约化系数就会变为0,使方程不能继续约化解算下去。因此,需要对这种法方程式作一定的处理,使之能够继续解算。  相似文献   

18.
选权迭代法在面对独立观测量中的粗差时能够表现出良好的探测效果,但由于其只是一种基于独立观测值的稳健估计法,没有考虑到观测值之间的相关性[1]。而现有的等价权函数虽然都满足稳健估计的要求,但由于所构造的等价权阵不对称,使得最后平差结果严重偏离实际情况。本文介绍在传统稳健估计的基础上,在定权时充分考虑相关观测值之间相关性的不变性,构造对称的方差—协方差阵不断扩大,并通过VB进行编程及实例分析,发现该方法对粗差的敏感度非常强,探测精度很高。  相似文献   

19.
在GPS网平差中,其观测值为三维基线向量,基线向量3个分量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在平差时必须考虑。根据等价方差-协方差理论,本文以GPS网平差为例,对比IGG-2方案,说明了等价方差-协方差理论在相关观测抗差估计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最大权原理     
本文是利用最大权原理来解决测量平差的基本理论问题。即利用所求未知量的中误差平方为最小的要求,来找出一个用观测值所表示的未知量的函数式。本文分为如下几部分:1.误差传播;2.一量之观测;3.间接观测平差;4.条件观测平差;5.附有条件的间接观测平差;6.具有未知数的条件观测平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