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宁夏数字地震台网观测技术系统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防震减灾基础设施项目之一,系统架构的技术特点是:台网数据处理技术先进,子台布局合理,采用光纤传输方式,实现了网络到台站、IP到仪器。台网中心采用JOPENS地震处理软件包,可支持台网数据的实时监控和汇集,结合自动和人机交互方式实现地震事件处理,数据平台初具规模。新的台网观测技术系统使测震台网的监测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由原来的银川市区M_L≥1.5,宁夏大部分地区M_L≥2.0,宁夏境内M≥2.5,提高到宁夏大部分地区能控制在M_L1.5、边缘能控制在M_L 2.0。提高了台网的地震速报能力,这些改进将在防震减灾和地震分析预报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云南数字强震动台网硬件系统建设完成后,有效的强震动台站维护和强震动数据处理应用是面临解决的首要问题。该文实现了云南强震动台网中心应用系统一系列的强震动业务系统应用,使得云南强震动台站自动检查和实时扫描、震动图自动生成(ShakeMap)、强震动台站建设资料、台站维护日志等系统通过应用系统实现无逢对接和集成,系统具有安全认证、信息发布、业务信息处理、外部系统接口4大类功能,为仪器维护人员和数据开发处理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平台支撑。该系统经过实际地震考验,有效地提高了强震动数据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动态信息     
广东实现实时接收台湾7个台站的地震数据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广东省地震局的测震台网中心实现了实时接收来自海南省和广西自治区数字地震台网的数字化地震信号。现在,由广东省地震局黄文辉等开发的台网中心数据汇集处理系统JOPENS,由于具有功能强大的数据流服务器,可以从国际上  相似文献   

4.
依托“中国地震数据观测网络”项目,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建立了以十三陵地震中心台为前兆台网部,8个无人值守的前兆台站为一体的前兆观测系统。 这套系统利用中国联通的CDMA 1X网络将台站接入到Internet网络,并利用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技术在Internet网络上开辟一条安全、 稳定传输隧道,实现了前兆台站、 观测设备与十三陵前兆台网部的信息集成。 文中以十三陵地震前兆观测系统为例,主要介绍了如何利用CDMA 1X 无线网络和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技术实现前兆观测系统信息集成。 十三陵地震前兆观测系统的正常运行证明,利用CDMA 1X +VPN技术的前兆观测系统组网模式可以做到投资少、 见效快、传输可靠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地震监测台站的实时运行率是测震台网运行评比中一个重要的指标。本文就如何运用java定时器来实现台站运行率自动检测进行探讨,介绍了黑龙江省地震台网台站实时运行率自动检测系统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GPRS技术在地震前兆台网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刚  何案华 《地震研究》2004,27(3):265-270
介绍了GPRS技术在地震前兆台网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简便、实用的前兆组网方案,利用这套系统可以实现地震前兆台站数据的无线传输问题。  相似文献   

7.
地球科学研究的新型观测平台——线缆式海底地震观测台(网),是一种基于海底光电复合缆的光电传输技术,将传统的陆地地震观测台站向海区延伸、弥补海区地震观测台站的不足,实现实时、长期连续观测地球内部过程的新技术,目前已成为海洋科学的创新性研究平台,相关的技术方法也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2018年,我国研发建设的"福建近海海底地震观测台",在前人探索研究的基础上,突破了线缆式海底地震观测台(网)关键技术,实现数据实时传输功能,具备进入地震行业网的能力.经过超过三个月的试运行检验,证实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文详细介绍了福建浯屿岛海底地震台(网)研发的关键技术与建设流程、关键技术环节相关规范和检测结果.地震采集数据结果表明,浯屿岛海底地震观测台实现了数据实时流服务,并可接入中国地震局JOPENS系统,数据实时传输正常,并自动存储实时波形数据;试运行期间以实际99%以上的高运行率,达到了国家测震台网管理规定的优秀标准.研发结果可为我国今后的海底地震观测台(网)建设提供重要参考指标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8.
1 问题的提出辽宁省地震台网由辽宁遥测数字地震台网 (以下简称遥测台网 )和有人值守测震台 (下称台站 )组成。遥测台网由分布在全省各地的 1 5个遥测地震台站组成 ,但这些台站分布不够均匀 ,使得一些地区监测能力较弱。台站有的和遥测台在一起 ,有的则正好分布在没有遥测台的地区。为能在使用交互分析处理系统进行地震定位时 ,充分利用这些有人值守台的数据 ,使台网分布不够均匀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弥补 ,使地震定位精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本项目编制了面向台站速报的 LN-LHDW-1检测管理软件 ,以实现遥测台网与台站地震数据的联合定位…  相似文献   

9.
利用新疆地震台网记录到的远震波形数据,对北天山地震带上的15个台站记录到的58次地震进行剪切波偏振分析,采用最小能量法和旋转相关法,计算台站下方介质的各向异性分裂参数,即快慢波延迟时间和快波的偏振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在沿准噶尔盆地西南和东南边缘,台站下方各向异性快波方向呈NWW向,与天山造山带的走向基本一致,其慢波延迟时间基本在0.7~1 s,而在南北天山交汇区附近,台站下方各向异性方向转为与天山山脉走向垂直的NE—NEE向,这种变化可能是与坚硬的塔里木块体和准噶尔及哈萨克斯坦块体双向俯冲,导致岩石圈缩短变形,产生了复杂各向异性结构。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前兆台网管理经验点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工程项目的实施,使河北省地震局张家口中心台所辖的5个台站,地震前兆观测技术实现了综合化、数字化、自动化、遥测组网。该台网拥有一个台网中心、7个子台、28个主测项、11个辅助测项,日产出形变、电磁、流体科学的观测数据8万3千组。 地震前兆数字化遥测台网由多个台站多种手段组网而成,集前兆观测、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为一体,实现了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的及时采集、传送也处理,这些功能的实现,都需要台网设备的正常工作做保证。现将我们在管理数字化前兆台网工作中的点滴经验介绍如下。 1 数字化前兆台站的第8…  相似文献   

11.
利用Apache+PHP+php My Admin+My SQL5.0的方式建设环渤海虚拟台网地震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对地震事件、震相信息、台站参数的管理,同时增加地震矢量分布图等功能,管理员通过程序后台管理实现用户分级、上传下载修改信息记录,保证系统使用安全。该系统投入使用后提高了滨海虚拟台网数据的利用率,实现滨海虚拟台网与天津台网的区域统一编目功能,解决了区域台网无法使用国家地震统一编目系统的问题,保证了地震观测质量。  相似文献   

12.
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地壳一维P波速度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5月6日四川地震台网、重庆地震台网记录的龙门山断裂带南段587个地震的5 012个P波到时数据,利用最小一维速度模型方法反演了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地壳一维P波速度模型及台站校正值,并将其应用到龙门山地区地震重定位中。结果表明,台站校正值表征出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地表速度结构的横向不均匀性,青藏高原的彭灌杂岩体及宝兴杂岩体在近地表表现为高速异常,而四川盆地的第四纪沉积表现为低速异常。重定位后地震震源在北西向的剖面上呈明显的条带状并向北西倾斜,该地震带与宝兴杂岩下方的滑脱带延伸趋势一致。此外,该地震带上方分布着一条反冲地震带,两地震带呈"y"型分布,这可能是宝兴杂岩上方的岩层为调节逆冲过程受阻而产生的反冲运动所致。  相似文献   

13.
《天津市地震前兆台网管理软件》是天津市地震局前兆台网中心、台站日常工作核心软件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该软件层次结构及数据流程,然后从台站应用模块、数据汇集、数据检索、数据入库、数据分级保存、日志管理、数据质量监控、数据报表、数据库管理维护、数据报送等十个方面介绍了软件的功能及特点,并对软件研制采用的关键技术、运行环境、应用情况予以阐述说明。  相似文献   

14.
首都圈数字地震遥测台网的技术构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介绍了首都圈数字地震遥测台网初步设计中的主要技术思路和确定技术参数的基本设想。该台网在区域数字地震台网中首次全面采用卫星通信收集和广播数据,首次在遥测台台网中列入地震烈度速报。它将成为我国身心健康为止最大、台站数最多、应用最先进的区域地震遥测台网。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地震科技实力的不断进步,我国援助境外地震监测台网的技术也日趋增强.通过境外台站的实时数据回传,可为我国地震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而通信系统在这中间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援巴基斯坦地震监测台网项目”中通信系统的概况及多种通信技术的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6.
地震事件检测能力在地震观测台站和地震临时观测点的运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确定网络几何结构下的地震监测台网中,地震监测能力是由监测到的地震事件震级的大小决定的.本文使用了一种完全基于测量噪声统计的SN-CAST方法计算了甘肃预警台网的地震监测能力空间分布,得到甘肃预警台网建立好后将平均监测能力提高到ML 0.8级,监测能力最高处可达到ML 0.2级,目前由44个固定性台站组成的甘肃地震监测台网监测能力为平均监测能力ML 1.7级,监测能力最高处为ML 0.5级,预警台网的建立对整个甘肃台网的监测能力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根据地震波走时特征分析了甘肃预警台网的空间预警发布时间估测结果,得到地震频发的甘东南和南北地震带地区地震预警时间所用时间较短,在5 s左右,而人口比例偏少地震发生概率偏小的河西走廊和肃北地区预警时间较长,最高为30 s左右,最终计算结果表明预警规划方案基本满足了地震预警设立要求.  相似文献   

17.
2013年7月22日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22~42~oN,94~113.5~oE)发生6.6级地震,在这次地震之前位于该区域地磁台站观测数据存在显著的异常变化。主要采用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空间相关方法对南北地震带地磁数据进行了处理,以提取异常时空特征。结果显示:(1)2009年6月23日至7月10日,成都、察隅、道孚、都兰、格尔木、贵阳、河池、周至、临夏、兰州、木里、南山、通海、太原、浚县、英鸽、邕宁、肇庆等地磁台站与新沂、红山之间相关系数曲线出现准同步的下降变化,异常结束1个月内,南北地震带发生岷县、漳县6.6级地震;(2)对异常期间南北地震带进行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空间相关空间扫描发现,经去除背景值和归一化之后的相关系数等值线,图中出现了有别于背景分布的高梯度带(范围为0.4~0.6),岷县、漳县6.6级地震震中位于该梯度带内及其附近区域,同时也位于异常台站集中区域边缘。  相似文献   

18.
本地震目录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提供。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使用全国90个测震台站的地震数据,记录了中国及邻区M≥2.5的地震,各地震事件的记录台站均在5个以上。  相似文献   

19.
本地震目录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提供.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使用全国90个测震台站的地震数据,记录了中国及邻区≥2.5的地震,各地震事件的记录台站均在5个以上.  相似文献   

20.
本地震目录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提供。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使用全国90个测震台站的地震数据,记录了中国及邻区M≥2.5的地震,各地震事件的记录台站均在5个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