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缅甸中部干旱地区土壤侵蚀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红旮  崔伟宏 《遥感学报》2000,4(3):233-238246
伊落瓦底江中游是缅甸中部著名的干热地带,地壤流失严重。在研究中,首先利用遥感图像(1995年的TM图像,1998年的TM和SPOT图像)进行判读和土壤侵蚀地面实况的野外验证。同时,根据影响封侵蚀的生态环境因子,建立实验区的数字高程模型和窨数据库。然后,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进行土壤侵蚀测定以及生态环境因子相关分析。影响土壤侵镅的生态环境因子很多,但植被和耕作方式是人们可以控制的因子。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2.
在土地资源紧缺等"城市病"问题愈发突出的背景下,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点研究方向。为支撑城市土地空间资源集约利用研究,本文在深入研究城市土地利用评价及空间演化模拟技术的基础上,基于C#.NET开发平台,结合ArcGIS Engine组件技术,研发了城市土地空间利用评价预警调控系统,实现土地空间利用评价、预警及政策仿真调控等功能,作为科学管理土地的辅助工具。本文对系统的总体需求、系统结构及主要功能设计与实现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土地资源管理研究及相关软件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地球科学研究的新型观测平台——线缆式海底地震观测台(网),是一种基于海底光电复合缆的光电传输技术,将传统的陆地地震观测台站向海区延伸、弥补海区地震观测台站的不足,实现实时、长期连续观测地球内部过程的新技术,目前已成为海洋科学的创新性研究平台,相关的技术方法也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2018年,我国研发建设的"福建近海海底地震观测台",在前人探索研究的基础上,突破了线缆式海底地震观测台(网)关键技术,实现数据实时传输功能,具备进入地震行业网的能力.经过超过三个月的试运行检验,证实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文详细介绍了福建浯屿岛海底地震台(网)研发的关键技术与建设流程、关键技术环节相关规范和检测结果.地震采集数据结果表明,浯屿岛海底地震观测台实现了数据实时流服务,并可接入中国地震局JOPENS系统,数据实时传输正常,并自动存储实时波形数据;试运行期间以实际99%以上的高运行率,达到了国家测震台网管理规定的优秀标准.研发结果可为我国今后的海底地震观测台(网)建设提供重要参考指标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4.
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支撑数字城市的核心。本文在数字海淀基础平台实践的基础上 ,介绍面向城市管理类型的空间信息集成。同时 ,简要介绍在平台建立中涉及到的相关集成技术 ,包括海量数字影像信息压缩、线划图形处理以及基于特征的多源信息复合。  相似文献   
5.
缅甸伊洛瓦底江中游谷地的景观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缅甸伊洛瓦底江中游保地,是著名的干旱地带,利用遥感和地面观测进行数据采集,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数据分析,采用数字化景观分析,经判读和分析,对研究区景观的独特性,结构异质性和动态性进行论述,最后对景观生态建设,提出了规划决策方案,兴修水利,保护和修复森林植被,开发新能源,控制生态资源的消耗,改善耕作制度,提高景观效益。  相似文献   
6.
地理信息系统中时空多维数据可视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李红旮  崔伟宏 《遥感学报》1999,3(2):157-163
将科学可视化技术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之中,增强地理信息系统对时空多维数据的显示,处理胆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对现有地理数据组织,显示简便概述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体素的时空多维数据组织方式。并通过二维,三维显示及动画形式的研究,从技术上对科学可视化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进行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