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分析历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发现当年2月下半月的气压与春播期有无倒春寒天气有着较密切的关系,于是根据上下游气压效应,找出马山县春播期倒春寒天气的气压指标,经过5年使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春播期倒春寒天气的出现将导致早稻大量烂种、烂秧,故做好倒春寒天气预报,对预防和减少种子、秧苗的损害,夺取早稻丰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全省若干代表站对倒春寒天气进行了一些气候统计分析,发现浙北倒春寒天气与冬温有着一定的关系,从而求得有无倒春寒天气的判别指标;通过对倒春寒年份的环流特征量的分析,得知多数倒春寒天气的四月份有以下特征:西风带经向环流发展,高原地区和西太平洋副高均比常年要偏弱,在此特定的环流背景下,使春季冷空气能南下到较低纬度,形成我省倒春寒天气。另  相似文献   

3.
王运旭 《气象》1978,4(2):8-8
每年3月25日—4月10日,是我地早稻、棉花的大播期。在这半个月内,遇到连续10天以上的低温阴雨或强寒潮带来的霜雪冻害(统称倒春寒),对春播工作危害很大。多年来,我们对农谚“冬暖春寒”进行验证,并用来预报春播期有无倒春寒天气出现。  相似文献   

4.
说的是用夏至到立秋的本站日T和气压变化趋势做次年的春播期低温阴雨预报。具体做法请看《广西气象》1980年第2期。用的结果甚佳。1972年至1979年共8次我站均报对,之后1980—1983年再次验证共4次也 全报对,特别是1982和1983两年连续出现比较严重的“倒春寒”天气,在讨论中许多兄弟台站不敢大胆报有“倒春寒”,而我站用此法却大胆报对了。逐年的预报情况列表于下:  相似文献   

5.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播期的强冷空气活动往往会给早稻的播种育秧带来不良的影响。强冷空气影响时,常拌有4天以上的连阴雨过程(约占全部强冷空气的2/3),严重的还可出现“倒春寒”天气,造成大面积的烂秧,影响全年的粮食生产。因此,做好春播期强冷空气的予报,是春期天气予报的关键。春播期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但它影响次数的多少与春季四暖的迟早有关:如果四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我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春播期冷暖空气交替影响,气温变化较大,作好春播期低温阴雨和倒春寒天气预报,对安排全年农业生产,提高农业产量,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二、预报因子的选择根据多年来的预报经验,着重抓住天气环流及天气气候的前期变化特征,特别是某些特殊变化值,对提前预报未来将出现某种程度的异常天气变化还是可能的。本文根据以上思路,分别以3月中旬有无低温阴雨天  相似文献   

7.
一、春播气候特点及其安全播、插期的气象指标。 宜山春播期,大致为惊蛰至春分。这一段时间与播种最密切的气候特点有三个方面:春季的低温阴雨,春分后的倒春寒天气,插秧期的天气特点。 从宜山县的气象资料统计得,宜山烂秧天气机率,三月上旬最大,以后逐旬减少,安全播种期基本上在三月中旬中后期。因此,此期间回暖迟早是决定播种期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我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春季回暖较早,是提早播种,争取扩大复种指数,躲过伏旱,夺取高产的有利条件。但春播期正处于过渡季节,冷空气活动频繁,天气很不稳定,逐年变化较大,有的年份有明显的倒春寒,常造成大量烂种烂秧。因此,我们决心认识长期天气变化规律,努力做好春播期天气预报。 首先,我们对历史情况作调查,将近50年的春播期天气可分为5个类型。 春暖型:从3月上旬中开始气温就稳定在120°C以上,在4月上旬以前虽有明显寒潮,但时间短,无连阴雨。 正常型:3月上旬气温略偏低,上旬末到中旬初气温上升到12°C以上,一般有7天以上晴好天气,适宜育秧,中旬和下旬气温正常到偏高,有寒潮无连阴  相似文献   

9.
我站在1970年普查历史资料中,发现7月气压最低值出现的早迟,与3月20日以后出现的低温阴雨天气有较好的相关。一般在7月20日前出现低值,则次年无“倒春寒”天气,在7月20日后出现低值,则次年有“倒春寒”天气。从1972年起,我们在春播预报中运用这项指标,8次(年)预报,8次准确。在制作今年春播天气预报时,查资料是1979年7月30日出现气压最低值,预计1980年春播后期有“倒春寒”天气出现。实际如何,且看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10.
基于3个气象站点历年2—3月逐日平均气温、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倾向、累积距平、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广西贵港市1960—2011年春播期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春播期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以2月下旬气候变暖最显著;春播期1980年代中期明显偏冷、1990年代末始转暖,2000年代初期后增暖明显,最近几年维持偏暖但变暖不显著。春播期降水量由1980年代初之前的减少趋势转为之后的增多趋势(3月中旬增多趋势最显著)。重度烂秧低温阴雨天气主要出现在1960—1980年代,进入1990年代后频次数明显减少(最近5 a未曾出现);低温阴雨天气过程均伴随降水出现(多为20mm以下)。春播期低阴雨日数的小幅减少趋势可信度不高,低温阴雨结束期主要出现在3月上、中旬并有推迟的趋势,倒春寒多发的3月中、下旬气温呈下降趋势,表明气候变暖背景下当地农业仍面临春播期低温阴雨危害风险。  相似文献   

11.
金建德 《贵州气象》1994,18(6):14-15
本文采用双重区间计算相关比的方法筛选一组因子,通过非线性映象得到二维分布图,能直观地判别春播期本无倒春寒,经实际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春播期的天气预报成败对农业生产影响极大。而春播期的预报不但预报内容多(有:四暖期初日、倒春寒、强冷空气、多阴雨、连晴连雨等),而且这些项目离散程度大,  相似文献   

13.
雷发兴 《广东气象》1997,(1):26-26,17
“倒春寒”天气对早稻播种育秧造成极大的困难,会引起烂种、烂秧,既损失大批谷种,又延误早稻生产季节,但“倒春寒”年的气象条件对早稻产量形成有利。通过对信宜市1954~1995年42年的气象资料分析,“倒春寒”年与早稻产量呈正相关。1“倒春寒”天气标准及对早稻生产的影响规定从3月11日起,日平均气温<12.0’C,且连续>3天或日平均气温<15.”C、日照<2小时,连续>7天,称为“倒春寒”天气。信宜市1954~1995年出现“倒春寒”的有1963、1970、1976、1985年。1996年也达到“倒春寒”天气标准。1970年信宜市出现“倒春寒”天气,…  相似文献   

14.
每年3月中旬到4月上旬,是我区春播大忙时期。但这段时间内往往冷空气活动频繁,出现长时间的阴雨低温,造成倒春寒天气,给早稻播种造成严重影响。近两年来,我们以“社前青蛙叫,早禾播二道”这条农谚为线索,制作春播期有无倒春寒的中期预报,收到较好的效果。 农谚“社前青蛙叫,早禾播二道”在我区流传较广。“社”是指春社,在春分附近,是指3月中旬或以前如果发生青蛙叫,后期将有一段较长时间的阴雨低温天气。春季青蛙叫发生在燥热的夜晚,燥热之  相似文献   

15.
云南春季强低温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郑建萌  段旭 《气象》2001,27(5):35-37
运用北半球500hPa格点资料,分析了3月倒春寒天气发生的同期、前期500hPa环流特征。云南春季倒春寒天气的发生与同期500hPa上乌拉尔山脊的建立、新西伯利亚附近横槽转竖有关,孟加拉湾南支槽的影响使倒春寒天气更易发生。  相似文献   

16.
统计分析黔南州12个台站45a的倒春寒天气资料,得出倒春寒天气分布特点及倒春寒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气象》1977,3(1):9-9
为了做好春季气象服务,我们每年在一月初,就开始向有关部门发布春播期长期天气趋势预报,以便早计划、早准备、妥安排。发布的内容,除了预报春播期天气类型的好坏以外,还指出可能出现何种灾害性和关键性天气,并提出适当的农事建议,供使用单位掌握和参考,这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管报管用”的效果。现将我站春播期天气类型预报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许泊天 《气象》1977,3(2):19-19
为了做好春播期气象服务工作,1972年,我们以群众经验为线索,建立了一套春播期天气型的长期预报指标,经过近四年的试用,效果较好。 春播期天气型的划分 8月下旬至4月上旬是我区水稻育秧的关键期。我们将这一时期的天气划分为4个型。 A型: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1℃的日期在春分以前;春分以  相似文献   

19.
《气象科技》1975,(1):33-34
每年2、3月份,是田阳地区早稻播种育秧阶段,这时正值冷暖季节交替,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每当冷空气南下,往往造成低温阴雨天气,给早稻播种带来严重影响。为了做好春播期预报服务工作,抓住冷尾暖头播种,防止早稻烂秧,我们在学习群众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多年观察分析,发现癞蛤蟆活动与春播期冷暖天气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几年来,我们利用癞蛤蟆的活动规律来预报春播期天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滕昱 《气象》1978,4(2):9-9
1975年12月份,本地天气特异,本站月平均气温为4.3℃,比多年平均偏低2.3℃;特别是该月的霜日竟达16天,出现了连续12天的霜日,这是本站1958年有资料以来所未见的。12月份的这种特异天气,是否能预兆1976年春播期天气也将是特异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