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溯古话鲸     
骑鲸遁沧海,捋虎得绨袍。——苏轼《次韵张安道读杜诗》 在分类学上,鲸属于哺乳纲、鲸目。鲸的身体呈纺缍形,颇似鱼。前肢鳍状,后肢退化,尾未有水平尾鳍。胎生,哺乳。皮下脂肪很厚,以保持恒定体温。无外耳壳,听觉灵敏。鲸分两类:一类口内无齿有须,称为须鲸。须鲸体型巨大,主要包括蓝鲸、座头鲸、露脊鲸等。另一类口内无须有齿,称为齿鲸。齿鲸主要以鱼类和头足类为食,包括抹香鲸、虎鲸等。  相似文献   

2.
最新研究表明,在海洋中生活的鲸鱼与陆地上的牛是“血亲”。世界上现存的鲸类可以分作两大类,一类是包括抹香鲸、逆戟鲸、鼠海豚在内的有牙齿的鲸鱼,它们利用声波来寻找海中的食物;另一类则是象蓝鲸那样没有牙齿的鲸鱼,它有独特的鲸须,并以此在海水中捕捉食物,而不是利用声波。  相似文献   

3.
田美  申欣  孟学平  程汉良 《海洋学报》2011,33(5):104-114
综合分析鲸类32个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全面揭示了鲸类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蛋白质编码基因、选择压力和差异位点等.鲸类线粒体基因组均编码后生动物标准的37个基因.绝大多数鲸类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排列顺序完全相同,而且与脊椎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典型排列一致.4个类群(真露脊鲸属、须鲸属、原海豚属和宽吻海豚属)线粒体基因...  相似文献   

4.
祝茜  姜波  汤庭耀 《海洋科学》2000,24(7):22-24
鲸类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问题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本文就目前世界鲸类研究的一些最新动态作一简要概述 ,以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1种群数量的调查和监测鲸类种群数量的调查和监测是鲸类研究的重要内容 ,因为它直接决定了鲸类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鲸类生活在从北极到南极的所有海洋 ,其中包括那些具有或原来具有重大商业价值的种类 ,如蓝鲸Balaenopteramuscutus、北极露脊鲸Balaenamysticetus、座头鲸Megapteranovaeangliae、抹香鲸Physetercatodon、长须鲸Ba…  相似文献   

5.
以捕猎欧洲鲸鱼为生的渔民们在太平洋秘鲁南岸水域用网捕获到一头不认识的动物。他们觉得不应该放它回归大海,于是把这头猎物送到了该国首都利马的鲸目动物研究中心。专家们鉴定认为,这种体长4米左右的海豚形动物属于鲸类,但科学界至今对它却一无所知。它与其同类的区别在于在它的海豚形的“喙”里仅有一对向前突出的牙齿。华盛顿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负责海洋哺乳类动物的詹姆士·米德说:“这类活的剑吻鲸是极难见到的,因为它们大多数避免同海船碰面,而且它们能够长久地,几乎是成小时地呆在水下。”  相似文献   

6.
小资料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有关专家认定,在海南北港搁浅的是头鳅鲸。峨鲸,又名布氏鲸,须鲸一种。暖海性种,以觅食小型水生生物为生,成年体长可达16米,体竺可达25吨。其繁殖周期2-3年,多于冬季产子,妊娠期11个月,每次一胎。出生经拉长约5米。寿命50年。生活在深海中的鲸们如何会讲至浅海甚至趋向岸上搁浅而死?各国科学家莫衷一是,直至现在仍无定论。但较为合理的解周是鲸类因身上的回声定位功能失灵导致其搁浅。生物学家认为,鲸类搁浅的地点多为低洼海岸,水下沙质浅滩、陈老戎会淤泥的冲积土地段。鲸类一旦进入这些地方,由物体发出的回声就会受到障碍…  相似文献   

7.
海洋中的哺乳动物,除鲸目(含齿鲸亚目和须鲸亚目)仅部分具有牙齿外,其它种类,包括海牛目、鳍脚目和食肉目中的海獭,都具有牙齿。因为牙齿重量轻、体积小、性质稳定、便于携带和保管,更重要的是它们包含许多特有的信息,是身躯的其它组织不具备的。为此,  相似文献   

8.
欢休 《海洋世界》2013,(11):50-53
中华白海豚是世界上78种鲸类品种之一,一般称为“印度太平洋驼背豚”。中华白海豚属于鲸类的海豚科,是宽吻海豚及杀人鲸的近亲。素有“长江里的大熊猫”之称,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清朝初期,广东珠江口一带称它为“卢亭”,也有渔民称之为“白忌”和“海猪”,其他俗名尚有粉红海豚、镇江鱼、白鼯等。  相似文献   

9.
祝茜  姜波  汤庭耀 《海洋科学》2004,28(10):17-19
鲸具胎生、哺乳、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典型哺乳动物的特征,由于终生生活在水中,体型庞大。要保持正常的体温和代谢活动。必须消耗大量食物来补充能量。因此,了解鲸的食性、摄食方式及其与渔业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按摄食方式的不同将须鲸划为过滤型,齿鲸为捕食型;按食物组成和摄食方法的不同,将齿鲸又分成三大类型:食乌贼型、食肉型和食鱼型;须鲸则为食浮游生物型。同时探讨了鲸类造成渔业的损失:直接摄食、毁坏渔具、妨碍作业、争食渔网内的渔获物、驱散鱼群造成鱼捕捞量降低等。渔业对鲸类的主要影响表现为:误捕、食物短缺和噪音等.  相似文献   

10.
传说中,世上有一种叫"独角兽"的神奇动物,它的角具有神奇的治疗能力。中世纪的欧洲,贵族对它趋之若鹜,为了得到它不惜一掷千金。到了现代,一些考古学家提出,世上本无"独角兽",所谓"独角兽"其实是一种叫做"独角鲸"的鲸类。  相似文献   

11.
蓝鲸     
<正>蓝鲸被认为是地球上出现过体型最大的动物。它的舌头大约重3吨,当它全部伸展开来时可以攫取100吨重的食物与海水。即使拥有这样巨大的嘴,蓝鲸的喉咙仍然无法吞下沙滩球那样宽的物体。它们的心脏重600千克,也是已知的生物中最巨大的。蓝鲸的主动脉则大约23厘米宽。在出生后的7个月内,幼鲸每天要喝400升的母乳。幼鲸的生长速度很快,体重每24小时增加90千克。即使才刚出生,幼鲸的体重就能达到2,700千克——相当于一只  相似文献   

12.
正北瓶鼻鲸又称北大西洋瓶鼻鲸、平头鲸、瓶头鲸和陡头鲸。北瓶鼻鲸是一种深海鲸类,最大能长到8米,喜欢群居。这类鲸鱼能潜入3000米深处,最长能坚持1小时不换气,很少出现在浅水区。北瓶鼻鲸可说是人类研究最深入的喙鲸类,其中有一部分要归因于长期的捕鲸历史。  相似文献   

13.
<正>鲸是地球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按照现代鲸类划分标准,鲸目不仅包括鲸,也包括海豚科、鼠海豚科和淡水豚总科。我国古人对鲸类的认识是根据鲸的外形特征将其归入到鱼类和鳞介之属。古代鲸的记载散见于沿海地方志,正史《五行志》对鲸的出没也有详细的记载,根据这些记载,考察不同历史时期鲸的分布及搁浅原因。《二十五史·五行志》中把鱼类的某些不常见现象都归入"鱼孽"中,由于鲸在近海极少见,且体形巨大,因此亦被归入鱼孽类,与当时的各种凶象联系  相似文献   

14.
全世界90多种鲸类的大家族中,有一种游弋在北极附近海域的独角鲸,体形奇特,鲜为人知,富有神秘色彩。奇特的长牙独角鲸是一种小型齿鲸。身长4—5米,体重1—1.5吨,外形与海豚差不多,头部却长有一根长角。笔直,呈圆锥形,上面有一圈圈清晰可见的逆时针方向螺旋纹,很像一支特大的麻花钻头。据动物学家研究,这不是角,是一颗变态的长牙。独角鲸在胚胎期有16颗牙齿的雏形,可是到出生时,大部分都已退化,只在上颌留下两颗,左右各一。令人惊奇的是,雄性独角鲸的左牙不甘默默无闻,不断生长,成年后终于刺破了上唇“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5.
虎鲸凶猛、胆大而且狡猾,性格残暴、贪食,是典型的海中“暴徒”。它可以攻击海狮、海豚、海豹、海象,甚至大型的须鲸(如蓝鲸等),它们也  相似文献   

16.
桂枝 《海洋世界》2006,(9):21-23
露脊鲸是须鲸的一种,体长一般在17米左右,体重为47~69吨。露脊鲸的身体粗壮结实,头部硕大,并长有形状奇特的角质瘤。上鄂拱起,强壮有力。露脊鲸科分为南露脊鲸、北露脊鲸和弓头鲸3种。露脊鲸又叫易捕鲸,这是由早期的捕鲸者命名的。因为露脊鲸游得很慢,一股的渔船甚至划艇都能追上它们,捕鲸者认为这种鲸容易被射杀,因此称之为易捕鲸。  相似文献   

17.
鲸鱼虽然名之曰“鱼”,而且“鲸”字也从“鱼”旁,但实际上却不是鱼类,而是用肺呼吸、胎生的哺乳动物。鲸鱼的种类颇多,分为齿鲸和须鲸两大类。鲸鱼一般以体型巨大者居多,“鲸”字从“京”,京为“大”意。《尔雅·释丘》说:“绝高为之京。”体型最大的要属须鲸中的蓝鳁鲸了,最大体长可达35米,体重可达190吨。鲸鱼体型如此巨大,古人航海时若遇到它的话,随时可能发生危险,让人不寒而栗。古人称雄鲸为鲸、雌鲸为鲵。又称鲸鱼为海鳅。因其体型巨大,可吞下古代的木船,故又称为吞舟之鱼。《太平御览》卷九三八引梁简文帝《金楼子》说:“鲸鲵一名海鳅。”《文选·左思·吴都  相似文献   

18.
呀!牙?     
清欢 《海洋世界》2012,(9):46-51
第一个长牙齿的海洋动物是什么?盲鳗明明满嘴是牙,为什么还被称为无"齿"之徒?从鱼类到爬行动物,牙齿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须鲸没有牙齿是真理还是谬误?……不久前,来自澳洲和英国研究者利用X射线,生成了一种牙形石的牙齿计算机模型。  相似文献   

19.
动态·信息     
迷路泰晤士河惊现罕见鲸类2006年1月21日,倍感困惑的伦敦市民聚集在泰晤士河的岸边,观看一头北方瓶鼻鲸在水中游经国会大厦。能看到这样一头濒危物种在泰晤士河里游泳实在是一件稀奇事,不过这也不是第一遭。近一个世纪之前的1913年,也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瓶鼻鲸类通常生活在北  相似文献   

20.
鲸类是典型的水生动物,体呈流线形,似鱼,故俗称鲸鱼,实际上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哺乳动物。“鲸的大脑是地球上所有动物中最大的和最复杂的”,“它们是群居和敏感的动物,记忆力很强,而且在群体中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