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观测井中氦含量异常与地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阐述了黑龙江省林甸观测井、山东省聊城聊古一井和云南省开远观测井观测到的氦含量变化与周围发生的中强地震的关系.由于氦的物理化学的特性,它在地震前能灵敏地反映出地震的前兆变化,氦的异常幅度与震级成正相关,与震中距成负相关,异常一般都是在地震前15~30 d左右.根据观测井所处的构造条件和氦来源深度的不同,观测到氦含量的异常变化不一致性,有正异常,也有负异常变化,这与孕震应力场作用导致气体来源途径的不同有关.地热异常区的高温井逸出气和逸出气中以天然气为主的观测井氦气测值高,低温井逸出气的氦气测值低.人可明显感觉到有气体流出的观测井,其交换速度快,氦气异常呈现出突变型特征;而低温静水位观测井,其气体流量小的观测井,交换速度慢,其氦气异常呈现出缓变型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张昭栋  高玉斌 《地震研究》1993,16(3):260-266
聊古-1井位于聊城——兰考断裂带北段。自1981年以来对该井氮氦比每日进行观测,其主要干扰因素为降雨和井水流量。其中降雨对氮氢比观测的影响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带有滞后记忆效应的非线性关系。为此,我们采用了非线性的褶积滤波的方法,来处理降雨对氮氦比的影响。为了消除井水流量变化对氮氦比的影响,同时采用了多元回归的方法,对氮氦比观测值进行综合处理。在以上处理的基础上,分析了1981年宁晋地震和1983年菏泽地震前,氮氦比的变化特征。两次地震前的2个月左右,氮氦比值都出现了明显地高值异常,且均在异常转折、恢复的过程发震。所以这一规律可做为该井氮氦比地震短期前兆异常指标。  相似文献   

3.
氦、氢是反映地下构造运动较灵敏的组分之一,已引起地震工作者的注意。但是,作为监测项目,多井孔地进行系统观测、对比,国内开展甚少,其主要原因是地下水中氦、氢含量低,特别是氢一般只有几个至十几个ppm。分析用气相色谱仪,热导监测器(通用型)灵敏度较低,而且色谱柱填充固定相对氦、氢分离度差,给定量测定带来较大困难。 为了解决氦、氢分离,在固定相的选择上采用新型碳分子筛——TDX-01B。它有较  相似文献   

4.
十一、华北地下释放氦、氢等气体异常的时、空、强特征及与地震预报三要素关系的研究1.科学依据气体地球动力学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地球是一个充气的球体。地球深处,尤其在地幔中蕴藏着巨大数量、高温高压状态(超临界、高密度状态)的气体,它们是地球内部不安定之源,...  相似文献   

5.
聊古—1井氮氦比的熵值变化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昭栋  张华 《地震研究》1997,20(4):393-397
利用信息熵的新方法处理了聊古—1井氮氦比10年来的观测资料,找出了氮氦比信息熵的两次较大变化与地震的关系。以聊古—1井为中心的150km范围内,自观测以来发生过两次大于5.0级(Ms)地震,即1981年的宁晋5.8级和1983年的菏泽5.9级地震。在这两次地震前氮氦比信息熵都出现了明显的低值异常变化。这可能反映了系统在较大地震前的减熵有序变化。  相似文献   

6.
氦的年动态异常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处理了聊古一井1981年至1998年氦的观测资料,发现在较近的3次5级以上地震发生前,氦的年动态有明显的异常变化,作者分析后认为,可以把该井氦的年动态异常作为附近5级以上地震预报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油井动态观测井映震能力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永新  张德元 《地震》1993,(4):52-57
本文利用胜利、大港、华北和辽河油田油井动态观测井的地震前兆异常资料,对1975年以来华北北部地区发生的9次中强地震进行了油井动态观测井映震能力的分析和研究,获得如下主要认识:油井映震能力较强,是一项重要的前兆观测项目;前兆异常在时间上以短临为主,空间上距震中100—300km为映震灵敏区。  相似文献   

8.
为了便于对比观测,临汾台在龙祠泉源勘选了两眼水氡观测井.近期水质分析结果表明,临汾1~#井含微量惰性气体氦和氩;统计分析结果初步认为其水氡变化存在着6.7年的长期变,1983年10月以来出现的氡值正异常似乎与此有关.本文简介了水点的岩溶区划和构造部位,并从地层与构造、地貌与水文地质分区、地下水的补迳排条件、水质等方面介绍了观测井所在的龙祠泉源的区域地质概况;辅助观测也叙及水温、流量、水电导、室温、地温等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9.
用Weiner滤波方法处理聊古—1井氮氦比观测资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聊古-1井位于聊城-兰考断裂带北段。自1981年以来对该井氮氦比(N2/He)每天进行观测,其主要干扰因素为降雨和井水流量。其中降雨对氮氦比观测的影响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带有滞后记忆效应的非线性关系。为此,我们采用了非线性的Weiner滤波方法来处理降雨、井水流量、井水压力和大气压力对氮氦比的影响。为了适用于处理氮氦比,我们对Weiner滤波方法进行了改进。在对聊古-1井氮氦比用改进后的Wei  相似文献   

10.
近10年历史震例的分析表明,江苏苏05井、苏06井水温观测资料异常与江苏及邻省中等地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本文对2010年后两口井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了苏05井、苏06井水温测项在震前的典型异常特征:①异常表现为打破上升趋势的下降变化;②震前异常持续时间为2-3个月左右,映震范围在300km左右;③两口井的震前异常幅度在0.003℃左右。根据总结的异常特征并结合水温与井孔结构关系、水温与水位的关系、不同层位水温观测原理以及水化分析结果等,对异常可能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晋冀蒙交界地区强震前的电场异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晋冀蒙交界地区3次6级以上地震前的电场变化,发现各台异常具有如下相似特征:1)异常形态绝大部分为阶变类型,即突升(或突降)-转平-突降(或突升)型;2)异常具有非常明显的短临特征,统计的10次异常中有9次在震前1个月内存在异常;3)异常的持续性,即地震发生后异常持续一段时间就突然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同震结束的现象较少;4)单测向异常,即强震前一般只在台站的1个测向出现异常,文中研究的异常信息多出现在NW或EW方向,与震中方位有关;5)异常幅度与震级及震中距密切相关。最后,通过与水位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认为这类异常与地下流体的运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何跟巧  常秋君 《内陆地震》1990,4(4):367-373
观测断层气体的动态,研究它的异常变化与地震的相关性,是一种新的短临预报方法。1990年青海茫崖6.7级地震、共和6.9级地震前,断层气Rn、Hg的异常变化特点是临震突变幅度大、异常反应范围广。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临震前地倾斜跃变异常的基本记录特点、跃变达到峰值后发震时间关系及跃变矢量与发震方位的关系等作了初步探讨。得到了以下三点认识: (1)地倾斜跃变异常从出现到峰值这段时间的两倍加一个常数便是未来地震的发震时间。(2)地倾斜跃变的矢量方位多指向或背向震中。(3)地倾斜跃变异常持续时间越长,幅度越大,一般发震的震级就越大。  相似文献   

14.
张北地震与大气增温异常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大气总温度资料的分析,认为1998年1月10日张北地震前几天,震区及其周围的增温异常是一种临震前兆。异常的空间由显示,震中区及其附近为强异常区,并且被弱异常区所包围;该次地震可能是NW向的张家口-北京-蓬莱断裂带向西扩展活动所致,同时也与尚义-多伦等NE向断裂的活动有关。总温度等值线的系列演变图概略的反映出了应变能的积聚-扩展-释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唐山7.8级地震前后地下流体动态异常演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30口水动态及油井动态观测井1973年至1978年的观测资料为基础,对唐山7.8级地震前后水动态和油井动态异常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该次地震前后水动态演化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异常首先在震中区附近出现,然后异常区向外围区扩展,并呈现多点集中的特点。在中短期阶段异常明显向震中区收缩、迁移。在临震阶段在震中区附近形成高异常集中区。  相似文献   

16.
大气电场异常作为地震短临预报标志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郝建国  唐天明 《地震》1998,18(3):245-256
通过对华北地地区进行震前大气电场异常观测研究的较为全面分析和总结,验证和论述了震前大气电场异常的基本特征,用大量的震例证实了在每次较大的近场地震发生前都能观测到该类异常现象,以及当较长一段时间内观测不到该类异常时,近场近期也不会有较大地震发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近地表大气电场异常与地震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郝建国 《地震学报》1988,10(2):206-212
自1977年以来,我们先后在白家疃、宝坻和北戴河等地震台设点对大气静电场进行了连续数年的观测和研究,通过与近场地震对比分析发现,大气电位梯度的负异常与近场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也就是说,观测期间几乎所有的在测点附近100 km范围内ML4.0和250km范围內ML5.0的地震前均记录到了较大幅度的负电场异常,而在近场地震平静期则无该类异常出现,通过数年的观测和研究我们认为,对大气静电场与地震关系的进一步探讨,有可能找出可靠的地震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 the relation of the abnormal change of He and H2 dissolved gasses in deep hot-water well at Beijing No. 2 Cotton Mill and their relation with seismicity of the region. An empirical formula for the relation of the precursory anomaly of He and H2 gasses with the magnitude and occurrence time of earthquake has been derived. Two events of magnitude greater than 5 in North China had been successfully predicted by using this formula.  相似文献   

19.
地电前兆中期向短临过渡的综合判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唐山、大同、海城等强震的地电前兆,提出判断地震前兆的主要标准:直接或间接反映应变积累的信息可定为地震前兆。论证唐山地震前2—3年区域电阻率下降是该区震前应变积累的反映,即唐山震前地电区域下降是地震的中期前兆。地电中期前兆具有震中区幅度较大,外围较小,前兆从震中向外围传播等规律。地电前兆中期向短临过渡的判据有:加速、回返、各向异性及触发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认为乌鲁木齐地区的年降雨、年气温对新 0 4号井、新 1 0号井水位和新 1 0号泉流量没有明显干扰。新 0 4号井、新 1 0号井和新 1 0号泉的震兆特征是 0 4号井水位为负异常 ,1 0号井水位、1 0号泉流量为正异常 ,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与观测点所处的构造环境有关。预测了新疆及邻近地区未来一年或稍长一段时间内有发生 7级左右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