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太平洋底存在一个以环状洋脊、海沟及辐射状断裂组成的蜘网状断裂网。通过弹性理论应力场分析及模型实验,探讨了该断裂网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建立起以中西太平洋达尔文隆起为中心的太平洋环圈构造体系。所谓转换断层、海沟,其前身应分别属于辐射状和环状张断裂系,只在太平洋扩张洋中脊形成之后,才由张性分别转化为剪性和压(剪)性;所谓大平洋的各大小板块则是蜘网状断块构造的离散体。  相似文献   

2.
中国中-新生代大陆扩张盆地和近代大陆构造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近代构造地震大多发生在板块与板块之间,主要有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其次有大西洋中脊地震带、印度洋海岭地震带、北冰洋海岭地震带等。我国东部、东南部沿海,如台湾等地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我国西南部分地区居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相似文献   

3.
2012年8月19日,《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发表了题为《大洋中脊下地壳结晶作用与熔融演化》的文章。文章给出了确定大洋中脊下地壳结晶作用发生位置及熔融演化的地球化学方法.,该研究提供了位于太平洋的2个扩张中心(快速扩张的东太平洋隆起和中速扩张的胡安·德富卡洋中脊)大洋中脊轴下方结晶深度...  相似文献   

4.
甘肃永昌南坝杂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走廊过渡带石羊硐岩基南坝杂岩体含有大量的闪长质包体,作者在原1∶5万区域地质填图资料的基础上,再次开展了该杂岩体内的包体和寄主岩的岩石学、主量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工作,确定南坝杂岩体的包体具火成结构,包体与寄主岩存在地球化学差异、但同时二者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在比值-比值协变图中呈双曲线或直线变异关系,在共分母比值-比值成分变异图中则呈直线变异特点,反映了壳幔混源的特征;根据杂岩体内强烈的塑性构造变形及杂岩体主要岩性在R1-R2图解及微量元素洋脊花岗岩标准化图解上的判别结果,确定该杂岩体属同碰撞花岗岩,与祁连地体与阿拉善地体的碰撞有关,是碰撞晚期构造机制转化阶段的产物,而与二地体碰撞有关的底侵作用是走廊过渡带地壳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牡丹江地区蓝片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牡丹江地区的蓝片岩分布于牡丹江东部的椅子圈、磨刀石等地。野外调研表明:牡丹江蓝片岩主要呈透镜体状或构造残片状发育在长英质片岩中,并部分可见变余枕状构造和气孔状构造;主量元素岩石化学分析得到这些蓝片岩为亚碱性玄武岩组合;稀土元素标准化配分曲线与洋中脊环境(E-MORB)配分曲线一致;微量元素蛛网图曲线也与E-MORB一致,部分易活动元素(Ba,Sr等)一定程度的分异应与海相玄武岩形成时遭受海水蚀变或后期绿片岩相变质有关。代表性蓝片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牡丹江地区蓝片岩的原岩形成于大洋板块内的洋中脊环境。因此,黑龙江蓝片岩应为佳木斯地体向西与松嫩地块之间碰撞拼贴而形成的具有蛇绿岩性质的高压变质带;而目前保存下来的蓝片岩带应为遭受高压变质作用并仰冲到佳木斯地块之上的大规模增生杂岩带的残余部分。结合作者近年取得的牡丹江地区蓝片岩SHRIMP锆石年龄210~250 Ma和变质云母等单矿物180~190 Ma的年代学证据,证明它们为晚二叠世-晚三叠世的玄武岩经过印支期前后高压变质而形成。黑龙江蓝片岩带的形成是印支期前后古亚洲构造域向环太平洋构造域转换的结果,即黑龙江杂岩带为典型的构造转换带-古亚洲洋构造拼合的结束和环太平洋构造带俯冲开始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作为快速扩张洋中脊,东太平洋海隆岩浆作用研究对理解洋壳形成和演化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对获得于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的玄武岩进行了地球化学研究,包括:常量元素、微量和稀土元素、铀系同位素及矿物熔体包裹体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印度洋底大地构造图》的基础上,分析了印度洋盆构造格局和洋盆演化重大事件序列,并从印度洋盆初始裂解机制、扩张中心跃迁与热点作用、洋中脊扩展作用等方面讨论了印度洋盆的张开过程,提出以下几点认识:(1)现今印度洋洋中脊可分为两个系统:东南印度洋中脊-中印度洋中脊-卡斯伯格洋脊系统(东支)和西南印度洋中脊系统(西支),前者是太平洋洋中脊扩展作用的产物,后者是太平洋-东南印度洋中脊与大西洋中脊之间构造调节的产物;(2)印度洋盆最初裂解受地幔柱垂向挤压-水平伸展作用控制,沿前寒武造山带等地壳薄弱带发育;(3)印度洋盆经历两次扩张中心的跃迁,其趋向性跃迁方向与热点相对板块的运动方向具有一致性,显示两者存在内在联系。(4)大西洋和太平洋洋中脊在印度洋交汇,于古近纪连通,末端伴随陆块持续发生碎裂化、裂解化,可称为鱼尾构造模式,表明印度洋盆衔接和调节了三大洋盆的发育和演化过程,具有全球洋盆枢纽的关键意义。  相似文献   

8.
阿尔金环形山榴辉岩岩石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研究发现,阿尔金南缘环形山榴辉岩呈透镜体状产于新元古代石榴石二长花岗片麻岩中,岩石经退变质作用,白眼圈构造发育,石榴石变少,石英及金红石等矿物较少,未见峰期矿物组合。绿辉石被次透辉石及角闪石替代,岩石为榴辉岩、榴闪岩及斜长角闪岩。主量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显示:主量元素Al2O3、TiO2、MgO、P2O5及稀土Nb/Ta、Zr/Hf、Zr/Nb、La/Nb、Y/Nb特征比值与洋脊玄武岩一致;稀土标准化模式图、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图及MORB标准化图指示岩石具洋脊玄武岩特征,原岩可能为地幔岩经15%~30%的部分熔融形成。结合榴辉岩围岩年龄、变质作用等分析认为,该榴辉岩为似洋脊玄武岩的基性岩浆侵入花岗岩后,于500 Ma左右发生大陆俯冲折返形成。  相似文献   

9.
《地学前缘》2017,(4):200-212
东亚陆缘中生代增生造山过程及变形响应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区域地质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东亚地质构造演化的一个难点和热点。其中一个最为关键的科学问题就是,古太平洋板块(Izanagi)何时开始启动俯冲?对中生代东亚大陆边缘产生何种影响?那丹哈达地体出露于中国东北,为一套构造混杂岩系,是中国境内由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增生形成的唯一证据,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本文通过总结大量前人最新的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沉积岩石组合、主干断裂、岩浆活动、古生物及古地磁等资料,试图厘定那丹哈达地体构造属性、增生过程、拼贴时间以及古太平洋板块开始俯冲的时间,并与周缘地体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那丹哈达增生杂岩分为饶河杂岩和跃进山杂岩,饶河杂岩具有洋岛玄武岩(OIB)的特征,不是前人认为的蛇绿岩,可称之为洋岛(海山)杂岩;跃进山杂岩具有洋中脊玄武岩(MORB)的特征,是典型的蛇绿岩,同时暗示古太平洋板块可能于晚三叠世开始启动俯冲,并在136~131 Ma期间就位于现今位置。(2)那丹哈达与日本丹波—美浓—尾足地体都是侏罗纪增生楔,在沉积岩石组合和年龄、放射虫类型及分布、地质构造等特征上都非常相似,在中新世日本海打开之前应是一个统一的超级地体。  相似文献   

10.
全球中、新生代大地构造编图是全球构造理论研究的基础和切入点,本文介绍了该图编制思路与方法、数据来源和大地构造区划,并以地球圈层构造为主线,讨论了全球中生代以来水平构造和全球垂向圈层之间的衔接关系,认为大洋中脊和环太平洋边缘俯冲带通过印度洋、北冰洋、特提斯构造域以及南极洲板块发生构造衔接和转换。南极洲板块周缘被洋中脊环绕,并衔接了全球洋中脊在地球南部的离散运动。结合构造赤道理论,分析了全球不同构造背景下的构造单元之间的关系,认为构造赤道是中生代以来全球构造体制大规模调整的产物。在此基础上,从泛大陆裂解,洋陆关系的角度探讨了中、新生代的全球构造演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全球洋中脊系统作为研究整体,根据洋中脊的全球分布、运动学特征及其初始形成时与泛大陆的构造几何关系,将全球现今的洋中脊系统划分为内、外支洋中脊。外支洋中脊为探索者洋中脊-太平洋洋隆-东南印度洋中脊-西北印度洋中脊,起源于泛大洋及冈瓦纳大陆内部;内支洋中脊为西南印度洋中脊-大西洋中脊-北冰洋加科尔洋中脊,起源于泛大陆内部。两者之间通过俯冲带、转换断层以及弥散性板块边界实现全球板块构造在运动上的平衡,并保持地球的球形几何形态恒定。外支洋中脊在全球板块构造上造成泛大洋缩减,并持续被太平洋取代,直接推动了环太平洋俯冲带的形成;内支洋中脊造成大西洋盆、印度洋盆中生代以来持续扩张。中生代以来,外支洋中脊和内支洋中脊共同作用引起非洲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向北运动,新特提斯洋盆关闭,形成特提斯(阿尔卑斯山-喀尔巴阡山-扎格罗斯山-喜马拉雅山)碰撞造山带,并通过洋中脊扩张平衡了相关的岩石圈缩短。  相似文献   

12.
应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对Muenzhigraptus一属的一些构造进行研究发现,在其原胎管和线管壁上均发育有纵脊,线管纵脊是原胎管纵脊向线管的延伸,纵脊的形成晚于原胎管壁及线管壁的形成。Muenzhigraptus的副胞管呈简单管状,随着正胞管在笔石体始部呈末端孤立至笔石体末部变为直管状无孤立部分,相应地,副胞管在笔石体始部至末部绕过正胞管背缘弯曲生长逐渐转为直管状  相似文献   

13.
东太平洋洋隆Siqueiros转换断层带(西经103°~104°、北纬8°20′~8°30′),位于中美洲之西可可斯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接处(图1)。该转换断层的玄武岩,成分从原始的到富化的,变化很大。最原始的玄武岩产于A-B走滑断层内,其MgO含量高达14.91%;最富化的玄武岩产在西部洋脊与转换断层交叉部位,其MgO含量较低,成分变化大。转换断层内的洋中脊玄武岩可分三类:富化的洋脊玄武岩(E-MORB)、原始的正常洋脊玄武岩(PrimitiveN-MORB)和正常洋脊玄武岩(N-MORB)。Siqueiros转换断层区已确定有两个地幔源:一个位于转换断层西部下面的富集地幔,其特点是稀土总量高,富轻稀土,低MgO、K2O和TiO2,而高87Sr/86Sr;另一个是位于转换断层中-东部下面的亏损地幔,来自这个地幔源的玄武岩具有低87Sr/86Sr、低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但MgO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4.
应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对Muenzhigraptus一属的一些构造进行研究发现,在其原始管和线管壁上的发育有纵脊,线管纵脊是原胎管纵脊向线管的延伸,纵脊的形成晚于原胎管壁及线管壁的形成,Muenzhigraptus的副胞管呈简单管状,随着正胞管在笔石体始部呈末端孤立至笔石体末部变为直管状无孤立部分,相应地,副胞管在笔石体始部至末部绕过正胞管背级弯曲生长逐渐转为直管状。  相似文献   

15.
现代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矿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是热液活动的产物,主要分布在东太平洋海隆、西太平洋构造活动带、西南太平洋以大西洋中脊,其产出构造背景为洋中脊、弧后扩张中心及地幔热点处。该文系统地总结了现代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矿床产出的地质背景特点,对各地质环境中矿化的规律进行对比,并对其形成机制等热点问题作了概述,详细介绍了矿床成因方面的新进展,着重阐述了海底多金属矿床的双扩散对流模式。  相似文献   

16.
引言近年来,北美克迪勒拉是通过分离的构造地层地体增生而形成的这一认识已经得到可资利用的新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古生物资料的支持(Jones等,1981;Jonts等,1983;Coney等,1980;Davis等,1978;Balke等,1983)。同样的增生过程似乎也影响了环太平洋边缘的大部分地区。为了探讨这一假说,我们已经编制了初步的环太平洋地体图。本文的目的是回顾Coney等(1980)和Jones等(1983)所提出的地体分析  相似文献   

17.
全球大地震时空分布与动力学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中根据最新的全球大震资料划分了 10 0a来全球特大地震的时空演化过程 ,表现为环太平洋带与近纬向活动带两种强震分布图像 ,以 2 0a左右的时间段交替出现。逆冲和引张型地震释放了全球强震能量的主要部分。逆冲型地震主要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在喜马拉雅碰撞边界和巽他弧也有发生。引张型地震主要出现在洋脊和裂谷地区。而走滑型地震主要分布在东亚大陆内部、北美板块西边界和加勒比板块的周边、西南太平洋带、以及地中海 -喜马拉雅带部分区域 ,呈近纬向分布。地幔对流的垂直运动与水平运动分量的比率 ,决定了逆冲、引张与走滑型强震的能量释放份额。地幔运动在地表体现在逆冲、引张与走滑型强震空间分布的区域差异性。这种差异在时间上的演化形成了全球强震活动环太平带与近纬向分布图像的交替出现。  相似文献   

18.
以重建太平洋板片漂移历史为切入点,以期揭示燕山运动深部过程与大规模岩浆活动及金属成矿作用的内存联系。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厘定太平洋与伊泽纳吉板块间扩张洋脊的运动历史;探究洋脊俯冲对长江中下游燕山期岩浆活动和金属成矿作用的控制机理;系统阐述中国东部燕山期A型花岗岩的成因,探讨其对稀有金属成矿的制约;利用地震资料揭示地幔中新特提斯、太平洋俯冲板片的残片;反演华北典型地区高镁埃达克岩形成的深部过程,探讨古太平洋俯冲对华北克拉通减薄的制约;实验模拟流体和熔体对成矿元素的溶解和运移,揭示其化学和动力学机制,为探讨中国东部燕山期大规模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的深部过程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东太平洋海隆为世界典型的扩张脊,其上的洋中脊玄武岩为研究快速扩张作用下的岩浆作用提供了机会。在东太平洋海隆1°N采集到的洋中脊玄武岩内发现了大量结晶状况良好的斜长石斑晶。基于玄武岩的常量元素测试分析,洋脊下部的原始岩浆经历了以橄榄石为主的结晶分离过程,并未发生大规模的斜长石结晶分离。对样品中斜长石斑晶的电子探针测试表明,这些斜长石斑晶为岩浆自生矿物,而非捕掳晶。部分环带斜长石斑晶成分的规律性的变化主要受控于原始岩浆温度的变化,而非岩浆混合作用。我们推测Galapagos三联点下部可能存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岩浆体系,为斜长石矿物的结晶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条件。这些斜长石斑晶形成后并未分离成岩,而是被岩浆带至洋底喷发形成玄武岩。  相似文献   

20.
区分出中国西南晚古生代以来的两组地体。一组由冈玛错、拉萨、萨迦、腾冲和保山诸地体构成,其共同特点是拥有冈瓦纳相石炭-二叠纪冰筏含砾碎屑岩建造和冷水动物群。另一组包括昌宁-孟连、双江-澜沧、昌都和巴颜喀拉诸地体,以具有华夏植物群和太平洋型筵类的扬子型上古生界为特色。以此为依据,确认两组地体之间的龙木错-双湖-丁青-北澜沧江-柯街-孟定缝合带为冈瓦纳古陆与太平洋古陆在中国西南的分界。根据沉积建造和亚洲侏罗-白垩纪非海相地方性双壳类依次向西南迁移,讨论了该缝合带及分界线西南的一些地体的缝合时代。早侏罗世初,拉萨复合地体中的聂荣一索县地体和保山地体首先与亚洲大陆缝合;早白垩世(Neocomian)末,冈玛错、拉萨和腾冲地体同亚洲大陆碰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